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在四个人也是吃过苹果的,都是切成小块你一块我一块的,林雨桐也没太在意。可这一人半个了,林雨桐才发现。人家吃苹果是连同果核一块吃的。她跟四爷吃的是少半个,刚好避开中心那部分。只怕之前剩下果核的行为,都被人家定义为浪费了吧。
这叫林雨桐心里暗自警醒。生活上得更注意细节才对。
尤其是出门在外的时候,更得注意这些。
到了京城,这住的地方,基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如今的一一五,换了名字了,叫一一五兵器装备总厂。
它现在是归属国资委管,因为重工机械的原因,人家现在升格了,成了Y企了。
从书记到厂长,可都是副部级别了。
赵平要求去重工机械,未尝不是听到什么风声,先一步走了。毕竟他的级别可够不上副部。到头来还是得为人家腾位子。与其调离到不知道什么企业的企业,不如自己先找好下家。
估计赵平和四爷想的是一码事,那就是迟早都得从一一五分割出来。
这个农机项目,就是撬开两者关系的一个点。
毕竟,挂在一一五下面,太受制约了。
不过,如今倒是因为一一五成了这么一个新出炉的Y企新宠,拿着介绍信,就能在指定的接待单位食宿。
出了车站,想找人接站那是不行的。没到那个级别。
想坐出租?
没有!
唯一能选择的就是公交车。
这时候的公交车,却也还行,不挤。一趟车也就几分钱,可也不是谁都舍得花的。大部分情况都是骑自行车出行,觉得方便。有那坐公交的钱,攒着都能买一辆自行车。除非是走特别远的路,才会选择公交出行。
上了车四爷就跟李奎说:“这事你的记在心里。回去跑一跑总厂,然后去一下市政,得给咱们争取一条公交专线。”
李奎一口应下了:“这事我记下了。肯定尽快给争取下来。”
一个场子几万口子人,好些人老婆孩子都在城里住,有一趟公交至少来往方便。
如今正在修路呢。各种物资要拉,运输能力得跟得上。不光是铁路得继续延伸,就是公路,也得配套的修起来。
公路起来,就该通一条公交的。这是必须要争取的事。
海潮就说:“当厂长也是不容易……还真是千头万绪,什么都得操心。”
等下了公交,又走了得有两三里路,才找见国资委指定的招待所。
标间就是两人一间房嘛。
林雨桐和四爷出示了结婚证、厂里开具的证明、还有户口本、粮油关系,又在另外两人的作证之下,才在人家跟探照灯一样审视的眼神下,拿了一间房的钥匙。两口子被允许住在一起了。
不过好歹也是国家部门的招待所,里面的条件还是不错的。
房间里有卫生间,带着淋雨,二十四小时供应热水。
一身狼狈的情况下,没有比洗个热水澡更舒服的事了。
住的不错,但吃的,就真心不敢恭维。连在火车上吃的都不如。
早上,一碗能照见人影的稀饭,一小块红薯,一个鸡蛋大小的窝窝头,还有一筷子切成丝的酱菜。
说一筷子,就真是一筷子。
碟子小巧到叫人怀疑人生。
不过价钱确实是能接受。只要一两粮票五分钱。算是很便宜的一顿饭了。
这次来B京,兵分两路。林雨桐和四爷下厂找人家要技工,而海潮带着李奎,去高校,要大学生。哪怕是去实习,咱们也欢迎。
海潮在大学有很多做教授的朋友,他去合适。
林雨桐和四爷呢,两人直奔机械厂。
四爷原本还想着,是不是在机械厂还能碰到故人。可到了地方才知道,真是想多了。
除了厂子名称一样之外,连地址都不对了。
进了厂子,给人的就是一种陌生的感觉,跟熟悉的那个厂子压根就没一点相似的地方。
介绍信递上去,人家也很热情。
毕竟这边是自己生产钢铁的,属于是走的开矿到各色成品一条龙的路子。而像是他们这样的机械厂,那就是钢材来了才按照国家下的任务加工呢。钢材企业,就属于他们不能离开的合作单位。要是跟这样的厂子搞不好关系,那是要耽搁事的。比如说,人家把原材料在手里多压几天,告诉你这种困难那种困难的。这一推迟,坏了,可能就影响了你完成任务的进度。
别觉得有上面调控出不了大事,是出不了大事,可三天两头在这种小事上找麻烦也很讨厌了。
因着一层关系,人家很客气。
态度也很好,“要人?没问题啊!”
当天,人家就召开职工大会,说明这个情况。还叫四爷去讲话,介绍厂子的情况。
然后四爷呢,要了一个能移动的黑板。
边画边解说,从厂子是什么性质的厂子,隶属于哪个单位的说起。在板上画着厂子的规划图。哪怕现在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清,但等会议结束了,必然是有人会过来看的。
然后大家才发现,这哪里是一个厂子,这是一串厂子。
这要是按照规划建起来,这是一个企业吗?
不是!
这是一座钢铁之城。
想去吗?
想去!
很多人都想去。
可是结了婚,拖家带口的这种,很难说动人家去的。
能去的,都是青工。一身热血,只想着为国家做贡献。哪里艰苦去哪里。
哪怕坦白的跟人家说了,如今还都是盖厂房的阶段,非常非常艰苦,可人家就是愿意。
不怕苦嘛。
既然人家愿意,那四爷和林雨桐就都欢迎。谁要报名表都给。
林雨桐呢,就跟人家厂子的妇女主任搭话,了解厂子里的一些情况嘛。很快,她把目标对准了那些单职工家庭。B京这边的厂子的情况还不一样,像是一一五,都有那种单职工的,家里的另一口子就是安置不了工作。而再B京,这种情况更严重。这种家庭里,要是孩子一多,日子过的就特别难。
林雨桐就跟人家说:“大姐啊,您可以帮我转达咱们的意思。只要家属愿意跟着去的,都会安置工作。包括成年子女,咱们也会给予政策允许之内的照顾。如今虽说在建设初期,但是这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国家大力支持之下,咱们每个参与到建设中的劳动者,都能吃饱饭。”
这就是个很了不起的承诺了。
这位大姐大腿一拍:“你等着,我这就去通知去。”
因着这个政策,愿意报名的熟练技工就多了。孩子多收入少的人家,如今想不了那么远,只要一家子能活下去,能吃饱饭,就暂时不考虑其他了。
而四爷那边呢?
人家厂长偷着跟他说:“我这里有些人……也有本事,就看你敢不敢要了?”
四爷马上就明白了:“只要有本事,什么样的人,我都有!”
像是有苏美留学背景的专家啊,还有之前被打成‘右’PAI的一些知识分子。他们留在厂里很尴尬,在车间吧,又干不动活。不留车间吧……这里毕竟是B京,运动一来吧,各种的敏感。
这厂长觉得,不管那边说的再好,那也是山沟沟。这些人去了也好,两者各取所需嘛。
就这样,这一趟收获可谓是颇丰。
想去的人不可能马上就走的,敲定下来,然后才办各种的调动手续,只要过了年,人员能到位就不错了。这中间肯定有反悔的。可只要来一半,这一趟都算是没白辛苦了。
然后四个人接连走了好几个地方。东北西南的全国各地到处跑。
有些人不愿意在山沟沟里扎根,四爷就跟人家说,借调也行。就借调两年。咱们给的待遇好,等借调期结束,我们一准放人。
有两年的时间,也能培养一批自己的人了。
所以,为了挖人,政策是各种的灵活。
只要跟着我们走,你们要什么我们都尽量满足什么。
林雨桐感觉这段时间自己像是个人贩子。
在外面飘了两个月,等回到家的时候,都已经是腊月了。
而孩子也不在院子里住了,都搬去了厂里建好的平房去住了。
林雨桐家分了三间挨着的平房。排在家属院一排三号。
一号院归赵平,二号院归了副书记计寒梅。三号院才是四爷和林雨桐的。
赵平占了一间平房,两口子住用不了那么多房子。
计寒梅也是孤家寡人,一间平房足够。
只有林雨桐这边拖家带口的,给了三间。
两口子一间,端阳带着朝阳一间,丹阳和骄阳一间。老太太跟俩小姑娘住就行。完全是住的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