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说是修房子。
周老二家全员出动,又找了村里其它人帮忙,很快就把自己看好的房子收拾出来了。
四间房,东两间,堂屋一间,西一间。
村里很多人家的房子也是差不多的格局。
最多就是孩子多了的时候,会在西边再接出来一间。
周老二家用了三天时间,把房子修了出来。
然后跟东姝打了一声招呼,在第三天傍晚的时候,就搬进去了。
如此的迫不急待。
东姝表示可以理解。
毕竟天天跟自己住隔壁墙,自己天天路过他们家,也确实不太方便。
所以,人家急也是正常的。
周老三家的房子也修的差不多了。
不过因为周老四两口子还没回来,所以家里三个男娃没人管,周老三一家也不太好撒手不管了。
毕竟两家最近还建立起了感情来。
而且挑的房子还是隔了一家,距离特别近的那种。
这两家住的地方,中间隔了一大家。
村里没有知青点,毕竟偏远又穷,建不起知青点。
所以,大队长给挑的村里空下来的,没人住的房子。
简单修了一下,便让知青住进去了。
那是一排四间的房子,有一个整院,还有三间小厢房,收拾完之后,条件还是不错的。
那里面住的是三个男知青。
女知青住在靠近大队长家附近的一个空房子里。
毕竟是女同志,大队长觉得自己家多看顾着一点,别闹出些什么事儿来。
所以,给安排在自己家附近,让他婆娘多盯着点。
周老四两口子外加周丽芳已经在县城住了三天,还没个消息回来。
拉着他们去的牛车,第一天就回来了。
对方是什么样的情况,东姝也不知道。
周老大一家的房子其实也修的差不多了,但是考虑到要带东姝的饭,他们也没急着搬。
一早上,吃过饭,大家便准备上工了。
而周素雅的男人——李全生,赶早过来接她来了。
“妈,这几天麻烦你了。”李全生其实是个不错的小伙子,就是夹在中间的儿子,也不受重视,再加上李老太也厉害。
他对周素雅其实也算是不错的,哪怕两个人就一个大丫,他也没说什么。
东姝这两天试探过周素雅的意思,知道她还想再生。
想想也是,这个年代的女人,总觉得,生个儿子才算是安身立命了。
东姝也不多发表意见,知道她愿意生,东姝这两天用治疗术帮着她调理了一下。
至于生男生女,这个东姝可插不了手。
“家里还闹呢?”看到李全生,东姝态度不冷不热,随意问了一嘴。
“今天就分家了。”李全生摸了摸后脑,有些不好意思。
一听说要分家了,东姝心里能稍稍松口气。
不然周素雅这性子,在家里怕是要被欺负到死。
只是分家的话,这两口子,又憨又老实,也不知道,能不能顶得住。
可是自己一个亲家过去,是不是有些不太好看?
想到这些,东姝便想到原主另外一个女儿了。
“去姚家村,把你大妹叫上,让她帮着你们收拾新家。”东姝想着周素雅这两天说的,他们早就已经私下里看好了房子,而且还悄悄过去修了修。
一旦分家,他们就能搬出来住。
如此一来,把原主那个泼辣能干的二女儿周素荣叫上去帮忙,也不显得那么突兀。
有周素荣在,这一趟分家,这两个憨货也不至于吃太多亏。
“哎,我听妈的。”李全生还没应呢,周素雅便老实的应了一声,声音格外的清脆。
身为迷妹的第一要领:亲妈说的都对!
李全生想了想觉得叫上小姨子也行,那泼辣性子,真撒开了,估计他妈都应付不下来。
他原本还想叫上东姝帮忙,只是考虑着,可能会不太好看。
毕竟东姝是长辈,真过去压着,其它几个兄弟,难保没有意见。
叫上小姨子正好。
两口子欢欢喜喜的赶着去姚家村叫上周素荣过去帮忙。
东姝也要开始上工了。
可惜的是……
雨后的田里太泥泞了,没办法正常干活。
所以,上午还是停工。
东姝东西都收拾好了,就等着上工了。
结果,大队长一直没敲锣。
知道不上工,大家的心思便跟着活络来了。
大家想借着不需要上工,还是好天的时候去一趟城里。
“供销社去不去啊,我家火柴都没了。”
“我家没酱油了。”
“哎哟,老四,你家这是发财了,还吃酱油呢。”
“我家盐巴也没了。”
……
大家叽叽喳喳的,便开始研究怎么样去县城。
走着也不是不能去,但是吧,村里今天不上工,牛是闲着的,大家便动了心思,想让村里的老把式,赶着牛车去。
“成,一人五分钱,让记分员统计一下,牛是宝贝,不能随便使。”大队长听了一会儿,也没意见,按着老规矩,一人五分,算成是牛的日常保养费用。
东姝将储物格里的东西整理了一下,最后挑挑捡捡,拿了些肥皂还有香皂蛤蜊油之类的,还有票券。
大米和菜籽油,东姝并不打算卖,这东西自己留着吃挺好。
但是,五花肉得卖掉,或者转一圈,带回家也行,让老大家做着吃。
不然一直放在储物格里,东姝还要交2角钱的保鲜费。
对于这个年代来说,这费用忒贵了。
整理好之后,东姝也跟着交了五分钱,然后一起去县城。
其实一辆牛车都没拉下。
大队长又找了个老把式来套了车,两辆牛车,总算是把村里想去凑热闹的都拉上了。
大家手里多少都拿点东西。
倒卖,村民们还不敢。
但是鸡蛋是可以拿到供销社卖掉换钱的。
这也算是村民们一项额外的收益了。
其它一些山货,供销社视情况收。
大部分是不收的,不过大家还是想去试试。
如果实在卖不掉,就再拿回来呗。
反正也是走一趟。
第1744章 六零年养老日常40
今天这一行里,就有周丽云和周丽兰。
当然,老二媳妇和老三媳妇也跟着一起去。
三个女知青也在车上。
男知青倒是没来。
因为不坐一辆牛车,所以东姝跟两个儿媳妇并没有什么交流。
倒是跟自己坐一个车上的周丽娜,时不时的会跟东姝说一句。
周丽娜要去买些盐巴之类的回来用。
分家之后,这些东西,大家也是悄悄的分了一下。
东姝虽然说不分,但是她最近不做饭,几个儿媳妇,一个个悄悄的把家里这些东西据为己有,其它人有样学样。
所以,家里的调料其实已经被分了。
老大媳妇憨厚,也心宽,所以没抢到多少。
如今做菜没盐,吃着也没滋没味的,所以便让周丽娜过来买点回去。
“奶,你去看丽芳吗?”到了县城,下车了,周丽娜突然问了一句。
因为今天拉车的一个老把式,那天还把周丽芳给送到县城了,所以知道他们在县城的医院里。
刚才在路上,还提了一嘴。
所以,下了车,周丽娜才问了一下。
“不去了。”东姝想也没想,直接就摆手拒绝。
反正原主老太太就是这个作风。
看孙女?
做梦呢?
东姝有样学样,周丽娜并没有觉得哪里不对。
东姝并没有第一时间去供销社,而是说去粮油那边转转。
周丽娜不懂,但是也没多问。
她还要去买盐呢。
“嗯,奶,你慢点,我在这里等你。”周丽娜乖巧的说了一句,然后这才跟着其它人进了供销社。
进了城,大家都在看热闹,看新鲜,谁也顾不上谁。
最多就是哪两个媳妇关系不错,还能走一起。
周丽娜也有自己的小姐妹,但是吧,今天没跟着过来。
所以,这会儿周丽娜也没伴了。
但是她也不介意。
倒是那个叫程芳菲的女知青,有意跟周丽娜套着近乎。
“丽娜同志,咱们一起走啊?”程芳菲有些讨好的笑了笑,但是却还是端着一点女神的风范。
当然,周丽娜是不太懂,何为女神的风范。
就是觉得,这个程芳菲,有些虚,不太诚实的感觉。
而且,周丽娜可是听说了,程芳菲家里成分不好,下乡当知青,据说是来避难的。
周丽娜家里几代都是贫农,可不想被个地主沾上。
虽然程芳菲家里什么成分,她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