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名声,喜欢收拢人心,听说他最近时常深入民间,此人轻身出行之际,正是于健下手的好时机。”

    “嗯。”王廷锡点了点头,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

    “此外,大人也不必担心,属下手脚做的一向干净,如今谢元、汪文圭都已死去,此案虽有疑点,却也牵连不到大人身上,大人只要不被他拿住把柄,他实力再强,却也奈何不了大人的。”郑师爷信心满满地说道。

    次日,青州府衙内,赵无忌的书房中,看罢了手中的邸报后,赵无忌摇了摇头,“皇上糊涂啊,如此纵容下去,这些武将怕更是要翻了天了。”

    “文官随意贬斥,武将尾大不掉,皇上似乎已渐渐失去了对朝政的操纵力,如此下去,只怕这大明,十年之内,种种矛盾必然会一起爆发出来,至于是什么后果,属下不敢想象。”这份邸报夏允彝也看过了,他对崇祯的作为也是不以为然。

    赵无忌不动声色地瞥了夏允彝一眼,如今是崇祯八年,再过九年,便是崇祯煤山上吊之时,正好在夏允彝所说的十年之内。

    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端起一杯香茗,品了一口之后,赵无忌靠在椅背上,陷入了沉思。

    这样一个勤政的皇上,为何最终说出‘文臣人人可杀’的话?把自己和手下大臣完完全全地切割成了两个阵营?

    按道理讲,皇上拥有四海,官僚阶层则帮助皇上统治天下,二者本应是一体,而如今的状况却是,崇祯拼命地想挽回局面,少数忠良辅臣紧跟在他身后辅佐他,而大多数的朝中大臣却集体抱团,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朝廷的利益。

    赵无忌又想起了朱元璋留下的庞大子孙群,这些耗费了大明财政几乎三分之一银钱的宗室,以各地藩王为首,他们占据了大量的良田,从事种种利润丰厚的垄断行业,过着米虫一样的腐朽生活,他们对大明的贡献,全部是负面。

    东林党为了一己之私,阻挠对地主阶级征税,而那些被财政供养的宗室们,却是大明开国以来,便从不纳税。

    崇祯临死之时,为何不说‘宗室皆人人可杀’呢?

第四百一十二章视察左卫() 
闭目沉思了片刻,赵无忌开口说道:“夏先生,本官想来想去,似是这京城晚报的办公地点,也就是他们的编辑部,还是搬到青州府来比较好,京师虽然消息灵通,位置却是有些靠北,以位置来看,不利于报纸面向整个大明的发运。”

    “只是大人既已将报纸冠以‘京城’之名,若是将编辑部搬到山东,似有名不符实之感。”夏允彝也习惯了赵无忌发明的新名词了,他觉得‘编辑’这两个字用得真是绝妙。

    实体报纸运输还是很费时间的,在北京印刷后,运送到山东,最快也要两日之后了,可惜这个年代没有电报和网络,否则大可以在京师编辑好内容,然后利用电报或网络瞬间传送四方,同时开始印刷。

    斟酌了一番后,赵无忌终于放弃了将编辑部搬迁到青州的计划,“夏先生所言极是,既然名唤京城晚报,那便留在京师吧,本官如今有个想法,要尽快实施下去,是这样的,本官打算在报纸上刊登一则广告。”

    说罢,赵无忌将早已写好的一张纸,递给了夏允彝。

    夏允彝匆匆看完,不由得吃了一惊:“大人好大手笔,这悬赏额度可是不低啊。”

    原来这是一份面向整个大明征集机床方案的悬赏广告,上面以庆记商行的名义,征集能够对金属铁器进行切削、锻压、冲压、挤压、磨制加工的机器或机器设计方案,凡是能提供实用的方案或机器者,奖励白银一千两。

    同时也征集在制作机床方面有天赋或是技巧的工匠前来青州,赵无忌开出的价格是五两银子一个月,凡是对自己的才能有信心的工匠都可以前来青州应试,赵无忌并附带说明,若是才能优异者,工钱还可以再商量。

    “一千两银子……,大人,这所谓的机床,当真值这么多钱吗?”夏允彝觉得赵无忌开的价格貌似有点高了。

    “值,太值了,夏先生,你可不要小看这机床,有了它,再加上蒸汽机,今后足可以使我大明便是在整个世界上,也足以立于不败之地,机床对我大明的意义,不次于蒸汽机。”

    “哦。”夏允彝这才释然,他是知道赵无忌对蒸汽机有多重视的,凡是涉及到蒸汽机开发方面的资金,赵无忌是从来都不吝惜的,多少钱都舍得出,这所谓的‘机床’既然和蒸汽机一样重要,那么一千两银子的数额,却也不算太多,蒸汽机的研发费用,夏允彝也略知一二,每个月都是上千两银子的投入。

    “原来如此,这个机床,莫非也是和蒸汽机一般,将来能发挥大用?”夏允彝捻着胡子问道。

    赵无忌脸上泛起一丝神秘的笑容:“非也非也,这机床只要造出来,估计很快就能发挥作用,这个可是涉及到皇上的赚钱大业啊。”

    夏允彝哦了一声,摸了摸下巴上的胡子,心想看来大人又想出了一个赚钱的法子,皇上选择大人为他理财,实在是最英明不过的决定。

    青州左卫虽然驻扎在青州城,却只是办公之所在城内,其士卒所在的营寨,乃是在青州城外北面不远处,营寨背靠一个小山坡,旁边倚着一条小河,可谓有山有水。

    营寨外的校场内,赵无忌带着一众青州府的大小官员坐在高台之上,望着下面列队站立的明军士卒。

    得知赵无忌等人要来视察,高煜却也颇是花费了一番心思,他将手下最为精锐的二百骑兵分成两队,摆在了士卒队列的两侧,又把身材高大健壮的士卒们放在前面,把最好的铠甲和武器都装备给他们,把身材矮小瘦弱的放在后面,武器装备要么没有,要么就给一些破旧不堪使用的。

    高台上的官员们远远看去,这几千名士卒手持武器,齐齐肃立的场景,却也算得上是‘军威雄壮’了。

    赵无忌坐在正中间的椅子上,紧紧盯着面前的这几千‘雄壮’士卒,面无表情,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高煜也是披挂整齐,拄着个拐杖,一拐一瘸地凑近赵无忌,讨好地说道:“大人,青州左卫六千精壮士卒,听闻大人要来视察,皆都是欢喜雀跃,鼓足了劲,要在大人面前好好表现一下呢。”

    赵无忌哦了一声,声音平淡,听不出喜怒哀乐,“原来如此,军心可用,高都司有心了。”

    高煜似是得到了夸奖,浑身骨头好像都轻了几分,他拄着拐向前走了几步,用力挥了挥令旗,只见下面的士卒们顿时便纷纷散去,散到了校场的周围,依旧是排成队列,肃立不动。

    与此同时,自士卒中又走出两队人马,均是身披铠甲,手持兵器,两队做敌对双方,你攻我守,乒乒乓乓地打将起来,喊杀之声充斥全场,阵仗热闹无比,旌旗招展,将士用命,看得高台上的众位官员也是一阵兴奋。

    “想不到高都司还是有些练兵的法子,这些兵我看还是很不错的。”

    “是极是极,以本官观之,这两队人马,进退皆有尺度,战法变化繁杂,士卒训练有度,不愧是我青州的精兵。”

    “那日却是误会了高都司,高都司胆子虽小,练兵不错。”

    听着身边这些官员的议论,看着台下那些‘精锐’的士卒互相厮杀,赵无忌禁不住打了个哈欠。

    这些文官一个知兵的都没有,这些士卒打的虽然热闹,但是在赵无忌这种内行人的眼里,这些打斗全是花架子,看似紧张激烈,在实战中却完全没有半点作用,只能用来哄哄那些不懂军事的文官。

    虽然如此,赵无忌却没有揭穿高煜的想法,青州左卫早晚是要整顿的,也是要抓到自己手里的,不过不是现在,今日前来,赵无忌只是打算先熟悉一下情况而已。

    这场‘激烈’的战斗足足战了半个时辰,方才结束,听着周围官员的议论声,高煜面带兴奋之色,一拐一瘸地又来到了赵无忌身前,“以大人观之,在下练出的这些兵马可堪使用?”

    “不错,训练有素,本官很满意。”赵无忌口是心非地说道,“高都司果然是练兵有方。”

第四百一十三章张名振() 
怀着担忧的心情而来,最后满意的离去,这是绝大多数青州府官员今日的心理,既然高煜展现给了他们一副兵强马壮的军容,那么他们也就放心了,作为文官,也实在不好继续对青州左卫指手画脚。

    看着身边众人纷纷地散去,赵无忌想了一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