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崔氏想的也没有错,罗成并未用出太多的猛药。哪怕活字印刷术推广,依旧是很多限制,只能慢慢的循序渐进,这都是现实。
可罗成手中并非没有底牌,就像是火车一类,这样的东西一旦推行,会对各方产生多大的影响,已经无需他过多赘叙了。
到时候大夏必将产生翻天覆地的变革,只是这变革的方向依旧在罗成掌握之中。如今他作为掌舵人,自然不会轻易让大夏走偏。
这是后话。
如今最紧要的,当然还是崔氏诗会的问题。
崔民干捋着胡须,微笑说道:“如此甚好,此事便按先前计划实施下去,元礼你先做主持,待开场之后,吾等自会前来。”
为了表现对各方士子的重视,崔民干这等崔家族长也不能完全不露面。他们的出场,或许能够给此番诗会更好的效果。
得到崔民干应允,崔敦礼便是拱手退去。
时间再移,很快便是到了定好的时间。
罗成便是同马周等人一道,前往崔氏安排好的诗会现场。
在路途之中,罗成便是略带笑意的问道:“如今天下初定不久,不知道诸位对当今太子罗成有何看法?”
这是个很严肃的话题,毕竟天下谁人不知道罗成之威。哪怕是读书人,也大多知道罗成此前留下的那几首诗,着实是脍炙人口啊。
几人纷纷侧目看向罗成,让其本身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不错,他报出的名字便是陈珏,在穿越之前的那个姓名,倒也不是欺瞒。
虽然罗成不好评价,但作为公众人物评价一下还是没有问题的。马周仔细想了想,正色说道:“当今太子,乃是天下英雄人物也。”
听见这话,罗成不由得翻了个白眼,无语道:“马兄这话何意,天下谁人不知其为英雄人物,如果只是这般的话,倒不如别说了。”
马周一抹额头,特有些尴尬,便答道:“当然不只是这些,当今太子罗成,南征北战才平定天下,虽有至尊稳坐后方之故,却与其能息息相关。”
“但于吾等而言,武艺过人倒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文武双全。不只是精通兵法谋略,更是才学超绝,真是令我等读书人仰慕啊。”马周感慨说道。
被其吹了一波,罗成自然有些尴尬,如果不是他注意着马周的表现,怕是会以为他已经识破了自己的身份呢,竟然这般侃侃而谈。
不过马周说得也不是假话,当朝的读书人不像是宋朝的那样,存在着鄙视链,觉得武人就是更低一等。现今的读书人,都巴不得马上建功立业。
读书能够得到前途,当然是好事,可通过征战获得功名,同样没有问题。虽然双方的途径不大一样,但结果都是仿佛的。
就在几人笑谈间,这诗会终于是进入正题。
同样年纪轻轻的崔敦礼来到众人之前,他的目光淡然扫过,说道:“诸位能来参加此番诗会,当真是令我崔家蓬荜生辉”
第700章 出题写诗(第一更,求订阅)()
别看崔敦礼嘴上说得谦虚,但他心中却是傲然。
毕竟是崔氏这等世族,远非寻常人家能够比拟,如今能够开设这般大的诗会就可见一斑了。来者称不上数万,却绝对有数千士子。
无论是来看热闹还是真想搭上崔氏这艘船,都极大程度的彰显出一些东西。哪怕是罗成见了,亦是深以为然,崔氏底蕴果然深厚。
但罗成依旧不动声色,他只是带着姚平在边缘处观望着。这可是一场难得的好戏,若是就此错过了,岂不是可惜?
崔氏在河北的影响力毋庸置疑,因此也没人敢来作乱。一切都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崔敦礼神色淡然,气度颇为不凡,正因他心中很是自信。
稍作寒暄,崔敦礼便是进入正题,他的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沉声道:“此番我崔家开办诗会,乃是欲见各方英杰,且为朝廷效力也。”
“毕竟如今大夏初兴,吾等虽为百姓亦是不能弃于国家。今日便以此形式,择众英杰中脱颖而出者,为吾家族扶持,日后匡时济民。”崔敦礼继续说道。
但这番话就让罗成有些惊诧了,想不到此人觉悟如此之高。这是准备举办一场爱国歌颂诗会吗,若真是如此,就更有意思了。
但不得不说,崔敦礼的这番话,还是极具煽动性。在场士人听闻,纷纷出言附和,虽然罗成也不知道其中到底有几人说的是真心话,但这毕竟是好兆头。
讲明了前番的铺垫,崔敦礼便是开始进入正题,只见他气度翩翩,说道:“此番诗会,便由我崔家出题,诸位皆将诗作写于纸张之上。”
“稍后吾崔氏长辈,自会来鉴赏诸位佳作且加以点评。择其优者展示众人,亦得扬俊杰之才名,不知诸位是否有所异议?”崔敦礼环顾一周,笑了笑说道。
崔家如此安排自然是合理的,因此众人纷纷颔首点头,并无提出异议者。罗成也面带微笑,这崔家不愧是传承数百上千年的世家啊,手段果然高明。
待崔敦礼说完,众士子便是开始议论,马周也是对罗成说道:“真是不曾想到,崔家竟然有如此说辞,这是欲要养才于朝廷吗?”
罗成哑然失笑,摆了摆手道:“此事谁有知道呢,说不定这崔氏便是心存此念。只是他们为了这事摆出这般阵仗,倒是煞费苦心了。”
“且不论崔氏此番举办诗会结果如何,但他们确实是借此扬名了一番。寻常士子听闻,恐怕已经对这崔氏敬仰万分了。”罗成撇嘴说道。
马周闻言一愣,但他很快反应过来,显得无比赞同的说道:“陈兄此言甚是,不论如何,崔氏已经得到了不少好处。”
“现今朝廷未借世家之力,南征北战方有今日,怎么可能轻易让世家上位呢。恐怕这接连的印刷之术,同科举之制,皆是为了应对世家吧。”
作为李世民的重臣,马周显然是有些本领的,哪怕他现在年纪尚轻,却能看破许多东西。虽然没有直接言明世家的弊端,但将他的打算说了出来。
然而印刷术和科举的效果还是太过缓慢,罗成如果想要让大夏快速发展起来,就不能这般小火慢炖,必须得加上一剂猛药才行。
未必就是要将崔氏等世家覆灭,可最起码要让他们长长记性,知道大夏不是轻易就能触犯的。世家有着世家的利益,却不能违背大夏的利益。
罗成可不希望,因为朝廷和世家的背道而驰,让他们做出什么乱事。与其让他们先动手,倒不如自己提前来敲打一番。
罗成和马周简单的议论几句,随着崔敦礼的声音再度响起,嘈杂的现场逐渐安静下来。对于不少的寒门士子,甚至于世家子弟,这都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诸位且听,方才长辈已然出题,诸位不妨以报国为意,做些诗作一首。群英皆聚于此,亦是扬名的大好时机。”崔敦礼依旧淡定,微微作揖道。
在场众多士子亦是答礼呼应,对他们而言,这倒是个极好的命题。也就是罗成神色稍显古怪,看起来崔氏还真准备办一届爱国诗歌大会啊。
虽然罗成还没有摸清楚崔氏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但这并不影响他对此题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以报国为题的诗作?
身旁的马周同样跃跃欲试,他来到此处本来就是想要借崔氏之名。虽然得了罗成提醒却也不可能真的什么都不干,写首诗总没有问题吧?
马周兴致勃勃,目光看向罗成,隐有几分好奇的说道:“此番崔氏弄出这么大阵仗,陈兄是否一试,说不定扬名就在今朝。”
罗成颔首笑道:“扬名倒是其次,但这出题确实有些意思。若是来了不写上一首,倒也可惜,此番吾与马兄一同动手,看谁先得佳作。”
“如此甚好,但陈兄可莫要轻视了,我马宾王在作诗上,还是有几分造诣的。”马周也不紧张,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对此罗成笑而不语,他稍作思量便有了想法,所谓报国之题,实在是再简单不过了。他直接提笔起墨,飞快的在纸上书写着。
所谓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虽然罗成的成就是在巨人的肩膀上得来的。但他所处的年代早了,也就不存在这档子事情。
换而言之,也就是随着罗成地位越发拔升,脸皮早就厚到了一定程度。区区文抄公算得了什么,根本不痛不痒没有半点问题。
马周却不知道此事,他看见罗成下笔如此之快,不由得面露懵逼之色。他们这才刚说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