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可欣不听这话还好,一听了,顿觉一盆冷水兜头浇下,气呼呼地坐下来,忿忿不平地说:〃好嘛!后台子不许女人进?哼!我不稀罕去儿!〃
这边白文卿早已到了后台门口,一掀门帘子进去,只觉掉进了一个颜料的漩涡里,伶人们脸上浓墨重彩的颜色、雪白的水袖、各色的戏服、令人眩目的头面水钻,角角落落还有人在那里用着二本嗓熟腔儿……
若是来找人,光凭眼睛看倒有些费力的,可白文卿却毫不费力,因他一眼便看到那件大红戏服,颜色初凝如牛血,色红极甚。
白文卿慢慢走过去,坐在一面大圆镜子前的徐淮宣看见他,惊喜交加,只回过身来问道:〃文卿?!你怎么来了?!〃
两人拉着说着一会子话,徐淮宣这才知道,原来这会馆里请唱堂戏的张会长就是张可欣的父亲,也就是电影的投资人,徐淮宣笑道:〃好,那么,今晚你要听我唱戏了。〃
又低头看了看身上那件大红色戏服说:〃去年买这件戏服的时候,我不是还和那王裁缝儿说,我又不唱拜堂的戏,要这么红霁霁的做什么?谁知道拜堂的戏今天就唱了。〃
白文卿笑问道:〃唱的什么呢?〃
〃桃花扇,〃徐淮宣告诉他,〃李香君和侯方域的戏,今晚唱的是里面的折子戏眠香。〃
白文卿笑道:〃好,这一折是讲侯方域梳拢李香君的戏,唱着也喜气。〃
徐淮宣看着他笑,冷不防把那待会儿上台唱戏时要用的红盖头盖在白文卿头上,又把盖头顺下来拿在手里,白文卿一脸懵懂地看着他:〃做什么?〃
徐淮宣只伏在桌上憋不住地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末了笑得痛快了,只直起身子一本正经地说:〃你看不出来么,我在梳拢你呀。〃说着又忍不住笑。
白文卿被他这一闹,脸有些红,只扯开话头道:〃闹什么,我来是有事问你。〃
徐淮宣抬头看着他笑:〃什么事儿?〃
〃听说今天锦堂社也来唱堂戏了,〃白文卿担心道:〃你堂叔看见他们会不会……〃
徐淮宣笑道:〃诺,你担心我堂叔和他们吵起来么,这你不用担心,你看……〃
说着他便悄悄做了个指的手势给白文卿看,压低声音说:
〃那边都是锦堂社的,和我们临轩班就隔着三寸宽的地方,低头不见抬头见,我堂叔要是想吵,刚刚早吵起来了,他为什么不生气?〃
〃因为在他眼里戏比天大,就是这会子在旁边的是杀父仇人,在他心里,也得先把戏唱完了再报仇!〃
徐淮宣说完,微微笑着,看着白文卿说:〃所以你不用担心,至少在戏唱完之前不用担心。〃
不知是不是他身上这一身大红色戏服的原因,白文卿低头看着坐在木椅上的徐淮宣,只觉得他的眼睛里也映上了绯色,灼灼其华。
大概是有些入戏了。
白文卿讷讷地,只说道:〃那就好,那我先走了。〃
徐淮宣笑着看他,轻软着声音,无限温存:〃去吧。〃
☆、旧时模样
白文卿从后台出来,回到座位上看着戏台,不一会儿乐音响起,生角侯方域与旦角李香君上场介。
二人皆袭一身红色喜服,李香君盖着红盖头,与侯方域款款温存。
这一出戏乃是昆曲桃花扇中眠香一折。
桃花扇系清朝云亭山人孔尚任所撰,戏中所写,就是明朝末年南京近事,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侯方域唱介。
梁州序:
齐梁词赋,陈隋花柳,日日芳情迤逗。
青衫偎倚,今番小杜扬州。
寻思描黛,指点吹箫,从此春入手。
秀才渴病急须救,
偏是斜阳迟下楼,刚饮得一杯酒。
又,李香君唱介:
楼台花颤,帘栊风抖,倚着雄姿英秀。
春情无限,(勾叠水袖,自袖中取扇介)金钗肯与梳头。(打开折扇介)
闲花添艳,野草生香,消得夫人做。
今宵灯影纱红透,
(侯方域与李香君二人各执扇面一端介)
见惯司空也应羞,(二人勾叠水袖合扇介)破题儿真难就。
……
戏台上还在唱,后台里老班主听着,倒有些担忧起来,这戏中人情意,何以如此之浓蜜了?恐怕将来不好。
千叶也在后台听着,只觉徐淮宣唱这一段,端的是字清腔纯,流丽悠婉,不觉听痴了,连师弟月红在一旁唤他,也没有听到。
月红眼见师哥听戏入了迷,只在他胳膊肘上轻推一把,千叶被这一推,回过点神来,看向一旁师弟,也不说话,只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他。
月红从身后慢慢拿出一枝花开红色海棠来,递给师哥:〃给。〃
千叶接了这花,笑起来:〃真好看。〃他还要再说些什么,师弟月红早已跑到角落里去了。
千叶拿着这一枝红海棠,趁着众人听戏不注意的空当儿,悄踱到锦堂社那边,只看见楚生正在那里熟腔呢,千叶笑嘻嘻把花递给他,〃给你。〃
楚生摇摇头:〃我不要。〃
〃为什么?这花多好看。〃
〃反正我不要,好看我也不要。〃
〃真不要?〃
〃真不要。〃
千叶很失望地,拿着花走开了。
过了一会儿,戏台子上眠香一折唱完,徐淮宣从台上下来回到后台,只忙着卸妆换服,老班主看见他,也没说什么。
接下来该是锦堂社登台唱戏了。
楚生穿一身大红喜服,低头急步穿过后台,老班主看了,心里一惊,忙忙拽住他问:〃你唱什么?〃
一旁锦堂社的社长陈结衣过来,一把推开老班主,催着楚生和另一个生角上场了。
台上咿咿呀呀唱着:
齐梁词赋,陈隋花柳,日日芳情迤逗……
也是桃花扇眠香一折。
老班主听了,大怒,指着陈结衣骂:〃姓陈的!你威风啊!教手下徒弟偷戏不算,如今还和我临轩班的唱上对台戏了!〃
陈结衣颇不以为然地鼻子里一哼:
〃谁和你临轩班的唱对台戏?我徒弟这出戏,来之前我就叫他们排演的,也就是你们这戏班子比我们早唱,今晚这戏,算是你们占了便宜儿了!还说别人冲你唱对台戏!〃
老班主气得要死,他这辈子没打过人,这会子倒是真想冲着那张厚颜的脸甩上几个巴掌!
不说到底是不是陈结衣有意要徒弟唱对台戏,就他那三番五次地叫徒弟去偷戏,而现如今却一点没不好意思,就够老班主气得慌!
然而戏比天大,对于自家班子,老班主是这样想,对于别家的,他也一视同仁,熬到一次登台献唱不容易呵!老班主虽然生气,但也还是压住了脾气,忍气等锦堂社的戏唱完,再就这事理论。
老班主气得手抖哆嗦,在后台坐不住,干脆掀了帘子,到会馆角落里看着戏台上。
他倒要看看,这个锦堂社的小戏子究竟偷得徐老板几分了。
这一看,大吃一惊。
台上人身段、运眼、手法、唱腔、水袖的一勾和一挑,俨然已快比得上徐淮宣了!
是的,楚生这孩子聪明,从前已往看徐淮宣唱戏,只一遍,就可以把其中四功五法的精要悉数吸收,这就好比写字照着字帖临摹,但他也不是一味地临摹,而是临而不摹。
也就是说,楚生相当于把字帖里面的东西悉数吸收消化,等自己下笔的时候,这些消化了的东西,不用再刻意模仿,因为这些早已成为自己下笔时,潜意识里表现出来的东西了。
这些潜意识里表达出来的东西,恐怕他自己都没有注意到,因为不是刻意模仿,所以他下笔时,写的更多的是他自己的东西。
这就是灵气。
这孩子有灵气一一自己的灵气。
只是他现在年纪还嫌太小,唱念做打时不免显得青涩,如若假以时日,将来前途无可限量!
念及至此,老班主心中充满了一悲一喜,一怒一叹。
悲的是这样一个灵性孩子,若是走正路,何愁将来不能成名成角儿!偏偏倒阴差阳错投在陈结衣师门下,就出了名,在梨园行也是恶名呵!
喜的是昆曲终究算得是后继有人,在京剧江山代有才人出的大时代背景趋势下,昆曲如今儿也出了个拔尖的新人了!
怒的是,这孩子再怎么有灵性,那也还是偷过戏,而且还是偷的徐淮宣的戏!
叹的则是老天无眼,他陈结衣何德何能,够格儿收下这样一个徒弟!?
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班主从前始终不能同意这话,假若修行在个人,那还要师傅干嘛?要科班干嘛?哦,照这样说,大小伙子自己唱唱念念就能登台献唱啦?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