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苏联所发生的事情,更是让所有人都认识到了这位“红色战神”在那片土地上所拥有地绝对威望。一场令全世界都为止瞩目的莫斯科事变,竟然在苏联国内没有掀起丝毫的波澜,苏联的老百姓显然对这种事情丝毫不关心,而在军方。军方对这一事件则保持了绝对的缄默,没有半个人出来做任何表态,那气氛感觉起来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不过。苏联国内没有对此事做出反应,不表示国外的某些媒体不会做出反应。从莫斯科的动乱一开始,美英等国地媒体就开始盯着东边不放,而当那边大幕落下之后,各个媒体就更加疯狂了,什么“类似于法西斯的独裁”,什么“没有任何民主可言的暴政”等等,一大堆的帽子扣到了苏联的脑袋上。而楚思南呢,也从当初那个家喻户晓的“红色战神”,一转身成为了与希特勒、墨索里尼并驾齐驱地大独裁者,大野心家。
老实说,楚思南对英美国内这些媒体上连篇累牍的宣传报道感觉很不爽,他要发脾气……
在巴列维皇宫的金色大厅里,楚思南一脸怒容地倚坐在一把豪华的墨绿色软椅里,目光炯炯的盯着对面的几个家伙,一名出身安全委员会的翻译,局促的坐在他身后,正将刚才对面那两个家伙所说的一番话翻译给他听。
而在楚思南的对面,隔着宽敞的王宫大厅,行动不便的罗斯福与行动更加“不便”的丘吉尔也各自坐在一把相同的软椅上,后者叼着的那根大雪茄,兀自冒着缕缕的青烟。
今天是德黑兰会议正式召开的第四天,按照议程安排,今天应该就战后德国以及战后日本的处理问题达成各方的认同。但是出乎罗斯福与丘吉尔意料之外的是,他们对面这个眼看即将要成为苏联第一人的年轻军人,竟然在会议召开之前来了个节外生枝,他要求在各方达成协议之前,先解决一个同盟内部的问题。
当然,会议嘛,本身就是为了通过协商,解决各国彼此间存在的利益冲突问题,既然是协商,那么就要大家一起来商量着办,所以呢,楚思南提出问题来,本身无可厚非。可现在主要的问题是,他提出来的要求,让罗斯福、丘吉尔这两位领导人颇感为难,而且这个问题从本质上来说,同此次的德黑兰会议没有任何关系。那楚思南提出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呢,很简单,他以目前苏美英同属于反法西斯同盟阵营为由,要求两国政府平息其国内报刊对苏联政府的各种诋毁。
很显然,楚思南提出的这个要求,并不是那么容易在罗斯福、丘吉尔那里通过的,一方面来说,美英的体制同苏联不同,那些本身就是大财团的报业、电台,即便是总统、首相也不可能没有理由的强行压制他们的言论。另一方面,对苏联的负面宣传,也是这两位以及两国政府的高层所希望看到的,对于他们来说,苏联的红色政权就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他们的革命输出更是危险至极。这样类似的负面报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国内的“红色运动”高涨趋势。所以,一直扮演着黑脸的丘吉尔,便以无权干涉言论自由以及此为本国内政为由。拒绝了楚思南地提议。
“哼,”听完了翻译的说明,楚思南冷哼一声,他斜眼瞅了瞅对面的两头老狐狸,漫不经心的从口袋里取出一支香烟,放进嘴里,身后的翻译立刻起身为他点上。
“首相先生,政府无权干涉新闻言论的自由,哈,你说的未免也太冠冕堂皇了吧?”喷出一口袅袅的青烟。楚思南不紧不慢的说道,“据我所知。好像不久前首相先生以及您的内阁,才刚刚干涉了一次您所说地新闻言论自由吧?”
丘吉尔那臃肿的身子蜷缩在软椅里。当翻译将这番话告诉他之后,他皱了皱眉头,却没有说什么。
“怎么,要不要我给您提个醒?”楚思南带着一丝冷笑,飒然说道,“就在六个月前,贵国政府在南中国地缅甸。做了一件很无耻、很下作的事情,无巧不巧地是,贵国《泰晤士报》一位名叫埃尔姆的随军记者,在不经意间了解了那起肮脏事件的全部经过。啊,这位记者先生是何等的正义,他洋洋洒洒的写就了一篇长达一万两千字的新闻稿。并打算将这篇稿件在他所服务的《泰晤士报》上发表。这可是一篇很有分量地稿子,如果能够发表出来,我想全世界都将为之震惊了。毫无疑问,那样的话,贵国政府将会颜面丧尽,而首相先生您,哦,还有总统先生您,在世人面前那种坚定的、毫不畏惧的反法西斯形象,恐怕都会受到沉重的打击吧?于是呢,在那个夜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贵国地特工悄悄的潜入了埃尔姆先生的住所,哈,第二天,可怜地埃尔姆先生,就在他的卧床上成为了一具死尸,而死因却是他从来都未曾有过病例的心脏病。当然啦,那份义正严词的新闻稿,要悄无声息的失踪了,哈,真是咄咄怪事,首相先生请告诉我,如此做法,也是为了保障您口中所谓的新闻自由吗?”
丘吉尔的胖脸看上去无动于衷,但是他的心里却是咯噔一跳。这件事情显然属于英国情报处的疏漏,毫无疑问,苏联的谍报人员混进情报处了。不过他也知道,像这种事情绝对是无法避免的,而且从目前的情况看,既然人家敢于将这条消息透露出来,那么就意味他们同样不在乎自己去调查。无论哪国的谍报人员,一向都是单线联系的,也许在这个时候,人家早就把获取这个情报的那条线拆掉了。
“先是要求自己的盟友出兵助战,而同时全命令自己的军队大举撤退,不仅如此,连那明显占据优势的航空队也调到了北非,用盟友的部队当作炮灰,为自己部队的撤退赢得时间。哈哈,像这样一群无耻败类,也在我的面前大言不惭的畅谈什么自由民主,那我们的老对手希特勒先生,岂不是也成了天使般善良的人物?”楚思南毫无顾忌的对自己的对手冷嘲热讽。他知道,在这个会议室里,他有资格对面前这位顽固的反苏维埃大胖子冷嘲热讽,也有理由对他冷嘲热讽。这个会议室不大,但是却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决定世界未来的地方,而在这里开展的,也是一场国际博弈,很糟糕,在博弈的舞台上,只有强者才有说话的余地。
面对眼前这两个人,代表着苏联的楚思南有着绝对的话语权,而且在他看来,代表着英国佬的丘吉尔,根本没有同自己讨价还价的资格。战前,这个不甘寂寞的衰败帝国,在欧洲勾结德意,在亚洲勾结日本,简直就是彻头彻尾的法西斯支持者。在战争中,面对欧洲的德国,它无能为力,面对亚洲的日本,它同样无能为力。一场中南半岛的战役,十余万全副武装的所谓皇家军人,被几万日本兵杀得丢盔弃甲、哭爹叫娘,转过头去,却对中国坚持了数年之久的抗日战争不屑一顾。真是,自以为是的东西楚思南见过,但是自以为是到如此无耻地步的东西,他倒是第一次碰上。
“咳咳,好啦,好啦,两位,”一直坐在位子上沉默不语的罗斯福,这时候挥舞了一下手中的拐杖,他干咳一声之后说道。“我看我们没有必要在这种非关键地问题上做太多的纠缠啦。首相阁下,我看楚先生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现在我们是盟友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国内那么报纸做的也有些过分了,他们的报道不符合实际,严重的伤害了我们反法西斯同盟内部的友谊。所以呢,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做出一些约束也是有必要的,毕竟我们不能在彼此合作的前提下,却在各自地报刊上对盟友大肆攻击嘛。这样很不好。我同意楚先生的提议,尽可能约束美国国内媒体地言论。嗯,首相阁下。您的意思呢?”
“好吧,我可以尽力尝试一下,”丘吉尔叼着粗硕地雪茄,耸耸肩说道。既然人家罗斯福已经做出让步了,那他再继续坚持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在这种情况下。向苏联人妥协将会是最好的选择。
“呵呵,那楚先生在这个问题上,应该不会再有什么意见了吧?”罗斯福将目光转向楚思南,笑眯眯的说道。“本来就应该这样嘛,”楚思南已经从翻译的口中得知了对方的妥协,他嗤笑一声说道。
“那好。我们接下来是不是可以商谈一下会议的正式议程了?”罗斯福说着,侧过头对身后的一名随从使了一个眼色,后者会意地转身而去。几分钟后。这家伙就将一份宽幅的地图,摆放在了大厅中央那预留出来的大型会议桌上。
楚思南不用看也知道,那是一份什么样的地图,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将同对面那两个家伙,一起在这份地图上,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