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耶律翰带着前面的两三百契丹骑兵又掉头杀回去,可刚等他带人赶到,突袭的唐军就已经跑出了一里,地面上留下大量的尸体,这些全都是他手下的契丹骑兵。
“追!”耶律翰已经气得昏了头,带着两三百人又向这突袭的唐军追过去。
可此时就见先前还在被追得很狼狈的唐军突然又掉头杀了回来,这让在后面的契丹骑兵们惊恐万分,他们想要掉头迎战,但耶律翰又没有命令传来,就在他们还在犹豫的时候,第二队人马就追上了剩下的契丹的尾部。
惊慌失措的契丹骑兵纷纷被砍落下马,尸体很快倒了一地,无主的战马趁着夜色跑得不见踪影。
菊花又被捅了,这让耶律翰惊骇、惶恐不安,他立即勒马停下准备掉头,但是这时刚才还在逃走的唐军此时全部掉头向他和剩下的不到二百契丹骑兵杀过来。
整整一千骑兵,接二连三地被唐军骑兵突袭,逐步蚕食,三番两次之下,到现在只剩下不到五分之一,这让原本怒气冲天、浑身是胆的耶律翰此时也已经心中胆寒,他再也没有勇气继续与唐军战斗下去。
“快撤、快撤,随我撤!”耶律翰大喝几声打马向追来的方向狂奔而去,残余的契丹骑兵见耶律翰带头逃走,他们哪里还敢留下,纷纷打马逃跑,但是唐军可不会就这么轻易放他们逃走,两支唐军合军一处向逃走的契丹骑兵追去,他们每人都有双马或三马,尽管经过了好几次连续不停的战斗和奔驰,但依然不影响机动速度,逃在后面契丹骑兵很快被追上被杀死。
玄五隐隐看见契丹逃兵最前面有一个穿白色狼皮大氅的大将,此人身形魁梧,必然是这支契丹兵统兵将领,他哪里会放过这个机会,当即拿出大弓,抽出一支利箭对着耶律翰的背影就射了过去。
“嗖”的一声,利箭正中耶律翰的背心,耶律翰发出一声闷哼,但他依然咬着牙齿打马:“驾、驾!”
耶律翰等人一路逃跑却一路被杀,人数越来越来,跑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只剩下耶律翰和十几个亲兵护卫了。
此时前面突然又冲出来一票人马拦在了前面,身受重伤的耶律翰不得不勒马停下,连同他身后的十几个亲兵护卫也一同被前后堵住,插翅难逃。
“放箭——”
心想反正是要死,还不如冲过去,耶律翰正要打马冲过去,可前面的唐军竟然开弓放箭,连续几波箭矢射过来,耶律翰尽管极力格挡,但胸前依然被射中了几箭,而他身后的十几个亲兵护卫全部被射成了刺猬。
最倒霉的是战马,耶律翰等人的战马本身是可以存活下来的,但是唐军全部无差别房间,连同耶律翰等人的战马也难道厄运。
夜色之中静悄悄的,微风中散发着浓烈血腥气,旋风十八骑个个收起兵器,玄一沉声道:“再检查一边,看看是否还有活口,不要让一个活人逃回去!”
“诺!”
······
两千人以下规模的战斗已经引不起赵子良的兴趣,但凡从东边赶往契丹牙帐汇合的契丹部族人数少于两千人以下,赵子良都交给高秀岩指挥,而千人以下的战斗则交给郭子仪负责指挥。
郭子仪在骑兵方面的领悟力让赵子良有些失望,经过一番观察,赵子良发现郭子仪在正规战阵和战略方面比较擅长,而在战术和奇兵运用方面则比较欠缺,郭子仪自己也发现了自己这方面的短板,因此极力学习,想要进行弥补,但是进展甚微,不过郭子仪毫不气馁,依然勤学不缀。
这次郭子仪在赵子良的命令下率一千骑兵埋伏一支人数不足八百人的契丹军队,埋伏工作进行得很不错,郭子仪命令发起突击的时间也恰到好处,不过在双方接触之后,郭子仪在统领骑兵的临阵指挥方面就差得太远了,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最后让郭子仪打成了强攻,损失近四百人。
郭子仪面对赵子良时很羞愧,“恩帅,学生惭愧,好端端的伏击战却打成了强攻,学生该死,请恩帅责罚!”
赵子良沉默半响,叹道:“一个人果然不能是全能的,子仪啊,骑兵不是你所擅长,此事是本将军思虑不周,怨不得你!你的长处在战略和正面作战,对奇兵运用缺乏胆魄,这是你的性格造成的,但凡性格沉稳、思虑周详之人都不愿行险,日后你若为将,一定要扬长避短,可以将手下骑兵交给精通骑兵运用之法的将领统带,只交代任务,不干涉实际指挥,如此才能发挥骑兵战力,另外如果没有把握,绝对不要冒险,你不是善于冒险之人!”
郭子仪躬身行礼道:“多谢恩帅提点,学生铭记于心!”
这些天,赵子良还发现郭子仪性格中的一个弱点,太与人为善,如果郭子仪是一个普通平民,这个性格当然很好,会博得街坊邻里的好感和友善,但他是一个领兵大将,太过和善固然可以获得一些兵将的拥戴,但一旦有事,他的威慑力和威望就不足,别人不会惧怕他。
就好比安史之乱爆发两年后的相州之战,九大节度使齐集二十万大军与史思明交战与安阳北,唐军九大节度使当中资历和威望最高的要属郭子仪和李光弼,但是两人都是皇帝倚重的重臣,肃宗皇帝也不好任命谁为统帅,只是任命了太监鱼朝恩为观察使,当时天雷阵阵、突降狂风暴雨,唐军由于缺乏统一指挥,首先溃散,当时九大节度使当中郭子仪的年龄是最大的,而且他的资历却比其他节度使都要高,他当任朔方经略军使多年,尽管直到安史之乱时才被任命为朔方节度使,但他在军中的资历要比其他各节度使都要高,就连李光弼在这方面比他都略有不如,当时那种情况下,他试图把九大节度使的兵力统合起来形成统一指挥,这样就不会又后来的二十万大军溃散,但另外八个节度使没有一个人听他的,后来大军溃散之后,鱼朝恩为了避免自己承担罪责,把黑锅推给了郭子仪,鱼朝恩为什么不把黑锅推给李光弼呢?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来,连鱼朝恩都认为郭子仪是当时九大节度使当中威望和资历最高的,可他却没有这个能力把唐军统合起来。
赵子良想了想,说道:“子仪,你跟在本将身边吧,此战结束之后你再回大同军任职!”
“诺!”郭子仪大喜,连忙答应。他知道跟在赵子良身边学习统兵作战这种机会可不是人人都有的,在长安的时候,多少世家子弟和将门之子想要拜在赵子良门下学习统兵作战之法,赵子良一个都没有答应过,那些人当中不乏王公贵族。
能跟在赵子良身边,郭子仪知道自己就有机会学习到赵子良对于兵法实际运用的精髓,他从前只是一直在纸上研究,终究只是纸上谈兵,纸上谈兵如果没有实际作战经验的支撑,是极为危险的。
每个人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此人一生的成就,郭子仪的性格之中虽然有缺陷,但他的性格却是皇帝们都喜欢的,皇帝用这样的老臣老将心里会放心一些,这也是肃宗和代宗一直都把兵权交到他手上的原因。
赵子良决定对郭子仪进行因材施教,郭子仪当然乐意,尽管让一个比自己年龄小了一倍的人教导兵法战阵之道,其他人或许会难为情,或是极为不屑,当郭子仪却不同,他很虚心地向赵子良请教,赵子良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未完待续。)
第447章 掏老巢
唐军大营。
营地布置得很简陋,但很有规则,其内富有玄机,布置得简陋是为了拔营时节省时间,虽然简陋,它的防御力却暗藏其中。
连日来,赵子良已经在这附近突袭了二十三个大小契丹部落的兵马,总计歼灭契丹军一万两千七百与人,自身损失没有超过五百,从与高秀岩部汇合后有三千八百人,除去损失,现在还有三千四百多人。
营地内许多将士们正在用石块磨着横刀和箭镞,连日来的高强度作战,打了胜仗后的喜悦和大量缴获让将士们忘记了疲倦,精神反而越来越好,但兵器却因连续作战在战斗中损坏严重,许多将士们的兵刃砍得缺口或严重卷钝,箭头也失去了锋利,从战场上收集回来箭矢尽管还可以食用,但也需要打磨才行,因此营地到处都可以看到兵士在磨刀。
中军大帐内,玄四正在向赵子良汇报着契丹奚族的大量侦骑已经突破了侦查警戒线向这边渗透过来,只怕唐军的实力很快就会暴露。
玄四说完后,赵子良吩咐其他扈从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