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按上弓弦之后,这种反曲弓的弓弦有着一部分是与弓臂挨在一起的,看起来很狭细,但是增力很强。
同样的,土法做反曲弓对木质的要求很高,因为增力增加,就意味着需要更大的拉力,同时也就要求木质有着足够强的韧性和强度。
而江子涯所选的三根小树,看似随意砍来,但是其实却是江子涯慧眼如炬,在乱树里找到的宝贝。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种树的名字叫柘木,又叫穿破石,就是飞将军李广用来射穿石头的那张弓的材料,穿破石的美名也是由此而来。
由此可见,这种柘木的弹性和强度可谓是木质中的翘楚。
江子涯用刀开始修理那三根木头。
去皮削扁,做的很精细,同时不忘了对着定位仪说话,因为他知道,一定有很多观众也好奇自己做的弓箭。
“我现在用的这种木头,叫柘木,也叫黄金木。古代出名的大黄弓,几乎都是这种木头做成的。别看我砍来的这三根只有手臂粗细,但是最起码有半个世纪的树龄。
要知道,这种树木,十几年也才长手指粗细。
最好的辨别柘木年龄的办法不是看年轮,这种树没有年轮,但是其内部会有纵向的金线,所以要辨别它的年纪,就看这些金线有多少根。
一般一根金线代表三到五年,我手里这根,最少十几根金线,所以可以粗略判断它的树龄。
在没有复合材料的情况下做高增力的反曲弓,估计也只有柘木能够承受得住。即便如此,我也需要三根柘木进行承力递增,才能做出一把有杀伤力的弓箭来。”
很多热爱冷兵的观众,此时此刻听得津津有味。
他们也看到了江子涯所谓的承力递增。
那就是把三根木头削扁,截断成不同的长度,然后叠放在一起,用拆分的一段纳米绳索绑紧,这就形成了中间最粗,两端最扁窄的形状。
这样,当反曲按上弓弦之后,整个弓箭的侧面形状,就是人们在电视里最长看到的那种,握手上下,有两个弧形弓肚的反曲弓。
做好了弓,江子涯没着急用那些树枝做箭,而是把一米有余的反曲弓握在水里,手拉纳米绳索拆分做成的弓弦,试了试力。
然后笑道:
“力道正和我意,和你们说,别看这弓做的粗陋,但是经过承力递增之后,这把弓已经有了一点复合弓的特点,若是用带有金属头的箭矢,这把弓箭完全可以射杀狼和豹子。
但是很可惜,我没有金属箭矢,那么就只能做纯木失,这就对箭法的要求很高了,因为必须避开野兽的骨头,专挑软的地方下手。当然,射兔子还有鸟什么的,就没有那么麻烦。”
江子涯说的起劲,观众里有正在记笔记,学做反曲弓的,这时候有很多弹幕发问道:
“这个木头为什么要用火烤啊?直接做弓不是更省力?而且湿木头韧性更好吧?”
“楼上的问题我也想问,同时我想知道,承力递增的另外两根短木片有什么比例要求没有?还是有固定的尺寸数据?”
“。。。。。。”
弹幕上面,一堆的问题,但是归纳起来,也就是为什么木头要用火烤,烤木头有什么秘法要求。第二就是三根弓脊的尺寸有什么要求。
江子涯喝了一口野菜汤,润了润嗓子,开口道:
“那我就先和你们说说,这木头为什么必须用火熏烤。。。。。。”
第二百二十九章 黄金分割
江子涯烤着篝火,一边用柘木树枝制造箭矢,一边回答方才的问题:
“大家也知道,用火烤干后的木头,硬度会增加,而硬度增加,弓箭才会射出强劲的箭矢。而对于韧性,其实只要掌握好木头与火的距离,就不会损坏。
理论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加热蒸发,减少柘木细胞之中的水份,但是却不会失去其中的油脂,这样就会使得柘木的细胞压缩,整个木头的密度大增,无论是硬度还是韧性,都会得到加强。
当然,你要是给烤糊吧了,黑炭化,那就彻底废了,所以做这个要有耐心。”
说到这,他喝了一口也菜汤,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
“三根弓脊的长度,是按比例来的,不是固定的长度尺寸。这个比例也简单,就是每一根的长度正好是另一根的黄金分割点。就这么简单!”
其实真的简单吗?
最起码江子涯并不这么认为。
只是,这没法解释。
他伸了个懒腰,和观众道晚安,然后钻进避身所内,躺在干草和树叶做成的床垫上,沉沉睡去。
在他的梦里,都是黄金分割点。
那并不是人类发明的定律和公理,而是大自然呈现给人类的,没法解释的神奇。
与π一样,无法解释,但是大自然就那么呈现给你。
在这个星球上,黄金分割点的呈现无处不在。
比如树叶,两个相邻叶柄的夹角,几乎都是137。28度,恰好把圆周分成1:0。618,也就是黄金分割点。
再比如,人类的体温是三十七度,科学表明,最舒适的卧室温度是23度,这个温度下,人不会感觉冷也不会觉得热,同时不会上火也不会感冒。
而23除以37,恰恰又是0。618,也是一个黄金分割点。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金字塔满身都是黄金分割点。
当然,最大的一个黄金分割,就是这颗星球曾经的黄金分割点北纬三十度,那时候赤道还没有偏移,整个世界处于先天八卦的形态。
后来赤道发生了偏移,甭管是公共撞到不周山导致的,还是摩揭古文里说的天外来客的神秘武器导致的,亦或是诺亚方舟的大洪水造成的。
总之是偏了。
偏了之后的这颗星球的黄金分割点便是34。38度到55。62度之间。
这个范围,被称为黄金带。
拿起地球仪可以看到,这个世界,强大的繁荣的民族,都在这条带上。
北纬三十度曾经的繁华之所以落幕,不过就是因为赤道的小小偏移。森林便称沙漠,河流遁入大地。原本温暖如春的地方,变成了寒冷的不毛之地。
也正是这一次黄金带的移动,才有了大规模的文明迁移。对于中心国来说,这次文明是由西向东而来,相对于西方,则是由东向西而去。
是的,这就是两地神话之中,东西方源头方向相反的原因。
曾经一个文明源头的星球,形成了现在无数国家,无数民族,无数文明的纷乱世界。
中心国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努力了几代人,也只能在境内找到周朝和周朝以后的文物。
也就是说,包括商朝在内,往上的夏朝虞朝,三皇五帝,根本是不被世界承认存在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没有证据。
所以,五千年的风和雨,这句话只在中心国内得到承认。
然而,只要这些历史学家们把眼界放的在宽一点,对一些古籍再宽容一点,正视一些,那么可能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M国有着很多人徒步山海经,他们得到了一个统一的答案,那就是山海图是世界地图,甚至于比现在的世界地图在某些细节上还要完善。
既然山海经是世界地图,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在这片土地上寻找三皇五帝,虞朝夏朝商朝存在的证据呢?放眼整个世界又如何?
史记,六国年表记载:禹兴与西羌。
孟子称:禹生于石纽,西夷人也。
尚书云:夏,中心国也,始自西夷,及与内地。
猜想一下,大禹之始,那是大洪水还没有发的时候,诺亚也还没开始做方舟。那么这颗星球的赤道还没有发生偏移。
在中心国的北纬三十度往西,你一路看过去,仔细想想看到了什么?
没错,就是这个世界上所有神话传说的源头都在这一条线上。
而这些神话传说年代的最顶点,便在AJ。
(注:现在AJ人和古AJ,完全是两个定义,现在AJ人和古AJ人一毛钱关系也没有,因为现在AJ人是入侵物种。不信去看古AJ时期的人物雕像图片,个顶个的都是中心国人好不好!只有AJ新王朝之后的雕像,才是典型的希腊人五官。)
神话,自AJ起,至中心国终。
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
黄帝与古AJ蝎子王的图腾一模一样,名字的写法一模一样。其下一如既往的神似甚至读音相同。
这样一直到商周交接时期,才彻底分支,不再同线。
若真是历史文明同源,那么为什么整个世界,在那个年代彻底四分五裂?
真的是传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