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次之后对杨氏是越发的不喜欢了。
王静瑶叹息一声,家中有老人最是忌讳哭泣,这是大不吉利,杨氏这是犯了袁氏的忌讳了。
可好歹是原主的娘,现在也是她的娘,总不能看着被大伯母欺负。再说她不是古人,对孝的理解又广泛了不少。
想到这里,王静瑶大力的拉开房门走了出来。眼睛扫过一旁坐着的卢氏,又看向一旁气哼哼还要继续骂着的袁氏。“大伯母原也知道咱都是泥腿子的命,瞧大伯母这一身福相我还以为是哪大户人家的太太。可我听说就是在大户人家也万没有媳妇坐着嗑瓜子,婆婆洗衣做饭的道理。”
“阿奶,咱家的福气哪里是我娘给哭了没了,依我看全都让大伯母给占了,人都说圆润的人自带福气,您瞧瞧大伯母这圆润的全身都是福气。”
末了王静瑶又加上一句,“难怪这些年大伯总是不能再进一步。”
最后说完王静瑶眼角还又从卢氏的一身的肥肉上扫了一圈。惊讶于一向老实不吭声的孙女的转变的袁氏自然看到了孙女那眼神。袁氏嘴角抖了两下,心道,“这死丫头今个真是牙尖嘴利,明明讽刺老大家的一堆肥肉竟被她说成了一堆福气”。不过孙女说的没错,不管是大户人家还是庄户人家都没有婆婆干活媳妇坐着的道理,于是看着大媳妇的眼神也渐渐的不善了起来。
坐着的卢氏当然看到了婆婆眼中的不善,也看懂了王静瑶的那扫过她的眼神,那什么意思,分明就是不屑。这下卢氏也不愿意了,女子谁不爱美的,不管多老的女人都一样。卢氏自然也知道自己胖了点,可现在被一个小辈这样指着说,这还得了。当下收起手里的瓜子,也没顾得上一旁脸色不太好的婆婆就厉声道,
“三妹,你个死丫头怎么说话呢。你大伯不能再进一步,分明就是你娘整天苦着一张脸给好运都弄没了。都说我这是福气,能给你大伯带来福分的。”
卢氏说完又向杨氏道,“二弟妹,不是我说你,平日里都怎么教孩子的。还学会讽刺长辈了,干点子活就三拐四拐的。”
说完了杨氏,卢氏又想起了婆婆刚才的眼神,忙又到,“娘,我家当家的每月里总有银米领回来的。再说媳妇平日里又不是不下地,忙活了种玉米半个月好不容易就闲了一个早上就被一个小辈指攀着不干活了。娘哎,您也不管管,谁家小辈这样跟长辈说话的?对我这个大伯母都这样,以后还能孝顺您和爹?”
卢氏一通话下来,既给自己的懒惰找了解释,又说明了他家男人不仅有功名还有实质的银米补贴侧面还反映出二房没男人没贡献,同时更加挑起了婆婆对杨氏的不满,还举一反三连以后的不孝都给带出来了。子不教父母之过,在这古代,小辈不言长辈之过,卢氏就算再懒再不干活也不是王静瑶一个小辈能说的,可王静瑶却说了,这是谁的错,自然是其母杨氏的错。
王静瑶不得不对卢氏刮目相看,至少比她那闷不吭声的娘厉害多了,也不仅仅只是好吃懒做而已。
果然原本袁氏的怒气是对着懒惰的大儿媳的,这下子又重新对上了杨氏:“三妹也八岁了,你也不好好教教,小小年纪牙尖嘴利的,以后长大还得了。”
王静瑶撇撇嘴,感情她这奶奶就是个软耳朵根。
“阿奶,我哪里说错了,我不过就是说了几句实话罢了。大哥的夫子都说,做人就要诚实。大伯母哪里就看出了我以后会不孝了?我整天打猪草捡柴火做家务都是不孝顺的话,那大伯母让奶奶洗衣服算什么?大伯每月里有银米,那大伯和大哥每年还要笔墨纸张的银子和束呢。大伯母连忙了半个月,那我娘还日日忙着呢,地里豆子玉米刚种完就拿起了针线,忙了地里还忙绣活的,平日里还要做大家的饭食呢。”
第三章 袁氏和的一手好稀泥
哼,你想绕过去你偷懒的事情也得看看我让不让。你一个大人整天在家里啥事不干,偏攀着我这八岁的小娃去干活,你都好意思做我也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了。再说王静瑶也没说错,王大虎每月里的那点银米都不够他们一家四口吃的,王泽文的束还是公中出的。而王大虎也就今年才不去考学,省了不少的笔墨银子,可王泽文的束还是要的。再说王大虎以前一心读书考科举,家里的活根本不干,如今就算不考学可也没出去找活干,可以说大房一家子都靠着全家养着呢。
“你大伯大哥那是光宗耀祖的,是你个小丫头能说的?死丫头还不去打猪草,就想着偷懒。”
卢氏嘴里这样说,可心里其实很心虚的。她也知道他们一家子都是靠着二房和三房在养着。可没办法她干不来那些农活,家里小子男人还要读书,好在老头子一向看中读书人指望着她家男人小子能考个官出来,所以她也就理所当然的享受着大家养活的日子了。她也怕二房和三房闹出来,老头子一个狠心分了家,到时他们一家子都得喝着西北风去。不要以为杨氏怕分家,相比而言卢氏更怕,在卢氏看来二房虽然没有男人,但是杨氏的绣活好,一个月能赚好几百文,都赶上一个男人一个月赚的多了。这也是卢氏平日里只敢言语上挤兑或者戳弄婆婆收拾杨氏,而不敢自己亲自拿捏杨氏的原因。
不过杨氏可没有卢氏想的那么深那么远。
“够了,让你们一个两个干点活,就三攀四攀的。一个个懒得惯会耍赖。老大家的,这日子你还要不要过,不要以为你天天耍懒老娘不知道。瞧你那一身的肥肉,你也好意思说人家偷懒。这阵子老二家要赶绣活,家里的活就你接着吧。”
袁氏招呼完卢氏之后,又对着王静瑶道,“让你去打个猪草,你就能牵扯出来这么多。你大伯大哥要是考上了,你不占光?”
说完了王静瑶又对着杨氏,“乡下娃子哪个不摔跤,偏你紧张的什么似得。三妹不还是好好地。三妹才几岁,就能知道这些,是不是你平日里和孩子们说了,老二不知个死活,你大伯侄子要考上了能不照顾你们孤儿寡母?”
“娘,我知道,那些话不是我说的。”
提起王二虎,杨氏的眼眶又红了一些,可她确实没说过,不由的辩解道。
“行了,就这样吧,吃完饭三妹去打猪草,你回屋做绣活,家里其他活计有你大嫂做。”
袁氏摆摆手转身去晾晒盆里的衣服,没再理会杨氏和王静瑶,她最见不得别人在她面前哭哭啼啼的。卢氏则撇撇嘴去厨房里端出早饭,招呼一大家子吃饭。
而杨氏抹着眼泪去喂圈里的猪,只剩下王静瑶站在原地。
她这便宜奶奶真是和的一手好稀泥,大早的来了这么一出,结果还是该打猪草的打猪草,该做绣活的做绣活。原以为嗓门子大点,说话不中听了点,现在看来不仅偏心,还要一副我为你好的样子。说什么大伯侄子考上照顾他们孤儿寡母,这是让杨氏心甘情愿的做绣活赚钱供养大房的人读书啊,依她看就大伯母那样子到时候不把他们赶一边去就不错了。
不过关于这一点王静瑶还真想差了袁氏,袁氏是真心希望大房能照顾到二房,谁让她二儿子不再了呢。现在杨氏在大房读书的事情上出点力,将来大房发达了总不会忘记她这弟媳婶娘的,至于卢氏的想法袁氏根本就考虑在内,有她活着做儿媳的总不敢背着她来。
如果王静瑶知道袁氏是这么想的话,肯定会说老太太您可真天真,您能活多久您儿媳能活多久?再说了她们二房又不是没有哥哥弟弟的,有钱他们不会供养自己房里的孩子?
“三妹,你站着干什么呢?头还疼不疼?”
王静瑶闻言一看是自己的亲哥哥王泽武背着一捆柴进了院子。
“哥,不疼了。”王静瑶一边回道,一边上前帮忙接过王泽武的柴火。
“姐,你猜我找到了什么?”小四王泽凯等王静瑶帮着放好了柴火之后凑到了王静瑶的跟前,大眼睛滴溜溜的,闪动着高兴又激动的光芒。
王静瑶看见弟弟将小篮子抱的紧紧的,上面还盖上了一些野草。
“什么好东西?”
小四嘿嘿抿嘴一笑,将盖着的野草掀开一角,漏出里面的野鸡蛋。
这下王静瑶也喜坏了,野鸡蛋啊!这可真是好东西,穿到这里两三天了,大部分喝的都是玉米糊子,也就中午还好点有个窝窝头垫垫肚子。
“小四真能干!”
王静瑶摸摸小四的脑袋,心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