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说到一半忽然停住,萧连山听我没有了声音,从雕像后面走出来,我和雕像平行而站,不时回头看看雕像,然后调整我位置,学着袁崇焕雕像的样子,举着一只手,刚好和袁崇焕举着的剑在同一个方向。
萧连山走过去站在我身后,从这个角度看过去,我的手举的方向正指着一面石墙。
“我一进来就觉得这雕像奇怪,祭坛要供奉袁崇焕,应该祥和庄严,怎么会有兵刃这些凶器在手。”我笑了笑说。
萧连山走到石墙前面,是一幅装饰用的石刻雕像,上面有九个排列不规则的圆点,用一条直线穿连在一起,形状像一把勺子,一条石龙盘绕在勺子上张牙舞爪。
“哥,这勺子……这勺子我咋看着眼熟啊。”
“呵呵,这是北斗七星,你当然看的眼熟。”
“哦,对,对,就是北斗七星,我就说在哪儿见过,哥,这龙盘在上面是啥意思啊?”
“这叫龙缠七星,寓意天上星宿辅佐帝王成就霸业。”
萧连山点点头,想了想又皱起眉头。
“哥,不对啊,你说这里是盘活杜鹃泣血局的祭坛,这是想要皇帝老儿的命,怎么还有有龙缠七星的石刻?”
我一听也反应过来,龙缠七星是帝王吉兆,寓意飞龙在天,万物诚服,这里是袁崇焕的祭坛,断不会有为崇祯祈福的石刻,再仔细看了看上面的图案。
石龙缠绕着七星啸傲九天,龙头朝东刚好对着紫薇帝星。
我也很纳闷,龙缠七星就是说有紫气东来……,想到这里我恍然大悟,紫气东来,可这里指的并不是东!
萧连山看着我神神叨叨的样子吓了一跳,问我什么不是东。
“龙缠七星龙头要向东,因为紫气东来刚好庇佑紫微帝星,这龙缠七星的龙头是像西,方向是反的!”
我说完把手放到龙头轻轻一动,龙头果然是活动的,我用力往向东的一边,把龙头转过去,忽然正殿地动山摇,巨石雕像前面的石板缓缓分开,一个圆盘升起来。
“哥,有东西!”萧连山兴奋的说。
我也有些激动,小心翼翼走过去,圆盘正中是一个龙龟,足有巴掌大,龙头啸天,龟身四足伏地,栩栩如生,通体金黄在火光映射下金光闪闪,一看就知道是纯金打造而成。
在龙龟旁边是一个用油纸包裹的东西,我小心翼翼的打开,到翻开最后一层油纸时,我惊讶的不由自主张大口。
一本完好无损的泛黄古书静静的躺在油纸里。
洛玄神策!
我做梦都没想到,这世上还真有这本书。
☆、第十八章 明十四陵
“他娘的,老子劳心劳力挖了三个月,就挖到这东西。”
越雷霆抱怨的声音从身后响起,在几个人的搀扶下,越雷霆和霍谦浑身是水的手过来,霍谦见多识广对眼前气势磅礴的祭坛也叹为观止,越雷霆眼睛到处看也没有半件让他心仪的物件。
通道两边的石俑栩栩如生,勾起越雷霆一丝兴趣,用手指头敲了敲。
“霍谦,你来看看,这些石头人值不值钱?”
霍谦仔细看了半天点头说:“神采各异,栩栩如生,这几件石俑少说有几百年时间,依旧能保存如此完好,艺术价值堪称精品。“
“谁他娘的要艺术价值,你就直接给我说,值几个钱?”
霍谦摇头苦笑惋惜的说:“毕竟是石头,衡量价值也只能从艺术层面,非要说值多少钱,能欣赏的会说价值连城,送给霆哥你,呵呵,你还嫌占地方。”
“娘的,说了半天就是不值钱。”越雷霆叹了口气。
“霆哥,你来看看这两样东西。”我头也不回的说。
直到走到我身边,看见圆盘上的黄金龙龟,越雷霆眼睛闪的光比黄金还要亮。
“皇天不负有心人,这物件漂亮,哈哈哈,这么大一坨金子卖出去咋算也不亏了。”
霍谦看见旁边油纸里的书,也长松了一口气。
“霆哥,黄爷要找的想必就是这本书,现在终于有个交代了。”
越雷霆看都没看一眼,一直兴高采烈的的看着眼前的黄金龙龟。
“钱多人傻,费这么大力就为了要一本破书,赶紧让刘豪给苏冷月送过去,从今以后我是再也不想和这个黄爷打交代了。”
我犹豫了半天还是说了出来,告诉越雷霆,这本书恐怕你不能给黄爷!
越雷霆茫然的抬起头诧异的说:“不给?!一本破书留着有什么用,何况黄爷咱也得罪不起,还不如顺水推舟借花献佛。”
“雁回,霆哥收了黄爷的钱,俗话说收人钱财替人消灾,不给恐怕……恐怕不好给黄爷交代。”霍谦在旁边解释。
“对啊,哥,你那天不是也说了嘛,人参都送来了,人参是续命的,姓黄的都起杀心了。”萧连山说。
“黄爷只要求挖开这里,至于里面有什么没有人知道,这祭坛进来的人都是霆哥的,只要霆哥说里面什么都没有,黄爷也怎么会知道。”我认真的说。
越雷霆估计知道我不是贪图之辈,没想到我口里居然说出这样的话,知道事情不简单。
“这……这古书难道有什么玄妙?”
我走到袁崇焕雕像下看了一会,才默不作声的点点头,然后看看站在越雷霆身后的手下,越雷霆心领神会,让这些人离开退出祭坛,原路游回去。
“我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这个事情,如果真的有,那这本书可以说价值连城。”我看祭坛没有其他人小声说。
越雷霆听到价值连城连忙仔细看了看泛黄的古书,也没什么奇特的地方,回头问霍谦。
“你见多识广,这本书有没有听说过?”
“洛玄神策?”霍谦想了想摇摇头,肯定的说。“我对古书没多少研究,这书没听有人提及过。”
“我家老头子有一个不为人知点藏书房,里面的书包罗万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有,其中有一本记载了一件很有意思的故事。”我心平气和的说。
“哥,啥故事,讲讲听听。”
“明朝迁都京师后,在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自永乐七年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我说。
“这个我知道,你说的是明十三陵,十三陵和这本书有什么关系?”霍谦诧异的问。
“其实还有一座史书上没有记载的陵墓!”
“还有一座?!”越雷霆和霍谦茫然的对视。
“明十四陵!”我说
“明十四陵?!”霍谦一愣不解的说。“不是明十三陵吗……从来没听说过明十四陵?”
“雁回,你是不是记错了,明十三陵在京师,我前不久还去过,怎么又跑出一个明十四陵?”越雷霆很肯定的说。
“朱元璋破元立明,开创了明朝两百年基业,其中开国元勋刘伯温功不可没,刘伯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易经擅占卜,据说朱元璋一日正吃烧饼,刚咬一口,内侍传报军师刘伯温见驾,于是,朱元璋便拿一金器皿,把吃了一口的烧饼盖住,然后问刘伯温知不知道盘中是何物,刘伯温掐指一算对答:半似日兮半如月,定是金龙咬一缺。朱元璋见刘伯温算得很准,于是开始要他演算五百年的历史变迁状况。”我慢慢解释。
“这就是后世流传的《烧饼歌》。”霍谦笑了笑说。
“其实不是,刘伯温真要能推演后世五百里的历史变迁,明朝又岂会灭亡。”我摇着头说。
“哥,你快说啊,到底是什么?”萧连山急了。
“朱元璋担心自己一手建立的明朝,终究有一天会和前朝一样土崩瓦解,要刘伯温推算明朝亡于什么原因。”我淡淡一笑接着说。“刘伯温指着朱元璋面前不假思索的对答:烧饼有缺,月有圆缺,是指明朝,朱元璋用金器遮盖,令日月无光,推算明亡于金!”
“明亡于金!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来改国号为大清。”霍谦惊叹不已。“大清入关推翻明朝取而代之,刘伯温果然一语中的。”
“朱元璋又问刘伯温亡于什么原因。”我搓着手指继续说。“刘伯温对答如流,上金下缺,亡于缺钱!”
“又说对了,明末国库空虚,导致通货紧缩,经济萧条,而且崇祯初年,连年大旱,又有清军,银子不够,朝廷内部勾心斗角,气数已尽。”霍谦心悦诚服的说。
我点点头沉稳的说:“朱元璋洞悉先机,为了防止明朝衰败灭亡,下旨让刘伯温需找一处机密的地方,将大量金银珠宝运入埋藏,并要求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