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隐居和书写的传统一直在古代文人墨客中流行,像竹林七贤也是这种人。
不过,李白用豪放的自我流放形成了另一种放荡不羁的“隐士书写传统”,他的行走看似是行走,其实也是隐藏在世间证明“自我存在”的一种方式。
葛洪隐居之后,除了著书立说之外,一直沉迷与神仙方术的研究和丹药的炼制,以至于后来他对“肉体成仙”这件事深信不疑。
这是一种深陷于“仙文化”的——精神深陷状态,和巫师们深陷于自己巫术文化的精神状态是一模一样的。
他这种精神修炼,其实就是想挣脱时间之神制定的生存规则,就是想反抗时间之神对生命个体的惩罚。
他这种精神上的深陷,最终导致他在修炼自身精神的时候,获得了意想不到的修炼体验和成果……
第二十章 丹鼎室(5)
这种话语体系简单来说就是一切话语为帝国服务的话语姿态,说的直接难听一点,这就是一种流氓话语体系。
在这种话语体系之下,敢说话的不是被坑杀了,就是家族被团灭了。
一个个悲惨的案例超越了时光,如“恐惧之神”弥漫在封建王朝整个生命周期中,让想说真话的文人噤若寒战,但他们不甘心自己的表达被淹没,所以在“隐秘”斗争中,学会了一套含蓄的叙事法则,这个法则就是“隐喻”叙事法则。
想要解读这种“文化密码”极为困难,不过,现代作家也继承了隐秘叙事里面一个最基本的表达手法,那就是——象征手法。
这种含蓄的叙事法则在《抱朴子外篇》中随处可见。
不过,葛洪那些有关房、中术的记载却甚为真实和露骨。
露骨的图文并茂让人面红耳赤,以至于郭茉莉看了一眼之后就将文稿丢在地上踩了两脚。
或许,葛洪认为丹鼎室是他的私人领地,没人能够侵犯到他的存在,所以才将那些隐秘的私稿写的那么露骨。
然而他失算了,当时光无情向前发展之后,我们恰逢其时的来到这里,打破了他私人领地的平静。
“隐私”这种东西或许根本不存在,或许只存在于人活着的时候,但人活着的时候,隐私也是有限的。
在今天这样一个“全民搜索”的年代里,只要你干点惊动网民的坏事,那你就没隐私了,一种叫做人肉搜索的东西将会扒了你的皮,当真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干任何事情之前,还是掂量掂量自己的良心是热还是凉吧!
当然,这里所说的人的隐私是一个人生活上的隐私即人外部形态的隐私,而一个人的心理隐私是永远不会被另一个人知晓的,因为,人的心灵充满了无限的秘密,甚至连人本身都不知道里面充满了什么。
那些古代人不仅活着的时候用高大的院墙和打手们守护着自己的隐私,就是死了之后也试图保持自己死后的隐私,所以坟墓往往建设的固若金汤,但他们料不到在未来的时代会有一些人或器物以极大的热情打破他们试图顽固守护的隐私,这样的人有考古的,有的盗墓的,这样的钢铁机器有挖地能手——挖掘机。
从这里看出,我们一直在保守着自己隐私的同时,又试图用隐秘的话语或者极大的热情揭示别人的隐私。人这种动物,就是这么奇怪的存在。
我们所看的最后一沓稿件,就是葛洪最为真实的“隐秘私话”,我们看得极为仔细和兴奋,因为,对于我们几个来说,没有比偷窥“古代名人”秘密的手稿再兴奋的事情了。
文稿前半部分上面已经说到,无非是葛洪求学、隐居的一些琐事,跟现今流传的相去不远。这些东西我在经营书店的时候曾了解过,虽然忘得差不多了,但在看文稿的时候激活了过去的记忆,所以看得非常快,当我们看到他说自己“精神修炼”取得了较大成绩的时候,不自觉的慢了下来。
他在文稿中写到了关于精神修炼的心得,他说精神修炼是基于两种思考方式而存在的,一种是有意识的外部思考,一种是无意识的内部思考。
有意识的外部思考是一种“关于时间的思考”,这种思考以自身存在的时代为节点,向久远的过去追溯,并且综合的去畅想未来,这是精神修炼的横向思考。
这种基于对“时间”的思考,其实就是基于对“时间惩罚”的恐惧产生的思考方式,是求得“时间永生”的思考法门。
最终他在这种思考中找到了“著书立说”这样的精神不死的方式。
他这种思考,在《抱朴子外篇》中多有展现,诸如《勖(xu勉励)学卷三》中曾有这样的记载——那些贤人为人生在世的短暂而感伤,担心去世后没有任何名声留于世上……感念时光如电逝者如斯夫……所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温故而知新……
这段话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人感念时间如流水,飞快的流逝,担心自己没做出什么成绩,唯恐死后没人记得他,所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从这里,咱们可以看出葛洪写这段话的心理动机,很显然他是惧怕自己死后没有人记得他,所以想留名声于后世,而留名于后世的办法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然后在文化行业有所贡献,他这种“后世留名”的做法其实就是精神不死的一种方式。
这和现在有的作家说什么自己要在死前,写出垫棺材板的大部书是一个道理。
这种方式不是为了博所谓“虚名”,而是为了能给人类留下点东西。
我认为,这种基于时间的思考,是一种基于生命必须死亡的“倒推”思考模式,即“向死望生”思考模式,说的再简单点就是,向着死亡的方向思考,然后去“看”生存的意义。
因为只有一个人深刻的领悟了“死亡的意义”,才会拼了老命的去寻找自己活着的意义,如此才能真正安下心来去做自己必须要做的事情。
那么死亡有什么意义?
死亡没有意义,只是简单的不存在,简单的虚无,即人一旦死亡,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你的存在,或许你牛逼的化成了“波能量”,但也还是不存在。
如果你存在,那么你将渴望加入到尘世的风起云涌,那么世界“灵异大战”将生生不息,然而“灵异大战”是不存在的,所以你的死就是彻底的虚无。
那么死亡真的没意义吗?
不会的,不然就没有人死或轻如鸿毛或重如泰山之说了,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死亡的意义是人活着的时候赋予给它的。
一旦一个人为了人类整体利益而存在着,那么他的死亡就有了极大的意义,重如泰山就由此而来,但是这种意义如果用抬杠的话说,又是别人赋予给个体的,所以在寻找这种意义的时候,人极容易陷入精神分裂,还是慎入为妙,只要你找到你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就可以了。
我们中国人是比较忌讳谈论死亡的,也从不考虑死亡的事情,所以大部分人只会从“活在当下”来考虑问题,这样狭隘的时间思考模式,就带有了深刻的务实主义色彩。
或许有些人还被孔子所说的“不知道活着,怎么能知道死亡呢?”这句话迷惑着。
老孔这个家伙说的这句话,很显然具有极大的迷惑色彩,他如果没深刻的理解死亡的意义,就不会东奔西走去传播自己的“精神学说”,或许如佛陀端坐于菩提树下,是更好的存在。
在我眼里,他是一个极为诡诈和具有表演艺术天才的人,他的许多话,我们不能从字面上去看,因为这个家伙最会玩儿“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也就是说,他不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玩弄文字技巧,让你自己去领悟。这种手法是他在那个乱世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为了生存,他不得已而为之。
比如他说,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按照普通人理解,生死是老天爷导致的,我们要信天命啊,不要抗争啊,富贵不在于自己啊,在于老天爷给的机遇啊!
这样的字面意思,在春秋战国那个“教育”不普及的时代里,在那个“奴化时代”里,是有愚人和安定民心的作用的,但现在再这么理解可就过了时了。
我们要真是信了孔子这家伙字面上的意思,年都过错了。
(年都过错了,北方俗语,意思大约是人要犯了糊涂的话,年都过不好。)
按照孔子的知识穿越了时空流传到现在来看,他的精神级别是比较高的,智慧是比较高的,所以这句话并不仅仅是字面上那么简单。
我认为,这话应该倒着读,天在贵富,命“有”死生。什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