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她从末世来[50年代]-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他露出跃跃欲试的眼神也满脸麻木继续做饭。
  赵三明没能找到多值钱的野山参,就找到十几棵几十年的那种,撬回去准备随便处理一下,回头拿来炖汤或者泡茶。
  反正当初想要进山挖野参赚钱也是因为欠张大海手表钱,后来帮了张大海,张大海两口子非但把手表钱给抵了,还主动送了赵三明不少好东西。
  赵三明是个得过且过的人,天生就是做小人物的命,对钱财没有太大的执着,对未来也没啥太大的野望,每天就琢磨着如何给媳妇儿做好吃的。
  既然没有外债加身,自然也就没了必须努力赚钱的理由,于是赵三明心安理得地把挖药卖钱这事儿给抛之脑后了。
  龙凤山里的这座古墓,大概是因为林队长他们把盗墓贼团伙一锅端了,这么久也一直没外人再来过。对青梅来说,巡墓,更多的就是做个日常任务。
  在山上的木屋前围出一个栅栏,又用自制石木结合的木锹挖了地种下菜种,这一趟前后耽误了六七天,也是该回去的时候了。
  自从青梅把木屋建在这里后,旗杆跟裙子时不时也会过来住两日,全然是当成了它们迁徙途中的一个小窝。
  下山后的日子照常进行着,平淡无奇又没一顿饭里都充满了小幸福。
  五月里赵银花回来了一趟,很是炫耀了一番自己嫁人后的好日子。
  可惜周家辉却没陪她一起回娘家,赵银花自己也没带啥贵重物品回来,屯子里已经有她在婆家估计不大被重视的说法了。
  江燕子没回来,上次她回来就说赵椿树给她走了门路,弄到个临时工,估摸着这会儿也已经开始上班了。
  不过每次江婶子去镇上给女儿送东西回来,总会过来给青梅送一趟东西,都是江燕子让她娘帮忙带回来给青梅的。
  大到有瑕疵的布,小到几根头绳一小盒百雀羚之类的,都是她给自己买的时候顺手就给青梅也买了一份。
  用江婶子的话来说,江燕子对青梅,比对她嫂子都还要好,也亏得江燕子平时对侄子嫂子也不错,加之她嫂子也不是个计较这些事儿的性子。
  有来有往,青梅也时常让江婶子给江燕子带些东西去,多是能吃的。能让青梅心甘情愿分出食物,可见江燕子在青梅心目中也是很有分量的。
  大岗屯的日子就这么平静地过着,一直到了七月份,之前还很淡定的社员们终于淡定不下去了,因为村口的河水平线竟然开始迅速下降了!
  这种情况,屯里的老人都说很少见,因为无名河是横穿了小半个小兴安岭原始森林区出来的,水流量用一向很稳定。
  就像去年,干旱了那么久,无名河里的水始终在石滩的那条线上。
  屯里的人在上工的时候也忍不住彼此嘀咕起来,“今年咋还没下雨?都七月间了,眼看着庄稼就该开花挂穗了。”
  开花挂穗的时候哪怕根部给浇水浇得再频繁,不是天上下雨,始终少了点啥,庄稼也长得不得劲儿。
  更别说现在河水减少得那么快,万一继续减少下去,到最后他们自己平时生活的用水该咋整?
  青梅这两天都在屯子里,被安排着去砍树队砍枯死的老树。
  下午刚干活干到一半,被江会计跑来叫回去,说是老支书要开个会。
  到了村里,路过田坎的时候青梅就听见大家都在说话。
  今年天也热得很,这会儿是下午四点多,才刚开工没多久,大家的任务就是锄草。
  大家干得都有些心不在焉,青梅扫了一眼,在干瘦希拉的苞米林里很容易就看见了身边有狗子帮忙的赵三明。
  赵三明也刚好站直身准备偷偷懒,一抬头就看见了青梅,远远地挥着胳膊冲她笑。
  青梅迟疑了一下,还是抬了抬手在胸前摆了一摆,算作是给赵三明回应了。得到青梅的回应,赵三明挥舞得更来劲儿了,被晒黑了不少的脸上露出一口大白牙。
  等青梅走了,有人不由玩笑般打趣赵三明:“还是三明好,甭管今年粮食产量高不高,只要有青队长,都不会饿肚子。”
  其他人点头附和,有玩笑的,也有真心实意如此感慨的。
  赵三明叉腰,很没有诚意的谦虚:“哎呀哪里哪里,我媳妇儿不也是大岗屯的队长嘛。”
  至于有我媳妇在,你们别怕饿肚子这样吹牛皮的话,赵三明现在已经不会说了。
  自己家的好东西,当然要藏着掖着,以前有点啥都拿出来炫耀嚷嚷的自己真是大傻叉,赵三明很真诚地在心里唾骂曾经的自己。
  狗子蹲在地上,一边拔草一边仰头看着明叔装比。
  走在前面带路的江会计笑着说:“就之前,谁能想到三明能改好呢,还是青队长有招,给咱们大岗屯教育好了一个壮劳力。”
  说赵三明是壮劳力,这就有点夸张了,不过江会计也没别的意思。
  既不是挖苦讽刺也不是巴结青梅,而是对比着当初赵三明的所作所为,说得很真心实意。
  青梅没顺着这个话题说什么,转而问江会计:“老支书要开会,是不是因为干旱的事?”
  江会计也不隐瞒,说起干旱,脸上的笑又消失了,叹气道:“是啊,这段时间支书不是天天往公社跑嘛,今天从公社拿回来一张报纸,据说这次干旱是全国大面积内发生的。”
  都已经波及到全国范围了,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明白,今年的干旱大概不能像去年那样虎头蛇尾地就过去了。
  青梅皱眉,没再说什么话了。
  到老支书家的时候,从堂屋到屋檐下,已经坐了十来个人了,一看,全都是屯子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家。
  青梅微微弓腰,冲几位老人家点头依次喊了过去。
  虽然面上表情淡淡,语气也很平静,可几个老人家都知道青梅的性格,能喊他们,已经是对他们尊敬有加了。
  “梅子来了,赶紧坐下。”
  “刚从砍树队那边过来吧?情况咋样?”
  问这个话的是江六伯。青梅站住脚回答:“不是太理想,越来越多的老树干死。”
  他们这里毕竟是挨着原始森林的,里面的树动不动就是上百年,不要以为树的年纪越大根系扎得越深就越有活下去的机会。
  事实上树木间的竞争也是激烈而残酷的,树木幼苗期竞争力弱,可它们本身对土壤阳光水分的需求就不算大。
  等它们熬过幼年期开始茁壮成长的时候,老树已经渐渐腐朽的树根有很大几率是挣不过年轻树木根系缠裹的。
  于是渐渐的,在自身树木特性以及多年虫蚁啃食下,老树中间开始发空,只努力保留吸取养分的外层。
  平时还好,一旦遭遇长时间的干旱,老树必定率先被自然界淘汰。
  这是物竞天择的本性,对人类来说不存在好坏。
  可对大岗屯这样紧邻森林的山村,却极其危险。
  江六伯叹了口气小声嘀咕了一句只希望下雨的话别下雷雨。
  这个话江六伯也知道现在说不适合,所以只是自言自语,除了青梅,在场的其他人都没听到。
  在大家的观念里,干旱久了必定要下暴雨,暴雨伴随着电闪雷鸣,对树木动物都是一种潜在威胁。
  老支书叫青梅坐下,捏着烟斗眉头紧锁,扭头看了儿子一眼。
  江红军拿起一张报纸,开始给大家说起这次干旱的严重性。
  “这个是首都那边过来的报纸,目前在蜀川省、陕西省……就咱们东北省……”
  说完外面的严峻形势,江红军又说清水镇,“咱们这里情况还算好的,毕竟村口的河也不算小,像镇北那边的几个生产大队,小河已经干得只剩一层混泥了,吃饭喝水都要走好几里路去挑,地里的庄稼是彻底没法儿管了。”
  这话一落,屋里的老人们都嗡嗡说起话来,显然对这事儿很惊讶。
  惊讶过后,又一起你一眼我一句地开始回忆起十几年前的那场让他们记忆深刻的大干旱了。
  “看来,今年这干旱,没办法过得那么轻松了。”
  老支书也忍不住叹气。
  江红军点头:“本来去年就已经减产了,也就亏得咱们清水镇没有放卫星,听说其他放了卫星的镇里,已经有生产大队闹着要救济粮了。”
  生产大队的队长们都豁出脸去公社要救济粮了,那肯定是大锅饭已经要撑不下去了。
  很多生产队里大锅饭,哪怕是冬天也是开着的,近的来说,就比如嘎子村跟半月屯。
  大岗屯也就是因为江红军跟老支书都有良心,再加上仗着天高皇帝远,自从开了大锅饭后就一直偷摸摸这么干。
  换了别的队长支书,哪那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