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到红楼来爱你-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君睿一翘大拇指,“对,总算还有一个是清醒的。”
  黛玉不服气的道:“还有我,十九哥,我也赞成姑姑做女王的。”
  贾敏刮了她一下鼻子,“小丫头,气话归气话,不过,说实话,你姑姑在这方面,呃,还真是不怎么……出众。”
  君睿笑了笑,“姑姑,你就直说吧,我娘在这方面的确不怎么过关,她心太软,可以让她的某些方面,成为国家形象,嗯,她是那种善良的,慈祥的,圣母。至于那些不能见光的事,还是我来做吧。哈哈,我是黑暗的君王。”
  贾敏:……
  至于民间,那可真是热闹极了:
  “啊啊啊,你们听说没有,荣王千岁要奉皇贵妃娘娘为王!”
  “女人怎么能当王呢?”
  “女人不是就该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侍奉公婆吗?”
  “这个,本来就是娘娘了,当不当王也差不多吧?”
  “什么啊,如果只是娘娘的话,就得什么都听皇上的;可是若是做了王爷的话,那皇上也不能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哦,那照你这么说,咱们王爷孝顺啊,为了孝敬皇贵妃娘娘,宁可自己不当王,也要皇贵妃娘娘比宫里的那些娘娘腰杆硬些。”
  “嘘,你知道就是了,这话怎么能拿出来说。”
  “就是,小心你的脑袋,这些话也是你能说的。”
  “哦哦哦,那不是我们这边要出一个女王了?”
  “说的轻巧,哪儿有那么容易的事,且看着吧。”
  “女王又怎么样?那些番邦又不是没有女王,比如茜香国不就是女王当政?”
  “去,你都说了,那都是番邦了。”
  “对啊,荣王爷不也是奉皇贵妃娘娘做番邦女王,没错啊。”
  “咦,照你这么说,也的确不是不可能啊,反正都是在番邦。”
  “听说名头还挺大的,叫做什么万王之女王呢,听听,够气派吧。”
  “反正都是番邦的王,关咱们屁事,管那么多做什么?”
  ……
  ……
  女人们则是:
  “呀,皇贵妃娘娘要做女王了!”
  “还不是咱们王爷孝顺!”
  “我要是生个儿子也这么孝顺就好了。”
  “就是,王嫂子你要做了女王,你家那个只怕连对着你高声儿都不敢了。”
  “嘻嘻,老娘都当女王了,他敢不听话,敢不听话砍了他的脑袋。”
  “哈哈哈,女王娘娘好厉害啊。”
  “哼,回去好好教育我家那个小兔崽子,不求跟人王爷比,多孝顺老娘一二也是好的。”
  “就是。”
  ……


第177章 幸福的东南
  对淑皇贵妃的支持; 尤以东南一带为甚。
  君睿与林海他们的辛苦不是白费的; 东南现在经济发达,那真的是差不多家家户户都奔小康了。
  在大晋其它地方的百姓还在想着怎么填饱自己的肚子,祈祷老天爷保佑; 今年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的时候。
  东南那边; 基本大家已经完成了第一步; 基本家家户户都是旧貌换新颜,人家都重新修了自家的房子了。
  完成了升级改造的第一步。
  现在那边,基本家家户户都是砖瓦房了; 而且也学君睿,都动用了钢筋水泥。不修不行啊; 这里靠海; 年年都有台风; 以前的房子,那风稍微大点儿,一吹; 就什么都没有了。
  还是荣王爷好啊; 发明了水泥在好东西,再加上钢筋; 现在别说什么六级台风,它就是八级十级台风; 只要大伙儿呆在家里; 都不会害怕。
  而且; 因为家家户户都从事海贸; 不是自己做生意就是家里有人在帮老板打工。
  这才是他们最大的收益啊,这份收益不知道养活了多少人?
  现在大家除了基本传统的农林牧渔之外,又加了这贸易。
  而且许多人,他们就是不从事贸易,可为了赚钱,他们也会从事手工业,生产各种商品,让这些做生意的买去卖给那些西洋人,这才是最重要的收入。
  惠及了普通大众。
  养活了无数老弱妇孺。
  而这些人有了收入后,一是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二来,有了收入,经济能够独立,自然也加重了他们的话语权。
  一家家的小日子过得滋润着呢。
  这东南一带的女孩子日子也就越发的好过,那溺死女婴的情况,也就越来越少了。
  而且,男人多了后,想要娶老婆也就越发的艰难。
  俗话说的,物以稀为贵,也显现了在这里。
  现在是那些养了女儿的人家,越发的骄傲起来,想要娶个本地的女孩子实在是太艰难了。
  高昂的彩礼就不说了,关键是,那可真的是一家有女百家求啊。
  他们能不傲吗?
  现在东南这边,除了这娶老婆是个大问题外,其它的,他们简直都满意极了,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也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啊。
  偏远农村的就不必说了,人家是自给自足。
  因为君睿培育出良种,他们的生活是最先改善的。
  在吃饱了肚子之后,就开始变着法子的想着怎么养鸡养鸭,养一切他们能驯化的东西。
  反正那些城里人爱吃。
  而他们又有大片的山林可以利用,只要他们能养活,换钱是没问题的。
  再加上家里的茶树什么的,都能换钱。
  现在女人们的手工,也有人收了去,对他们来说,挣钱实在是太容易了。
  只要不是太懒的,家里差不多都翻修了房屋,住的舒舒服服。
  唯一抱怨的,就是那路太烂,想要出行,实在是不方便。
  山民尚且如此,那但凡近海,近大城市的,那日子更是天翻地覆。
  因为君睿提倡义务教育的缘故,这里的小孩子都必须上学,而且这么三五年过去,威力已然显现出来,别的不说,至少小孩子们现在都很懂礼貌。
  那些大一点儿,已然开始勤工俭学,帮助家里减轻负担。
  而自然家庭里也就相应的多出部分金钱来,用在了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上。
  比如说,广州和福州这边,那些居民的吃食明显上了一个台阶,大家一天到晚,都在绞尽脑汁想怎么做饭菜,才能好吃。
  再加之因为贸易的缘故,这里聚集了天南地北的人,大家的饮食习惯都不一样,于是,这里的吃食简直就成了大杂烩,哪儿的都有。
  北方的烤羊肉,到天竺的手抓饭,你都能在这里找到。
  所以不管那些山民养了什么,只要提到城里来,总有人要他的货物。
  然后,肚子吃饱了,这自然就要开始想别的了,都说饱暖思淫、欲么。
  嘴巴肚子舒服了,现在就要说精神层面的了。
  先兴起的就是社戏,什么人都有,自然什么调儿都有。
  且大家都是生意人,虽然说现在生活富足了,可是为了生计,终归是漂泊不定的。
  也就不大可能如长安那边的那些贵族一般,自家豢养小戏子戏班。
  这就给了那些戏班子的生存空间,这里活跃着各地的戏团戏班,娱乐了大家的生活,也养活了许多人。
  本来这边的天气就热,大家也不喜欢在家里呆着,于是忙完正事之后,都喜欢在炎热的下午,到茶楼去听戏。
  这里本来就靠近外洋,商贸发达。
  衣食住行。
  吃过了,自然就要说穿了,虽然仍然受到老思想的束缚,不过东南一带的人穿着比之大晋其它地方,明显花样多多了。
  什么衣服加外洋的花边啊,学着那些洋人在衣服上收下腰身,让自己的身姿显得更加的婀娜多姿啊。
  还有就是女人们出来玩的时候,不再她们的帽子上加幂篱了,她们也将那面纱收短,或者只到下巴,或者只盖到眼睛,让人无法将人认清楚就够了。
  有胆子大的,甚至就只戴帽子遮遮太阳,什么都不加的。
  而且她们的帽子也学着西洋人的方式,变化多端起来。
  帽子除了花,还会加上鸟羽来装饰。
  反正,现在东南这边,就是个中西文化融合的时期。
  香水与香丸并行,花边与刺绣齐飞。
  同样的,那些西式的糕点铺子也是四处落地生花,不过这边气候太过炎热,西式的糕点太过甜腻,大家也不能吃太多,生意好虽然好,不过却不如长安的火爆。
  不过这些糕点很对那些西洋人的胃口,被他们学了不少回去。
  君睿对此喜闻乐见,咱们究竟是谁在学谁呢?
  这还真是一个复杂的命题。
  糕点虽然没能达到它在长安的高度,甜点却是大行其道,天气热,大家都喜欢在下午的时候,三五朋友,聚到一处,听听戏,喝点儿茶,吃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