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普通的内河驳船法国人自然也不少,但要将它们开过英吉利海峡。库伦不得不佩服德国人的想象力和勇气不论从哪个方面说,它们都不适合在海上航行。套用周星星的话:大海是很危险地,赶紧回你们的池塘去吧!
无可争辩的事实是,德国人不但把这种船弄过了海峡,数量还相当可观,而且库伦注意到它们的甲板上放着一个个用帆布覆盖的货堆。下面是什么?大炮?坦克?还是德国人的秘密武器?
妾!
不远处的另一座壁垒中,炮手们按耐不住开炮了,别人的事情库伦管不着,他迫切地关注着那些缓慢靠近海滩的驳船,炮弹激起的水柱就落在其中一艘旁边,白色的水浪轻而易举地涌上了甲板,船体大幅度地左右摇摆,有几个戴着钢盔的德国兵立足不稳,竟直接落入海中一看样子若是换了威力更大的炮弹,这些驳船没准就直接翻过去了!
友军并不精准的炮火继续射击,直到第四枚炮弹,他们才打中了一条驳船,在炮弹轻而易举地炸断船体时,库伦终于看到了其中一个“货堆”露出真面目”
那,竟是一辆坦克!
“开火!快开火!”库伦急了,如果这些驳船上的“货堆”都是坦克,那么意味着至少有两个装甲营的德军正冲向这片海滩。每一辆上岸的德国坦克,都将对己方防线构成巨大的威胁三角钢架?上帝保估,它们可是死物,马奇诺防线最后的战斗已经证明,德国人的爆破组完全能够帮助自己的坦克突破这种障碍!
炮手曳动炮绳,巨大的轰响立即充斥在壁垒有限的空间里,而且在开炮的刹那,这种老旧的火炮猛然向后一跳,从反面证明了火炮制退器的重要作用。库伦赶紧观察弹着点,好指挥士兵们调整射击参数,却发现跑在最前面的那艘驳船已经在距离外围三角铁架一箭之地的海面上停了下来。
搁浅了?
借着不知是哪一方发射的照明弹,库伦看到了一群戴着大沿钢盔的德军士兵们从驳船跃入齐腰深的海水中。隔着好几百米的距离,英军堑壕中的机枪开火了,想用密集的子弹阻止这些德国爆破手靠近铁架,然而这时候驳船上的帆布被掀开了,不大的船上竟然装载了两辆四型坦克,它们稍稍调整炮口,很快将炮弹砸向了英军机枪火力点!
对于这样的战术,库伦目瞪口呆,然而更让他惊讶的是,后面一艘驳船竟停在而前面这艘驳船的**后面,两船首位相隔不到一米。
库伦忽然发现,这些驳船后部的驾驶宴都特别低矮,好像是经过特别改造,只要在拆去上部的顶板,坦克车辆就能直接驶过,而这些船一艘接着一艘,莫不是打算搭建起海上浮桥?”,
月下旬了,兄弟们,持票观望的该出手啦!!!
,万比北
威武秋风落叶荡英伦 第18章 空降猛士
司年的夏天对千整个英国来说都是相当煎熬的。他亿抛也训缺、处境孤立:没有足够的飞机来抵御德军空袭,没有足够的武器来装备士兵,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构筑起沿海的反登陆防线,他们不得不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来筹集钢林”
万幸的是,月初的时候,大部分的一线防御工事都按照最低标准完工了。库伦和他的炮手们所处的海岸壁垒就属于其中一处,令他们感到庆幸的是,海滩方向直射而来的两枚炮弹都没能打穿它坚厚的外墙。然而,步兵炮有限的威力和曲射的弹道决定了它们也很难对那些搁浅的驳船以及驳船上的德国坦克造成致命的威胁,双方的相互攻击就像是两个拿着枝条相互抽打的成年人。尽管身上不断有新的伤痕出现,却没有形成本质的伤害。
“伙计们,瞄准最近的那座浮桥,开火!”
库伦愤怒地吼叫着。十余发炮弹过去。海面上的驳船只减少了两艘,他所谓的“浮桥”就是由靠岸的驳船首位相连、拼接而成的浮动栈桥,也就是德国人所称的“陆桥眼下,从沙滩到近海处的海面上已经形成了五条这样的海上桥梁,虽然它们的长度从五、六十米到将近两百米不等,但已经足以让那些吃水较深的中型和大型货船靠上来装卸兵员物资了!
视线中,怀特岛方向果然出现了更多的船只!
又一阵隆隆的爆炸声传来,库伦透过射击孔一看,登陆的德军步兵们快要在反坦克铁架区域中成功爆破出一条通道了,有两辆德国坦克已经驶下驳船进入了这条通道,几辆身形略小一些的三号坦克停留在一排铁架的后面,海水几乎没过它们的履带细这是否超过了它们的最大涉水深度已经不重要了,关键的是,它们方形炮塔上的短管火炮正不断为爆破突击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对面的堑壕中,英军的机枪火力已经大为减弱了,而他们的反坦克枪和小口径反坦克炮却很难对铁架后面的德国坦克构成真正的破坏!
加上来自怀特岛的德军炮火,激烈的枪炮声遮蔽了一些本应该被察觉到的声音。黑漆漆的夜幕中,大群容克一又一次从怀特岛上空飞过,在地面信号的引导下,它们在怀特岛以北大约旧公里处打开机舱门,成百上千多白色的伞花,悄然绽放在夜空当丰。
这一次,伞花下吊着的绝不再是稻草人了。
隶属于德国空军模范空降营第一伞兵连的威廉凯斯特上士极其光荣地成为第一个空降到英国本土不算沿海岛屿的德**人。由于目前使用的仍是小型快速伞,他随身携带的武器仍只有一支口巫和两枚恤手榴弹。落地之后,他迅速解开降落伞背带,掏出手枪,警惕地环视一圈:还好,没有落在英军阵地或者村镇中,被英国士兵的密集火力打中也就算了。若是被英国农民的耙叉干掉,那才是帝国的巨大悲剧呢!
“噢!”
身体略微发福的一等兵卡尔重重地砸在农田里,空降兵副总监酝酿的“换伞”计发,对于他这样的“重型伞兵。绝对是好消息。由于接连一个多星期滴雨未下,这地面坚硬得如他石块一般,而且就在他头部往前大约半米的地方就矗立着一块“丘吉尔芦笋”!
卡尔的幸运属于概率问题,在英格兰南部的农田中,每隔二三十米就有一个三角状的水泥墩子,也就是传说中的“丘吉尔芦笋”它们能够轻松地划;破滑翔机的肚皮甚至让机体造成粉碎性骨折。若是德军的滑翔机试图在这里滑降,那么与;“丘吉尔芦笋”发生碰撞的概率在八成以上,机降士兵的阵亡率恐怕也在六成以上还未降落就已经折损了过半的战斗力!
尸万
对于近乎垂直降落的伞兵而言,撞上“丘吉尔芦笋”的概率就能够用面积来计算了:近3四平米的地面上才有一块基座面积不足平米的水泥墩,中标的概率已经远远小于百分之一。不过在怀特岛战役之后。英国人除了建造数以万计的“丘吉尔芦笋。之外,还打算在靠近海岸的开阔地带树立带尖叉的木杆和钩刺。若是浩大的工程最终完工。对于德国伞兵而言也同样是噩梦一场!
站在陌生的英国土地上。凯斯特根本顾不上笨手笨脚的下属,他眼尖地膘见一具飘向东面的装备筒,赶紧招呼已经落地的两名同伴过去。
就在这个时候,北面隐约传来了卡车的轰的声,紧接着是清脆的枪响一一听起来,应该是李恩费尔德之类的手动步枪。
就战术和战略而言,下羊的“稻草人计发都是一个巨大的成功。德军指挥部在摸清英军反空降作战模式之后,立即组织经验丰富的伞兵军官们研究对策。针对性极强的战术旋即下发到了每一个参加伞降的排、班。
“有手榴弹的跟我来”。
面对这意料之中的情形,凯川毡…着冷静地招呼陆续降落下来的伞乓同伴,顺势拽着,领把他拉了起来,“赶紧去收集装备筒!”
就卡尔的体重而言,手榴弹确实是一具降落伞难以承载的额外负担,他痛苦地揉着自己的胸口。一颠一颠地跑开了。
凯斯特手一挥,带着七、八个伞兵摸黑朝北面跑去。
渐渐的,远处的枪声越来越清晰。卡车的发动机也在沉重地嘶吼着,视线中,车灯就像是暗夜怪物的眼睛一般在轻微地跳跃着。估摸着已经够了距离,凯斯特低吼一声“趴倒。”带头伏在田埂下面,紧随而来的伞兵们也一一照做。
泥土的芬芳涌入鼻中,不过凯斯特无暇去享受大自然的气息,他从左右两只靴子里各摸出一枚长柄手榴弹。小声说:“大家注意了,我说扔再扔,每人一次只能扔一枚!”
隔着稍远的伞兵相互传达,每人顶多带了三颗手榴弹,更多的弹药,还都在那些单独伞降的圆柱形装备筒中!
天色虽暗。但在炮火的映衬下,白色的伞花仍然能够辨认。从其他地方赶来的英军士兵,显然已经找准了这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