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吃住,而且还给两贯钱,这待遇可不低,他们这些人之前要么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稍微好点的,可能还能吃饱饭,但除了吃饱饭,其他的事情可就做不得了。
读书人,若是没能考中进士,其生存起来真的比其他人要难很多,而且这种情况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唐舟的那个时代,很多一直读书的人还没有那些中途辍学的人过的好,一直读书的人读了十几年书,二十几岁了开始工作,要么高不成,要么低不就,自认为有优越感,很多工作都不想做,让他们做头做起也不愿意。
反而是那些中途辍学的人,一开始就从头做,要么学手艺,要么就是学其他,而在社会上,手艺真的比学习更吃香。
他们以前的生活不好,如今唐舟让他们吃饱饭,而且还给闲钱话,他们很激动,很振奋,而且两贯钱不少了。
这些人的眼神之中带着光,唐舟见他们如此,问道:“情况就是这样,你们可愿意?”
“愿意,自然愿意,小侯爷给了我们一条活路,我们怎么能不愿意?”
“就是,如果能教书也不错,说不定以后还能继续考科举……”
大家纷纷表示愿意,唐舟很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又命人添了几样菜。
之前吃饭的时候,气氛并不是特别浓厚,毕竟大家的心情谈不上特别的高兴,可这事说完,大家顿时就活跃起来。
活跃起来的这些人谈诗论词,好不惬意,似乎对于读书人来说,当温饱不成问题后,就这样生活下去也很好。
这似乎是很多读书人的常态,唐舟见众人如此,不由得苦笑了一下,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读书可不只是为了陶冶情操啊,读书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唐舟觉得他有必要点醒这些人,不过现在不是时候。
小年之后,柳州城难得下了一场雪,雪不是很大,完全不能给人那种惊诧的感觉,如果在长安城的话,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大雪纷飞,整个长安城都应该被大雪所覆盖了吧?
突然之间,唐舟想念起长安的雪来,以及长安的人,丹阳公主还好吗,二娘还好吗?
月色清辉,照了一地,夜深时分,想念长安的唐舟突然从床上坐了起来,旁边的林青素还在沉睡,她的摸样好美。
月光洒下,唐舟遥望,忍不住轻轻吟道: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虽有林青素在旁,他还是不可抑止的思念起长安来。
也许在很多孤寂的夜里,很多人都会有同样的感觉吧,突然失眠,突然觉得人生空寂,突然觉得自己彷如远行客。
唐舟就是远行客,他离开长安已经一年了。
就在唐舟忍不住一声轻叹的时候,不知何时醒来的林青素抓住了他的手,把整个身子都依偎在了他的身上。
“夫君……”
唐舟回神望向林青素,嘴角露出一抹浅笑:“你醒了?”
林青素点点头:“夫君可是想念丹阳姐姐了?”
“没……没有……”
“你骗我,你根本骗不了我的……”
唐舟很无语,女人啊,仿佛是真的很难骗的,如果她们上当了,也许只是他们愿意被你骗而已。
外面的风又起了,明天生活还会继续,但今夜他们想把自己献给寂寞。
867。第867章 改变观念
新年过后,唐舟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学堂的建设以及学生的招收上。
在学堂没有建好之前,唐舟便决定开始招收学生,这样学堂建好,这些学生立马就能上课了。
因为柳州并无让自家孩子去读书的习惯,想让那些孩子如学堂读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像其他学堂那样要学生的家长交纳高额入学费基本上是不可取的。
本来这些人就不想让孩子上学,你还收取学费,他们只怕更不愿意上学了,所以唐舟规定,学堂的学生上学不用缴纳任何费用,学院的学生如果想上学,必须经过考核,如果考核及格,可以免费在学院学习,如果不合格,交钱也是可以上的。
学堂和学院是有区别的。
学堂主要收的学生是那些五岁到十岁之间的孩子,主要教他们的就是一些读书启蒙,比如说认字、算数啊,以及一些比较简单的书籍,让他们不再那么懵懂,让他们明白一些最基本的做人道理。
学院主要收十五岁以上的学生,这些人可能之前就读过书,只是并未考取任何功名,这类的人在柳州城还是有很多的,他们之前可能因为家庭条件的缘故没有继续读下去,也可能因为其他原因放弃了,但只要他们愿意继读,他们都可以来参加入学考试,只要及格,以后在学院的任何费用都是免费的,当然,不及格的人少不得要掏点钱,或者在下一次入学考试的时候再考。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及格的人多半资质不错,他们刻苦努力几年之后,说不定能有所成就,没有及格的难免缺少点天赋,但唐舟还是愿意给他们机会,不过这机会需要用钱来买,当然,唐舟也不会让他们出太多的钱,只是象征性的收一点。
而在学堂和学院之间,有一个过渡的半学院,半学院主要对象是那些学堂的孩子,学堂的孩子在学堂学习几年之后,如果成绩优秀,就可以进半学院,半学院学习的东西会多很多,除了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外,他们也会接触科举考试所要考的一些书籍。
等他们在半学院学习几年后,可通过考核进入学院,这时学习的东西更多。
这个体系跟唐舟前世那个时代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差不多,因为是第一年办,所以半学院并没有学生,一开始只有学堂和学院。
学堂教的学生都是那些从来没有读过书,但是却很想读的年纪小的人,他们处于最好的学习年龄,是柳州城以后的希望,学院主要就是那些以前读过书有经验的人。
只是当唐舟把这些入学条件公布之后,想考试如学院的人很多,可入学堂的人并没有多少。
柳州很大,读过书的人也有,他们以前读书,其实就有想过考科举的,只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放弃,如今唐舟给了他们机会,他们自然是想再试一试的。
就好比梦想,当机会来了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那么一丁点不甘心。
这些人就有点不甘心,他们的学识可能并不高,但他们内心却是极其想要学习的。
学院招收并没有遇到任何难题,这让唐舟觉得很欣慰,一番考核后,倒也收了差不多五十多名资质不错的学生,以及三十多名不及格但却很想学习的学生。
可学堂却无人肯来,这可就把唐舟给愁坏了。
学堂虽然不起眼,不能很快去参加科举,但学堂却是柳州城的希望啊,以后柳州城是继续像现在这样愚昧下去,还是成为一个书香之城,全看学堂里的学生啊。
如果很多孩子从小就不学习,难道指望他们长大后再学吗?
学堂是基础,也是基石。
唐舟就纳闷了,不让那些孩子叫学费,他们怎么还不愿意上学呢?
这让唐舟不由得想起以前自己上学的时候,自己前世上学的学费是自己一家人每年支出的很大一笔费用,就那个,他父母还是倾尽所有的让他上学,因为上学可以改变命运啊。
难道这些人都不想改变命运?
唐舟清楚,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肯定是有原因的,所有他就带人到民间调查了一下。
这天,唐舟他们来到了一户人家,这户人家是个农户,家里的孩子不少,唐舟见到他后,就问他为何不肯让自己的孩子去上学。
那农户虽然有点紧张,可还是把自己的想法跟唐舟说了一下。
“小侯爷,不是我不肯啊,是实在不能送去啊,我们家世代务农,我家人口又多,要是把大小子送去上学了,地里的活谁干?地里的活没人干,我们就无法养活这一大家子的人啊。”
说到这里,那农户又道:“不怕小侯爷笑话,就我家的孩子,那里是上学那块料?再说了,上学有什么用?他又考不上进士,最后反而连地都不会种了,要他像那些秀才做吃等死吗?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学习种地。”
这天,唐舟又去了一家店铺,这家店铺有个儿子,也没有上学。
“小侯爷,上学做什么?还不如跟着我经商呢,字也不用他认识多少,只要会算数就行了,像我们商人,考科举能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