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中子见此子不凡,与姬昌道:
“贤侯!此子不凡,日后当有一番大机缘。日前贫道与洞府修行,演算天机,却是此子与贫道有缘,贫道今将此儿带上终南,以为徒弟;后贤侯回日,奉与贤侯,不知贤侯意下如何?”
姬昌听到云中子的话后,哪里还不明白他其中意思。古老相传,有道真修收授弟子,传承道统,其一是那有大机缘,大毅力者,千万里寻找,过而百拜,遇水而跪,这才能见行真仙;其二是有那大神通修士演算天机,算出与自己有缘之人,便下山自行寻找。如今云中子的行为,颇合上古修士风采,姬昌那里会不愿意。遂开口道:
“道长带去不妨,只是久后相会,以何名为证?”
云中子想了想,不由把目光对上婴儿,突然开口道:
“电过现身,后会时以雷震为名便是了。”
姬昌道:
“道长取名,不才领教请了。”
见这姬昌说完后,云中子抱雷震子招来一朵详云回终南山而去。
再说姬昌得了百子之后,心里欢爽,不久到了朝歌。哪知那妲己心生歹意,四镇诸候皆被为难,其中有三路诸候服了朝歌,唯姬昌以祖宗之法不尊。
帝辛哪里还能容他,只因姬昌乃是西方二百诸候之镇首,不敢无理害他,只得把姬昌囚于苦牢之中,也不他,每日里好吃好喝的供着,根本不提放他离开之话。其余大臣虽感姬昌风骨,可如今朝歌不同,朝纲不振,民心已失,哪里敢把姬昌这等大大贤放出去,到时若他举兵犯朝,如何抵抗。
话说当年三皇治世,泰皇伏羲衍先天之术数,又神文推演,有不可思意大威能。如今不比从前,神文大多失传,别说人间,便是诸教门徒,修行之士,精通者十不足一,这才有了符文。
这姬昌原本也是好色之人,要不然怎么会连取那二十四名妃子,生下九十九子,想那帝辛也不过是三宫,后又独宠妲己,只有两子,后姬昌因身体年老,体力不济,这才息了女色,而为了打发时间,所以才向自己的母亲学了这衍先天之术数。
此时姬昌困与牢中,无事可干,正好借此演算术数,由于那《连山》、《归藏》二书已出,将八卦推演到了极数,姬昌就整和商时八卦推演之法,将两卦合一,成一新卦,最终让他推算出后天八八六十四卦象,为后世传诵。
第二百章哼哈二将(二百章庆贺一下)
第二百章哼哈二将(二百章庆贺一下)
先不说那姬昌困与牢中,演出后天六十四卦,却说把太师闻仲领军来到北海,安营扎寨,只等来日问明路径,好与袁福通等人决战。那北海之地甚是荒芜,至冬天寒地冻。幸得闻仲道术在身,以法力将寒气隔绝在外,商朝国力雄厚,士兵装备精良,这才没犯水土不服的兵家大忌。
然而北海城郭狭小,只有黑水城可以驻兵。袁福通等叛逆在外,裹挟百姓,以游牧为生,并不与闻仲大军交战。闻仲派人四处打探袁福通大军驻地,可惜无功而返,反倒被袁福通游骑逮住机会,狠狠地杀了商军几只落单的侦查队。
闻仲大军驻扎,劳而无功,空费钱粮,而且就算那闻仲使计,用兵围住那袁福通的大军,但是那袁福通总是能够根据地利顺势逃脱,然后召集兵马再战,连数次都把那袁福通逼致死路,但是不知为何那袁福通却总能逃脱。
于是两军就僵持下来,不觉数载有余,虽然那闻仲已然将北海叛军压制到最后的地点,但是现在闻仲却得人来报,自己不在朝中的时间里,帝辛行事越发的荒唐,朝中老臣或死或逃,那闻仲心中挂念朝中之事,忧闷难安。
这一日不知道那袁福通却是为何,似乎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居然不在退守孤城,竟然下战书要与那闻仲决战,却说闻仲得了袁福通战书,定了大战之期。
至日,两边军马一起出动,来至战场。相隔一箭之地,两边军士用箭射住对方阵脚。当下双方排开阵势,旌旗历历,明晃晃的刀枪映着日光,发出森冷的寒气,战意凛然。
闻仲催动墨麒麟上前对着袁福通说道:
“叛国逆贼!当今大王英明神武,天下莫不臣服。殷商仁义待人,未尝有亏过北海子民。你为何举旗反叛,徒让北海陷入战火,使生民受刀兵之祸!快快下马受降,免遭屠戮!”
袁福通大怒道:
“闻仲老儿,北海乃化外之地,本不属商。是你等恃凶强压,故而不得不顺从。今我首倡义兵,解救北海之民,乃是顺应民心之举。你恃凶前来,正是自取死路。须怪不得我!”
闻仲闻言大怒,催动墨麒麟直取袁福通。袁福通挥刀来迎。那袁福通虽然凶顽,然而闻仲乃是截教高徒,一身武艺出神入化。就连号称有万夫不当之勇的黄飞虎和纣王的一身武艺都是闻仲所授,那袁福通岂是对手?战不数合,被闻仲一鞭打在肩头。只见袁福通身上闪起一阵鲜艳的红光,闻仲一鞭虽然结结实实打在袁福通身上,却没有对他造成什么影响。
袁福通见状大喜,复勒回马来与闻仲交战。更不顾及自身,只是全力抢攻。北海兵将见主将如此英勇,仿佛神仙降世,士气大振,当即擂鼓呐喊助威,喊杀声不绝于耳。
闻仲却是越打越郁闷,你一鞭结结实实落下,人家不躲不避,任凭你打,偏生还伤不了他。数合过后,闻仲气得跳脚,将额上第三眼睁开,霎时红光漫天,吞吐不定。袁福通大骇,转头便走。闻仲大叫道:
“贼子,哪里走!”
说罢,闻仲运起全身法力祭雌雄金鞭往袁福通脑后打去。却见那金鞭在半空中“嗡嗡”地打了个旋儿,正要往那袁福通头顶打去,没有想到,那袁福通身上忽然冲出一股血气,那金鞭竟被这一冲,掉到了地上。
闻仲大惊,举目四望,心中惊惧不定,不知袁福通是如何破了自己法术。当下见袁福通回到本阵,闻仲身边亲兵抢出,捡了雌雄金鞭交还太师。闻仲心中踌躇,却见对面袁福通回了本阵,只见那袁福通忽然从身后拽出一面鲜红的大幡,随手一摇,顿时鬼哭狼嚎,阴风大作,滚滚血云喷涌而出。
那那商朝大军,一碰到这血云,就血肉全消,化为一具枯骨,那商朝大军见次纷纷大乱,纷纷逃跑,那袁福通趁机挥军猛攻,闻仲连忙高呼商军结阵,却也弹压不住,只好败走。
最后那袁福通就凭借着这一法宝,收复失地,回到了最初那起兵反叛时的势力,当初随同那袁福通一起反叛,后又被闻仲剿灭的七十二路诸侯之余孽,也纷纷死灰复燃,聚于那袁福通的麾下,北海局势顿时败坏。
那闻太师几次出阵,虽然杀败袁福通,然而那血幡实在强悍,每次袁福通都是交战一阵,即祭起血幡,就反败为胜。闻仲平白损失不少人马,将闻仲气得三尸神暴躁,七窍内生烟。偏生自己又奈何袁福通不得,心下着实郁闷。索性高挂免战牌,来个眼不见为静。
不过这闻仲也没有闲着,就派手下人去打听那袁福通手中那一面血幡的来历,最终终于让那闻仲打听出来,原来那袁福通被闻仲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时候,在机缘巧合之下,得遇一位大神通者所留下来的炼制法器的法门,耗尽所有的能力,最终炼成了这血幡,这血幡名曰血神幡,凶恶异常,专污他人法宝,还可吞噬血肉,增加这血神幡的力量,正当闻仲思量如何破这血神幡的时候,传令兵来报:
“辕门外有两道者求见!”
闻仲正为战事烦恼,盼望有能者相助。听有道者前来,连忙出帐相迎。却见来者却是两年轻道人,一人穿一金色甲袍,跨下坐金毛剑齿虎,手持一柄蘸金双刃巨斧,另一人穿一银色甲袍,跨下坐银毛剑齿虎,手持一柄馏银双刃巨斧,这两人相貌相似,所穿服饰,所持武器,跨下坐骑除颜色不同以外,样式种类居然一模一样。
这二人见闻仲出营相迎,连忙下虎自报来历,原来这都是北海人氏,一名郑伦,一名陈奇,自幼被星宿海黄河府君何巨收为弟子,如今学成归乡,见北海袁福通造反,为祸家乡,特来投军。
这闻仲一听来人是星宿海门下大喜过望,这闻仲是时常听自己的师傅金灵圣母提起这星宿海的厉害的,而且自己所学鞭法也是出于星宿海一脉,算起来这闻仲与那星宿海还是有些渊源的,而且闻仲也知道这黄河府君何巨与自己的师傅金灵圣母乃是同辈,于是闻仲就与这二人师兄弟相称起来。
闻仲将二人迎入帐中,将敌将袁福通依仗金佛,致使商军屡次无功而返的事说了一遍。郑伦听罢说道:
“师兄无须忧虑!我等兄弟既然来此,明日自当会会那个袁福通,看看他到底有哪般神通。”
那陈奇也在一旁说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