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车进出城门,倒也怀疑不到你身上,兴许凶手根本就是城外的人呢,而且高履行带了十几个杀手,你只有一个人,就算你箭术高超,可也杀不了那么多人吧?更何况那些箭都是高履行手下的箭,只要你死不认罪,他们也奈何不了你。”
李德奖觉得唐舟所言有些道理,只是他仍旧有些担心:“话是不错,可刺史府和大理寺的来不厌其烦的来找我,对我国公府的影响毕竟不好。”
唐舟沉思片刻,道:“这事一直这样下去也不妥,还是找几个替罪羊的好。”
“这……”李德奖心头猛然一震,暗想唐舟真是狠,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其他人的性命,不过他虽这样想,却也觉得唐舟所言有理,所以又连忙问道:“不知找什么样的替罪羊好呢?”
“长安城外有盗匪吗?”
“这……怕是没有,如今大唐政治清明,长安又是京城,周围那里敢有盗匪聚集。”
“那就有点难办了。”
一听这话,李德奖也有些急了,道:“小侯爷,您别说难办,您赶紧想个办法才是啊。”
见李德奖急成这个样子,唐舟微微抬头看了一眼,而后笑道:“李兄,你这国公府内,应该也养了不少死士吧,他们没有姓名,没有来历,可是如此?”
“这……”李德奖心中猛然一惊,像他们这些从战乱中走出来的权贵,谁家没有几百府兵,几百死士?
“小侯爷的意思是?”
“既然找不到劫匪,那只有请李兄牺牲几名死士了,而且有他们在,证词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你说是不是?”
“可……可那些都是家父的死士,如果少了,家父怪罪怎么办?而且万一被查出来的,会连累我李府的。”
唐舟耸耸肩:“如果这样,那我也是没有办法,反正人不是我杀的,就算东窗事发,我最多也就被皇上训斥几句,毕竟我才是受害人啊。”
此时的唐舟一脸委屈摸样,李德奖见此,心知多少其他无疑,而且他觉得自己找唐舟来真的是个错误的选择,因为他不仅没帮上什么忙,还害他折了几名死士。
唐舟把自己的意思跟李德奖说完之后,就起身告辞离开,离开书房的时候,房颖正在训斥那个小厮,因为她想进来,可却被小厮给拦住了。
小厮见李德奖送唐舟出来,心中顿喜,连忙跑着迎了来:“公子,夫人她……”
李德奖挥挥手,道:“没你的事,领小侯爷离开吧。”
小厮领命,而后带着唐舟离开,房颖却是心中一惊,突然喊道:“唐舟你站住。”
唐舟一愣,有些无奈的耸耸肩:“李夫人有什么事吗?”
房颖瞪着唐舟,问道:“你来找我夫君做什么?”
唐舟摇摇头,并没有回答房颖的话,只是望着李德奖,笑道:“李兄,看来你这家教不行啊,改日我请你到我唐侯府,让你看看青素是怎么待客的。”
说到这里,唐舟又加了一句:“还是好好管教一下自己的夫人吧,你我两人倒好说,可若是其他客人见你夫人如此,这名声传了出去,可就败坏门楣了。”
说完,微一拱手:“告辞。”
唐舟走了,房颖气的直跺脚,而且还望向自己的夫君:“你看,你看,他好狂妄,竟然在我们的家里欺负你夫人,你……你怎么也不开口管管他。”
房颖气的不行,李德奖则无奈的摇摇头:“夫人也的确有些失了身份,唐舟是我请来的客人,你这般与之计较做什么?可有一点女主人的样子?”
“你……”
房颖突然觉得这个世界好不能理解,唐舟抢了李德奖心爱的人,可他却一点不恨唐舟,而且看样子他还对唐舟有那么一点惟命是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房颖气的指着李德奖的鼻子想骂人,李德奖却是不以为意,微一挥手,转身进了书房,并且吩咐道:“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准进入书房。”
231。第231章 丰收之前
时间慢慢。
唐舟自从那天去见过李德奖之后,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招募农业人才的事情上,不过虽如此,对于高履行被杀一案他还是多少注意了一些的。
在他见过李德奖的第五天,长安城已经开始盛传高履行的案子告破了。
与案子相关的事情并不怎么复杂,就是说高履行查出长安城外有一伙不轨之徒,于是来不及告知朝廷便带人杀了去,不曾想对方很厉害,结果人没杀成,反把自己给折了进去。
如今那伙不轨之徒已经被抓,而且个个认罪,这事便算是完了的。
而事情结束后,李世民少不得在朝堂上赞赏一番高履行这种为大唐牺牲的精神。
唐舟听闻这些之后,暗想那李德奖倒是个聪明人,虽然找人当替死鬼,却也给高履行按了一个不错的好名声,这样做是有点违心,但如此一来,才能够让高士廉满意,不然的话,以高士廉的脾性,他怎么可能善罢甘休?
不过虽是如此,唐舟却也有一些担心,现如今的高士廉是说不得什么了,但他却不一定满意。
高府。
高士廉从早朝上回到府上之后,脾气很大,而且看谁都不顺眼。
今天早朝上,大理寺的人说他儿子的案子破了,凶手是一群不法之徒,而且他们都已经认罪,这对他高家的名声来说是好事,可他是高履行的父亲,知子莫若父,自己的儿子有没有那么高尚的情操他再清楚不过了?
要说自己的儿子会为了女人去杀人他完全相信,可为了一群不法之徒就带着家里的死士去,他却是一点不信的,他觉得这不过是大理寺的敷衍。
可他也清楚,那些罪犯既然已经认罪,他若再继续纠缠下去,自己儿子的一些丑事怕就瞒不住了,如今事态对他有利,他也只好顺着下坡。
不过,要他放弃追踪真正的凶手,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生气是难免的,不过高士廉到底是个成熟的男人,在他生过气后,对于很多事情该处理还是要处理的,他叫过府上的管家高能,吩咐道:“如今封地里的庄稼都已经发黄,想来再过半个月亦或者一个月就可以大丰收了,今年你把此事负责好,莫让粮食受了潮。”
高士廉是国公,名下的土地还是不少的,这对他们府上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收入来源,所以马虎不得,每年他都会千叮咛万嘱咐。
高能身为管家,自然不敢怠慢,连忙应了下来。
天气越来越热,司农寺经过这些天的选拔,也选出了不少对农业颇有见解的人。
在这些人中,有一些十分有经验的老农,他们可以通过对不同节气的理解来进行不同的农业行动,进而保障一年的农作物不会因为时令所差而出现错误。
除了一些有经验的老农外,兴农社还招募了一些对农业感兴趣的读书人,这些人都是读过《齐民要术》的人,并且有不少也都亲身经历过种地。
这些人可以说是兴农社的希望,因为在唐舟看来,经验虽然很重要,可想要取得更大的突破,却是需要一些有创新精神的人的。
招募到这些人后,罗石和唐舟他们便对这些人进行了分工,那些老农并不需要每天都来司农寺,只在特定的时候让他们下乡去指导农民如何种地,如何丰收就行了。
那些有想法的人,唐舟则让他们集思广益,想出一些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产量的办法。
唐舟前世没种过地,只对一些农作物有过了解,因此他在这样安排之后,剩下的很多事情他就帮不上忙了。
这个时候,地里的小麦都已经快成熟了,很多百姓都在为丰收而忙碌着,唐舟知道这个时候对百姓来说很重要,因此少不得在司农寺进行一些安排和询问。
这天午后,大家坐在司农寺聊天,唐舟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于是问道:“小麦丰收之后,离再次播种应该有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天地里都种些什么呢?”
一个叫周农的人站出来道:“小侯爷,这个各有不同,中原这个地方小麦丰收之后,并没有多少农作物可种,一般情况下都是荒着的,当然,偶尔会有人种一些菜。”
听到这个回答,唐舟微微凝眉:“我记得都有种玉米的。”
众人一愣,那周农更是连忙问道:“玉米,小侯爷,什么是玉米?”
听到众人这话,唐舟顿时明白过来,这个时代,玉米还没有传过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