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盗墓:父亲的笔记-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上去他似乎和齐雨箬并不熟悉,算是搭伙来的,一路上也没有和齐雨箬他们说上太多的话。

    这一次的行动,究竟有什么我所不知道的魅力在吸引着他。

正文 第49章 玉塞九窍

    “喂,站着干嘛,过来帮忙。”齐雨箬叫道。

    我的思路被打断了,走过去他们帮忙。

    “不是叫你,是叫哑巴。你还是管好自己。”老周毫不客气地说。

    哑巴停止了用矿灯对着墙上残破的图案的扫动,走过去用撬棍帮他们启开棺材盖板。

    打开棺盖以后,齐雨箬和老周的脸简直可以用喜上眉梢来形容。

    在棺材的底部,黑色的不知名的污泥中,可见美玉莹莹微光。有些玉石之中含着大量的磷在微光中会发出隐隐的绿光。面对着明器,齐雨箬他们就算再喜形于色,也不会徒手去拿那些陪葬品。

    来这里的时候,车上闲着无聊,齐雨箬就给我讲过一些他们以前遇到的事情。说的是以前在盗墓的队伍里遇到的一个断去一臂的中年男人。这个中年男人以前也是这方面的好手,因为在一个周代的古墓里一时见财起意,用裸手去触碰泡在棺材的污泥中的随葬品,结果回去以后当天手就疼得不能动弹。第二天早上,发现手臂烂了许多指甲盖大小的窟窿,最后四处求医问药也治不好手上腐烂的洞。只能截取了一整只右手。

    这些棺材里的所谓黑泥,不止尘土那么简单的,是从粽子身上褪下来的脏东西,就是为了替粽子保护那些随葬的宝物,你要敢乱动,它就要你好看。

    “这些都是宝贝啊。”老周赞叹道。

    齐雨箬说:“那是自然,不过也算不上是最顶尖的,一等的随葬品应是珠子,二等的才是这些玉石,普通人家用的都是压口钱。这些个统称叫做‘押舌’。”

    “押舌”,指的是古时候放在死者口中的东西,《周礼?天宫天府》中记载有:“大丧共含玉。”

    “押舌”除了玉、珠、钱以外还有贝壳和玳瑁等等,因为死者的身份不同而有所区别。含玉,多为蝉型,所以又叫做“玉蝉”。以玉蝉作为死者的含玉,汉代居多。

    “珠子,什么珠子,珍珠百十来年就化血不见了,能有玉石值钱?”老周问。

    “大概是鲛人的珠子,鲛珠这一类世间罕见的宝物,也可能是夜明珠,就是现在人们说的,因为有化学微量放射性元素,所以才导致黑暗处发光的地下矿石圆形的珠子。”我说。

    齐雨箬说:“哪能是那些含有微量放射性元素的夜明珠,我说的珠子是鲛珠,鲛人泣珠听说过没有?就是鲛人的眼泪,那些鲛人的泪水滴落在地上自然就会凝结成珠子,在黑暗中闪闪发光,这些珠子价值连城。不是你说的矿石夜明珠。”齐雨箬想到这些宝物一脸的陶醉。

    我说:“说的好像你亲眼见过一样。”

    齐雨箬说:“你别不服气,我们倒斗的人中就流传着南海的鲛人小明珠,还有土夫子亲眼见过随葬的鲛人尸骨,人首鱼尾。”

    老周不愿意听我们打嘴仗,迫不及待的用探阴爪去摸棺材,勾出一对玉猪。

    这玉猪就是随葬的玉握,和玉琀一样都是寄托了古人暂死复生的幻想,祈求尸体不腐。

    玉猪,也就是玉猪龙,死人握在手里的豚型玉器,在汉代至魏晋南北朝中常常可见。

    老周探阴爪勾出来的玉握造型很简单,就是两个豚型的弯弯的形状,主要纹饰都在猪龙首和鱼尾上,白色的玉上还有一些像鱼的鳞片交叉的花纹。造型和纹饰都很简单。据说是出于巫术的原因,死者手上才要一直握着这一对玉猪。

    我往棺材里面看了一眼,黑色的棺材底部还留有一些短圆型的祭祀玉器,它们正安静的躺在里面,一如千百年来所做的一样。

    “这里面的玉塞怎么少了?”我问。

    齐雨箬用手清点着里面的东西。

    “这还用说,玉塞本就是塞在粽子身上的,刚才一阵乱,粽子身上的一些玉塞、九窍玉落进棺材里,那些少了的必然在粽子身上。”齐雨箬说。

    九窍玉是指堵塞在死者身上九窍的玉器。

    “九窍”,是指人的两只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孔,一个嘴,以及生殖器和排泄部位。

    “九窍玉”即塞在这些部位的玉器:眼塞、鼻塞、耳塞各两个。口塞、肛塞、生殖器塞各一个。

    其中,眼塞又称眼帘,圆角长方形;鼻塞略作圆柱形;耳塞略作八角棱形;口塞如新月形,内侧中端有三角形凸起,口塞不能全部含在口中,与“玉琀”不同;肛塞为椎台形,两端粗细不同;生殖器男性为一短琮形,一端封闭,女性为一短尖首圭形。

    晋代葛洪的《抱朴子》一书中说明古人为何使用九窍玉塞的原因:“金玉在九空与,则死人为之不朽。”这便是,金玉在人的九窍中,那死者就可以永远都不腐朽。

    看着老周用探阴爪扒拉着东西准备都带走,我忍不住问:“椎台形和短尖首圭形的玉塞,你们也要带走吗?”

    “什么?”老周显然没有听懂我的话,但是齐雨箬是懂了,他说:“当然要带走了。否则费那么大的劲做什么?”末了,还扭头冲我坏笑。

    我说:“你上回还和我说,你们有行内两不取,三香三拜吹灯摸金的规矩,现在这规矩都作废了是不是?”

    这行内两不取,三香三拜吹灯摸金的规矩指的是:两不取,指的是不能够取完死者的所有明器;不能损坏尸体。三香三拜,指打开棺材取物价前,先要在棺材前点三炷香拜三拜,用来表示对死者的尊重。吹灯不摸金,开棺取物前必须在墓室东南角点燃一根蜡烛,如果蜡烛熄灭了就表示死者不乐意,就不能拿陪葬物,得按照原路返回。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嘛。你看,‘两不取’里的不能破坏墓主的尸体,可是刚才那一架,尸体都让我们毁的差不多了,如果不打架毁坏尸体,那么我们现在都成粽子嘴里的烂肉了,是吧?”齐雨箬说。

    他接过老周用探阴爪勾上了的随葬品,小心的装进牛皮纸里面。

    “实践出真知。我们要与时俱进。”老周用两句话包庇了自己和齐雨箬。

正文 第50章 图腾

    我懒得理他们,走到哑巴旁边,他帮完了齐雨箬以后又回到墙壁边看着墙上残留的图形。

    我问:“你在看什么?”

    “你看,这些图腾是不是很奇怪?”哑巴指着墙上残留的半圆,他用矿灯照着那个圆形的图腾。

    不仔细看这个圆,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稍微观察就会发现这个圆,不是圆的图形,而是一种动物的头颅轮廓。

    墙壁上的动物头像圆锥形状,前尖后钝,分明就是一种昆虫。

    “这不就是我们刚才遇到的虫子?”我叫到。

    听到我的叫声,老周和齐雨箬也跑过来看。三盏矿灯齐齐的指着那个图案。

    原本我以为是一条一条的脏东西的地方被光线的照射下看出,那些是虫子的触须。

    “你看这里。”哑巴用手指着上面,“这些团都是浮雕,像这样的浮雕汉代应该没有,还有这些图案刻得非常的粗糙,就像是随手的涂鸦一般。”

    “没错,这些图案确实很粗糙。和随葬品的风格完全不同,那个蝉型的玉琀和玉猪的玉握虽然造型简单,但是绝对不是粗糙。这样的浮雕刻法也确不是汉代。”齐雨箬说。

    “这么看起来这些图案和这个墓不是一个时期的。”我说,“那又是为什么要在这里刻上这么丑陋的虫子图案。”

    “这个墓在我们来之前已经有很多人来过,从许多的盗洞上也可以说明问题。至于这个虫子浮雕很可能和外面追我们的虫子是一个时期的。”齐雨箬说。

    “有可能。有人借着这个墓来养这些虫。”哑巴说。

    “养虫?这些虫有用?”我问,“它们只是仗着数量多,单个来看战斗力也不强,谁花费这个心思去养虫子?”

    “奇怪,谁会爬到这么高的地方,涂一个丑画。”老周望着那个图案。

    那个图案大约在两米高的墓室壁上,在这么高的位置,随手涂鸦不是太奇怪了吗?

    “什么声音?”哑巴甩过头去。

    墓道里传来了动静,好像有千军万马朝我们厮杀而来。有许多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在墙壁里回荡。

    “是虫子。又来了!”齐雨箬说。

    我说:“怎么办?怎么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