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成带兵进驻玉门关的消息,自然不可能瞒得过被李渊特意安排在此的耳目。
是以一份加急战报被送到李渊手中。
在罗成他们思量李渊计划的同时,李渊也在考虑罗成他们的举动。大战本来就是相互的,狠了心的怒怼一波,恐怕谁也得不到太多好处。
“这罗成果然是出兵了,幸好当初提前派人做好了准备,否则一旦被其突袭,岂不是要重蹈覆辙了?”李渊如此觉得。
先前两次被罗成进逼长安城,李渊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了些阴影。他可不想再被罗成将老巢端了,他必须要想办法打断罗成的节奏,将胜利握在手中。
这场战斗,无论是罗成还是李渊,他们不不愿意放弃。尤其是李渊,他耗费众多精力才组建起来的势力,怎能轻易放弃呢?
先前败给了罗成,那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他手中的力量并不弱,已经有了一战之力,如果能够把握住机会,彻底翻盘也不是没有可能。
毕竟李元霸现在还在,高端战力上李渊没有多少畏惧。只是军队战力和其他士卒上面,这个多少是有点问题的,谁也不能保证。
其实这点李渊也很清楚,哪怕经过他的训练,这支军队依旧不是燕云精锐乃至于骁龙军的对手。这就是现实,无比残酷。
可是这并不代表李渊就必输无疑,因为他还有着其他的优势。这些西域士兵,组建起来的骑兵战斗力同样无比凶悍,可以一战。
所有的一切,都得看在战场上的实际把控了。没有到最后那一刻,李渊从来不相信什么结果,因为命运这种东西是能够改变的。
仔细考虑之后,李渊便是派遣侍者快马传去消息,令玉门关外的那支军队,一旦发现情况不妙,必定要在第一时间撤离。
差距这种东西,李渊自然是正视的,他明白那支军队根本不可能是大夏精锐的对手。与其选择决一死战,倒不如保全实力。
如果打不过的话,那就直接一点选择跑路,难道这还有问题吗?
第726章 循序渐进(二合一,求订阅)()
大夏陈兵边境的消息传回,李世民兄弟自然不可能不知晓。
不过此事在李世民看来,乃是预料之中,并未有太多的讶异之色。反倒是此前有所质疑的李建成,此刻有了其他心思。
李建成自然是怕死的,若是不害怕,他当初就不会在罗成面前认怂。他想要保全自己,是以失去颜面,毕竟天下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
是以李建成听闻罗成大军将出,顿时有些慌乱。此前的事情已经给他留下了极深的阴影。李渊当真能够胜过罗成吗,不能肯定。
既然没有绝对的把握,在李建成看来已经是九成的失败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他还有必要留在这里,等着敌军杀过来吗?
虽说李唐能够在西域兴起,也少不了李建成的诸多功劳。但他面对罗成,是半点没有傲气的,先前的打击给他留下的阴影无法抹去。
是以此刻的李建成,已然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哪怕大战都尚未开启,他便感觉到李唐覆灭的未来了,那种无力的感觉,充斥着李建成的周身。
当然了,这样的想法李建成是不可能对外宣扬的,他只是在心中考虑。亦是在谋求退路而已,他早就不忿李渊同李世民,巴不得他们遭难。
可是如果李渊当真败了,他李建成作为其长子,若是留在此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只能选择离开,给自己寻找退路。
可见李建成思来想去,他必须要拿定主意,反正他是不打算在此同李渊等人耗了。他无比确信自己的判断是对的,负隅顽抗没有半点好处。
考虑了一夜之后,李建成已经有了决断。他没有耽搁时间,直接找李渊去了。反正现在战况尚未到不可开交的程度,他的计划得以安然实行。
李渊在大殿之中,看见李建成前来,有些诧异。
虽然这些年来,李世民掌控的力量越发强大,已然成为他手中中流砥柱般的人物,但李建成长子的身份依旧是无法磨灭的。
“建成,你今日来此,是有何事?”李渊看了眼李建成,不确定他的目的是什么,在短暂沉默之后,沉吟朗声问道。
李建成看着李渊,微微拱手道:“儿臣拜见父皇,今日前来确实是有一要事告知,儿臣得到消息,在大唐西境,又有西域乱军又开始作乱。”
听了李建成的话,李渊不由得眉头微皱,但他依旧很是笃定的说道:“这些乱军如果顾及不上,应对大夏军队才是当今第一要务。”
李建成说得当然不是假话,而是切实发生的事情。毕竟李唐乃是中原迁徙而来,并非原本土著,将各国征服之后,就少不了有人起来搞事。
如果是在平时,李渊自然会第一时间派兵镇压。但现在罗成已经带领大军杀了过来,李渊便不想理会太多了,集中精力于此才是真的。
毕竟应对得了罗成,到时候解决起叛乱还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若是搞不定罗成,到时候大家都凉了,也没有什么承受不住。
可李建成铁了心的要离开,怎么可能任由李渊这般安排呢。于是他接着说道:“父皇此言差矣,若是因为大夏兵锋将至而不顾边境侵扰,实在是不智之举。”
李渊不由得微微皱眉,神色亦是稍显冰冷的盯着李建成,说道:“于我大唐而言,罗成和大夏才是真正的强敌,其他的都是小事而已。”
听得此言,李建成深吸一口气,毕竟是要怼李渊,不能没有气魄,他说道:“如今我大唐立国西域,再同大夏交战,边境叛乱才显得尤为重要。”
“若是不趁着此刻大战未开,就将这些叛军诛灭的话,到时候吾等岂不是要成腹背受敌了。若是真发生这等情况,恐怕我大唐处境更为不利。”
“毕竟我大唐兵势渐盛,其实已经有了同大夏一战的实力。唯有避免后患,方才能够一往无前的同大夏决一死战。”李建成循循善诱道。
被李建成一连串的疑问,李渊神色也越发凝重起来了。貌似自己忽略的叛乱,确实没有那么简单,必须要重视起来啊。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样的故事李渊不是没有听说过。如果李唐同大夏正杀得火热且势均力敌,忽然碰上了后方打乱,岂不是大大的没趣?
想到这里,李渊自然而然的开始担心了,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才行啊。如果让事态继续发展下去,情况无疑会变得极为尴尬。
于是李渊看着李建成,朗声道:“你方才所言也不无道理,只是若要讨平叛乱,你以为要派何人前往最为合适呢?”
李建成心中微喜,他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将李渊给说服了,便是毅然而然的向前拱手道:“儿臣不能,愿替父皇分忧。”
李建成就是摆明了想要离开,可李渊仔细想想,貌似李建成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啊。反正都是要平定叛乱,让李建成前往也没有什么问题。
是以李渊微微点头答应下来,朗声说道:“如此倒也没有问题,朕便分兵五千于你,务必要讨平边境叛乱,不可多生事端。”
李渊要给李建成的兵马,当然不可能是他先前从长安城带出来的精锐。但五千的西域士卒,用于应对这样的叛乱,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反正李渊也不指望李建成能够干出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来。他只是想要尽快的安稳后方,使李唐能够心无旁骛的同大夏展开决战。
李渊绝对不愿意看见昔日长安城的那一幕再现,况且现在他都已经到了西域,再跑还能跑到哪里去呢,恐怕是退无可退了。
不过这也是次要,最大的问题还是李渊不愿就此认怂。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横扫大夏,率领军队重新建立大唐基业。
虽然李渊给的东西,离李建成原本的期望还有些差距。但这已经相当不错,最起码超过了他的底线,不必继续讨要了。
反正李建成只是想要离开此处,避免被双方交战波及。他并不觉得李唐能够获得胜利,方才所言也只是信口胡诌而已。
在得到李渊允诺之后,李建成很快就准备就绪,没有半点拖拉的离开了。他等此刻已经很久了,保全自己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稳妥起见,李建成甚至没有将李元吉拉上,自己一个人离开了。而李元吉也不知道,自己莫名其妙就被抛弃了。
反正李元吉现在也只是混吃等死的状态,他帮不了李渊做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