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霆霄愣了一下,方才拱手行礼道:“原来是俞大学士。”
“什么大学士啊,我现在就是一个乡间老头子。”
云霆霄便道:“俞老先生。”
俞景摸了摸自己有些花白的胡须,很满意的点了点头。
“今日之恩,老夫记下了!少将军且安心,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众人都能给你作证,若不是王将军无故发狂,伤人性命,少将军也不会不得已的痛下杀手。老夫拟一个证词出来,在场的人亦能为少将军作证。”
不少人都跟着附和,“是啊,咱们能给少将军作证。”
“对对!这事儿不赖少将军。”
大伙听闻他便是坚守倒马关的守将,对他更多了几分敬意。
又有人猜测,王柏青刺杀少将军这事儿,会不会跟守关有什么联系啊?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俞景去写证词去了。
但凡跟着他来的人,都按了手印,给云霆霄作证。
那驿丞和几个小伙计,也都按了手印。
就连王柏青的旧部之中,亦有两三人出来,在证词上按了手印。
这几人,皆是魏谋士的至交好友。
魏谋士被杀,他们悲痛万分,王柏青虽死,但这份悲痛却一时半刻不会消除。
文人嘛,有时候头脑冲动起来,比武将还能搞事情。这些人以笔为矛,杀人不见血的好吧?
这事儿便算是告一段落了。这驿站经些一劫,也是大伤元气,周翼虎赔了好多银子。
坏掉的桌椅板凳重新修过便是,实在不行,还可以买新的。
但是死人总得处理吧!
王柏青死了,魏谋士死了,还有副将耿青。
一下子便是三条人命!三具尸首!
如何安葬他们,成了让人头痛的问题。
“都带回京吧!”耿青是武将,没有战死沙场,却死在了自己上司的手里,也是够憋屈的了。
像他们这样的武将,若真是战死了,有时连尸首都不得安葬,只会得到一个衣冠冢。
耿表客死异乡,却是横死,扶灵回乡什么的,也是不吉利。
魏谋士无父母,无妻儿,孑然一身。
若是将他就地掩埋了,也不会有人有异议。
但这二人,都是重要的实证。
反正王柏青的尸首也是要运回去的,干脆就一起运回去算了。
这地方比较偏僻,根本没有卖棺木的。
好在军中人才济济,偏就有干过寿材营生的人,手艺还在。
正经的大棺椁打不了,打三品薄棺还是可以的。
因为这个事,又耽搁了几天,众人方才又上路。
这个大年夜,他们注意是要耽搁在路上了。
一队军人,三个棺椁,咆哮的冷风……
还真是挺特别的。
等云霆霄一行人,远远的看到汴京城城门的时候,日子已经滑到大年初八了。
早就有人等在这儿迎接他们了。
云霆霄是奉旨出京剿匪的,又去雁门关守城,跟鞑子打了一仗,是绝对的功臣。
所以来接他的人,有不少都是带着几分不明意味,冲着跟他打好关系来的。
王柏青老家的凤城人,所以他的死迅要传回凤城,还需要一段时间。
在之前,要盖棺定论。
云霆霄带着人回了兵部,昨走前特意嘱咐周翼虎,先把瑶瑶送到周家。
这个时候,想必周家人都急坏了。要不然不能派了好几拨人来接。
周翼虎点了点头,亲自赶马车回尚书府。
宋氏和林氏知道她平安回来了,哪个都没忍住,人还没进家呢,就先哭了一回。
等周佳瑶回了周家,一路快步走进畅春堂,见了宋氏和林氏时,忍不住鼻头一酸,就跪了下去。
“祖母,娘,我回来了!”
宋氏见孙女全须全尾的出现在自己面前,这才放下一颗悬着的心,道:“你这孩子,你真是……胆大包天啊!”
兄妹俩离开的第三天,家里人就知道真相了!
但是,谁还能把他们追回来不成?
林氏这会儿,也忍不住呜呜的哭了起来,要不是当着婆婆的面儿,不好发作闺女,她真想捶这孩子两下。这闺女太狠心了,一声不吭的就走了,她到底知道不矢和,家人都急坏了。
第七百九十章 唉声叹气
田氏的心思一转而过,眼下安慰小姑子比较要紧。
杜玉娘恍过神来,眼里的雾气也已经散掉。
“我没事,就是让锅里的热气熏着了。”杜玉娘眨了眨眼睛,对“玉娘,想什么呢?”
田氏见杜玉娘站在灶台边上,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某一处,十分难过的样子,不由得轻声询问了一句。
这个家里,小姑子的地位非常高,是绝对要讨好的。
田氏觉得自己能够嫁进杜家,是前世积德,得了福报!所以她是怀着非常感恩的心情,在这个家里生活的。
不论是对公婆,对奶奶,对丈夫、小叔、小姑,田氏都是以礼相待,真心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
田氏长得并不十分出众,特别是跟杜玉娘一比,简直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
她是中等身材,皮肤略黄,眉眼也很平淡,没有出挑的地方。
田氏闺名田招娣,是众多村妇中的一员!
她是田家长女,娘家在娘娘庙。
大概名字取得太好了,田氏的老娘在生了她以后,一口气连生了六个儿子。
儿子多,代表子孙昌盛,是好事!而且家里劳力多,只要肯吃苦,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但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田家这六个小子长身体的时候,那饭量可是十分惊人的。一家人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可是日子还是紧紧巴巴,没什么剩余。
一转眼,几个孩子都长大了,本来指望着他们手脚勤快一点,做工,种田,把日子过得红火一点。哪成想,田氏的老娘突然病倒了,一家人好不容易攒下的辛苦钱,变成了汤药费,没用多长时间,就把几年的积蓄消耗的一干二净。
后来田氏的老娘虽然好了,可是家里却是变得更穷了。
女儿到了出嫁年龄,却不能嫁人,儿子到了娶媳妇的年纪,也因为家里太穷,根本娶不上媳妇。
杜家不嫌弃她家穷,甚至也不介意她没嫁妆,这一点是十分难得的。
至于杜家人看中了她什么……
呵呵。
她手脚勤快,特别会过日子,而且按着老一辈的说法,她是个好生养,能生儿子的。但是这些根本不重要好吗?重要的是杜家人待她真的很好。
当然,小姑子除外。(二房也不算)
前世的杜玉娘对田氏,无疑是充满恶意的。
杜玉娘讨厌田氏的出身,讨厌她面对自己时的唯唯诺诺,好像田氏在无形间,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恶人。
也正因为如此,田氏面对杜玉娘时,才会小心翼翼。
这次杜玉娘回来,田氏感觉出了她的不同。人瞧着不像以前那么不好说话了,不管是看人的眼神,还是与人说话的声音,都柔柔的,不像以前那样瞧不起人了。
最重要的是,小姑子开始亲近他们大房这一家子了,这是十分难得的。今天杜玉娘哄小虎子的时候,她可是亲眼瞧见了,姐弟俩那亲昵的神态,可不像是装装样子。特别是玉娘对小虎子的耐心,实在让她大吃一惊。
田氏露出一个笑容来。
都说灯下看美人,杜玉娘这一笑,可谓熠熠生辉,简直要晃瞎田氏的眼睛。
“那,那你赶紧进屋歇着,一会儿饺子就好了。”田氏总觉得,杜玉娘是个天仙似的人,不适合干这些粗活,煮饺子也不用太多人,让小姑子歇着,她还能高兴高兴不是!
杜玉娘朝着田氏摇了摇头,“没事,我不累,嫂子,我帮你烧火吧!”
啊?
田氏傻眼了,她嫁进杜家也有两三年的时间了,从来没听玉娘叫过自己一声。今天这声嫂子,来得太突然,也太意外了。
“不会,玉娘,真不用!”田氏见杜玉娘蹲下去,要坐到小木扎上帮她看火,吓得她连忙把杜玉娘拉起来。
小姑子的手又软又滑,跟她这个做惯了农活的粗手可不一样。
“玉娘,听话啊,这粗活你干不来,你进屋陪奶奶说说话,饺子一会儿就好了。”田氏的汗都要下来了,小姑子在她身边,让她觉得有些不自在,连惯常会做的活计,都像是不会做了似的。
杜玉娘则是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