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凄婉,超脱,让我一时间如痴如醉。
我不由得忆起词牌名恰好发源自此地、由大词人李清照所作的那阙《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我细细咀嚼这词中深蕴的惜别夫君的深情和刻骨铭心的怀念,不禁为李大词人笔触的细腻生动,抒情的凄婉决绝所动容。
忽然一种感同身受的苦涩蒙上心头,久而久之竟荡漾出万千滋味,两行清泪竟情不自禁地“簌簌”而下——望着江面的碧波清浪,我突然有一种想一跃而下、求得解脱的冲动。
是箫声太动容,还是我太感性?
不对,我虽然懦弱,但可绝非脆弱不堪。
我虽然心里满是愤懑,却也并不是自寻短见的轻生之人。
我心里突然有了一种异样感:“是哪里出了问题?我怎么变得如此感伤?”
就在心生疑惑的时候,我忽然在耳畔的箫声和眼前的人群之中,看到一个身影,让自己不由得目瞪口呆起来!
乌黑的长发随性不羁,明亮的双眸魅惑迷离,美艳的脸庞勾魂夺魄,一袭纯白的长袍却丝毫遮掩不了那凹凸有致的身材,虽然在接踵摩肩的人海里,却依然那么超凡脱俗,让我一眼就认了出来……
不是渡边云子,又会是谁呢?
此时此刻,我看的眼睛都直了!
那个愁雾惨谈的冬夜,那次生离死别般的分离,那句饱含深情的“我爱你”,还有手腕手镯折射出的翠绿颜色……
那晚遍体鳞伤的她,现在便没事了么?
我不在她身边的时候,是谁人为她逢凶化吉,疗伤治病?
而且,我更想问她一句,那晚从她口中说出的三个字,是真是假?
可就在这一瞬,人群中的渡边云子忽地对我一笑,丹唇外朗,皓齿内鲜,一时间不可方物。还没等我回过神来,她又蓦然回身,衣袂飘飘之间,已经湮没在如潮的人群之中。我有些惊讶地眨了眨眼,又重新望去,可茫茫人海里面,哪里还有她的倩影?
“我看花眼了么?”我心里暗道,又揉了揉眼,然后极目而去,眼珠来来回回的、万分焦急地搜索着整个偌大的凤凰台。
正当我望得两眼生疼、以为自己的的确确发生错觉的时候,忽然发现在不远处一座三层古塔的入口处,白衣飘飘的渡边云子朝我莞尔一笑,然后跃然而入,又在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似乎从未在我眼底出现过一样。
我一时也是错愕不已,眉头都快打结了:难道我又看花了么?究竟那个白衣女子是不是渡边云子呢?
可忽然之间,脑海里浮现起蔡婶在帮我做法的时候说的那句话:“她就在那,臭小子!”
“阿二啊阿二,人家一个姑娘,帮你空手夺白刃刀,又帮你挡下一只吸血火蜥,还向你做了临终表白,而且……而且手上还晃着你奶奶亲手为其戴上的手镯呢!管她是不是,追上去再说哇!”我在心里暗暗骂了自己一番。
主意一打定,我头也不回地朝那座三层古塔奔去。不消半刻,我已经喘着气来到这座古塔下,然后左顾右盼的,但求在这寻得心中那片芳迹……
第一百三十三章 奎阁神像
不料,我就在三层古塔入口处绕着石雕栏杆跑了几圈,愣是没发现渡边云子的踪迹。
我心头一动:“莫非云子跑到上边去了?”
于是,我抬头望了望这座古塔,仔细看清这砖石砌成的青灰色三层古筑的模样:眼前这雕廊画栋的古塔气宇轩昂,八角六面五门的造型与众不同,而其中一个门的顶部镶嵌着一块鎏金蓝字立匾,上书“奎阁”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就在我犹豫不决地上下打量奎阁之时,忽然又是一阵凄婉悠扬的箫声传入耳中。仔细分辨,这袅袅而来的箫声,竟像是来自这奎阁之上。惊异间,我转念又想到:“这奇怪的箫声,居然是来自这奎阁之上?既然来到这,那不妨上去瞧个究竟!”
我打起精神,拔脚踏入奎阁之内。
初入奎阁第一层,迎面而来的是一尊仙风道骨的神像。只见神像屹然而立,反手握剑,面容英俊,神采飞扬,既具豪气冲天的剑侠形象,又兼文质彬彬的书生气概。正当我为此神像惊叹不已时,眼睛忽然瞧见神像上一横匾上写着“吕祖之位”四个大字,心头不禁一凛:原来奎阁第一层供奉的,是吕洞宾吕真人呢!
说到吕祖吕洞宾,那可真是一位与观音菩萨、关公一样妇孺皆知、香火占尽的人物,在民间合称“三大神明”。而且大家都知道他与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并称为“八仙”。传说他修行高深,经常在人间济世度人,故在凤城颇有信众,就连住在我隔壁的大叔大妈,都经常看到他们跪在家里的神龛前向吕真人叩拜祈福。
照理来说,如此热门的一位人气神仙,此刻必定香火不断、信众如云。可叫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是,正当人山人海之际的凤凰洲上,此刻在奎阁这第一层供奉吕洞宾的神位前,却空无一人,就连烛台都是稀稀拉拉地斜插几根早已燃尽的香烛,显得凄清无比。
“此处怎么如此冷落?难道是游客信众只顾玩耍嬉闹,一时忘记了烧香祈福?”我暗道。
突然,我心头泛起一种异样的感觉:整座奎阁,似乎蒙着一股灰蒙蒙的气息,就连眼前的吕祖神像,也变得有些朦胧扭曲,让我在大下午的都感到发自身体深处的一种寒意。
我有些吃惊地扫视着奎阁的第一层,正当我踌躇不前的时候,又听到婉约飘渺的箫声传来。不同的是,此刻的箫声少了些凄凉,多了些委婉,更隐隐掺透着一种期盼的声调,彷佛在诱惑着我采取下一步的行动。
更叫我心神不宁的是,这次听得更为清晰了,箫声正是来自奎阁之上!
我有些诧异地抬头仰望,只见奎阁一层通往二层的楼梯弯曲兀折,从下边很难窥探上边的情形。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在心底喊了一句,便咬咬牙,“咚咚咚”往二楼跑去……
“砰!”我重重地踩到了奎阁二楼的地板,却惊觉踏起一地的灰尘。环顾一圈,我发现这一层也是空空荡荡,人烟绝迹,而刚刚还袅袅而生的箫声瞬间又杳无音讯。
“这就奇怪啦!怎么这二层也和下边一个德行,连条人影都没瞧见?”我心中窦疑顿增,不免扭头看起二楼供奉的神像。
与一楼不同的是,二楼供奉的居然有两尊神灵,抬眼望去,只见一青一褐两位神明端坐在案前。左边一位青绿色神灵似曾相识,此刻左手握书,右手粘胡,显得霸气十足,仪表万方。神像上方高悬一块牌匾,定睛一看,原来写的是“关圣帝君”四个大字。
“关武帝啊!”我惊叹一声,突然想起在黄尚书府的那场梦中,他老人家星夜骑马火烧勅书楼的事迹,不免脚底一软,情不自禁地磕起头来。
好一阵捣鼓,我才站起身子,一边拍拍膝盖一边望向旁边的另一尊神像。只见这尊铜褐色的神灵威严肃然,左手扶椅,右手持籍,却是一副我从没见识过的仙家。还好上边也有一块牌匾,上书“文昌帝君”四个大字。
“文昌帝君?”我有些惊奇地叫出声来。
在我的记忆中,文昌帝君为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文昌本星名,亦称文曲星或文星,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故其成为民间和道教所信奉的文昌帝君。这么说来,难道是求功名的一文一武两位星君均在此处?
心中一念刚至,眼睛又瞄到神龛两边的对联:
“允文允武乃圣乃神;
宜古宜今可仰可钦。”
我不免苦笑一番:我是来寻找渡边云子的,要是本心来拜神祈福,那着实要跪下来三跪九叩不可,求求神灵保佑我找份好工作,早日摆脱“啃老”的处境。
就在自个面对两尊神像怔怔出神时,我忽然觉得整座奎阁剧烈地晃动起来,神案前的烛台也东倒西歪起来,就连自己都猝不及防,差点摔倒在地上。
“见鬼了!难道说地震啦?”我狼狈地用手撑地,好不容易站稳了,才紧张地背靠墙体,眼珠子“骨碌”、“骨碌”地左顾右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