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夜半鬼入梦-第4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实,自己儿子也好,那个孩子也罢,这两个娃娃都是无辜的,那厉鬼要寻仇,也不该伤害其他人。
  王亦尘见他有所动摇,立刻趁热打铁补充道:“现在受害的只有一个孩子,但我们谁都不能保证,接下来没有其他人遇害。万一有一天轮到你们家……张大哥,厉鬼可是没有感情的。”
  听他这么一说,张荣泽试探性问了一句:“那你们能消灭那个鬼东西吗?”
  王亦尘苦笑着望向他:“实不相瞒,真的不好说。我能保证的,就是尽最大努力去阻止它伤人,但如果知晓了厉鬼的身份背景,说不定我朋友以及何姑他们真的有办法能对付它。”
  听他这么一说,张荣泽沉默了半晌,随后替儿子盖好毯子,对王亦尘说道:“咱俩出去抽根烟,我想起来一些事情,可能对你们的调查有帮助。”
  “好!”
  一听有戏,王亦尘激动的站了起来。安顿好张华以后,二人走到客厅,王亦尘不动声色的跟许青使了个眼神,对方心照不宣的点了点头,目送着他跟张荣泽离开。
  来到院子里,见四周无人,张荣泽才将压抑在心底的话给说了出来:“华子身上的其他伤痕,应该是被石头砸出来的。”
  “石头?”王亦尘调出照片,仔细研究了一下,随后才惊讶的张大了嘴:“难怪这些伤痕大多呈不规则的圆形。”他弯下腰,从后院的土里抠出了一块石头。在自己胳膊上实验着按压了一下,果不其然,那痕迹和孩子身上的印记如出一辙。
  但若要让皮肤凹陷,呈现紫黑色……王亦尘后退了几步,将石头狠狠砸向了不远处的土地上。
  石头落在地上滚了几圈,而原地则留下了一个浅浅的土坑。
  也就是说,那厉鬼生前是被人用绳子捆绑,随后又遭到了乱石砸击,浑身上下才被弄得伤痕累累。
  “她是被人活活砸死的么……”结合孩子身上的伤口密度来看,王亦尘起了一身鸡皮疙瘩,那女人生前该是遭受了多大的折磨啊!
  “不,我猜她是被淹死的。”
  张荣泽的话如同五雷轰顶,炸的王亦尘措手不及。
  他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道:“张大哥,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不光知道她是怎么死的,我还知道她到底是谁。”张荣泽抽了一口烟,凝视着远方,目光深远,似乎在回忆着往事:“这说来话长,已经是六十多年前的一段过往了……”


第599章 下乡
  六十多年前,张荣泽尚未出生,而当时他的爷爷,还是个满腔热血的毛头小子。
  1955年,主席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的观点,后来这句话也成为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而蒋家的祖辈和他的爷爷,也是那下乡知青的其中一员。
  李明刚的爷爷,蒋开阳的父亲,真名叫做蒋良。受到当时政策的影响,大批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蒋良和张家老爷子张为民也不例外。
  来到东屏村后,二人便在这里安定了下来,张为民更是娶了村子里的女人成了家,在这里彻底扎根了。至于蒋良,当时在那一批下乡知青里,就属他长相最为英俊,不少女战友都对他芳心暗许,而村子里的姑娘,想要嫁给他的也不在少数。
  毕竟对方文质彬彬一表人才,还知书达理满腹经纶,实在是女人们梦寐以求的最佳夫婿。
  “张大哥,你爷爷和蒋家的祖辈都是知青战友?”王亦尘颇为惊奇。
  “是啊,后来因为那件事,蒋良离开了东屏村。而这段往事,也是我年幼时爷爷喝醉了,跟我父亲吐露心声时,我在一旁偷听到的。”张荣泽说道:“至于那个女人,她也不是东屏村的本地人。”
  “您继续。”王亦尘决定不再打断对方,先听张荣泽说完。
  当年蒋良自身条件极好,性格又有些乖张,他本身下乡就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有些带着“被强迫”的意味。
  来了东屏村,尽管当时的他们是支边的生产建设兵团知青,名义上是兵团战士,过着半军事化集体生活,还有微薄的工资可拿,比起插队落户,与农民杂居在一起的知青待遇要好许多。
  但蒋良依旧不满现状,无时无刻不想着被招工回城。
  可作为生产建设兵团知青,这样的机会是几乎不可能的。除非自家有背景,否则这后半生,只能在农村里扎根了。
  前几年他还心高气傲,不愿意在这里成家落户,生怕错失了回城的机会。可随着日子久了,蒋良也慢慢认清了现状,开始尝试着接受现实。
  虽然打心眼里不乐意,但面子上他也没有流露出太多不满,在这里必须和战友,和村民搞好关系,除了个性有些心高气傲,其实蒋良是个不错的小伙子。而当年张为民也是他关系最为密切的挚友。
  “你也老大不小了,咱俩一块儿下的乡,现在我儿子都三岁了,你还没有成家。听哥的,找个合适的娶了吧。我看小李就不错,不光模样好看,思想觉悟也高,又吃苦耐劳的。最关键的是,傻子都能看出来人家对你有意思。现在像她这样好条件的女同志已经不多了,你要好好把握啊。”张为民苦口婆心的劝说道。
  然而蒋良只是喝了口酒,笑着摇头:“李玉芬确实是个好同志,但我并不喜欢她。”
  关于爱情,蒋良有他自己的一套衡量标准,而真正令他中意的女人,到现在还未出现。尽管张为民和其他人多次劝说,但对方却从未将他们的话放在心里,只是说缘分到了,不用人劝,自己也会行动的。
  后来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事情开始出现了转机。
  那一年,上头为了表彰大家的辛苦劳动,特意请了附近县里一个有名的戏班子,来东屏村给大家唱大戏。
  下乡的时候,农村的文化生活相当贫乏。条件好些的村子,一年四季还能看几场电影,但在东屏村,大家的娱乐也就只能是晚上听一听收音机,除此以外便没有其他了。
  因此在听说有戏班子下乡表演后,几乎全村的知青都到齐了。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蒋良遇到了令他一见倾心的女子。
  那女人也就二十来岁,从小在戏班学戏长大,是远近闻名的京剧名伶,也是戏班的台柱子。她叫秋百灵,人如其名,嗓音甜美,长相更是清新脱俗,美艳动人。
  她在台上唱戏,台下小伙子们的眼睛就没有从她身上移开过,而蒋良也不例外。他对这个美艳的名伶一见钟情,而当时戏班子在东屏村要待上整整一个月,这一个月里,蒋良使劲浑身解数去亲近对方,终于令佳人芳心暗许。
  他们经常背着其他人在密林幽会,情到深处,更是珠胎暗结。
  秋百灵是班主捡回来的孤儿,老班主把她当成了半个女儿在养。听说她看上了这个穷知青,坚持要离开戏班子,跟他成家,秋慕白简直被气了个半死。
  但最后他架不住秋百灵苦苦哀求,而对方更是把这些年在戏班的积蓄全都拿了出来,看在这些以及多年的感情上,老班主无可奈何地成全了他们,带着戏班子离开了东屏村。
  就这样,秋百灵不再是那个华丽光鲜的京剧名伶,她下嫁给了当时一无所有的蒋良,摇身一变成了个普通的农妇,二人在东屏村结了婚,正式扎了根。
  小两口日子过得虽然清贫,但却非常恩爱。结婚后没多久,秋百灵更是怀上了蒋良的孩子。
  她原以为自己舍弃一切跟着对方,换来的生活是幸福的,是值得的,连蒋良也是这么认为的。
  然而很快,一个女人的出现,打破了他们平凡的生活。
  两年前张为民曾经提到过的那个叫李玉芬的女知青,突然接到了调派回县里的通知。通知上说再过半年,她便能离开东屏村,回栖霞镇工作了。如果她在东屏村结婚了,那么丈夫也能跟着一起被调派回归。
  后来大家才知道,原来李玉芬的家里有些背景,他父母花了不少手段,才托人弄了关系,把她调回栖霞镇。
  得知这一消息后,蒋良整个人都懵了。
  那一晚他找张为民喝了不少酒,喝的醉醺醺以后,他也跟对方吐露了心声:“老张,早知道我真应该听你的,娶了李玉芬。这样的话,我俩就能一起回县里了……我好后悔啊!”
  张为民安慰了他几句:“你这话说的,百灵难道不好吗?人家舍弃了一切跟了你,现在还怀了你的孩子,你怎么能这么说呢?现在事情已经成定局了,我劝你还是死了这条心,老老实实过日子吧。”
  “后来我爷爷说,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