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唐侯-第10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因为孙德是萧淑妃的人,所以孙德进来之后,萧淑妃才会反应平淡,而且问了一句十分平常的话。

    孙德上前一步,道:“娘娘,刚才早朝上有战报传来,那个高侃在庭州镇守的时候,竟然弃城逃跑了,可是圣上并没有怪罪他,奴婢很是生气,也很为娘娘觉得不值啊。”

    听到高侃弃城,李治却不怪罪,萧淑妃顿时哼了一声:“这个高侃,除夕夜的时候让本妃难堪,如今竟然弃城,看本妃不弄死你。”

    说着,萧淑妃又把具体情况给问了一遍,这样问完后,便去了李治的御书房。

    最近大唐很忙,事情很多,娜妃不在后,李治虽然偏袒武媚娘,但并不痴迷于她,而且武媚娘经常劝李治以大唐为重等等,如此李治也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治理大唐上。

    可以说,最近一段时间,大唐的情况明显好转了很多,而这些在李治看来,都是因为武媚娘这个贤内助的功劳。

    萧淑妃进得御书房,给李治端了一碗参茶。

    “圣上,您这般劳苦,可要好好补补才行,臣妾给您熬了一碗参茶,你尝尝。”

    萧淑妃的样貌在后宫之中是数一数二的,所以虽然李治最为偏袒武媚娘,但对萧淑妃也是宠爱又加,至于王皇后,本来还是经常去她宫里的,但后来见她肚子一直没有反应,便也渐渐失去了兴趣。

    见萧淑妃端来参茶,李治便喝了一口,喝完后觉得舒服了许多,道:“还是爱妃对朕好啊。”

    萧淑妃浅笑,道:“圣上就是太劳累了,不然也不会因为一杯参茶就发这样的感慨,是不是又有什么事让圣上烦心了?”

    李治道:“还能有什么事,不过是边关的事罢了,庭州失守,朕心不安啊。”

    听到庭州失守,萧淑妃神色大动,道:“什么,庭州竟然失守了?这庭州可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啊,庭州失守,先皇辛苦开通的丝绸之路岂不是废了?圣上,何人镇守的庭州,当严惩才行啊。”

    萧淑妃话出口后,李治心神微动,这丝绸之路是他大唐开国一来,历经几十年才终于打通的,为了打通丝绸之路,他们对西域诸国发动了多少次战争啊,可如今就这么丢了,实在令人痛心。

    本来,李治听了长孙无忌的话后已是不准备追究庭州失守一事了,可被萧淑妃这么一说,李治顿时又觉得不惩治不行。

    要知道,他一直一来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他要比他父皇李世民做的还要好,他要建造一个疆土最为辽阔的大唐。

    可实际情况呢,他才登基一年,庭州就成为突厥的了,这不是打脸吗?

    如果不惩治,前线的将士会不会觉得丢失一两个城池不算什么,然后便不知道为大唐奋力拼杀了?

    不得不说,萧淑妃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虽然只不过寥寥数语,但她却抓住了重心,那就是李治想在守住李世民为他创下的基业的基础上,再开拓进取。

    可如今,大唐还没有开拓进取,先把庭州给丢了,这让李治心里怎么好受得了?

    “圣上,一寸山河一寸血啊,当年为了拿下庭州,我大唐死了多少将士啊,如今庭州守将竟然弃城逃跑,这不仅丢我大唐的人,还辜负了我大唐以前那些流血牺牲的将士啊。”

    萧淑妃又说了几句,李治越发觉得自己对不起李世民,眉头微凝之后,立马叫人来:“来人,给朕下一道诏书,派人速速送去玉门关,镇守庭州不利之人,朕要严惩。”

    李治话罢,立马有太监跑了来,萧淑妃见此情形,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高侃就是镇守庭州的人,他竟然弃城,这次有他好看。

    敢让她萧淑妃难堪,以后有他受的,弄死他。(未完待续。)

第1388章 皇上的命令也不好使

    李治的诏令并没有直接送到西域都护府。

    而是送到了三省。

    皇帝的命令要下达,得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走下去才行,没有三省宰相的盖印,这诏书就是发下去了,也不具备效应。

    太监将诏书送到了三省,长孙无忌看过之后眉头微凝。

    诏书上没写多少内容,就是写着撤销高侃和于姜职务,并且将他们二人押往京城,听候惩罚。

    长孙无忌很奇怪,今天在早朝上已经说的好好的了,这事不再提了,可为什么李治突然又下了这么一道诏书?

    长孙无忌将褚遂良和于志宁这两位宰相叫了来。

    自从唐舟卸任尚书令后,于志宁便成为了尚书令,担任宰相之职。

    两人来了之后,看到诏书,也是紧锁眉头。

    “长孙大人,圣上如此,怕对前线的军心不利啊。”褚遂良书法好,但同时也是一个很通政治的人,如今边关战士正在浴血奋战,弃城本是唐舟的命令,如今却专门责罚这两人,恐怕难以服众。

    褚遂良说完,于志宁道:“褚公所言不差,如今正是用人之际,若军心动荡,怕玉门关守不到梁建方将军所带兵马赶到,所以在下之意,此诏书下不得。”

    两人说完望向长孙无忌,长孙无忌自然也不希望在这个时候对高侃和于姜两人进行惩罚,他点了点头:“下是下不得,但若不下,怕也不容易啊。”

    三人相互张望,皆是通晓此意。

    这诏书乃李治所下发,他们若是给驳了回去,那就是跟当今天子作对啊。

    虽说这天下是皇上和宰相共治的,但作为宰相,谁都不会真的以为他们有能力去跟皇上作对,他们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而已、

    驳回皇上的诏令这种事情,已经很多年没有人做过了。

    不过三人一番讨论后,还是决定驳回李治的诏书,不过他们得跟李治说一下。

    决定之后,长孙无忌单独进了宫。

    来到御书房,长孙无忌将诏书又递交给了李治,道:“圣上,此诏书不知是怎么回事?”

    李治看了一眼,道:“高侃、于姜二人弃城逃跑,以至庭州城失,此乃大罪,朕让他们回来受罚,长孙爱卿觉得有错?”

    见长孙无忌拿着诏书来,李治多少就猜到了长孙无忌的意思,所以他说话很是公事公办,好像不准备给长孙无忌一点机会。

    长孙无忌是个老狐狸,那能不知李治的意思啊,在李治说完之后,长孙无忌露出一丝淡笑:“高侃、于姜两人弃城,这的确有罪,该罚,只不过战报上说,是唐舟让他们退兵弃城的,如果只罚他们两人,怕是难以服众啊。”

    李治眉头微凝:“长孙爱卿是什么意思?”

    “臣的意思简单,这弃城的命令是唐舟所下,当把唐舟也给撤回才行,再者,庭州城被突厥和沙陀国六万兵马所围,玉门关的周盖却不出兵援救,当把他也给撤回来。”

    长孙无忌说完,李治突然啪的一下将手中奏折给扔在了桌子上:“长孙大人你什么意思?”

    长孙无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既然要追究庭州城丢失之责,那就要把所有与之有关的人都牵扯牵扯才行,唐舟跑不了,周盖也跑不了,像什么程处默、尉迟宝琳这些人也都跑不了。

    让他们都回来,然后玉门关没有人把守,让整个大唐的门为突厥和沙陀国的铁骑打开,让他们随意进入中原。

    长孙无忌这是在逼李治。

    李治是天子,他焉能不愤怒?

    长孙无忌却仍旧很平静,他抬头看了一眼李治,道:“圣上,臣不知您是从何处受到了何人影响,突然要惩罚高侃和于姜,但听臣一劝,如今突厥和沙陀六万铁骑就在玉门关外,若有一点不慎,玉门关失守,对我整个大唐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高侃和于姜丢失庭州有罪,但却不能现在惩罚他们,在臣看来,圣上不仅不能惩罚他们,还应送去一封免责的诏令,让他们感激圣上,为我大唐效死力。”

    说到这里,长孙无忌一声轻叹,接着又道:“圣上已贵为大唐天子,臣这样违背圣上的旨意,实在是有些不应该的,但臣之心皆为大唐,还请圣上三思。”

    长孙无忌说了一番话,这一番话很长,句句皆能说到人心里去,李治虽然有点气长孙无忌违背自己意愿,但之前因为受到萧淑妃影响而产生的那种想法却是淡了许多。

    他抬头望了意愿站着的长孙无忌,语气稍微有点和缓,道:“舅舅啊……”

    长孙无忌听到李治喊自己舅舅,心下猛然一震,连连恭了下身子,就算他真是李治的舅舅,但在皇家之中,外戚还真不能太把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