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申对你的恭敬态度,让汉军将士都深觉感动。
(四)
你终于睁开了眼睛。你看到一片云雾在眼前浮动。那片云雾渐渐地稀薄了。你看到一个人的脸。你努力聚焦视线。你看到了比较清晰的五官。
你辨识出那是刘申。
刘申的脸上露出很复杂的表情:震惊、心痛、感动、同情、忧虑、难过。
看你睁开眼睛,他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你听到他心里一块巨石怦然落地的声音。
你说:“汉王。”
你努力了一下。想要坐起来。
刘申伸手按住了你。他说:“不要起来。就好好躺着吧。我们之间不需要拘礼。”
他歉疚地说:“不知道你的情况已经这么。。。。。。,这次不应该让你再次长途跋涉到北边来的。”
你说:“反正臣要回草原去的,也要经过黄龙,不敢劳乏汉王往来奔波。”
刘申说:“不。你不能去草原了。黄龙会议之后,你必须停止一切军务政事,好好休息。”
刘申说:“总会有办法的。我会在全国再找好的医生。”
你说:“谢汉王关怀。有些事情。纵然是一国之君,也没有办法改变。”
刘申听了,低头不语。
你们相对沉默了一会儿。
(五)
你说:“这不是黄龙要塞。”
刘申说:“是的。我们现在是在小魏河的军马场。”
你吃惊道:“汉王迎了臣这么远!”
刘申说:“应该的。应该的。这些年。你为了国家而奔波的路,又何止千里万里。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还在为国事奔忙着。”
刘申问你:“怎么样?你回运京之后,琴儿还好吗?”
你说:“她的身体慢慢康复了。心情也平静了。她都好。有太淑妃和舅妈在运京照顾她,汉王不要担心。”
刘申说:“唉,我离开运京的时候,明明她和孩子情况都很好的,怎么我一离开就。。。。。。婚后这么多年才有了身孕,而且又是男胎,难怪她会伤心。”
你劝慰刘申道:“时间会冲淡一切的。”
你说:“汉王,她身上流着的,是她父亲的血。她天生就有男儿的英雄气质在。不管在生命中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她都能承担起来的。我相信她。也请汉王相信她。”
刘申说:“女人的世界远比男人的小,又重感情。失去重要的亲人,对于女人来说,就是天塌地陷了。我很后悔,这次她出事时没有在她身边帮到她。如果我在运京,她的情况不会变得那么糟糕。黄龙会议之后,我会回运京去陪着她。”
刘申说:“在她生命中最艰难的时刻。我会留在她身边,守护着她。陪着她。”
刘申看着你。你明白刘申话里的意思。你们心照不宣。
你感激地说:“琴儿有汉王的呵护,真是她一生的幸运。”
刘申说:“我会守护她。你放心。”
那一天里,刘申对你作了承诺。他会守护着我,经历失去你的痛苦。
(六)
军马场的草地上。
你和刘申并辔而行。
刘申说:“怎么样?骑马还行吗?”
你说:“时间不长,跑得不很快,就还行。”
刘申说:“那我们慢一点吧。”
你们站在草场的边缘。看着军马场里万马奔腾的壮观景象。
刘申说:“真希望我弟弟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啊。当年你到峒城觐见他时,向他提出发展骑兵的设想,他嗤之以鼻,甚至都不肯给你机会把话说完。可是,现在汉军的骑兵。是多么的锋利如刀!我们真的在马背上打败了那些骑马的民族!”
刘申说:“看到这景象,我也不由得有点后怕啊。如果当年在峒城,他接纳了你的建议,重用了你,我现在,恐怕是连尸骨,也要荡然无存了吧。何其幸运,他竟然没有选择你。”
你说:“这次在黄龙和运京之间往返,穿越大片国土,看到四处百姓安居乐业,城乡一片太平,臣也觉得,自己何其幸运,得以辅佐效忠这样仁爱的君王。”
你说:“可惜,臣福浅命薄,不能长久效忠汉王,不能长久地做汉王的手中剑、马前卒。”
刘申一阵难忍的心酸。
他说:“不会的。我还希望,等我们都变得像父王那样白发如霜的时候,能再来这草原上并辔漫步,闲话当年呢。”
他说:”我还打算,将来请你做世子的太傅呢。
刘申说:“天下这么大,战乱了这么久,千头万绪,百废待兴。想想未来的新朝,我就觉得肩头沉甸甸的。你一定要努力地康复,要再助我一臂之力。”
你说:“汉王是仁爱明君,知人善任,待人宽厚,将来新朝开立,天下英才,必然景从追随,辅佐汉王,成就天下繁荣。臣虽然不能看到那盛世的景象了,但,就是想一想,心里也觉得非常振奋,为汉王,觉得喜悦。”
刘申说:“没有大将军,就没有新朝。不管将来如何,新朝永远都不会忘记大将军。”(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一章 黄龙会议
(一)
时间轴上滚动播出情节,重复发生又被忘记。生长、死亡、被埋葬、再生长,这就是:坚不可摧的生活。
(二)
黄龙要塞的全**事会议。
这是终战之前刘申的北汉政权召开最后一次重要的全国性军事会议。
这次长达12天的会议,奠定了新朝200年的太平强盛。
你站了起来,面向刘申,面向全**队的主要将领们。
你说:“诸位。终于到了这一天,我们可以聚集在一起,来讨论为祸了数代人的战争的结束。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让我们全体肃立,为在这场巨大的战争中死去的所有人致哀。不管是敌方的,还是我方的。他们都死在了天亮之前最深的黑暗当中。当和平到来的时候,他们已经不在这世上了,亲人们永远失去了他们。”
你说:“我们当中,还会有一些人死在和平到来之前,从而让我们的亲人们,他们今生的和平,变得不再完整。但是,纠正错误的事情,就是要付出这样的代价的。如果不能一开始就不做错,后来的纠正,就是需要这样沉痛和这样艰难的。必须要有人,为之付出牺牲。”
你说:“在此,我们希望,全国的所有为政者,全国所有的人,能看到这牺牲,能记住这牺牲,能不忘记这牺牲,此后,一开始,就不要随便做错。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巨大的湖水中,没有人能知道它带来的动荡会最终发展到如何的规模。没有人知道,一次小型的军事冲突,一个愤怒报复的念头,它最后会演变成何种规模。”
刘申深表赞同地说:“是的。大将军说得很对。最近我下旨在收集所有阵亡将士的名单。在和平到来之后,要把他们全体的名字。都刻在石碑上,立于全国所有的官衙里,立于太庙的甬道上,立于我处理政务的大殿外。有必要让这全体血肉模糊的亡灵,随时都站在我们这些为政者,我们这些领军者的眼前。提醒我们,错误的代价。”
你说:“但是,在和平到来之前,我们还要艰苦的仗要打。在南线,要结束战争,必须攻陷峒城,而在我们和峒城之间,还有36座坚固的城。在北线,要结束战争。必须瓦解勿吉人的统一领导,让他们变成一盘散沙的许多部落,为此,我们需要在他们逃窜到漠北之前,击溃汗王系的中坚力量,让他们失去汗王。”
你说:“南线战事,除了克城取胜之外,我们还必须再加上一个新的战略目标:减少伤亡。不仅是减少我方士兵的伤亡。也要减少敌方士兵的伤亡,更要减少敌方境内百姓的连带伤亡。因为。战争结束之后,这些敌方的士兵,都会是汉王的士兵,敌方的百姓,也都会变成汉王的百姓。敌方的城池就是我们的城池。”
“如果我们在最后的战争中,把峒城治下最富庶的地区、最繁华的地区。都变成了一片废墟和无人的荒村,在两汉人民心中留下的仇恨和将来的隐患且不说,就是战后的重建,也是惊人的工作,不知道要耗费多少人的心血。消耗多少的财富。”
“我们必须要在最后接近峒城治下人口密集的繁华地区时,以最大的可能,减少对于农业、对于城市、对于人口、对于商贸的破坏,为战后的繁荣,奠定牢固的基础。我们是为了天下的繁荣太平而战的,不是为了毁灭一切而战的。”
“这就要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