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但是却始终摸不到边际,这也是我把对这部新作的评价放在倒数第二位的原因之一:毕竟用一部自己都没有定论的小说来作为结尾,实在是有失恭敬。不过,我还是把自己的一些思路列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首先要确立一个前提,也就是这部作品在文本的河流之下还有泥沙夹带着的珍珠,这是不能证明的,只能作为信念来接受。实际上,这也是对任何一部作品展开批评时应有的前提,否则,整个评论的意义就被架空了。
最先应该注意到的是作者写作的延续性,这不但是指上面讲过的作品的构思来源,更是意味着要看到作者整个创作生涯的历程,找到其中延续下来的惯性。在这部作品中,冈恩仍然保留了自己的语言和情绪,只是抛弃了那种现实主义的本性,作品在情节或者说逻辑上进行了轻快而大踏步的跳跃。人物的变化突兀不羁,事件的发展无拘无束,作品涉及的范围也从个体的变化一直延伸到整个宇宙中有序与无序的对峙。正是这种对于作品逻辑的忽视最让我感觉错愕。
第二,作者在这种跳跃的框架中没有采用更为传统的太空剧写作,也没有进行新颖的技巧应用,只是将一个个冈恩式的小故事放进去填空,而且总是留着空白,让读者自行填补,结果留白比笔墨还多。这种对文本的破坏式应用让我很是头疼,总是在一段紧凑的戏剧之后,面对“幕间休息”的牌子脑中一片空白。
第三,在具体的词句之中,不乏很多深意之语:某些场面会让我想起现实中的情景,某些词句则会勾引出关于另一部小说的记忆。但是似乎作者并没有利用这些意象的意图,就好像随意地撒了些钻石在干草堆中,既没有要串起来的意思,也没指望有会识货的公鸡。
第四,作者改变了以往作品中女性角色的被动和缺席,赋予了她们更多的内容和活力。虽然她们的作用仍然经常是消极或者次要的,但是已经不再是可有可无,随便可以替代的角色。这也是作者一个新的转变。
即使有这么多的障碍,我也试图找到一条理解的道路,这不是将零散的长城连接起来,而是希望在墨迹图中找到上帝的名字,注定是徒劳无功而又歧路难返的。
这部作品的优势正如编者姜云生在中译本的序言中所说,在于科幻小说对文学母题的开拓和人类、宇宙意识的提倡,正在改变文学乃至人类的思想。这和冈恩一直以来的创作思路和他对科幻小说看法是一致的,因此我也将在这个意义上对这部作品做出解读和判断。
从选择的这个角度看来,作品为了将自己的整个思想和盘托出,必须要涉及到非常多的对象和情景,必须将这些沉重干涩的内容放在不同的人物上,一是为了分散重心,同时也是为了不显得牵强。而要使这些人物能跨越这些不同的情景,同时为了节约篇幅,强调节奏,则必须将一些逻辑淡化,或者采用生硬的手段。而本来作为中短篇写作必不可少同时也是起润色丰富之功的妙句,在这里就变成了无本之源,过大的间距和跨度影响了读者阅读,将可能出现的相互关联和自动联想变成了疑惑和不解。而另一方面,冈恩并不擅长描写技术奇景的缺点,这在这部作品中也展露无遗,一些意象虽然力图贴近前沿,却还是显得生硬和陈旧。
要承认的是,这部作品即使不考虑作者的年龄,也仍然是可以被接受的合格小说,是可以保证“政治正确”的科幻小说入门读物,也就是说,阅读这本小说至少可以保证读者对于科幻小说的优点有着合理的认识。这部不能体现冈恩水准和成就的作品,不如说是作者历经半个世纪的思考后,对于未来的读者送出的礼物。
5、 倾听宇宙的哲人
终于到了最后,上面反复提到,同时也是我极力推荐的《倾听者》这部作品要和大家见面了。
作为一个试图进行评论的读者,我怀疑自己是否具有评价这本小说的资格。这不是因为我怀疑自己的能力或者眼界,而是因为一个过于沉浸的读者是不能做出判断的。这就好像我小时候周围的人对样板戏基本失去了欣赏能力一样,只能不断地回忆,不断地进入其中,要离开这种氛围则需要很长时间和很远的距离。但是,我仍然相信我的评论也是存在相应价值的,即使失去了合理的角度和距离。我仍然要执笔写下这些在我头脑中出没多年,恐怕很难相忘的思考。
关于故事我不想介绍,因为简介无法传达原书之一分,我只能说,要理解我所说的,去阅读作品吧。我所见到过的版本有三个,河南人民的六本选集中收录了一、二两个故事,在宇航出版社1992年国际空间年出版的《飞向太空》中收录了第四部分(顺便提一句,这本书还收录了戴维&;#183;布林的《水晶天》、童恩正的《石笋行》、约翰&;#183;格里宾的《双星》、刘继安的《浩瀚》这些颇有水平的作品),而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倾听者》则是全本。至于翻译水平,由于没有原文对照,各版本之间的差异难以辨别高下,故保留意见。本文中除非特殊提到,都是以全本为准。
那么,让我从阅读出发,慢慢讲述我的《倾听者》吧。
这本书首先可以打动我,这是最重要的,无论什么类型的作品,能够引起共鸣才是最大的成功。但是这本书最为动人的部分却似乎都不关乎科幻的界定,这是不是很奇怪呢?
更准确地说,这本书中所有的主要人物都让我感到他们的伟大。不只是麦克唐纳为了这个计划做出了牺牲,用自己的人生赋予其意义和生命;所有的人都在用自己的努力加入到其中,在不同的侧面补充了主人公所缺乏的性格,最终塑造出了一个完整的人性,或者说最好的人性。展现这完善和美好的是一个现实的世界,具有各种各样的敌意和不解,更不要说无知和盲从。而描绘这个世界的笔则是细腻写意的,将人类的历史和思想编织在失望和痛苦中,让任何一点的努力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却又有着不可抗拒的神圣和诱惑。他们从事的工作没有丝毫的浪漫和刺激,其中出现的事件和判断没有什么未决的疑难或推论,就好像事情就会那么发生,这些都与传统科幻叙述策略背道而驰。但是,这种平淡而又强有力的语言对那些喜欢透过情节和悬念,进行细读、试图理解现实去关注本质的读者具有强大的杀伤力,足以丧失其判断力。
一个一个的故事也不徐不急,一个侧面画完再画另一个侧面,这之后还有第三、第四个方向可以拓展,在读者对整个事件有所掌握,做出结论顺理成章的时候,就干净地跳跃到下一个情绪中,一代人、两代人就这么一掠而过,却也不显得唐突。当然,最后的结局要把前面的问题解决掉,而且没必要出什么转折:当作品几乎就是现实的时候,就不必破坏这种逻辑性。作者所希望展示的,只是对于那些关注人类命运、肯为保持理智和信念奉献、同时也关心他人的人,致以自己的敬意。
当然我还是要勉强分析一下,毕竟需要提供另外的角度来看待作品。
这部小说具有坚实的现实来源,同时尝试全面展现人类对宇宙问题的思考,这也就决定了作品的风格和角度,其中必然会呈现不同的侧面和大量背景资料。为了不让这些非情节段落影响阅读的连贯性,采用不同的视角来展示整体角色是一个正确的决策。但是这样的弊端就在于仍然截断了情绪的连贯性,难以留下典型的形象特征,只能呈现出一组群像。不过为了弥补这种缺陷,作者在第五节单独拿出了第二代的视角,来衬托整个群像,提供了更大的作品空间,将前文所积攒的张力释放出来,从而能够清晰地回头辨别出那些群像,而巧妙地把他们凝聚为一个形象,这一意象在作为尾声的第六节中被凝缩为“一把空椅子”,既表达了文本层面的用意,又暗示了作者的手法。
在角色的挑选上,作者选择了典型的四个例子,科学工作者、知识分子、宗教信徒、现世主义者。也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人,差别无非只是每个人占其中成分的多少而已,或者也许再加上一类:迷茫的大众。而这些人的典型特征是都能够理解,能够回报他人的善意和诚意,也就是说,他们遵从作为一个人的道德准则。他们总是试图做到最好,只不过选择经常会出错,而且后果也不是总可以预料,事情常会变得越来越糟。在这种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