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红包”,还搞到了2辆“悍马”车,12门60迫击炮,几十支M16A1/A2式5。56毫米微声步枪、MP5SD型9毫米微声冲锋枪、加拿大的LDAP14手枪等特战兵器,“打游击”当然需要这些东西。
我军的突击队员用起这些兵器同样顺手,不过他们主要是了解这里的实际情况,以决定后续突击人员的加速运送。在林南炳他们的帮助下,以带来的助降装置很快建立了效率更高的直升机起降点。第2高原山地师的颜营长则率领1支10人的混合小分队,队伍中有海空军特种兵各2人,由林南炳手下的一个当地人作向导,开始向南方的恒春、南湾地区进发。台军在突击巴坦群岛失败后,急于加强东岸的防御,无奈受制于经济拮据,只能先加强南端的防御系统。台军扩建南湾港后部署了2艘永丰级扫雷艇导弹驱逐舰等舰艇,注重巴士海峡的反潜监控。在恒春附近扩建一个野战机场,挖掘了洞库部署2架P-3C和2架用于反潜的MD500型直升机,都装备了MK46鱼雷和深弹。还部署了1个中队的“天弓-2”防空导弹,实施区域防空。
总的来说,台岛南端的防御还是比较弱的,我军比较容易攻占,而且这里是丘陵地带台军要调集重兵反击也困难。控制这二处基地后,就有了较好的登陆场。第2山地师负责歼灭这处的台军守卫部队,并巩固登陆场。而由海空军特种部队负责夺取军港和机场。他们将先行控制一个隐形直升机的机降场,尽管通过卫星照片已经选了3处,还得实地侦察才能放心。
19日晚上到20日凌晨,这支特殊的空运队居然飞行了6个来回!他们的基地在伊特巴亚特岛,Z-17A取5千米高度的航线绕道南湾与台东之间雷达网的薄弱处,第一个航次化了2小时多,第二个航次采取了更大胆的措施。每架Z-17A下都挂载了一个隐形座舱,可以坐6个人呢。这倒不是我军的创举,美军OH-58D的下面就有外部吊舱的接头,我军电动直升机的余裕升力更大,普遍装备了各式外部吊舱接头,条件许可时都可以吊挂,以扩大直升机的装载容积。当然Z-17A的吊舱是以凯夫拉纤维为骨架的防弹玻璃钢制作,既有隐形性能,又有一定的防弹能力。战士携带的金属物件都得放入专门的吸收雷达波的织物袋中,好在这次官兵基本上不用带武器。如此一来,就不会降低直升机的隐形性能。到20日凌晨已有近3百名官兵隐伏在林南炳的果品加工场、史国勤的果园和南湾附近的一处基地-经过一夜的努力颜营长他们已经确定了一处机降点,并设置了隐蔽的导引设备。
20日白天,各个镇上热闹的总统选战弄得山区根本就找不到一个人,突击队员大都在抓紧时间休息,只有指挥员和通讯员在接收各指挥机构的情况通报。到了傍晚附近各镇的台独份子都在大肆庆祝,哪里会跑到山里来转悠。可是我军的先遣突击队可就忙开了,天刚擦黑6架挂着吊舱的Z-17A就到了杉林镇外的果园,只有2架着降,另外4架直接转向南方降到了颜营长的营地,第2山地师的师领导登岛了。到22:30,今夜的第3波直升机刚卸完人员和特种装备,就接到总部指令,按第二方案立即行动。
原来先遣队的各个行动小组都分配了攻击目标,他们将为DF-15、DF-21指引目标――台军的机场、防空阵地、指挥中心、港口的油库、输配电中心、环岛高速公路的节点、4个核电站的冷却水系统或变压站…;然后接应陆航集团军的突击队控制台岛南部和东部的登陆场。现在就比较复杂了,那些打击目标暂时弃了,要先确认攻击目标是否为台独系,确定后才能攻击。总部指令由于南湾港和恒春的机场均为台独系部队控制,第2山地师和配合的海空军特种兵立即按原定方案夺取到手。407库也为台独系控制由第1山地师立即夺取,师主力将使用这个库的武器、物资。…
此时,第2山地师在南湾附近的小基地刚集中了2个连,还有海军特种兵20人的小分队、空军特种兵18人的小分队。台军却有第11联兵旅留下的2个营在协同守卫,在港区有基地警卫旅的1个连,在野战机场也有1个连呢,这个仗怎么打?此时就可以看出实战经验的重要了,第2山地师的应变能力非同凡响。他们决心在台军尚未反应过来的时候实施奇袭,师长马建国大校命令组织1个加强排阻截台军在基地外围的2个营。自己率领1个连协同空军特种兵夺取恒春的机场,另外不到1个连的兵力协同海军特种兵夺取南湾港。敢于作出这个部署的前提是他们有我军战术导弹部队的火力支持。实战证明时机比兵力更重要。
马师长指令1个小组协同2名空军特种兵搭载1架Z-17潜伏至南湾基地的预警雷达站,另1个排则逼近了防空导弹阵地。空军特种兵和协同的部队先后潜入了恒春的野战机场。各参战部队都怀着必死的决心,以悬殊的兵力为后继部队打开一条通道。接到各分队到位的信号后,马师长一声令下,各分队展开了突击行动。结果是出乎意料的顺利,令马师长都不敢相信了。
先是突击雷达站的分队,他们把天线通往站内的信号电缆以干扰阻塞器加以封闭,控制室的值班人员以为出了故障,刚开门出来排障就被我突击队员干掉并夺取了雷达控制室。由于菲共巡逻艇的协助,此时巴士海峡布设的“银星”干扰器密度很大,我军的直升机群在南湾以南80公里处盘旋,台军的预警雷达就无法搜索到,机群一察觉台军预警雷达的脉冲消失了。立即全速向北推进。
那么“天弓”导弹阵地的搜索制导雷达在干什么呢?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它们原先都关闭着!台军太依赖E-2T了,这里的防空导弹部队,认为有了预警机和澎湖的超视距雷达,他们至少有15分钟的预警时间,这里还有指向南方的警戒雷达,哪里还用打开“天弓”的搜索警戒雷达呢。攻击防空导弹阵地的分队自然也轻易得手了,导弹中队的台军几乎被突击队员的冷兵器和微声冲锋枪消灭殆尽。
更令马师长振奋的是,突击机场塔台的队员看到塔台正在指挥1架P-3C着降,而在洞库中的1架P-3却未先行升空。在跑道附近还停着台军宪兵的吉普车。当3名队员正要冲入塔台内时,带队的洪志雄上尉突然听到,台军的空勤指挥又在呼叫:“203、203可以着降,204前往南部空域巡逻…”
洪上尉感到机会来了,他们等到一架S-2T着降后,台军指挥官精神松懈的时刻才冲了进去。突击得手,他们控制了塔台,留下一个吓得半死的少校,才得知了实情马上报告了马师长。原来这里的基地指挥部被台独系的家伙先下手为强夺了权,可是2架P-3和2架MD500的主要机组人员却是国民党系的人马,而且2艘永丰级扫雷艇、2艘“光华-6”型隐形导弹快艇导弹驱逐舰上都有不少国民党的人。于是基地司令官组织自己的人,并请第11联兵旅的宪兵帮忙整肃内部。可是南方的反潜巡逻也不能停顿啊,于是总参谋部又调了2架S-2T来先行执勤。
在那边南湾军港情况也大致如此。突击队在台军内部混乱的时候真是混水摸鱼了。马师长马上命令,既然台独份子已经把这里的阵营分清了,就毫不留情地下重手消灭台独份子,把国民党系的人马救出后集中起来。直到我军控制了这里的野战机场和南湾港,直升机群已经开始着降时台军总参谋部才知道这里出了问题,不过他们认为是国民党系部队干的,于是命令第31联兵旅立即实施反击。这道命令对马师长是正中下怀,此话怎讲?
第2山地师侦察营的电子战分队钻入基地的台军战术网络后截获了重要情报,对俘虏的审讯也证实了,第31联兵旅的2个营在旅参谋长的率领下驻扎在8公里远处的一个营地,营地就在905洞库的出口处。这个洞库地势极为险要,庞大的洞库群中储存着陆海空三军的补给物资。此时第2师再次显示了战术转换的高超本领,马师长立即指令颜营长组织小分队突击905洞库。同时命令负责阻截的加强排佯装大败,扔掉台军标志的武器和物资诱敌深入。
台军第31联兵旅的参谋长谢宗强中校倒是很谨慎,旅长鲁建初上校率旅的主力北上后他立即着手扩军,这里受台独势力的影响很深,很快扩充了1个营800多人,而且又武装了1个民防军大队有2千多人,经国防部同意也纳入他的麾下。武器是绝对不成问题的,他深为控制这一资源而庆幸。不过这一切都是极耗时间和精力的,所以接到总部指令后足足耽误了45分钟才能动作。谢中校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