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这些梳着老鼠尾巴一样的后金人在一起像模像样地称帝,朝鲜使臣罗德宪的脸上露出一丝轻蔑的冷笑,什么是沐猴而冠?这就是沐猴而冠!什么是衣冠禽兽,这就是衣冠禽兽!

    一些野蛮人,居然也敢堂而皇之地称帝建国,岂不可笑!一点文化的底蕴都没有,仿佛还生活在最原始的奴隶制社会,残暴冷酷,粗俗野蛮,也配称帝?

    皇太极坐在龙椅上,享受着臣子们的朝拜,心中踌躇满志,得意不已,这时他突然心有所感,于是将目光投向崇政殿的一个角落,顿时瞳孔猛然缩小,大胆,所有的人都跪下之时,朝鲜使臣居然还敢站着!不向朕下跪!这群朝鲜人,不但不劝进,还要来破坏朕的登基大典!

    皇太极勉强压住自己心中的滔天怒火,毕竟,今日理应是个吉祥喜庆的日子,不宜动怒,更不宜妄发脾气,一国天子,也应有天子的气度,也罢,待到明日之后,朕便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皇太极暗自下定决心,明日便召集心腹臣子,范文程、宁完我、代善、岳托、多尔衮等人,商议出兵朝鲜之事,哼哼,手下儿郎们舒舒服服地休养了一个冬天,也是时候了,该出去抢劫些粮食牲畜、财物女子回来了,作为大清国成立的贺礼。

    只是,朝鲜为大明藩属,两国互为倚角之势,攻击朝鲜,只怕大明会出兵相助,虽然皇太极并不惧大明,却也觉得有些麻烦,他暗暗决定,过几日便与手下群臣好好商量商量出兵之事,此番一定要彻底征服朝鲜,让他们的王,跪在朕的面前!

    傍晚,忙碌了一整天的多尔衮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到了自己的府中,此次皇太极登基,他与范文程两人忙前忙后,出了很多力,没办法,代善那一代人岁数已经有些大了,当不得如此劳累,年轻一代的佼佼者们,除了代善之子岳托,也就是多尔衮、阿济格、多铎三兄弟,代善的另一子萨哈廉败于赵无忌,如今还被关押在归化城,多尔衮有勇有谋,又会拉拢人心,他与范文程,为了今日的登基大典可谓是倾尽全力。

    如今的大清朝中,满清八旗中还是以皇太极一脉最强,原本代善与两个儿子为第二强大势力,但自从归化城之败萨哈廉被擒后,代善家族的实力被严重削弱,不知不觉中,多尔衮三兄弟的势力已经超过了代善家族。

    与阿济格和多铎不同,对于近日的登基,多尔衮在心中并未有太大的激动和兴奋,实际上,自去年开始,在满清依旧所向无敌高歌猛进的背后,不和谐的现象已慢慢出现,神木县,归化城,满清两次重大的军事挫败,都败在同一人之手。

    一想起赵无忌,登基的喜悦就被冲散了大半,虽然局势看似一片大好,多尔衮却总觉得自己似乎是忽略了那里。

    是自己过于疲劳导致的幻觉吗?多尔衮烦躁地站起身来,在书房中踱来踱去,最后,他停在了白墙上悬挂的巨大地图前面,目光沿着盛京、锦州、旅顺口一路看了下去,最终,他的目光停在了地图上的某一点上,久久不动。

    良久,书房里突然传来多尔衮的怒吼声:“来人,快去请范先生!”

第五百一十五章都是他干的() 
范文程劳累了一天,刚刚到家,便听到多尔衮相召,对这位精明强干的睿亲王,范文程不敢怠慢,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吃,衣服也没来得及换,直接便上了轿子,匆匆前往睿亲王府。

    范文程自家知道自家事,他外表看似光鲜,乃是天子近臣,文臣之首,内心他却很有自知之明,在大清,汉人的地位始终要排在满清,蒙人之后,便是他的爱妻被多铎当众抢回家去,随意亵玩,他的脸都被丢到了姥姥家去,也是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所以这次多铎的哥哥,睿亲王多尔衮骤然相召,虽不知所为何事,他却也乖乖地连饭都不敢吃,就匆匆出门,皇太极也最欣赏他这一点,知进退,能隐忍,善包容,是个好奴才。

    此番睿亲王召唤甚急,却不知为了何事,范文程闭着眼睛,在轿子中开动脑筋,开始猜测起多尔衮的目的来。

    很快,轿子就到了睿亲王府,范文程下了轿子,自有王府的仆人上前招呼,将他领到了多尔衮的书房中。

    进了书房,多尔衮的表情让范文程顿时就吓了一跳,他白日所见,所有的满清贵族和文武官员们都是喜笑颜开,心情振奋,而此刻的多尔衮神态却是迥然不同,只见他紧锁眉头,眼窝也有些陷了下去,像是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一般,脸色异常凝重。

    勉强压制住体内的疲倦,带着满怀的疑惑,范文程脸上挤出一抹笑容,“睿亲王相召下官,可有何事?”

    “范先生,你是大汗十分信赖的重臣,韬略过人,足智多谋,本王如今心中有一事不明,故冒昧请来范先生,不知先生可否为本王解惑。”多尔衮不愧是汉化最深的满清贵族,气度总是非常的儒雅,而谈吐说话也总是十分的温文有礼,与向来盛气凌人的多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正因如此,很多人把他看做是贤王,看做值得投靠和效忠的对象。

    “睿亲王过谦了,不知睿亲王所虑何事?下官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虽然多尔衮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但是范文程依旧把自己的姿态摆得很低,他一向都非常谨慎小心。

    “范先生,本王刚才无意中查看了一下地图,不意间却有新的发现,”多尔衮一边说着,一边踱到了地图面前,伸手指着地图上的一点说道:“范先生请看,青州府如今是赵无忌管辖,从地图上看,青州府到我大清领土,不过四百余里的海路,顺风的话,明军战舰三日便可到达我大清,此外,据本王在明国的探子回报,明皇崇祯已经将青州左卫的水师指挥权交给了赵无忌。”

    范文程紧皱眉头,眯着眼睛来到地图前面,盯着地图上的青州府,想了一会这才说道:“睿亲王所虑,下官深表赞同,明军连败于我大清之手,如今畏我如虎,不敢出击与我作战,明国诸将都是不足为虑,不过这赵无忌,却是个异类,不可不防。”

    多尔衮叹了一口气,手指在地图上点来点去,“范先生请看,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是割头党频频出没的地方,”他伸手在空中画了一个圆,把自己刚才点到的地方都括了进去,这才说道,“范先生请看,若是把这片区域看做一个整体,在地图上看,这个圆是不是离青州府最近?”

    范文程眯着的眼睛突然睁大,脸上也露出了惊讶之色,不由得起身站了起来,他快步走向地图,仔细观看,“啊,睿亲王怎么发现的?果然如此,难道是赵无忌在背后捣鬼?!”

    多尔衮嗯了一声,明国与倭国一向不睦,当然不可能与倭国有什么联系,但是如果是赵无忌在其中操作,事情可就不好说了,此人行事一向让人匪夷所思,他就是和倭国的幕府将军勾搭上,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死去的两名割头党,一男一女都是倭人,又有倭女死前的供词,看来割头党确是幕府将军德川家光所派遣的无疑了,也不知赵无忌采用了什么手段,竟能说服德川家康与之合作,”范文程喃喃说道,眉头拧得更紧了,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大汗有意今年征讨朝鲜,若是任由割头党在我大清境内随意杀人,引发人心动荡,只怕对大汗出兵有所不利啊。”

    “或许,可将此事禀告大汗,由大汗下旨,派出使臣,前去与幕府将军交涉,责问其为何无故派出割头党,害我大清子民?”范文程想了想,说道。

    多尔衮略一沉吟,摇了摇头,“我大清长于弓马骑射,不善海战,倭国距我大清过于遥远,中间隔着万里海疆,我大清虽然军力强横,却也难以奈何倭国分毫,那幕府将军既派出了倭人前来杀人放火,想来也不惧我大清,大汗贸然去旨,对方未必便肯听从,到时徒然自取其辱,反而不美。”

    范文程跺脚叹道:“难道就任由割头党在我大清境内肆虐吗?幕府将军也被他说服,赵无忌是怎么做到的?”

    多尔衮轻叹一声,“本王也很好奇赵无忌是如何做到的,此事暂且不论,所幸割头党人数不多,造成的伤害也有限,不过是芥藓之疾,本王如今担心的是,待到大汗征伐朝鲜之时,只怕赵无忌会与倭国联手,双双入朝参战,甚至可能会远渡重洋,突袭我大清腹地,到时我军首尾不能兼顾,进退两难,怕是有兵败之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