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礼部侍郎挺好,起码不用像户部那样为筹钱操心,也不会向兵部那样为四面的匪患和兵败背锅。
至于赵无忌是忠臣还是奸臣,干掉他对大明有害还是有益,这不在温体仁的考虑范围之内,朝廷政事算的了什么,打击异己,壮大自身才是头等大事。
太监尖细的声音突然响起:“皇上已到,诸公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崇祯一向勤政,事必躬亲,这些年大明天灾人祸动乱不断,四方不靖,大小破事不断,自登基以来,崇祯就从来没有提前退朝过。
李长庚不动声色地微微躬起了身子,仿佛即将狩猎的猛兽一般,两眼精光四射,就要准备给手下党羽发出进攻的信号。
朝会,开始了!
第四百六十三章忠臣还是酷吏()
弹劾赵无忌,不能他自己亲自上场,他堂堂吏部尚书,做这种事就太低端了,正常一般是由手下官职不高的党羽先出手试探,若是皇上没有表示出强烈反对的态度,便逐渐扩大事态,将问题慢慢地严重化,最终再由他这样的大佬向皇上进谏,进行最后的致命一击。
李长庚的目光锁定了大臣队列靠后的一位青袍官员,这人只是七品小官,急着立功升官,正适合做开始的火力试探。
青袍官员会意,正待上前一步,没想到旁边的队列中突然有人抢先出列,道:“臣有事上奏。”
众人定睛一看,此人正是兵科给事中光时亨,字含万,崇祯七年进士出身,南直隶人士。
只见光时亨一脸的激愤之情,大声说道:“臣弹劾青州府知府赵无忌,横征暴敛,激起民愤,以至于激起百姓上街游行请愿,请求废止苛税,幸得李懋芳巡抚恰在青州,当机立断废止了赵无忌的暴政,这才使事态没有扩大,事发之后,赵无忌依旧不思悔改,仍于青州、临淄两地设卡收取买路钱,过路费,据传日进斗金,其贪婪无耻,巧取豪夺,令人发指,请陛下严惩。”
李长庚听了,心头一喜,暗想果然是得道多助。
在李长庚这种人的眼里,朝堂上只有利益,没有对错,光时亨只是个去年刚刚上任的小官,分量无足轻重,他背后代表的势力才是李长庚暗中揣测的对象。
去年的进士,肯定不是温体仁的人,作为百官之首,这种新人温体仁还不会出手拉拢,此人看似凛然正气,眼中却隐隐有着奸诈之色,显然不是出于义愤弹劾赵无忌,他背后一定有人指使。
那是谁在他背后呢?是谁也想对赵无忌下手呢?电光火石之间,李长庚立刻就做出了正确的判断,赵无忌在青州府大刀阔斧地做事,得罪最深最狠的,便是当地的地主士绅阶层,这些士绅们在朝中无不有着千丝万缕的势力和代言人,眼看赵无忌吃了瘪,政治上的高度敏感性使得他们果断出手。
趁他病,要他命!
光时亨的背后,一定是青州的地主士绅们!
光时亨只是他们推到前台的一个小人物,背后还有更多的大人物在伺机而动,这样就太好了,或许自己都不需要亲自上阵,只要在恰当的时候表表态,就会锁定赵无忌败亡的命运。
想到这里,李长庚决定暂时先观望一阵再说,他暗暗地给那个青色衣袍的小官使了个眼色,后者会意,刚刚准备迈出的一只脚,悄悄地又收了回去。
“嗯?日进斗金?有多少钱?”正在为财政问题焦头烂额的崇祯,自动屏蔽了光时亨前面说的横征暴敛等等的词语,关心的重点却在赵无忌收了多少买路费身上。
这似乎也是一条生财之道啊,大明境内道路何止千条万条,若是利润丰厚,赵无忌这是给朕开辟了一条新的财源啊,不但无过,反而有功!
嗯,皇帝当到他这样,也算够可以的了,号称富有天下,却天天算着从哪里弄钱。
“啊?有多少钱?”光时亨也被皇上清奇的脑回路给震惊到了,我只是替背后的金主发声而已,有多少钱他们也没跟我说啊。
震惊之下,加上还是官场新人,经验少,不知该怎么作答,光时亨就那么怔在当场,一时说不出话来。
李长庚叹了一口气,猪队友害死人啊,弹劾赵无忌乱收费,却连赵无忌收了多少费都不知道,能不能有点职业道德?能不能有点敬业精神?猪队友靠不住,看来还得自己出手。
还没等到李长庚示意,那个青袍小官已经主动站了出来:“启禀皇上,臣也弹劾赵无忌横征暴敛,鱼肉百姓,臣听闻,赵无忌在青州至临淄的道路上设卡收费,每月收取民众百姓的买路钱,可达千两银子之多!”
“千两银子?”崇祯听了,在心里算了算,一条路一千两,就算青州府内有十条路,那就是一万两,整个大明加一起,那岂不是一个月就能收取几十万两银子?巨款啊!崇祯的眼前仿佛闪现了数不清的银子,无数银子像一座座小山,堆在大明的无数条道路边上,闪闪发光。
这样一来,募兵养兵的钱,赈济灾民的钱全部都有了,户部的财政缺口也能堵上了,赵无忌啊赵无忌,你可立下大功了!你是朕的大忠臣!
看着崇祯有些魂不守舍的样子,最会揣摩皇上心意的温体仁马上就看出来了,皇上怕是被那些钱给迷惑住了,思路已经跑偏,这可不行,我得赶紧把皇上的思维给拉回来。
轻咳一声后,也顾不得大佬最后压轴出场的惯例,温体仁上前一步,躬身说道:“皇上,堂堂朝廷命官,公然设卡收取买路钱,与拦路抢劫的匪人何异!此例不可开啊,秦始皇一统六国,何等的武功赫赫,就是因实行暴政,秦朝才二世而亡,为我大明江山的长治久安计,老臣以为,此举,断然不可!”
说罢,温体仁弯腰屈膝,徐徐跪倒!
李长庚心中暗赞温体仁行事老辣,眼看良机出现,当即也出列跪倒:“首辅老成谋国之言,臣附议,为小利而激起民众暴乱,不可取也。”
工部尚书张九德乃是温体仁的党羽,见状立刻也是出列跪倒附议。
赵无忌拦路收买路钱,无论是于情还是于理,礼部尚书何吾驺都不能支持这种行为,于是他也出列附议。
眼看已有四位阁老出列,殿下群臣于是也便纷纷跪倒,齐唰唰地出声附议,声势如雷:“臣等附议,请皇上三思!”
崇祯虽然是天子,一言九鼎,但是也不能不考虑自己臣子的意见,尤其是像今日这样,大多数臣子达成了共识,便是崇祯再独断专行,也不得不尊重他们的意见。
不过收取过路费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崇祯觉得赵无忌收买路钱这个举动,应该还是可以挽救一下的,“赵无忌收取买路钱,收了多久了?”
青袍小官低头说道:“已有半月。”
“哈哈哈哈,”崇祯顿时便高兴起来,一阵大笑过后,方才说道:“这半个月以来,百姓们不是没有因此而闹事吗?这就说明他们也接受了目前的现状,对收取买路钱并无异议,几位阁老,不必如此紧张罢?”
完了,这皇上要不得了,天天想着弄钱,都快疯掉了,连朝廷的脸面都不要了,果然是有什么样的皇上,就有什么样的臣子。
赵无忌胆敢如此行事,怕是皇上在背后也有默许吧,一些大臣在心中猜测着。
第四百六十四章朝中有内奸()
崇祯的话语过后,朝堂上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御史余应桂出列,躬身说道:“皇上,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在于,赵无忌实施的暴政,已经导致青州百姓怨言载道,不得不上街游行请愿,青州前面便是登莱府,正处于与后金作战的第一线,青州乱,必会殃及登莱,给予后金以可乘之机。”
李长庚听了,轻舒一口气,总算有个靠谱的队友了,总算能说到点子上了,这下难题交给了皇上,若是不惩治赵无忌,任由其横征暴敛下去,将来青州百姓造反之时,皇上您可别怪我们没劝阻过您啊。
孔有德祸乱山东的殷鉴就在眼前,因此造成百姓死伤无数,赤地千里,如今后金实力比当初只强不弱,若是青州也出个高迎祥,张献忠,则山东必乱,后金再乘机来攻,造成的后果只怕比孔有德造反更为严重数倍。
崇祯是缺钱,但他要钱的目的是为了稳定江山社稷,大事上崇祯可不糊涂,他觉得余应桂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为了敛财逼反百姓,那可不行。
国丈周奎觉得现在该自己发挥作用了,想一想赵无忌丰厚家产的四成,想一想美丽的陈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