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醉鬼哪里敢不答应,连问房子在哪?
那女人道:“茅草湾板栗沟,左边第七个。”
那醉鬼一听这个,当即就晕了过去,他是被吓晕的。那板栗沟是什么地方?就在这茅草湾的后山上,那一片是坟连坟,坟叠坟的地儿,我还去那儿捡过板栗,以前村里有人打赌最恨的赌注就是:有本事你今晚去茅草湾板栗沟睡一觉,如果你去了就怎样怎样……
第二天,这醉鬼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睡在马路边的田沟里,脚上被一团稻草给缠住了,他一想起昨晚的事儿连滚带爬的回了家,赶忙找懂行的人。当时他找的是谁呢?找的就是我爷爷!
这件事也是我爷爷告诉我的,后来他替那个醉鬼去看了,还真找到了那个坟,原来那坟的坟顶已经开裂了一指多宽,都能瞧见里面的棺材板板了。爷爷让那醉鬼找个泥瓦匠把那坟头重新粉刷了一遍,又买了好些香烛纸钱去祭拜也就没事了,后来那醉鬼过了几年就去了外地,据说是发了财,也有人说是那个女鬼对他的报答。
总之,关于茅草湾的故事,说上几天几夜也说不完,这刘老大找查文斌要谈茅草湾,我那心里就一打盹,准是没啥好事,不过查文斌倒是发话愿意听听,这刘老大就把实情说了一遍。
刘老大这人算是自学的,和我爷爷原来也认识,算是有些来往,这人特别喜欢钻研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对玄学也十分热衷。这家伙小学文化都没有,却能背诵好几本经书,也想过拜师,可人家都不收他。他就想了个法子,专门跑白喜事替人帮忙,其实就是为了偷师,他依葫芦画瓢看见别的道士怎么弄,自己就照搬硬套,几年下来也总结了一套自己的东西。
不过他是东家凑西家拼,哪一门的都沾了一点,又哪一门都不像,总之糊弄一下老农民是没多大问题,但真要遇到事儿他还差点火候。
刘老大遇到的这事其实也是别人找他的,有人在茅草湾撞了邪,在那地儿撞邪本来是不稀奇的,大家都知道那儿不干净,可是这位撞邪的主死了,死得还挺蹊跷。
怎么死得呢?他是被活活吓死的!
第一百二十二章茅草湾
死的这个人姓高,名城,说起来这人我还真认识,因为他的女儿是我小学同学。
高城和我父亲年纪相仿,和其他农村人一样,上山下山,田里地里,他家住在茅草湾山脚,大门就对着公路,来来往往的时候免不了和其他人打招呼,所以他在那一带的认知度很高。
高城撞邪是两天前的事儿,也就是我和查文斌从甘肃回来的路上。那会儿的农村都用菜籽油,自己种的油菜籽收割了后送到油坊里压榨,那是真叫一个香,现在的食用油和它比简直是垃圾,高城就是打油的回来的路上出的事。
油坊在镇上,周边十来个村子都得去那里榨油,把自家收货的菜籽卖给油坊,油坊老板会给你油票,一百斤菜籽折合四十斤油,啥时候要,啥时候凭票去打。高城白天和要下地干活,正是准备春耕的时节,打油的事就放到了晚上。
农村里的公路,那时候还是土路,没有路灯,顺着茅草湾往下两公里内是没有农户的,道路两边都是水桶粗细的板栗树,小时候我们也去那边捡过栗子。
高城是吃了晚饭走的,傍晚五点多钟的光景,天还没大黑,从他家去油坊来回有二十里路,骑车得一个小时。走的时候带了两个塑料壶,一个壶可以打十斤油,兜里有油票,身上带着一盏手电。
油坊的老板说他打了油是立刻回去的,按照时间算,他到家附近应该是七点左右,可他实际回到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
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唯一的线索是一个猎人的口述。
茅草湾后山山高林密,是当时比较理想的狩猎地点,常有野猪麂子出没。当时这猎人是听到傍晚麂子在叫才决定上的山,在我们那有一个说法,麂子傍晚叫就会死人,有点和老鸹叫报丧的意义差不多。
猎人是八点多的上的山,顺着山间一条小水沟走,在半山腰一堵茅草的位置看见草里有动静,起初以为是猎物,举枪要打才看见是个人,那人便是高城。
这俩人是认识的,但没什么交情,大晚上的在这地方相遇本就是偶然那自然也会打招呼,先开口的是猎人。
“你咋这儿呢?差点把你当猪子给打了,好险。”
高城没有回话,隔着三四米的路冲着猎人咧嘴笑了一下,他笑得格外邪乎。
“就跟戏班子里小丑笑的那样,整个脸都扭曲了。”猎人对查文斌说道:“我当时还吓了一跳,心想他这人怎么看着有些渗人,后来我就又喊了他一声。”
“干啥呢?这大晚上的往上爬,你有亮不?”猎人见高城手里拿着两个油壶,并无其它东西,既不是来打猎的也不像是刚做完农活,而且还没个照亮的。
“看得见。”高城的回答声音很细,还很尖。
“现在想想他声音是有点不对头,跟女人家似得,都怪我当时没注意。”那猎人继续说道:“我当时很奇怪,这天这么黑,这家伙是怎么摸上来的,我以为他要下山,没想到他个我这个照面过后就继续往林子里走了。”
“你没跟上去?”我问道。
猎人说道:“没,打麂子不能人多,那玩意惊的很,他往那头走,我只好换个方向,但是他走的那条路的确是傍晚麂子叫的方向。”
这是当晚唯一的线索,再然后就是第二天凌晨院子里的高城身上披着一条红色丝绸的棉被,这条棉被就是人死后下葬时盖在尸体上的,俗称:红敛被!
因为他女儿和我是同学,所以答应刘老大去看看,高家的人正哭得死去活来,躺在门板上还没入棺发丧的高城已经穿好了寿衣老鞋,脸上正盖着三层黄表纸。高家管事的是高城的哥哥,家中顶梁柱一下子就没了,剩下的娘俩儿完全没了主张,因为高城死的时候断气是在院子里,身上那床红敛被更是扎眼,大家都说他是中邪了。
而被吓死的人最大的表象就是双眼无神,大小便失禁,嘴唇哆嗦说不清话,惧怕一切,这些都是高城临死前都有的。他被家人发现后抬进屋子不到一刻钟就咽了气,期间说不出一句话,上下嘴唇都抖成了筛子。
后来高城的哥哥就请了刘老大来主持丧事,因为死的不明不白的,要他给算算。这刘老大是半桶水不假,也还懂点皮毛,一算这是撞大邪了,自己怕是搞不定,弄不好还会引火上身,这才拉来查文斌试一试。
我那同学叫做高彩凤,正在门口给来宾磕头,好些年不见倒也还能一眼认出,我和她道了来意,她家人只说凭大伯做主就行。互相打了个招呼,其实外面的人早就在议论了,一大半人是看刘老大来了跟着来看热闹的。
农村里把岁数低于六十,也就是不满一个甲子的人死去是视为不吉利的,是枉死的,多半有凶煞之说,这种场合大人都会告诫小孩少来为妙。
外面正在烧东西,都是死者生前用品,衣服被子啥的全部都是随着逝者去,门口放着一双沾满黄泥的解放鞋引起了查文斌的注意。
“这是?”
他大伯道:“我家兄弟的,他就是穿着这双鞋出去的。”
查文斌拿起鞋子一瞧,那鞋底上黑乎乎的粘着一层土,凑到鼻子跟前一闻一股子腥臭味儿。这茅草湾一带多是黄土,哪来的黑土?南方很少有这样的土质,而且那土里分明带着尸臭,因此他推断高城一定是去了坟窝子。
“后山有坟嘛?”
“有,很多坟。”来参加丧礼的人纷纷开始七嘴八舌了起来:“茅草湾的坟是一层叠一层,石头的,泥巴的,新的旧的,也不知道有多少,整片山都是,那些板栗林子里大坟得有小半亩地,小土包那是一个连着一个,数都数不清,都不知道是哪朝哪代的,也没见过有人去上坟。”
的确如他们所言,茅草湾就和整个浙西北的历史断代是一样的,自秦朝起这里就有文字记录,考古也曾出土过大批战国贵族墓葬,但是这里的历史就和这里的天空一样干净。缺失的是往昔的记忆,留下的却是层层的迷。
查文斌和刘老大是两种道士,前者要知道所以然,后者则是走过场。查文斌看出高城死的蹊跷,作为道士,他害怕的是还会有第二个高城,第三个高城。
“万物皆有灵性,鬼魂也亦然,能避则不遇,能渡则不收。但祸害人性命的,无论多少凶恶,定要诛杀之。”这是天正道祖宗留下的规矩,查文斌也一直信守着这样的宗门教规。
临走前,查文斌去棕榈树上摘了一些棕叶下来盖在了死者高城的脸上,据说这样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