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人又顺便聊起了尤氏姐妹,因为尤氏姐妹都攀了高枝,就没有跟着尤氏去新大陆。她们本就是拖油瓶,贾珍父子又是那德行,她们自然是不想去自找麻烦的。
尤老娘自然是跟亲生女儿的,也就留在了依阿华。
邢夫人笑道:“前儿在银楼遇到她们,哎呦呦,竟然是换了个人似的,我都认不出来了,两姐妹,金尊玉贵的。”
尤三姐与尤二姐跟的人,薛二太太如何不知道,“也是她们的运气,那三姐儿那张脸,算是老天赏她的好运。”
那蔡家公子,得了尤三姐如同得了宝贝,硬是真把尤三姐当成公主来宠了。自然,尤三姐的脾气也是跟着见长,真把自己尊贵得跟个公主似的了。
她也知道人家重她的是什么,也处处比着黛玉来,什么都要最好的,金的银的,珍珠宝石戴了一身,还天天换,不重样的。
说实话,女王万寿节的装束,也就只穿那么一下,天天穿还不得把人拘死了,再则,依阿华城气候到底还是热了些,天天都那么一身,就是女王开始修炼了,她也受不了啊。
不过虚荣心爆棚的尤三姐却是以此为乐,蔡家有钱,她要珠绣,也给她买。
可是那玩意儿到底是珍珠啊,就算是不大,它也是硬的,尤三姐也不嫌硌人,天天穿她都不嫌烦。
毕竟黛玉不可能天天上头版头条,这个机遇,就让给她尤三姐吧。
以她的身份,是不可能出席如有女王公主出席的宴会的,于是,她就在她能出席的宴会上,充当荣寿公主的替身,把各种风头出了个够。
以至于她现在也是依阿华的名人了。
邢夫人与薛二太太对尤氏姐妹的好运缘自哪里都是心知肚明,“就望她们能惜福了。”
那两个,显然是不知道天高地厚的。
真以为长了张像荣寿公主的脸,她就是荣寿公主了?
可惜了,公主的身子丫头的命。
就她们那小人得志的性子,未必能落个善终。
这个不止是她们说,便是贾宝玉远在金陵都知道。
他也没有想到,当初骂他骂得狗血淋头的尤三姐,本质竟然如此之俗,就为了几个臭钱,就将自己卖了。
只不过,袭人她们,比之尤氏姐妹,又能好到哪儿去?
以前,他只以为女人结了婚才变得丑恶。
谁知道,这些鲜花嫩柳般的女孩子,真实面目却也是如此丑恶。
他都茫然了,这个世道,怎么了?
这种事,他自然不好去问贾母,李纨等人,能倾诉心事的,就只有柳湘莲等死党了。
柳湘莲很是耿直,告诉他这种女人天生轻浮,他们在泰西那边见太多了,仗着自己有几分姿色,谁有钱谁有本事她们就跟谁,根本就没有心,甭管她是谁,最好是能不招惹就别招惹。
这种女人,长得像荣寿公主都是侮辱了荣寿公主。
至于冯紫英,人家的回话是:能不能跟哥哥介绍一个。
贾宝玉:……
这柳湘莲说的还算是人话,冯紫英这混蛋,总没一句正形。
早知道,就不找他了。
正沉思间,无意中撞到了一个人。
贾宝玉慌忙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的。”
那人一抬头,“宝二爷?!”
贾宝玉吓了一跳,忙定神一看,也是惊道:“晴雯。”
晴雯头上包着个青布帕子,“宝二爷,你怎么在这儿?”
贾宝玉同时也在问,“晴雯,你怎么在这儿?”
晴雯笑了笑,“不是老太太和太太都走了吗?我们被抓起来,然后,审问过后,就把我们放了。”她见贾宝玉都还一脸的惊讶,忙解释了句:“我们是外面买进来的,跟那些家生子不同。再则,二爷走后,我就被二太太撵出去了。”
就因为她长得像林家的那个小公主,二太太见她总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拿了她个错,就把她撵了。
幸好她一手针线不错,这才在绣坊找了个活儿。
后来大晋物价飞涨,她挣的钱还不够自己买吃的。而焱华那边的商人肯定是不会放过这个时机的,也出了大价钱,招这些绣工好的绣娘去焱华。
晴雯这才签了合约,跟着几个平日里交好的绣娘,来了焱华。
她倒是没有想到,竟然还会在这里碰到贾宝玉。
贾宝玉遇到晴雯自然是高兴的,问了晴雯现在住哪儿,约定以后有机会就来找她。
晴雯长得也像黛玉,且那脾气也是爆炭一块,在贾宝玉的眼中,竟然奇异的与黛玉重合了。
而且晴雯并没有如尤三姐那般,见钱眼开,人家宁肯靠自己的手艺过活,在贾宝玉的眼中,自然是比尤三姐姐妹不知道高贵了多少。
“要不然,晴雯,我去求老太太,让她把你赎出来?”
晴雯笑着摇头,“不用了,宝二爷,我现在也没有卖身,我靠自己的手艺挣饭吃,也挺好的。”
刹那间,晴雯在贾宝玉眼中,变得高贵无比。
梦游般回到荣国府,贾宝玉在自己屋里坐了半天,一颗心砰砰直跳,他觉得,自己好像又活过来了。
……
第321章 得不到的
晴雯其实是要感谢王夫人的; 若不是王夫人当初拿她泄愤,将她撵出荣国府; 她就不会靠卖绣品为生; 也练不出现在那出神入化的绣艺。
说不得; 她还会如同麝月那一干人一般,被关进狱神庙,受尽欺辱。
但是她也很感激贾宝玉; 若非跟着宝二爷身边,听他对那绣品的评论; 拜贾宝玉那挑剔而奇特的审美,她的绣品,只要一完成; 就会被人高价收购。
以至于她成了绣坊的摇钱树,绣坊老板为了拉拢她,还干脆认了她做干女儿; 给她办了焱华的户籍。
她现在焱华人,享有焱华对女子的权益与保护,这个于晴雯而言; 真的是脱胎换骨了。
再则,晴雯于贾宝玉,因为贾母当年的心思,她对贾宝玉也不是没有想法; 只不过; 以她的自尊; 她做不到如袭人麝月一干人那样奴颜婢膝而已。
现在,她与贾宝玉的地位一般,自然也希望贾宝玉如当初对待史湘云一干姊妹一般对她。
当然,这是晴雯姑娘的小心思,就不足对外人道了。
……
依阿华城当初设计得再好,不过那些用做行道树的树木终究过小,当时看着特别寒碜,被评为依阿华的一大败笔,被那些文人墨客讥笑了许久,说焱华虚有其表,连个买树的钱都没有。
而行道树这一措施,也被他们诟骂,说是太过刻意,没有一点儿天然的气象。
不过现在经过了这么些年,它们也终于长大了,行人走于其下,受其隐蔽,都是赞叹不已,称为德政。
而且君睿还特别都是选了的,比如在一个片区,这行道树都是一种开蓝色花的,花看的时候,看着就像是片蓝色的云彩,只看得人啧啧称奇。
尤其是走在那路上,两边树枝已然连成一片,脚下是蓝色的落花,头上则是蓝色的云彩,让人沉迷其中,不想离开。
至于那些专门跑过来照相的,就更是比比皆是。
如这样的片区还有很多,有专门栽樱花树的,有乐意看叶子的,人家专门种如银杏,枫叶之属。
反正现在依阿华的街道就是一景,大家一年四季都有追的。
甚至有人成亲人家请客都不在家里请了,专门找各个街道的饭馆,应着景请客。
以至于出现各种不合情理的事。
比如樱花开了,就一窝蜂的都跑到有樱花树的街道去请客,弄得那里的酒楼爆满,想要订个席都得排到樱花谢了之后。
然后等蓝花楹一开,大家又一窝蜂的往那边挤。
报纸上经常报道因此发生的纠纷冲突。
这些情况,算是重重回了当初那些无聊文人一巴掌,不是人家元熙太子当初不肯花钱,而是你们没有人家元熙太子的长远眼光。
所以看看人家元熙太子可以征服世界,你们只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忙活。
为了排解以上的种种冲突,于是在依阿华的郊区,又出现了各大度假的特色农庄,这才缓解了这种情况。
不然的话,真的是有的乐子看了。
为了吸引游客,各大农庄也使出浑身解数,栽了各色各样的花卉。
结果么,就是依阿华城成了一座花城。
而且由于依阿华城气候温润的缘故,非常适宜这些花木的生长,只要不是那种只能活在极寒地区的花木,你在这里可以找到这世上任何你能想到的花。
住在这座城市的人,那心情,自然是可想而知的。
贾宝玉对此是最羡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