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冰人幽灵-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单不加杂质的画面,超现实的对话和出场方式。
   文字的重点在于描述不存在而又可能的景象,强调对比,强调奇异。
   整个文章的视角完全围绕着中心意象(外星艺术家利用海水结冰而制造出的“艺术品”),不存在第二个焦点,无视现实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比如海啸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人类对于这一事件的态度),单纯关注简单的推演实验。
   其对所描述事物的计算正确与否无足轻重,因为重要的是作者要描述奇异的美感,向读者宣扬他所梦见到的幻境。相比之下,作者对人类的个体生活和情感细节没有兴趣,不愿意多着笔墨。
   后半段推进到挽救地球的事件中,对现实的关照再一次在大刘的作品中出现,然而波澜只是在海面上汹涌,仍然没有进入到深处。读者所能见到的只是一些主人公的行迹泛起的涟漪,一些点缀性的装饰段落,为后面的英雄主义结局加上一些悲剧元素的动力而已。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时候作者对艺术家和艺术提出了嘲笑和质疑,而将科学和技术放到了正面位置,这与前文的笔调是不同的,这也许是作者要表现出对传统美学的弃置和对科技之美的赞颂。在最后作者对技术的能力发出赞叹和感动的声音,其乐观主义显而易见,而同时也应和着作者一贯宣扬的“冲出地球”的口号。
   4、《诗云》(与《梦之海》同属“大艺术系列”):
   相比前文似乎更像是一篇“同人倾向”的作品,其情节与作者的《吞食者》相联,背景则过为简单和草率,对其中人物的描写则更为肆意和夸张,很多场景为了一些无关主题的戏剧效果而出现,最后的结局方式看起来宣扬着人类意识独特性的生理,而在了解作者的人看来,小说的结论更像是作者自己设计电子诗人时遇到的结果'2&;gt;。通篇内里的浮躁溢于言表。
   这篇文章却是分析“大尺度”意义的典型,因为这样一片几乎没有什么优点的文章却能够脱颖而出,获得读者的注意和编辑的青睐,不能完全归因于作家本身的声誉。那么,其原因何在?应该说就是因为其所造成的奇特意象,对已经麻木的读者神经着实造成了巨大冲击。
   5、《微纪元》:
   忽略掉叙述的生硬和剧情的无味,文章还是有趣地描述了一个人类面对大灾变时所能采取的措施。从其行文来说,基本上就是一个漫游奇境、心灵受洗的过程,并无太大意味。且其文中甚至出现了一些在科学逻辑方面的致命问题,例如在该种尺度下各种力的强弱变化没有被考虑,例如表面摩擦力可能变得比重力更强大以至于难以摆脱。当然这些计算和编排上的疑似问题并没有太大的(也不能说没有)影响作者所要表达的效果,作者所提出“文明的反向扩张”的思路确实能够引起读者对文明和对物理世界的思考。这也就是这奇特意象的功用所在。
   6、《地球大炮》:
   这是一篇稍显冗长的作品,尤其是相比最后的一段,前面的技术性段落显得过于琐碎和重复,以至于将本来宏大的意象肢解得支离破碎,将读者的注意力转到了主人公和其家族的命运转变上,试图塑造一个和工程共命运的形象。从小说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是不利于凸现其中的独特美感和价值。其中更多的现实元素体现了作者对此种创作手法的偏好和反复尝试,也为其挂上了“现实主义”的标牌。
   7、《天使时代》:
   这篇作品并不涉及“大尺度”,但是却涉及到了科技美的本体内涵。也就是构成了一个对科技美本体的隐喻。
   8、《流浪地球》:
   模式再一次出现,开门见山的叙述和现实主义的笔调,灾变来临和惊人的措施,使读者很快就能进入状态。这篇作品更加强调了行动和选择,但也没有过分忽视细节,对复杂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顾及,然而仍然没有离开中心,即人类掌握自己命运的前行之路。其中的一些元素似曾相识,例如太阳的毁灭、世代飞船、人类的冰河期、地下城市、人类大同等等,这些剧情被安置在推动地球的巨大发动机之前,对比之下更加显现人类整体和个体之间存在的张力。在这种戏剧性里,作者所谓的乐观主义——即人类终会离开母星走向宇宙,被赋予了不同的解读方式,打开新的意义范围,这可能就是文字存在的合法性之根源。
   9、《乡村教师》: 
   这篇作品使用了复调的叙述机制,但是只是更偏向于形势,并没有在内容上真正运用,两条叙述主线(外星人向地球的逼近与乡村教师的日常生活)很快就互相纠缠到了一起。从形式上看也许可以做得更好一些,例如在文字的节奏上采用逐渐加快的策略,在叙述的同时通过一些特殊的叙述形式以区分不同的叙述轨道,还有对一些没有必要出现的细节不留情地舍去。实际上述几点文中都有一些迹象,但是由于把握作品的能力或者没有主动追求的原因,并没有太明显的起到效果。当然,这篇文字塑造的意象还是相当独特而宏大的,其通过语言的区别建立了两种不同的情感通道,力图造成一种对比,从而制造张力和空间。但是,作者没有能够明显地制造两者的区别,使得张力和空间都呈现混沌的状态,不能清晰的被读者所识别,这也就是作品刊登后读者争论很大的原因之一。
   值得提出的是,在这篇作品中意象的尺度非常之大,但是却没有很深刻的印象,这不但是作品表述的失败,而且在于其选择的对象不能体现大尺度的美感。
   10、《中国太阳》:
   这篇作品在意象上并无过人之处,然而其中体现的美感却很充分,这部分是由于一方面其现实主义文风在恰当的选题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另一方面作者经过多年的锻炼找到了适合此种风格的语言和词句,但更重要的是在人类的创造性活动中找到了表达美感的恰当方式,暗合了科技审美的角度。
   11、《吞食者》:
   这与其说是一篇小说,更是一篇灾难片、英雄主义和宗教救赎相结合的好莱坞提纲。放在本主题下,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对大尺度物体的处理是反向而非审美的,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
   奇特的是,自此之后,无论是《朝闻道》、《吞食者》这类旧题材的再发挥,还是《全频带阻塞干扰》、《球状闪电》这类军事题材,或者《人生》、《赡养上帝》这类转型之作,都再没有特别突出的大尺度意象出现。这是否由于作者对此并没有特殊的认识,因而在一段尝试之后,感觉无味就此放弃了呢?这有待评论者们对其更深层次的原因的和它的合理性作进一步地探讨。
   第二章大尺度的历史——对于科幻史料的调查
   在《科幻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中,查到两条有关此话题。分别是“惊异感”(Sense of Wonder)和“巨大沉默物体”(Big Dumb Object),翻译如下,细节处有略。
   一、惊异感
   这个词所形容的感情可追溯到40年代的通俗批评,那种“好科幻应该激发读者”的老调。在《科幻的变形》(1979)一书中,Darko Suvin总结了一些批评者的态度,将这词形容为“另一个应该和‘外推法’一起被扔进遗忘之地的该退休的过时口号”
   “惊异感”是个有趣的批评习语,它不以其内容而以其效果来定义科幻(“惊骇”是另一个例子)。一些爱好者批评家,例如Alexei和Cory PANSHIN在《山丘外的世界》(1989)中,尝试给“惊异感”一个明确的定位;们在科幻“追求超升”中寻找,这引出了John CLUTE的惊叹,Panshin们如此强调“他们认为具象化的梦遗是一种超升,而其他人只不过称之为恋物癖”。确实,将一个抽象概念“惊异感”定位于另一个,“超升”,并不是前进,但是也没有必要剥夺前一个习语的功效。
   关于“惊异感”另外有趣的一件事,人们认为,在许多被认为写得很糟的书中可以找到其卓越的例子。例如E。E。博士。Smith和A。E。van Vogt,在他们超出了世俗观点的小说中没能超越通俗的风格。这一悖论——科幻小说的最高愿望,“奇异感”,却常在最下等的形式中被发现——最简单的脱身之道就是宣称那些在麦堆中寻找宝石的读者并不是被Smith和van Vogt直接误导,而是被自己的所怀念的儿时梦想所引,那些梦想被Smith、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