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将军烈-第1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子良这么说了,太子和朝廷大臣们自然不好再说什么,否则就是跟摄政王对着干,没什么好果子吃。

    朝会结束之后,各衙门开始对赵子良在朝会上的一系列决定进行有条不紊的执行。

    赵子良走出来太极殿,玄十八走过来对他低声道:“大王,西川的事情查清楚了,崔旰是崔家的人,准确的说是崔圆的人,崔圆早年在蜀郡做司马、长史、节度使,崔旰就是那时候他委任和提拔起来的!”

    赵子良眼睛中寒芒一闪,问道:“杜渐鸿在西川进行得如何?张献诚败给了崔旰之后,朝廷派了杜渐鸿去接替他,前两天杜渐鸿竟然上书为崔旰说其说好话,上奏请朝廷册封其为西川节度使!嘿,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朝廷派杜渐鸿是去剿灭催旰之乱的,他倒好,反而为催旰说情,说他如何如何忠诚、如何如何悍勇。知道杜渐鸿这样做是为何吗?”

    玄十八道:“在西川的探子们已经禀报了这件事情,说杜渐鸿还没有开始征讨催旰,催旰就派人给杜渐鸿送去了大量的金银财货,杜渐鸿贪财,全部笑纳了,便与判官杜亚等人抵达成都,每日里饮酒作乐,将军政之事悉数委任于催旰,还上书朝廷举荐催旰为剑南西川节度使!”

    赵子良没想到杜渐鸿这个人还这么贪财,当年在北庭时,杜渐鸿曾经在庭州呆过两年,赵子良发现此人颇有抱负,虽然当时杜渐鸿是太子李亨的人,但他却没有打压杜渐鸿,才让杜渐鸿因功高升被调任灵州。

    “消息属实吗?”

    “这种事情,探子们应该不会胡乱上报吧?再说了,杜渐鸿可跟探子们没有仇恨,他们犯不着得罪他呀!”

    赵子良叹道:“想不到时隔多年,当年颇有抱负的杜渐鸿也变了!”

    感叹了一句后,赵子良看见崔圆还没有走远,便对站在旁边的太监招手,太监上前,赵子良对其说道:“去告诉崔圆,就说本王在摄政王府等他!”

    “是!”

    赵子良吩咐完就对玄十八道:“走,咱们回王府!”

    在回去的路上,赵子良问道:“淮西、邓州那边的情况如何?”

    玄十八道:“暂时还算稳定,有卢杞坐镇邓州、刘道乾坐镇蔡州,两地的官吏们都争相讨好他俩,想要在将来的任命和升迁方面让他俩在朝廷为他们说好话,都给他们送厚礼!”

    赵子良问道:“难道就没人给郭子仪和臧希晏送礼?”

    “有,但不多!邓州和淮西那帮官员可不傻,他们知道卢杞和刘道乾是大王委派过去的处理地方事务的,有密奏之权!而郭子仪和臧希晏只是领兵大将,在官吏任免、升迁当面并没有话语权和举荐权。给臧希晏和郭子仪送礼的都是邓州和淮西军中将领!有趣的是,臧希晏是直接拒绝了所有送礼的人,而郭子仪收下了礼,却又派人正往大王这边送来,还附带有送礼人的名册!”

    “哦?”赵子良一愣,笑道:“的确有趣!不过,你认为他们二人谁做得对?”

    玄十八抓了抓腮帮子:“这个嘛微臣可说不好,不过微臣认为每个人做事的方法和采用的手段很多时候都是由其性格决定的,这必然也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赵子良笑了笑,没有做出评价。招来高尚吩咐道:“传本王旨意给郭子仪,命其暂且留在邓州主持邓州军和淮西军的整编整训,邓州军和淮西军完成整编后,赐予新的番号,邓州军整编后虎军第一军,淮西军整编为虎军第二军和虎军第三军!”

    高尚拱手答应道:“是!”

    军事方面的事情,很多都需要兵部行文配合,尽管赵子良可以越过兵部,但有些事情却是无法绕开的,比如后勤和中低层军官的任免都需要兵部配合和备案,因此高尚还需要前往兵部与兵部大员们进行沟通,因此他立即离开前往兵部。

    刚在王府大堂上坐着批阅奏章不久,玄九就进来报告:“大王,尚书右仆射崔圆求见!”

    赵子良道:“带他进来!”

    不久,六十多岁的崔圆走了进来向赵子良拱手躬身行礼:“老臣拜见大王!”

    赵子良一边批阅奏章,一边说:“崔大人,请坐!”

    “多谢大王!”

第1051章 清理内鬼

    崔圆是尚书右仆射,却不是宰相,官位虽高,却已经在朝中没有什么话语权,当年赵子良离开中原返回西秦之前,崔圆还是宰相,肃宗做皇帝后,崔圆就被排挤出了朝廷权利中心。

    没过多久,就有小吏送来茶水,崔圆见赵子良正在专心批阅奏章,也就接了茶水喝起来,可没想到等他刚喝了两口,赵子良突然开口:“崔大人,在西川叛乱的催旰是你的人吧?”

    “咳咳咳咳”崔圆被赵子良这么突然一问,被茶水呛到了,剧烈咳嗽了好几声才平静下来。

    崔圆知道赵子良肯定是查到了什么,否则绝对不会这么问。叛乱,那可是要命的事情,这件事情自己在口头上绝对不能承认,否则自己和家人就会死无葬身之地!他连忙放下茶盏起身拱手鞠躬行礼道:“大王,催旰是老臣的族人,但他绝对不是老臣的人,老臣当年在西蜀做过官,确实提拔过催旰,老臣提拔他确有因为他是老臣的族人这一点私心,但仅此而已,老臣回朝已经十多年了,这些年来从未与催旰有过联络,请大王明鉴!”

    赵子良放下毛笔,看着崔圆正色道:“崔大人,要证实这件事情虽然不是很容易,但也不是不能,只要平定催旰叛乱,活捉他或者他亲近之人,事情就会真相大白!你现在可以不承认,等待催旰束手就擒的那一天,本王看你有何话说!你别以为本王是好糊弄的,如果没有一点证据,本王绝不会当着你的面把这件事情提出来,本王希望你能明白,催旰叛乱也许不是你指使的,但催旰这个人与你有割不断的关系,你若能让他在朝廷还没有发兵征剿他之前归顺朝廷,本王对你们还可以既往不咎,也可以让你们给其他藩镇做一个榜样!人都有犯错的时候,但如果能够及时悬崖勒马,也未尝不可原谅!”

    “催旰叛乱之事本王也做过一些了解,他并不是一心想要反叛,而是被逼得反叛的,现在回头正是时候,还来得及,若是执迷不悟,不但他催旰难逃一死,你们整个崔氏家族也难以幸免,别以为你们这些世家大族可以左右朝政、为所欲为,只要本王主政一天,任何人也别想操纵和掌控天下局势!”

    别人也许不清楚,但是赵子良却很清楚,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绝不仅仅只是安禄山与杨国忠矛盾激化,更有世家大族在背后操纵的结果。杨国忠在杨玉环当上贵妃之前根本就名不见经传,家世也就是一般般,他是依靠杨贵妃才做上宰相并权倾朝野的,他当上宰相之后的所作所为极大的触动了世家大族们的利益,恰巧杨国忠又忌惮安禄山的兵权,世家大族们便推波助澜,加深杨国忠跟安禄山之间的矛盾,同时暗中帮助安禄山蒙蔽朝廷,让其发展势力,要不然他不可能短短几年内就发展到那个地步。

    让世家大族们没有想到的是,安禄山反叛最终虽然铲除了杨国忠及其党羽,但安禄山已经势大难制,更让他们想不到是,他们大肆兼并土地、让百姓们无田可种,安史二人在河北地区对世家大族们斩尽杀绝,把田地归还给百姓,赢得了百姓的拥戴,采取了一系列在政策巩固了政权,这也是安禄山、史思明、安庆绪和史朝义能够坚持八年之久直接原因。

    崔圆听的满头大汗,连忙道:“大王息怒,以前皇帝昏聩,被人蛊惑以至于闹得朝纲不振,世家大族们才想着结外力来整顿朝纲,可谁曾想局势失去控制,让安史之辈祸乱天下八年之久。叛乱平定后,朝中又有人出馊主意,让安史余孽存留下来,这又给朝廷带来了巨大的隐患,这一切的一切,并非都是我们世家大族的错啊!”

    “哼!”赵子良冷哼一声:“不是你们世家大族的错?那是谁的错?如果不是世家大族太过贪婪,大肆兼并百姓们的土地,让朝廷失去许多民心,安史之辈即便发动叛乱也不可能持续这么长时间!百姓们一辈子就依靠手里那几亩地养家糊口、传宗接代,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你们把他们的命根子都夺走了,他们岂能不反?如果谁要让你死,你会不会跟他拼命?”

    “再看看现在,世家大族兼并了农民的土地,却搞得那些土地无人耕种,有多少田地都荒芜了?你们得到了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