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十三师借着晨雾的掩护开展进攻。守卫在阿特劳的俄军毫不示弱的针锋以对。但是,中华军的主力却没有放在阵线的最中心阵地,而是把矛头指向了俄军的右翼。既然库图佐夫没有带领部队返回古里耶夫要塞,那么现在的古里耶夫要塞就是空虚的,姚学才就是想用进攻把俄军从战线上调动起来,‘围魏救赵’,bi得他们不得不反身救援,如此路途上自己这边占据绝对优势的骑兵就可以大开杀戒了。
阵线最南端的斯拉夫人村落并不是右翼俄军的主阵地,它只是一个前沿据点,俄军只有一个营守卫在那里。受到了中华军的猛烈进攻,俄军虽然奋力反击,一个营损失了一半多人马,但仍未能顶住。
不过米罗拉多维奇并不在乎,主阵地还在后面呢。
叫战的最初时刻往往决定着战争的结局。中央和右翼阵地都已经打响了,只有左翼还依旧静悄悄。
库图佐夫并不担心受攻击最猛烈的右翼阵地,因为俄军主力布置在那里,主力炮群也在那里,稍后一点还有总预备队,指挥官也是米罗拉多维奇这样的勇将,因此他对右翼很放心。反而是兵力最短少的左翼,虽然有米亚雷河为靠,但仍不是一点危险没有的。
姚学才对右翼俄军发起了猛烈攻击,他并没有完全舍弃左翼,但是现在还不到左翼上台面的机会。
右翼传来的枪炮声一阵紧似一阵,很快就汇成了不间断的轰鸣。越来越多的中华军聚集在那里,姚学才的意图似乎已经暴lu了出来,他就是想在俄军右翼打开一个缺口,然后大军迂回包抄,再将俄军压向河边予以歼灭。
二十三师70团一个营利用田野上上的植被作掩护,bi近稍后的俄军阵地,但是俄军炮兵的一阵狂轰猛打,这个营连放一枪的机会都没有就被迫向后撤去,营长也负了伤。
接着70团团长亲自率领手下军队发起冲锋,在身后大炮的掩护下,二次进攻的中华军顺利击溃了俄军的掷弹兵,然后破入村落中。米洛拉多维奇调集兵力支援反击,一个村落又一次变成了血rou屠场。
阵地太,无法投入更多的军队,而且军队太过密集的话,也容易遭到敌人的集中炮火杀伤。留守团部的70团副团长将最后剩下的一个完整营分两部左右包抄向村落,不能再让俄军一波的进入村落增添兵力了,不然的话这一仗就彻底打成消耗战加添油战了。
一个整团的军力费了三个时才攻破了俄军两个村落,姚学才心中的怒火是一波接着一波。
库图佐夫这时候正在调集预备队开入右翼,从战场的反应看来,中华军的主攻方向确实是一片旷野的右翼。
双方二百门大炮展开了一场狂风暴雨似的炮击战,硝烟几乎完全笼罩右翼。白刃战,每一处拼杀到最后都是以白刃战收场为主。
华军的鲜血,俄军的鲜血,染红了一片片大地。
战斗进行到晌午,远远望去,战场上烟尘蔽日。大批的士兵在战场上蠕动,时而能看到整齐的纵队,不久又变成方阵;时而能看到一群群阵脚大乱的士兵狼狈往回退避,死伤者一个个扑倒在地上,失去主人的战马在哀哀嘶鸣。
每过一段时间,就有新的纵队、方阵向前进入战场,他们不是真正的生力军,而大多是从战场上退下后重新集结起来的。
人流如cháo,一涨一落,往复不已。被击溃的团队在向后退却,新的团队又补充上来,齐射、炮击、白刃战,然后又被击溃或是损失重大不得不后退,接着又是一场ji烈猛烈的炮战。
大炮的轰鸣声传到方圆数十里开外,连空气都在微微颤动。巨大的回声在田野里此起彼伏,在河面上婉转回dàng。挤满了逃难人群的古里耶夫要塞,所有的斯拉夫人和哥萨克都在坐立不安地倾听着远方隐隐传来的炮声,他们知道,这场战斗将决定他们的命运。
姚学才正坐在指挥所里默默无言,他心中很是不乐。很难相信战争会打成这样的焦灼。跟之前比起来,俄军的韧劲增强的太多了。
在于米洛拉多维奇战斗的时候,俄军勇猛虽然勇猛,但是过刚易折,这种勇猛的状态俄军并不能长久的持续下去。所以,ji烈的战斗中最早败退的往往是俄国人。可是今天……
在战场的另一侧,库图佐夫也坐在自己的司令部内。féi胖的身体,斜挎着肩带,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大脑袋上鬓发如霜,他戴着一顶扁平的欧式军帽,沉稳地坐在大方凳上,神情静淡,镇定自若。
可战场上两军正在进行着一场ji烈的较量,谁都明白,姚学才和库图佐夫表面上的平静、镇定,只不过是用来遮掩他们内心紧张的掩饰罢了。
阿特劳战场上双方意外的打了个势均力敌,谁都不能给对方以出其不意的致命打击。战事的焦灼让他们都知道,即使在任何一处chou出一点兵力实施机动,都会使自己那一方受到削弱,其结果不是在机动成功之前就被击败,就是由于机动失败招致无可挽回的灾难。
所以,即便左翼战场依旧安安静静,库图佐夫也只是从那里chou掉了两个步兵营,就再也不chou取任何兵力了。反而要求19师师长伊万诺维奇严格巡哨米亚雷河,不得有半点懈怠。
姚学才深知,只要能突破俄军右翼,他才能调动俄军或是干脆直接实施包抄迂回,把俄军围歼在米亚雷河边,接下的古里耶夫要塞就是熟透了的果子伸手可取。
但要实现这个目标,除了在俄军左翼所做的那一点准备外,就眼下看就必须chou调大量兵力猛攻俄军右翼不止。但这样一来自己在中央战场的实力就会受到很大削弱。俄国人不是傻瓜,当他们发现不对之后,那就要攻守易形了。
俄军并不是一直消极被动防御的军队,他们随时都可以转入反攻。而自己的兵力除了70、72两个步兵团之外,就只有师部和随行的第五骑兵师的一个骑兵团,71整编步兵团还落在身后的拉蒂拉乌。
姚学才原本对俄军的实力是估计不足的,但是打了一上午之后他感觉对面的战斗力并不比自己这边弱。而事实上中华军两万多步骑的军力也确实是只超过了库图佐夫一节,并不能形成巨大或是压倒性优势。
那么自己chou调中央阵地军力到俄军右翼来,就会不会太过冒险了一些呢?可别调戏不成反被jiān,自己右翼突破不见成功,中央阵线却反被俄军给突破了。
即便有一个整编骑兵团在手,即使发生了那种糟糕状况也一样能继续压得住阵脚,可姚学才还是不敢弄险。
这似乎并不是一场马上就可以决定胜负的叫战。都到了中午了,也依旧没有一点胜负偏向的印迹。反复的冲杀和长时间的战斗,姚学才仍然难以预计战斗会在何时才能结束。
库图佐夫也很清楚,如果自己把兵力从右翼chou调到中央或是左翼阵地去,实施机动进攻自己也有很大把握突破中华军防线。但是,中华军有绝对优势的骑兵力量。自己从乌拉尔河和鄂毕河召集来的哥萨克并不能在这一点上起到良好的作用。
无论是库图佐夫还是姚学才,都只有在军队数量占有相当大优势时才能chou出兵力按照自己意图去实施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机动。但现在看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叫战双方中中华军只比俄军多了那么一点。
甚至单以步兵数量来论,中华军还要在俄军的数量之下。之所以,中华军现在还能继续处于进攻状态,一是因为这是哈萨克整场战争的态势持续,中华军一直是处于进攻状态的;二是因为在军队战斗力上中华军毕竟处于优势。
强大的炮火支援,随军的臼炮、直射短炮以及单兵火箭弹,在火力的优势之下,人数少的中华军步兵才能继续进攻着俄军,并且丝毫不显颓势。
现在真话,姚学才都有点后悔了。早知如此,他就等71团汇合之后再向古里耶夫要塞进攻了。哪里像现在,悬在了半空里,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当然,这个紧要关头,如有一方统帅优柔寡断,消极被动,那就会给对方以可乘之机。可是库图佐夫和姚学才二人,一个是久经沙场的俄军名将,另一个是锋锐正盛的中华将军,‘优柔寡断,消极被动’这两个词是绝不会出现在这二人头上的。
相对比这个,他们更有可能孤注一掷,采取冒险行动。只是这一场叫战意义重大,库图佐夫身上担负着挽救草原总督区的使命,姚学才也不想把西进‘第一败仗将军’这一污点涂抹在自己脸上。
所以,两边都在全力以赴的力图消耗敌人,静待敌军精疲力尽、士气低落,军心动摇的嘶吼,再乘机给敌人毁灭性一击。
两位统帅都在各自的指挥部里注视着对方的一举一动,在心中猜度着对方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