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更多的人投入到学习当中来,不知道会为大唐又多提供多少读书人呢。
“小侯爷,您可真是太厉害了,有了这个字母表,以后我大唐可就不得了了啊……”(未完待续。)
第1320章 提之朝堂
赵儒并非是一个迂腐的先生,不然他也不可能得到那么多人的信任,唐舟也不会让他来教唐婉读书识字了。
所以,他对于唐舟发明的这个字母表很是赞成,而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按照他的意思,不仅他要学,他觉得任何一个学子都应该学习这个字母表,之后,将所有的字都用拼音字母来标明,刊印成书,有了这样一本书后,就算你有什么字不认识,查一下,也就知道这字怎么念,以及什么意思了。
唐舟听完赵儒的想法后,竟然有点佩服这个老先生,他说的不就是后世的字典吗?
这也是唐舟不怎么了解这些东西,其实像赵儒说的这个,在汉朝以前就已经出现过,叫《尔雅》,是华夏的第一部字典。
不过也不能说赵儒的提议没有一点建树,虽说字典早就有了,但赵儒的这个想法却更加的成熟,可以说雨后世的字典差不多了。
连唐舟这个后世来的人一时间都没有想到要弄一部字典,赵儒倒先想到了。
而听完赵儒的话后,唐舟也是十分赞成的,不过他也知道,想把字母表推广开来,之后再刊印成字典,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单凭民间的这些教书先生是不行的。
如果真能推广,少不得要借助翰林院的实力,他们这些人主要负责的就是各种书籍的编撰,而且博学多识,很多字别人不认识,他们认识,想刊印一个最具有影响力的字典,非翰林院莫属。
所以,唐舟并没有着急,而是先让赵儒把字母表练习好,最好是能联络一些其他先生也都来学习,当然,长安书院是肯定要学习的。
长安书院的这些学生基本上都已经认识很多字了,让他们学习字母表的作用不大,但在这个世上,他们肯定还有很多字不认识,如此学了字母表,以后再查字就会容易很多。
而他们因为已经认识了很多字,只要学会字母表,其他的也就好说了。
最难的一关已经过去了,现在只不过是学习更容易的字母表,这又怎么可能难倒他们?
短短几天时间,字母表已是在长安城不少学子先生间流传开来,而每个真正明白字母表用意的人,都对这个发明称赞不已。
知道的人多了,这事也就传的越广起来,酒楼茶馆,很多人都在讨论这件事情。
“听说了吗,小侯爷发明了一个什么字母表,用这些字母拼音来标明我们所认识的字。”
“咋没听说,现在很多书院啊,私塾啊都在用这个字母表来让人认字,听说学会之后,不管什么字,只要有拼音,就能念出来。”
“这么神奇吗?”
“当然啦。”
“有空我们也去瞧瞧……”
“你瞧什么啊,你连字都不认识。”
“我不认识字,我可以去学拼音啊,学了拼音,我只要看拼音不就知道那些字怎么念了?”
“好像也没有问题啊……”
一开始,这些还只是在民间传,后来,达官贵人也都知道了。
长孙无忌通过一些办法弄了一份字母表,研究了一天之后,他便已经明白怎么回事,而明白后,忍不住赞道:“这唐家小子,真是不简单啊,此办法若能流通开来,整个大唐无白丁也。”
长孙无忌很聪明,自然看得透这里面的情况,只要学会这些拼音,任何字只要一查就能知道怎么念,那岂不是人人都能认字了?
人人都能认字,也就没有白丁了。
这绝对是划时代的。
长孙无忌拿着字母表来回走动着,思虑着,他很纠结,如果整个大唐都没有白丁,这对于大唐来说自然是好事,人人都认字,自然也就会有更多的人才被发觉出来。
只是人认字读书之后,心智就会有所开发,心智开发,想法也就多了,少不得一些不得志的人会心高气傲闹出事端来。
这对于大唐的统治来说,是有利有弊的。
所以,他很犹豫要不要将这个事情提交上去,由朝廷来负责此事的完善。
他并没有犹豫太久。
次日早朝,长孙无忌便将字母表的事情给提了出来。
朝中不少人都已经知晓,长孙无忌提出之后,很多人也都持有相同意见,觉得这字母表若是推广,再让翰林院编撰一部字典,那绝对是造福后世的事情。
当然,他们这些人也都知道读书人多了不利于大唐的稳定,但谁都不敢提及,这事虽然心知肚明,但却不能拿到明面上说。
最近娜妃的身体越发不好,李治身居宫中,对外面传的沸沸扬扬的事情反而不甚知晓,拿到长孙无忌递交上来的字母表看了一眼,并不甚明白,但他见群臣都这般支持,料想是真有其作用的,于是问道:“诸位爱卿都觉得不错,不知这东西是何人发明?”
“回圣上,是唐舟唐小侯爷。”
听到是唐舟,李治倒也没有太过于吃惊,在过往的这些年里,唐舟发明的东西也不少,每一样都足以震古烁今,如今发明了字母表,自然也并不是特别稀奇的。
李治颔首:“好,等朕研究过后,给大家一个答复。”
不明白之前,李治并不会急着下结论,这个群臣自然也都明白,像他们这些人,聪明如长孙无忌者都用了一天的时间来了解,其他人有用五天,有用七天的,李治少说也得了解一段时间才行吧?
退朝之后,李治把长孙无忌留了下来,没有人给自己讲解,就看这一堆字母,李治那里能明白,所以他得有个老师才行。
这事是长孙无忌提出来的,自然得让长孙无忌来给他讲解一下才行。
长孙无忌进得御书房,就开始给李治讲解,因为李治学识也不差,再加上长孙无忌的解说,等长孙无忌说完,李治多多少少也都明白了一点,至于弄字典啥的,他也都清楚了。
当然,字典这个东西不是长孙无忌想的,是传的时候就已经有的,赵儒想弄字典,自然也会随之传出去,而且在传的时候,说到了查字,那肯定得弄个字典不是?
“字典的事情交给翰林院?”李治说出这话,显然是已经同意弄字典了。
长孙无忌想了想,道:“此事若成,功在社稷,交给翰林院合适。”(未完待续。)
第1321章 入翰林院
“此事若成,功在社稷,交给翰林院合适。”
长孙无忌说完,李治也点点头,接着说道:“好,那这事就由长孙大人负责怎么样?”
听闻此言,长孙无忌连忙说道:“圣上,这字母表是唐舟发明的,其中很多东西也只有他明白,让老臣负责,怕是有点为难老臣了,老臣也就看懂了怎么回事。”
一天时间就全明白透彻,那显然是不太可能的,所以长孙无忌可不敢接这件事,办好了还好说,办不好,那可就丢人了啊。
李治听到长孙无忌这话,就知道他的意思了,想了想,道:“既然如此,那这事就交给唐舟去办吧,朕下道命令,让他去翰林院,负责字典的编纂。”
长孙无忌点点头,这事恐怕也只有唐舟能办。
长孙无忌离开皇宫之后没多久,李治就把诏令下发了。
唐舟接到命令,倒是一喜。
本来他还想着等这事更加成熟之后,就去向李治提及的,不曾想让长孙无忌捷足先得了,而这李治倒也痛快,直接就同意了。
既然李治同意,他自然也不能偷懒不是。
第二天,唐舟就进了翰林院。
翰林院中的人,都是大唐最最满腹经纶的人,他们可能才气不是很足,但知识的储备绝对是其他人比不上的。
而此时翰林院最大的官,是孔雲。
孔雲是孔颖达的堂弟,也是一个学富五车的人,孔颖达前两年去世,这翰林院也就让孔雲掌了舵。
论学识,唐舟自然不是这些人的对手,不过唐舟来了之后,翰林院的这些翰林不管是老的少的,都对唐舟极其尊敬。
无他,因为唐舟是大唐第一才子,就只这个名头,就不是其他人能够比的了的。
不过唐舟进来后,他们这些读书人倒没有急着让唐舟去教什么字母表,而是吩咐拉着唐舟给题诗。
翰林院是一个学习氛围很浓的地方,而且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