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朴大头这一路都低着脑袋走走停停,像是丢了钱包一样,于是陈教授用力地朝前推他一把,说:“赶紧走啊,磨蹭什么啊?”
“走了大半天……我……我怎么连个小人参也没看见?”朴大头的嗓门挺大,操着不娴熟的中文说道。
老邹听了这个外国人的话,他大笑了几声,说:“你别费劲了,这才刚刚进山,你不觉得有很多树木都是小树,那都是新栽的,从古至今这么多年的乱砍乱伐,山里的植被受到极大的破坏,这不,近些年才开始封山造林吗?所以说,即便山上还有所剩极少的人参,那也得是人迹罕至的地方,就算真能看见一棵人参,如果不懂放山人的规矩和方法,也很难把参完好的带出山,即便强行挖走,那人参很也可能会变得一文不值了。”
“那……为……为什么呢?”朴大头迷糊了,他问老邹,“人参……人参不就……是一棵草药吗?看见了,挖出来不就可以了吗?”
老邹笑了一下,耐心地说:“进山采参的人叫放山人,要是结帮结伙就叫参帮,参帮人数多少没有规定,但放山的人数必须为单数,当然这主要是讨个吉利。挖到人参回来的时候就成了双数,这叫‘去单回双’,因为人参也算‘人’。”
类似的话马林好像听逃犯李长贵说过,因为这一次的案子与采参这种职业密切相关,他希望能更全面地了解放山人所有的禁忌和规则。
只听老邹接茬说:“进了山,人参就不能再叫人参了,得叫棒槌,这是规矩,一旦挖到棒槌,无论进山几个人,卖了钱要均分,老把头也不例外。最重要的一条规矩是,抬棒槌要挖大留小,为的是给干这一行的子孙留口饭吃,发现棒槌要立即大叫‘棒槌’,这样就能把人参定住,不然它就跑了。还有,心眼不好,爱耍小聪明的放山人,是永远得不到大棒槌的,因为长白山还有一种草,长得和人参几乎一模一样,一般的人是分辨不出来的,但与人参不同之处就是浑身长满细刺,做事不踏实的放山人,最容易遇到这种植物,看起来和人参相差无几,可用手一摸就扎了一手刺,这刺可厉害了,扎进肉里,不拔还好,越拔越多,还有毒,钻心疼啊,倒是没听说有人被刺毒死过,不过,这是个教训,也有人说,是山神爷参把头故意施法惩罚一下那些不厚道的放山人。”
正文 第一百九十四章:小木屋
萧雅婷问:“山神爷参把头是不是就是那个吃了一只危恋拿兴锪嫉呐┟瘢俊�
老邹回答道:“可以这么说,参帮的人很敬畏这个人,抬棒槌之前还得焚香磕头,所以,孙良是参帮所供奉的祖师爷,放山的队伍开始巡山抬棒槌的时候,都要设香案,大伙跪倒在地,虔诚祷告:‘山神爷老把头,小子们来放山了,您显显灵吧,指条明路保佑我们抬大货,出山以后换回银钱必定杀猪宰羊,供奉您老人家……’这叫拜山,拜过山之后,谁的心诚,心眼又好,那孙良参把头就会保佑他能抬到大货。长白山密林遮天蔽日,虎狼出没,挖参就像大海捞针,人参难觅,危险丛生,不小心就会丢掉性命,而且一个人要是走了单,很容易就会麻达山了……”
正说着,老邹停下来,因为前面一块高地上有个小木屋,比林场的大木屋的规模小得多,老邹介绍说:“那小木头屋子是林业局搭建的,像这样的小木屋前面还有两个,之间的距离差不多是整整一个白天的路程,是专门给进山工作的护林员休息和过夜用的。”
老邹还说:“因为今天头一天登山,体力充沛,所以到达这里天还没有黑下来,但也不能再朝前走了,只得在这第一个小木屋里待到转天天明,再朝下一个小木屋进发。”
……
小木头屋子虽不大,能一下子容纳进十个人,六个人坐在里面,到还显得有些富裕,小木屋里有石头砌成的壁炉,里面堆着一些黑炭,墙边还有水缸,缸盖上放着一袋用塑料袋密封起来的小米,看来,小木屋的用途就是为进山工作的护林员中途补给的小站,老邹对山路十分熟悉,用最短的时间最短的路程就把几个人带到了山上的第一个补给站。
陈教授此行的目的是找人,为了行动快速,当然要轻装简行,况且陈教授没打算再次进入大山深处,因为高原并不是在深山里失踪的,如果高原还能活着被找到,那也只能会在第三个和第二个补给小木屋之间,所以,帐篷之类的野外食宿工具陈教授都留在旅店里没有带出来,由赵春桃看馆着。
老邹说:“这里的粮食有限,我们吃多少,下次来时就得把吃下去的补齐,这是一个规则,只有大家都这样循环着做了,后来的人住进小木屋才能总有饭吃。”
说着,老邹从背包里拿出个同样密封起来的塑料袋子,那里有两斤白米,老邹就把米袋放在水缸盖子上,结果他发现缸里的水快干了,于是拎起地上的一只小铁桶,准备出去打水。
“还是我去打水吧。”马林接过水桶,老邹告诉他,出门朝左走,就有一条小溪。
小溪的水很清澈,马林很快把水打来了,朴大头熟练地生起火,萧雅婷帮助刘红梅一起刷锅做饭。
外面的天很快黑下来,陈教授发给每人一袋压缩干粮,刘红梅给大家煮了米粥,几个人喝着米粥就着干粮,大黄也趴在墙角吃着老邹带给它的狗粮。
屋子的地上铺了有很多草,老邹说这草叫“野鸡膀子”,这种草十分吸潮,铺在身下很暖和,睡觉不会受病。
临睡时,马林和陈教授很仔细地把小木屋各各角落搜查了一遍,因为老邹担心屋子里会钻进蛇来,结果小木屋和很干净,于是几个人各自找了合适的地方睡下了。
……
“今天阴天,现在都快9点了,睡过头了啊,赶紧起来赶路吧,要是不抓紧时间,天黑之前很难赶到第二个补给站。”老邹和陈教授一边拍着手,一边大喊大叫。
马林被陈教授的声音吵醒了,萧雅婷也醒了,大家一阵手忙脚乱,草草用过早饭,六个人就离开第一个小木屋补给站,他们继续朝林子深处进发。
昨天还好端端的晴朗天气,今天就变成阴沉沉的多云天气,萧雅婷担心天会下雨,于是就问老邹说:“这天很阴,会不会下大雨呢?”
老邹没直接回答她,却让萧雅婷摸摸树皮,然后又摸摸草叶,萧雅婷照做了,可仍旧不知道答案,老邹这才耐心地解释说:“树皮不太潮,这几天不会有大雨,放心走吧。”
前面的山路越来越难行,开始山地上还有一些山民踩出来的小路,可脚下的小路越走越模糊,各种植物在不同的高度间互相依附,交织成了一道接一道的枝杈网,甚至窄到没有容人穿行的缝隙。
深山老林里奇峰耸峙幽壑纵横,许多地方便无路可行,明明想直着朝一个方向走,可走到一半就得绕路,一来二去,马林几乎迷失了方向,队伍的使行进速度也变得格外缓慢,好在身边有经验丰富的老邹指点迷津。
五个人的队伍里,开始还有人有一句没一句地搭着话,慢慢地,谁也不吭一声,每个人只顾着自己脚下的路,连踏在落叶上沙沙的脚步声都明显起来,或许是因为阴郁的天气,一行人不言不语,似乎都在想着各自的心事,昨天登山时的那种新奇感消退得无影无踪。
这样走了很长一段路程,天色渐渐暗下来,马林问萧雅婷现在几点了,她看了看腕表,时针刚好指向下午4点钟,时间不是很晚,可此刻的天色看上去就好像将要入夜了。
树木和岩石角落的阴影越来越多,阴影里面变得有些神秘莫测,那些黑乎乎的草丛经常会莫名其妙地晃动一两下,虽然老邹说那只是野兔造成的,但一队人还是有些提心吊胆,特别是萧雅婷,她的神经时刻都绷得紧紧地。
“咕……咕咕……咕咕咕……”
突然有只奇怪的鸟不停地叫唤,鸟叫声不远不近忽左忽右地在队伍周围响起,好像有意在跟踪这六个人,或是向他们传达某种信息。
“是猫头鹰吗?”朴大头随口说,“猫头鹰好像并不是什么吉祥的动物,听说,如果白天听到猫头鹰叫,那是一定要死人的。”
孙教授侧过脸瞪着他,气愤地说:“好的不学,学这些乌七八糟的迷信,你这张嘴啊,能不能说些吉利话呢?”
忽然,大黄狗跑了几步汪汪地吠叫起来,它并不是仰头对着猫头鹰吠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