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雨枪-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早晨风雨无阻地围着房子跑圈儿。
  然而,连初荷也需要用一分半跑一个来回,薛怀安想到这里,觉得谜题又解不开了。
  初荷看着他苦思不解的模样,问:“你认为,程校长有可能在换衣服的间隙,沿着小路跑下来杀了小月再跑回去?”
  “你看,一个人不会平白无故袭击我,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我们可以假定,他袭击我就是为了让我不要发现什么与昨日凶案有关的东西。换一个角度说,就是有什么重要的和凶案有关的东西留在了那里,因为昨日锦衣卫护送众人下山,后来又封了山,所以他没有办法拿走。而你说过,昨日用那屋子的只有你们程校长。”
  初荷不可置信地摇摇头,说:“她跑不了那么快。”
  薛怀安常说初荷跑步的时候像个女妖怪,即使大多数男人也跑不过她,路程短的时候还看不大出来,距离一长就格外明显,一分半的时间对于她来说就是在曲折的山道上往返跑了差不多一里来地,也就是一千六七百尺,换作一般女子,即使体力和耐力俱佳也需要耗时两分钟以上。
  “往返两分钟,再加上杀人和拖尸体,没有六七分钟是不可能办到的。如果考虑到还要换戏服,还需要平复了呼吸去唱戏,没有十五分钟是做不到的,就算你们程校长是武林高手,懂得轻身功夫,能在树梢间飞来纵去,我们折一半时间也是七八分钟,所以,从时间来看她不会是凶手。”
  初荷点点头,她自己也跟着薛怀安学了些武功,知道所谓飞来飞去的轻身功夫只是侠义话本小说里面的夸张,这世上哪怕是顶尖的武林高手,也只能做到腾跃如猿,行走如飞,长途奔袭而气力不衰,若说真的像鸟儿一样在树梢间飞来纵去,那是决计不可能的。
  薛怀安想了想,又说:“但是从时间上来看,如果当时后窗开着,程兰芝很有可能看到当时杜小月被害的情形,如若真是如此,她什么也没说就很是可疑了。”
  初荷听了微微一惊,问:“有没有可能凶手是一个知道这里有小门的人,所以杀人之后没有溜下山,而是跑上来,然后在那屋子里面藏了什么东西?”
  “也有这个可能,不过那就需要解释,为什么凶手不跑下山,而是跑上来。走,我们再回去看看。”
  两人重新走回茶室,四处细致勘察一番,却不再有什么新的发现。薛怀安回到放置戏服的小屋,站在后窗眺望山中景色,可以看见青石阶曲折蜿蜒地盘山而下,消失在青山翠岭之间,隔着层层树木,隐约能瞧见半山亭有些褪了色的朱红顶子。
  “杜小月去做什么了呢?是下山去吗?但也有可能是去什么地点见什么人,比如,就是去这个半山亭。去见谁呢?那个她托付你递送包袱的男子吗?”薛怀安喃喃地兀自低声说道。
  初荷站在薛怀安身后听着他的自言自语,心中害怕自己那日在茶楼的胡说八道将薛怀安引入歧途,赶忙拉了拉他的衣袖,面对回转过头的迷惘眼睛,比出“凶器”两个字。
  薛怀安如梦初醒,一拍脑袋,道:“对,应该先回去看看凶器。”



  初荷知道薛怀安虽然是个公认好说话的人,可是一旦他真的下定了什么决心,却是万难动摇,故而这一路上,她极是乖巧,关于杜小月案子的进展半分也不去打听,一进惠安城中,便和薛怀安分了手,独自往铁匠铺子赶去。
  惠安城原本的三家铁匠铺子,到了今年年初,就只剩下一家。说起来,这虽然只是一时一地不打眼儿的变化,却和这八九十年来南北间变幻的风云有关。
  当初清人入关之后势如破竹,一路南下,一直打到长江边上才由于地势阻碍给了南明一段时日喘息。然而因为早前溃败得太快,南明兵将士气低迷,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样隔江对峙的局面并不能维持很久。但这时,名不见经传的南方官吏张昭于朝堂请命带兵抗击清军,并在一连串不可思议的胜利之后,暂时稳住了局面。
  若只是冒出个张昭,或许他也无法靠一己之力挽大厦于将顷。偏此时,散落在北方各处的李自成旧部突然又活跃起来,依仗不知从哪里得来的先进火器,把清廷搞得很是头疼。南明则任命张昭为内阁首辅,这凭空冒出来的年轻首辅脑子里有很多前无古人的想法,其中之一便是大力发展钢铁冶炼和制造业。到了近十年,有实力的钢铁商人已经成功地将铁匠铺子赶出了南明的大城市,而如今,就算在惠安这等的小城,炼铁小作坊也终因无法和从贵阳这样的钢铁重镇运来的量产铁具竞争而关门大吉。而唯一剩下的这一家,则完全是因为老板心思活络,一方面销售贵阳铁器,一方面又按照顾客的特殊要求提供定制铁具。
  初荷来到铁匠铺门口的时候,看见五六个工人正在把一个大箱子往铁匠铺子里抬。她站在门口等了等,看里面消停些,才抬步走进去。那个大箱子已经被拆开,里面装的原来是一台崭新的机床。
  铁匠铺里原来的机床初荷是见过的,因为不够精细,操作也不灵便,于造枪这样的细致事情上只能帮点儿小忙,但是这一台,似乎精巧了很多。
  只见一个身穿蓝布衣裤技工模样的男子正在那里埋头安装着机床,另一个身穿玄色长衫的男子则闲闲地站在那里,时不时提点两句。
  玄衣男子站在阴影里,初荷看不清他的面孔,只有他鼻子上架着的那副眼镜会随着头部轻微的转动而不时反射一道光过来,让初荷不由得挪了两步,以避开那反光。
  铁匠铺的曹老板看见初荷来了,热络地迎上来,道:“初荷姑娘来了啊,正好,今儿来了很多新东西,跟我过来看看吧。”
  初荷点头示好,被曹老板引到一个摆满各种铁条、钢条的大铁桌前。曹老板拿起一个约一尺长、两寸宽、半寸来厚的钢条说:“初荷姑娘你看,这是贵阳造出来的新钢,合不合你用?”
  初荷接过钢条,细看新钢的成色,摸摸敲敲,再用力弯了弯,越看心里越难以平静。
  她记得清楚,在太爷爷的《枪器总要》这部书中,提到过中国很早就知道怎样用焦炭提高炉温,同时加入一定比例的其他金属和碳,炼造出比铁更有韧性的钢。但是,这个锻造工艺的材料比例和方法没有被严格记载下来,口头上几经流传早已变了样。
  太爷爷在书中说,如果能在那种传说中的中国古钢基础上加以改进,很快,就可以有符合他武器制造要求的钢材出现,如果真到了那时候,火枪必将退出历史舞台,武器的历史,或者说整个世界的历史也必将翻开新的一页。
  然而事情总是说易做难,这几十年,由于被国家煽动起了炼钢的热潮,钢铁商人们一直在想办法制造出更好的钢材来,但是初荷至今还未发现符合太爷爷描述的钢材,除了今天手中拿着的这一块。
  曹老板见初荷拿着钢条,眼神却早已不知道飘到了哪里,假咳几声,将她拉回神儿。
  初荷放下钢条,拿出本子和炭笔,写道:“这钢是哪里造的?真是不错。”
  曹老板见初荷识货,顿时来了兴致,道:“据说是请了英国人在贵阳建的新炼钢高炉,铁矿石则是从南美进口的,好不容易才造出来的好东西。本来,这个英国工程师是要在啥苏什么格兰的地方搞他的设计,不想被贵阳顾氏花了重金给请过来。初荷姑娘真是好眼力,这可是真真正正用那个新高炉造出来的第一批钢条,还没有大量生产呢,据说是还在等配套的轧钢机,那新机器比现在的轧钢机好用很多,要六个壮汉一同使力,等那东西出来了,姑娘再要钢管,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初荷听了,心中更是翻腾:“现下手工造的火枪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轧钢机床压制出来的钢管质量不如手工钻磨出的枪管质量好,但是要是新的轧钢机真的在技术上提高了那么多,那么手工制造很快就没有什么优势,自己的枪恐怕再也卖不出那样好的价钱了。”
  “老板,来看看吧,装好了。”
  那个蓝衣技工的声音突然插入,初荷不由得被那声音牵引着望过去,但见曹老板乐颠颠地跑上前,按照那玄衣男子的指点开始学习怎样操作新的机床,机器在触及铁件的时候,发出刺耳的噪声,霎时吞噬掉整个世界的其他一切声响。
  初荷在一旁看着,发觉这个脚踏和臂摇的两用机床的确改进不少,切割的时候似乎更省力,打磨时则更精确细致,心底忽生感慨:原来,外面的大城市里,制造技术竟然在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