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方人习惯吃面食,南方人习惯吃大米。
北方人若是几天不吃面食,就会很想念,而且吃米饭的时候,他们会觉得好像吃不饱似的,同理,南方人也很不明白北方人为什么喜欢吃面食,他们甚至觉得小麦是十分低贱的东西,这种情况要到宋朝的时候才改善。
当然,他们觉得不吃米饭的话,也吃不饱。
如果这些人没有饱腹感,干活的时候肯定会打一些折扣的。
普通百姓吃不惯米饭,但是一些权贵却是经常吃的,大米在这个时代,在北方,是比小麦贵的,只有有钱人才吃得起,这也是很多北方人吃不惯的原因之一。
唐舟神色如此,那人看不出什么意思,一时间倒也不敢继续说下去了。
唐朝摸着下巴沉思了一会,接着说道:“你这个提议好,立马吩咐下去,去收购大米。”
大米和小麦都是主食,其实吃了之后都能补充体力,那种所谓的饱腹感只是一种感觉罢了,并不会让他们觉得虚弱没力,而且大米这么好吃的东西,只要做的恰当,没有理由不吃吧?
既然小麦不容易买了,而水稻又刚收获,那何不加大大米的购买数量呢?
买粮食的人见此,便连忙应了下来,他只管买米,至于其他的,他也不管,大家都有分工,之后如何让这些工人接受大米饭,那是厨子的事情。
买粮食的人走了,但问题并没有解决。
从南方收购粮食,之后运到长安城来,之间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那么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百姓的饭食问题怎么办?
从百姓手里收购粮食成了问题,但是唐舟知道,长安城各大权贵、世家里,他们的仓库里肯定是有很多粮食的。
权贵、世家,他们的田地很多,就算叫了粮税,但仍然会囤积大量的粮食,一般情况下,对于这么多的粮食,他们会卖,但仍旧会留很多以备不时之需。
这是这个时代大户人家的习惯。
没什么都不能没有粮食,只要有粮食,就能够让整个家族生存下去。
很多权贵大户人家都有粮食,但想让他们把粮食拿出来,可不容易。
之前面对难民的时候,这些人倒也慷慨,都有出手,但那些粮食只能救助长安百姓中的难民,如今汴京难民蜂拥而来,再加上一些普通百姓也都在做工,这些人的粮食可不是糊弄人的。
就之前他们捐赠的那点,早吃完了。
现在的唐舟需要一些粮食来让这些人支撑到大米的到来,可他该如何从那些权贵手中把粮食给弄到手呢?
唐舟沉思片刻之后,很快有了主意,而要实行这个主意,必须进宫一趟。
唐舟急匆匆往宫里赶,进得皇宫,见到李治。
“唐爱卿怎么来了,打通隋朝大运河的事情怎么样了?”
“回圣上话,正在顺利的进行中,不过遇到了一个小麻烦。”
李治一听是小麻烦,倒也没在意,问道:“什么小麻烦?”
“回圣上话,粮食不够吃了。”
一听这话,李治顿时愕然,这还是小麻烦啊?(未完待续。)
第1335章 假消息
李治有一种被耍的感觉。
那些百姓都快吃不上饭了,可却被唐舟说成是小麻烦?
唐舟把他李治当成什么人了?
他可不是没有饭吃怎么不吃肉的晋惠帝,他是李治,他是要将大唐推向一个高度的李治。
李治眉头微凝,看了一眼唐舟,道:“唐爱卿,百姓都快没有饭吃了,你不去给他们买粮食,跑宫里做什么?”
这话,显然表示李治有点生气。
唐舟也听得出来,道:“圣上,百姓没粮食,倒不是没有,只是买不来啊。”
李治道:“有钱也买不来?”
“是啊,如今粮食有点缺,很多人家恐怕都想着囤货居奇呢,他们不卖,臣怎么买啊?”
买不来粮食,粮食少是一个原因,再有一个原因,就是一些商家或者权贵见粮食缺,想着趁火打劫呢,唐舟若直接去向他们买,若肯出高价,他们可能也会卖,但唐舟又不是傻子,明知道他们囤货居奇要涨价,自己还去买,那算什么事啊?
他可不是任人宰割的主。
一听这个,李治就又生气起来:“大胆,如今大唐处于这种情况下,那些人竟然还想着发灾难财,真是可恶。”
骂了一句,李治又慢慢冷静了下来,朝廷也没说不让囤货居奇,商人想赚钱,就得这么做,你能把他们怎么样?
所以骂完之后,李治还得想办法解决问题,但绝不是使用武力。
“唐爱卿啊,你此来怕是有什么建议吧?”
唐舟颔首,道:“圣上,臣想请圣上稍微暗示一下群臣,就说朝廷要颁布禁酒令了,除了个别酒坊外,大部分酒坊都不准酿酒,逮住一个,就抄家。”
李治凝眉,酒是暴利,对于大唐的百姓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如今唐舟建议自己下禁酒令,这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啊?
不过李治也多少猜到唐舟这么做有自己的目的,于是也不急,问道:“为何要暗示?”
唐舟笑了笑:“因为不是真的要禁酒,只是让那些权贵们明白如果大唐不酿酒的话,他们手里的粮食就会堆积,如今长安城还很潮湿,他们若是再留着,可就发霉全坏了,到时,臣再散播一些言论,说我们的人从其他地方买来了很多粮食,如此,他们为了防止粮食砸在手里,肯定会乐意出售的。”
唐舟这么一说,李治就明白过来了,原来只是为了散布一种言论,让这些人因为紧张而出售粮食,想到如今那些打通运河的百姓快没有饭吃了,而只是让他散布一个假消息,这倒也不是什么难事,李治想了想后,便点头同意了下来。
两人这样说好,唐舟便离开了。
而唐舟离开之后,李治就稍微散布了一些言论,比如说朝廷准备禁酒等等,这些言论很快就在长安城传开了。
………
魏国公府。
王仁祐眉头紧锁,他刚从宫里回来,而且从他女儿王皇后那里,得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消息。
李治恐怕真的要禁酒了。
本来,这事跟他没有一点关系,他又没有酒坊,但是他手里却屯了一批粮食。
自从水灾之后,长安城便多了不少难民,虽然这些难民被唐舟想办法给救护了起来,并没有导致长安城粮食的大幅度增长,但京城的粮食价格还是有所上升的。
而他在得知那些打通运河的百姓也需要大量粮食的时候,就推断随着做工的人越来越多,粮食最终肯定会成为一个大问题,所以他一直都在等着粮食涨价。
当然,就算粮食不涨的太厉害,他还可以把粮食卖给酒坊酿酒,所以虽然天气潮湿,但他还不太担心粮食的销路。
但如果朝廷禁酒令颁发,他的粮食可就只能等着那些百姓因为吃不上饭而涨价了。
少了一条路,他自然谨慎了一些。
王仁祐刚到府上,一名下人便急匆匆来报:“老爷,那些打通运河的百姓有粮食啊。”
听到这个消息,王仁祐眉头微微一凝,问道:“怎么会有粮食的?”
那下人道:“听说是唐舟派人从其他地方收购来的,而且除了这些粮食外,唐舟还准备从南方收购大米,如今正是大米收获的季节,等大米进入京城,粮食怕是就不值钱了。”
王仁祐一听,顿时就有点慌了,要是那些百姓不缺吃的,这粮食想涨价可就难了啊,而再过段时间,整个长安城可就没有几个晴天了,那时粮食堆积发霉,可就全砸手里了。
王仁祐虽然家境不错,但那么多粮食砸手里,也挺让人心疼的。
不过王仁祐还是有点不死心,道:“你去盯着长安城其他权贵,看看他们是不是卖粮食,一有消息,立马来报。”
“喏!”
王仁祐这边有点着急,程咬金这几个人也是有点惶惶不安。
若禁酒令真的下了,他们的粮食只怕也要砸手里。
当然,他们这些人也是想趁势涨价的。
虽说他们往打通运河那边投了钱,但如果粮食能涨价,他们自然也想趁机捞一笔,自己的钱投过去了,再用粮食给换回来,想想都觉得开心。
他们这些人嘛,虽说是打了天下的老臣,但真要让他们事事为民,也不太现实。
古往今来,能全心全意为百姓的,又能有几个?
满打满算也找不出来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