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封信寄于电报之后,歇洛克,”她开头点明了时间,“但请不用担心,莫里亚蒂教授露面之后并没有为难我。”
昨晚连夜拍出去的电报,只是说明了莫里亚蒂现身,表明了自身情况安全。这换做其他人收到电报,恐怕还是要担惊受怕许久。但玛丽相信自己与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之前的默契,一句话足够他掌握所有需要的信息了。
因此,作为补充,玛丽在信件里详细地解释了莫里亚蒂教授出现的来龙去脉——包括巴黎歌剧院发生的三起命案和结局。
写到最后,想到埃里克的那句“我的天使”,玛丽还是觉得心中一暖。
当一份相互信任的爱情摆在面前,就算和自己无关,也难免会心生喜悦嘛。
“看到艾琳和埃里克如此恩爱,我也放下心来,”玛丽写道,“没什么比完成案件委托后,委托人的幸福更令人满足了。”
不管福尔摩斯怎么想,至少这让玛丽觉得,正是他们的笑容和幸福,让她觉得自己的坚持没有错。
落笔之后,玛丽对着信件认真想了想,她想做一名侦探如此,其实……想做一名作者,也是如此。
别的作家如何考量,玛丽不懂。但她写悬疑题材的连载,和帮助福尔摩斯追查案件真相,其实有很多相互连通的地方。
别的不说,就像是今日收获了埃里克和艾琳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撑的爱情,而难道玛丽笔下的路德夫妇不是吗?
菲利普·路德接下来的第四篇故事要回溯过去,这也意味着已经死去的路德夫人会正式登场。而此时路德本人面临着的是和整个苏格兰场分道扬镳,这绝对不是辞职那么简单,势必会是一次人生道路上的危机。
而路德夫人,不用多说肯定是支持路德灵魂的人。
这样一来,实际上第四篇连载的故事内容呼之欲出。
首先玛丽已经在前文确定了结局,菲利普·路德正是因为这起案件,和上司产生了矛盾,奋而辞职。其次之前霍尔主编就建议过,在《狂欢之王》和《支票佳人》过后,最好回归一开始的风格。玛丽也是这么想的,而基调沉重的谋杀案刚好符合路德辞职的结局。这样的话,故事框架和题材基本定了下来,只差具体内容了。
那一刹那间,玛丽终于明白了爸爸在圣诞节前质问自己的问题。
班纳特先生问玛丽,你既想当私人侦探,又想成为一名作家,可总有一个是更想做的,你到底想做什么?
那时的玛丽误以为父亲是在询问自己的职业规划,考验她有没有清醒的头脑和认识能够自己独立生存下去。她傻乎乎地说了这么多,还搬出了自己的存款和未来考量,却只换来了班纳特先生地揶揄笑容,以及一句“你和莉迪亚真没什么两样”。
现在想来……
爸爸想问的是,玛丽到底想要什么。
若是活得幸福安康、衣食无忧,那嫁人就可以,何必自寻烦恼?玛丽不会置喙他人的选择,这样脚踏实地的生活才是最为困难的,玛丽反而佩服做到这一点的人。
而她却要往相反的方向走,不论是成为作者,还是私人侦探,都不会过上安定的日子。身为父母,再不干涉女儿的选择,班纳特先生总是希望几个傻姑娘们能够活得快乐且幸福来着。玛丽偏偏挑了最难的道路,他当然会问一句,她到底想要什么。
玛丽想要的是“找到答案”。
找到案件的答案,换来的是委托人们的笑容;自我设计一个谜题并且提供答案——运气好的话,还能给现实生活中切实存在的问题也找到答案,换来的是读者,甚至是更多人的笑容。一开始玛丽只感觉到温暖,现在她则感觉到这样她的生命具有意义。
想到这点后,玛丽的心情陡然一松。
巴黎一行果然是有收获的。
她看着自己写下的信件默默想道,别的不说,现在她能回答爸爸的问题了。
将信件封好后,玛丽满脑子还是乱七八糟的事情,剧院的案件、莫里亚蒂教授的下马威,还有埃里克和艾琳的爱情始终不曾散去,她左右睡不着,干脆又拿出一张纸,开始琢磨起新故事的思路来。
凯瑟琳找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趴在书桌上睡着的玛丽。
她半夜清醒过来,发现莉迪亚睡得格外香甜,可玛丽的床却是空的。找了一圈发现她竟然还在书房,还睡着了。
努力是件好事,但太过沉迷对身体不好呀。
凯瑟琳一边在心里默默嘀咕,一面走向前,推了推玛丽:“玛丽,你快回去睡觉!”
“嗯?”
玛丽揉了揉眼睛,清醒过来。凯瑟琳见她一副迷迷糊糊的样子,出言抱怨:“到底再写什么这么入迷啊?”
“我在想案件思路。”
打了个呵欠,玛丽晃了晃压在胳膊下面的纸张,纸张被她涂涂写写,几乎看不出到底写了什么。
“我已经确定下来了。”她说。
凯瑟琳顿时来了精神:“下个案件?你打算写什么?”
玛丽:“死亡天使。”
作者有话要说: 前文就提到啦,魅影要钱也不是白给的,原著里就说明过他是个音乐天才,一是带出了克里斯汀(本文里就是艾琳了),二是自己写创作歌剧。我觉得不说歌剧如何,光是艾琳这种程度的歌唱家,赚的钱也绝对够给他的啦。
感谢 我书读得少你别骗我、鹿叁叁√、何来共鸣x101、zoey27040 的地雷,感谢 阿诺x10、荞芥x20、不加糖的望远镜x10、一棵樟树、濯川x10、最初的史官x10、静静看小说x5、蟹堡王、crossingkyix10、默俞、momox10、大乌鸦嘎嘎嘎x5、月满西楼x20、绛霄x10、叶叶叶一x5、水水水桔子x10、我书读得少你别骗我x10 的营养液,谢谢大家,爱你们么么哒!
155、侦探不易做11
151
玛丽迷迷糊糊地说出自己定下来的新线索; 然后就回去睡觉了。
她解决了一个大心事,睡得格外香甜,可没头没尾抛下一句话; 让凯瑟琳抓心抓肺的好奇。班纳特家的四姑娘辗转反侧一整个晚上,硬是没想明白玛丽所说的“死亡天使”是什么意思。
第二天一大早; 凯瑟琳就急不可耐地问道:“玛丽,你到底想到了什么新故事?”
玛丽正忙着梳头发呢:“嗯?”
凯瑟琳:“‘死亡天使’到底代表着什么呀?”
啊……
玛丽昨天太困了; 险些不记得自己说过什么。凯瑟琳这么一提醒她才恍然想起了昨晚的事情。
“凶手是一名药剂师。”玛丽回答。
“死亡天使”在刑侦中也算是一个特有名词了。这样的案件在全世界各地屡见不鲜——罪犯多数是医护人员,而受害者多数是没有自主行为能力的孤寡病弱,他们活得凄惨或者痛苦,出于“帮助他人解脱”的目的; 罪犯选择杀人。
天使,指的是这类凶手往往是帮助他人,缓解他人痛苦的人。而这样的人自诩仁慈的名义行凶; 自然就是死亡天使了。
历史上著名的几桩死亡天使案件; 犯下罪恶的多数是护士。玛丽最初的打算也是写护士; 后来她转念一想,这不合适。
护理学的创始人南丁格尔女士,和玛丽是同时代的人; 现在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护士”出现呢。而且未来的护理专业多数是女性; 一来《支票佳人》的反派就是女性; 玛丽不打算在连着写两本女性反派,在这个年代太过惊世骇俗了;二来,护理学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刚刚起步; 她的科学知识不算丰富,帮不上什么忙就罢了,起码别拖后腿,污名化一个在未来如此重要的学科和职业。
所以,最后玛丽将罪犯的职业定位药剂师。
“药剂师。”
凯瑟琳看了这么多本书,也多少有了一些小说经验了。她猛然瞪大眼睛:“那他要想谋杀什么人,可真是太方便了。”
玛丽勾起嘴角:“思路很对,凯蒂,你现在也可以去写作啦!”
凯瑟琳脸一红:“少那我打趣。”
选择药剂师确实有这部分考量,当然另外一部分是……在维多利亚时代,不仅仅是护理学刚刚出现,连现代医学也是刚刚起步。虽说更多的医生或者药剂师,还是像约翰·华生一样善良正直、学识扎实,但当下的职业环境到底是不规范,也不乏鱼目混珠滥竽充数的人,甚至是在偏远地区,医学仍然和炼金术划等号呢。
当然,玛丽不是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