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象深刻,对普鲁托露出的无奈又有些可爱,《连环杀手棋局》和《狂欢之王》两个故事奠定了读者对菲利普·路德的信赖——他总是遇到麻烦,但一定会击败对手。
然而在面对格蕾丝女士时,头几次的交锋却总是路德本人棋差一招,先是让她跑掉,又是被她摆了一道,直到最后才终于利用格蕾丝的行为漏洞抓住了她。如果说之前的爱德蒙和头脑简单的意大利团伙都不是对手的话,格蕾丝女士则可以说是路德实打实的强敌了。
更重要的是,格蕾丝女士诈骗了巨额钱款,将英美两国的警察和银行系统戏弄在手,虽然她没杀人,但也行径恶劣,哪怕是免去上绞刑架,牢狱之灾总是少不了的。
然而她的技法太过高超,连政府和苏格兰场都免不了心生佩服。最终美国政府和她达成协议,请她来完善支票的防伪细节,追查其他的诈骗犯,以功抵罪。
也就是说,菲利普·路德不仅没有击败格蕾丝女士,他最后反而成了格蕾丝女士的同行——一定要说的话,被招安的格蕾丝还有公共职务在身,竟然比身为私人侦探的路德更为体面。
至于故事中伪造支票的细节,这部分有一半是霍尔主编的功劳。玛丽的生活中不会时常运用支票,这方面霍尔主编提供了不少帮助。有他的意见和指导,玛丽相信伪造支票的剧情方面是不会出错的。
尽管所有的故事都来自于真人真事,但放在十九世纪末来讲述,霍尔主编开始怀疑玛丽这是有意挑衅公众,也算是情有可原了。
“已经有评论说你以一位未婚小姐的身份写出菲利普·路德这样男人中的男人简直是天赐灵感了,”霍尔主编开玩笑道,“而你又为这位‘男人中的男人’增添了一位女性劲敌,我真想现在就看看那些评论家的反应。”
玛丽不置可否地勾了勾嘴角。
“比起评论家,”玛丽说,“我更在意你的态度,先生,就我看来……你似乎不太喜欢《支票佳人》的故事。”
之前的两个故事同样题材大胆,但霍尔主编一直是有一说一,而不像现在一样还委婉地提一嘴他有问题。越是委婉,越是证明霍尔主编有不同的意见。
玛丽的敏锐换来了霍尔主编礼貌的笑容。
“我并非不喜欢,”他说,“但一定要把菲利普·路德的三个故事放在一起相比,我还是更喜欢《狂欢之王》。”
这个玛丽倒是不意外,主编先生早就说过了。
“但在我看来,”主编先生解释道,“《狂欢之王》和《支票佳人》两个故事是有相似之处的,两个故事比起你的处女作来说都较为明亮,不涉及杀人案件,没有同恶魔对峙,省略了推理部分,即使同样有现实因素包含其中,却不是那么直接。”
玛丽点了点头。
“而作为一名侦探的故事,”霍尔主编继续说,“《狂欢之王》和《支票佳人》的故事精彩离奇,也同样与现实相关,可其中的悬疑因素却大大减弱。若说《狂欢之王》中尚且因为普鲁托的故弄玄虚存在着悬念的话,那《支票佳人》,若是抛去角色的大胆作为和详细刻画,则是彻头彻尾的朴实查案了。”
“所以?”玛丽问道。
“所以,”霍尔主编继续解释,“如果可以,玛丽小姐,我建议你下一篇故事最好选取悬疑氛围更重的素材。虽说警察们实际断案时,比起福尔摩斯先生那样神乎其神的推理,更像是菲利普·路德在《支票佳人》的来回奔波。但哥特小说之所以那么受欢迎是有理由的,读者们喜欢看到惊奇又充满悬念的故事。菲利普·路德的故事不侧重解谜,要是写的好,固然可以开创崭新的流派,但我认为你有兼顾双方的能力——若你是一位不在乎读者的作者,我决计不会说这些。但我相信,当时你选择创作《狂欢之王》,一定是有野心在内的。”
玛丽并不否认这点。
她同时也很感谢于霍尔主编如此高看自己。说了这么多,主编的意图很简单:选择新奇大胆的故事和素材固然有价值,但也不要为了求新求奇而走偏了。如果有能力,最好还是兼顾双方。
特别是玛丽的故事中推理元素并非无懈可击,《连环杀手棋局》中的漏洞而是遭到过歇洛克·福尔摩斯亲自批评的。
之所以创作《狂欢之王》,除了有“蹭热点”的考虑之外,还有一些扬长避短的意思。
但缺点若是不改正,就永远是缺点了。
怎么改正呢?自然是去挑战它。
况且现在玛丽多少也参与了两起案件的追踪调查了,不说别的,探案经验与之前空手创作《连环杀手棋局》的自己已然截然不同。多少也应该再次试试看了吧。
于是玛丽虚心接受了霍尔主编的建议,她点了点头:“我会好好考虑的。”
霍尔主编见她依然认真,而不是随口应付,满意地放下手中的文稿:“不过,我的个人观点并不会影响你的作品质量,小姐。《支票佳人》拖后一个月完稿是值得的。不说其他,单是其中伪造支票的部分,就足够引起银行注意了。”
玛丽:“这是你的功劳,主编先生。”
霍尔主编:“谢谢。”
他的话语一顿,接着换上了赞许的语气:“不过,《支票佳人》的故事,有一点我必须承认你的处理非常巧妙。”
玛丽忍不住好奇:“是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不怪我写了这么久才写回玛丽事业线,而是之前光照会的案子剧情太紧凑了,断一下感觉怪怪的……要怪就怪布莱克伍德吧,锅都是他的!!和红姜花根本没关系,手动滑稽。
昨天有姑娘说,看到偏执音乐家第一个反应是贝多芬,其实约翰·克里斯多夫的重要原型之一就是贝多芬嘛hhh我靠,越说越带感了,我等写完玛丽一定要写个艾琳和克里斯多夫的短篇拉郎!【你醒醒
感谢大家的地雷和营养液,姜花继续求浇灌呀么么么哒!
感谢 zoey27040 的地雷,感谢暂时名上善若水 的手榴弹,感谢 蟹堡王、易x18、小楼昨夜又月明、闪电铲屎官x129、绫刻游x3、小呀么小呀么小白杨、暗辰☆茜妍x5、君莫笑x10、leirik、赢青黎x20、君司夜、安柒柒、月舞琳琅x10、肚子请你不要叫x10、!! 的营养液
137、作家真辛苦66
136
“有一点我必须承认你处理的非常巧妙; ”霍尔主编说道,“那就是你从头到尾没有让格蕾丝女士爱上路德的打算。”
“……”
哎?
就这个?
玛丽完全没料到霍尔主编竟然会因为这个设定赞赏自己,她一脸茫然; 二人大眼瞪小眼半晌,主编才无可奈何地开口:“这很让你惊讶吗; 玛丽小姐?”
当然啦!
《支票佳人》里确实涉及到了爱情元素,一改之前玛丽不打算描写路德感情生活的初衷——但她不觉得是自己吃设定或者打脸; 最开始不打算描写路德警探的爱情,是因为玛丽觉得自己不太擅长细腻的感情描写。但现在有了巴顿探长的故事作为模板,她就有底气了。
在故事中,菲利普·路德也是被他的妻子直接“找上门”来; 虽说路德不像巴顿探长那样情窦未开,但仍然为妻子的大胆和果敢吸引。即使识破了她的“诈骗”,两个人仍然携手步入教堂; 十几年如一日恩爱; 直至路德夫人病逝离开。
同样是诈骗犯; 格蕾丝和路德夫人一样聪明、一样大胆,甚至一样让菲利普·路德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感,是位不可小觑的劲敌。但玛丽并没有为路德安排一场艳遇; 《支票佳人》中路德和格蕾丝一直是对手关系; 没有任何引人遐想或者气氛旖旎的暧昧情节在内。
不过; 这也不用特地点名表扬吧?
“我还以为你会夸我招安格蕾丝的情节处理的好。”玛丽如实说道。
霍尔主编一怔,然后大笑出声。
“追查到最后,格蕾丝女士反而成为了政府职员; 这样的结局确实出人意料,”霍尔主编笑着回应,“但你为了伪造支票的细节,已经事先将大纲发给我了,对于早就知道剧情的我来说已然不是惊喜。”
好吧。
其实招安格蕾丝女士是《支票佳人》中玛丽最喜欢的情节,在她个人看来,弗兰克·阿巴内尔的结局如果只是关押进监狱的话,他的人生履历就不会那么传奇。最终成为了fbi的特殊顾问,无疑升华了他传奇的一生。
看来剧透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