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轻轻地曳了曳离自己最近的海军将领赫尔默特海耶的衣角,罗根轻声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刚刚得到消息,日本”海耶小小声说,“决定继续保持中立!”
罗根顿时恍然大悟,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于旧的年秋天签订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当时对于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他还感到非常的无奈和失望,尤其是该条约第三项条款明确规定了“如果三饰约国中之一受到目前不在欧洲战争或中日冲突中的一国攻击时,应以一切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相援助”这意味着德国进攻苏联的情况下日本是没有义务对苏开战的但如果是苏军进攻德国,情况可就截然不同了!
全身心地投入空军作叭于。罗根在这之前确实没有将视角放到更高的层次,曲…迅忘”了远东还有一个受到该条款制约的盟友。他所不知道的是,就在苏军进攻德国的当天,德国派驻日本的外交官便及时将这场战事的发生告知给了东京政府,并提醒他们注意自己所承担的义务。
可是在此后漫长的魄个小时之内。日本政府都还在研究考虑当中,等他们郑重其事地作出决定时,苏德之间的战争已经导致了三十余万军人和平民的死伤,德军在主要战场后撤了刀0公里,苏军则相应推进了两百多公里,其兵锋距离拍林只剩下了一百多公里!
元首的嗓音掩盖了周围的一切。海耶继续小声说:“日本政府认为条约中的“军事援助,并不等于宣战!他们可以派遣一支军事技术队伍来德国帮助我们作战,亦或是提供一支舰队来保护我们的航运线!”
对于这些外交辞令,罗根并没有仔细研究过,但就在德国于4月日中午正式对苏宣战之后,并未遭到进攻的意大利政府也紧跟着向苏联人宣战了。考虑到;哟年秋天时的世界局势,三咋。国家签订这样的军事条约,除了承认彼此的势力范围之外。不就是为了形成战略上的配合进而压制共同的敌人么?
好不容易等到小胡子停下来大口地喘气,一贯在这个时候接下话题的凯特尔说:“有鉴于日本政府令人失望的决定,我们是否可以认为三国同盟条约已经失去了效用?”
里宾特洛甫的脸色看起来很差迷惑苏联不成反被对方迷惑,现在又被日本人钻了个大空子,当初代表德国政府签字的偏偏又是他自己。没有被元首送到绞架上已经算是走运的。
“失效,我认为应当失效!”元首挥舞着他那紧握的拳头,正当众人忐忑地以为他又要发表长篇大论的时候,前陆军下士伸手拢起被汗水浸湿并且披散在额头上的头发,转头看着外交部长。
“从严格意义上说,条约的废止应当是一方明确违反约定,或者一方因为某些缘由宣布废止!”里宾特洛甫绕了一圈,言下之意是日本人确实钻到了这个空子。
“既然我们事实上已经控制了不列颠。而东京又不愿意对苏联作战。我认为这项同盟条约已经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只是轻易废止的话”那么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亚、斯洛伐克、罗马尼亚还有南斯拉夫该毒么办?重新签署新的同盟协定?”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奇的问题很有针对性,这《三国轴心协定》不仅仅是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具有约束力,保加利亚等几个国家也是作为该条约的补充和后续加入轴心国阵营的。
墨索里尼和他的意大利打仗虽然很烂,但同盟态度还是非常坚定的。其战略上的从属态度也决定了他们的条约位置,但是保加利亚等几个国家可就不同了,它们无一例外是在德国利诱威逼的手段下绑上这辆战车的,面对强大的苏联军队汹涌而来。若是旧条约宣布废止,这些国家迅速倒戈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个问题其实还有个解决的办法!”
罗根踌躇着该说些什么的时候,位于前排的海军元帅雷德尔抢了先。自从击败头号海上强敌英国之后,从牢笼中解脱出来的德国海军终于有了谋戈广阔战略的空间。由于“巴巴罗萨”只需要投入海军的部分主力,而元首又始终觉得地中海应该让给意大利盟友,此两项都省去了德国海军落脚于小地方”的麻烦。直接将战略眼光放在了浩瀚的大西洋以及更为遥远的目标上一也就是说,在德国陆空军尚全神贯注于东线之敌时,唯独德国海军提前将战略上升到了全球高度。
所有人不无意外地将视线集中到了意气风发的海军总司令身上,学富五车的元帅不慌不忙地说:“以日本的战略态势,其强大的海军必然不会在中国海域无所事事地游荡,若要南下进攻英国殖民地,菲律宾是他们无法逾越的一道屏障!既然东京政府可以这样解释条约中的军事义务。我们完全可以在相对应的情况下给予相同的待遇!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最好能够将这一点以外交公函的形式转送给日本政府!”
懂或者不懂,在场的将领和官员们都在思索,过了好一会儿,小小胡子元首击掌道:“说得对,我们就应该这样对付那群肮脏的猴子!苏联人现在看起来很强势,但他们全力以赴的进攻已经被我们三分之一的兵力牙氐挡足了,所以,凭借德国的现有力量。我们足以击败苏联人!”弈旬书晒细凹姗不一样的体蛤
第45章 以变应变
了沉甭幕下,位干奥尔什丁城区的德军防御,事里,度惧将士们为倦意所困。顾不上多啃几口面包。一个个东倒西歪,就连四凸不平的瓦砾堆也能够当床用。然而战斗的间隙甚至还没有持续到一整个小时,苏军的凶猛炮火就再度袭来,大小口径的炮弹认认真真地将已经沦为废墟的城区重新梳理一遍小等到视线中已经看不到任何生命活动的迹象,红军的坦克和步兵便又如涨潮一般涌现一一其势之猛,犹如不断冲刷着海滩的浪涛,永远不知疲倦!
身心俱惫且缺乏弹药的德军官兵们,不得不强打着精神进入防御阵地,这艰苦卓绝的战斗是前所未有的,而作为职业军人,他们每一个人都已经拼尽了全力,但这里毕竟不是莫斯科或者伦教、拍林。两天两夜的坚守,在苏德双方指挥官看来已经算是不小的奇迹了。随着双方距离的拉近。激烈的枪炮声终于在黑夜中爆发出来。德军步兵和伞兵的反坦克武器虽然能够抵御苏军肝快速坦克和,系列轻型坦克的冲击,但随着以系列重型坦克的出场,德军必须付出加倍的伤亡方有可能守住阵地。即便如此,仍在德军控制下的城区面积不断缩水。近2万名官兵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若是守不下去了,突围是几乎没有任何希望的小若是放下武器,那又将是德军自战争爆发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体投降!
在华沙,在东普鲁士东南部的要塞区。疲倦的德军官兵们也不同程度低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孤立在前线的部队渴望己方主力的反击,但是反击的号角在哪里?“一连的撤下来休息,二连的上!”
在位于德国和波兰旧边境线的小镇伦克斯特,隶属于德国国防军第32步兵师的年轻小伙子们正汗流浃背地挖设防御工事。由于持续的劳作极度缺乏体力,而这样的工作又还无法以自动化的机械取代,军官们只好让他们手中的连队轮番休整,以确保整个工程按照上级要求的进入推进。随着一条条堑壕、一座座掩体以及铁丝网区域的逐步成型,建立在一座山丘上的村镇只有几十栋建筑物实际上已经被层层叠叠的防御工事妥善地保护在了德国边境线一侧,炮兵阵地巧妙地利用了这里的地形。使得从东面进攻的敌人无法直接轰击,而跨越两个国家的公路仍然保持着畅通,且每个小时都会有大量的卡车运送部队和物资进入波兰地区,但那些提前放置在路旁的钢架路障随时可以将它隔断。
“这将是用来阻止苏军进入德国的最后防线!”
士兵们从自己的军官那里获得了这样的信息。此时最前沿的阵地还在百多公里之外,看起来很远小但真正能够称作为“防线”的只剩下两条,其一是德军已经坚守了近刃个小时的比得哥煦托伦卡利什一线。但在苏军一个白天的轮番冲击下,这条防线非但没有因为德军防御部队的增加而愈发坚固,在一些缺乏地形条件的地段,防御工事损毁殆尽,若不是德军及时调动了装甲部队进行增援,苏军甚至已经在维瓦斯河下游取得了突破一一精通闪击作战的德军将领们不会不清楚,一旦苏军装甲部队在德军防线上撕开一个口子并且利用速度优势快速迂回,那么德军机动能力较慢的步兵就有可能变成对方的饺子馅!
这第二道防线便是德军在波兰地区的预备防线。它的宽度和一线防线基本一致,但防御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