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师_来自远方-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奏请送到,自然不能压下。
  通政司盖上官印,递送礼部。礼部看过,当日交送内阁。经三位相公审议,方送入乾清宫。其上附有内阁意见,三个字:暂不许。
  “国君之尊,非同小可,岂是说废就废。”
  驱动者是顾晣臣,动手的却是朝鲜大臣。据言先王妃嫔也起到不小作用。
  这种情况下,事情能缓不能急,势必要压一压,再行恩准。
  “废君之事未有先例,不可轻率。”
  父子禅位早有先例,敕书极好下达。
  兄弟夺权,难免让群臣忆起旧事,英宗皇帝同郕王的夺门之变,仍如一根刺,扎在老臣心里。
  只不过,英宗之事,牵涉到土木堡之变,又有新旧文武争权,从本质上,便同朝鲜废君不同。且郕王临危受命,于国有莫大贡献,朝鲜新君不过是好读书,听话而已,如何能一概而论。
  最终,天子同内阁达成一致,驳回奏请。
  “俟旧主卒,方可封。”
  甭管是否掌握国政权柄,得群臣拥戴,只要没有明朝敕封,住进景福宫,也是名不正言不顺。
  同样的,没有明朝下旨,废王仍是朝鲜名义上的统治者。新君和大臣,始终要好吃好喝的供着他,囚禁在宫内已是极限。流放乃至处死,想都不要想,更没人敢冒险。
  翌日朝议,朱厚照当殿驳回朝鲜奏请。
  “敕朝鲜,王丧乃封。”
  彼时,顾晣臣仍在朝鲜。以“国权动荡”之故,被朝鲜新君和大臣苦苦挽留,超过启程日期,仍没有动身。
  “还请上使多留两日。”
  于朝鲜君臣而言,顾晣臣就是主心骨,是定海神针,万不能让他归国。为此,更增派二十余名护卫,明言保护,实际做何打算,彼此心知肚明。
  “忘恩负义的小人!”
  从头到尾参与此事,王忠知晓内情,对朝鲜君臣的观感降到谷底。
  没有顾司业“支持”,政变能够成功?李怿能登上国主之位?
  今为朝廷不下敕封,竟将使臣队伍扣下,视作人质。如此忘恩负义,狼心狗肺的小人,当初就不该帮忙!
  王忠愤气填膺,提起朝鲜君臣,即攘袂扼腕,破口大骂,恨不能当面捶一顿,出了这口郁气。
  论战斗力,王给谏绝对不低。经验虽少,揍趴两三对手,绝对不成问题。
  对比王忠的焦躁愤怒,顾晣臣始终气定神闲,似不将此等负义之举放在心上。
  “王给谏稍安勿躁。”
  说话时,倒出一杯清茶,推到王忠面前,笑道:“喝茶。”
  王忠眉间皱成川字,这个时候喝茶?
  哪有闲心!
  “朝廷反应,在本官预料之中。”
  什么?
  听闻此言,王忠愣住,愤怒之色渐减。
  “顾司业早有预料?”
  顾晣臣点头。
  “国朝臣子请致仕,仍会几遭驳回。国君废位,岂能一蹴而就,初请便允。”
  放下茶盏,顾晣臣悠然道:“你且看,朝鲜请封新君,朝廷至少驳回两次。“顾司业早已料到?”
  王忠陷入沉思。
  “如此,我等仍要留在朝鲜?”
  “少则半月,多则三月。”
  “司业不计较?”
  “计较什么?”
  “朝鲜君臣反复无常,忘恩负义,不足相助!”
  王忠表情肃然,就差明着说,这一群都是白眼狼。
  “我知。”顾晣臣轻笑道,“李怿此人,年不及弱冠。好学问不假,性格却有些懦弱,遇事优柔寡断。小事还罢,大事不决,必引起争端。”
  王忠不语,隐隐陷入沉思。
  顾晣臣继续道:“此番被拥立登位,必为臣子压制。新贵旧臣争权夺利,国君无能,不能压服,君臣必将生出嫌弃,且朝堂之上,党争之祸不远。”
  王忠蹙眉。
  “朝鲜君臣不睦,臣子不和,恐将生乱。”
  “乱即乱,与我等何干?”
  换句话说,朝鲜内部争权,耗费所有精力,才没心思精力七想八想。对大明而言,算是好事。
  “王给谏以为如何?”
  王忠:“……”
  他果然够傻,所以才没考中一甲?
  朝鲜乱起,明朝自可做壁上观。看哪方实力增强,动动手,即能让棋局再生变化,重新陷入僵持。
  “李隆在位,大臣纵有矛盾,亦会克制。”
  顾晣臣压低声音,道:“李怿登位,最大威胁去除,政见不合者再无顾忌,矛盾定将激化。”
  现下,功臣不和,已初露端倪。待朝廷敕封新君,矛盾必将达到顶点,不出人命不会罢休。
  王忠沉默了。
  “敕封下达前,危局仍存。朝鲜强留我等,正合本官之意。”
  顾晣臣声音更低,却如铜凿,一下下楔进王忠脑海。
  “李隆不死,朝鲜群臣不安,李怿更将终日惴惴。如能请下敕封,任何条件都会答应。”
  “条件?”
  “条件。”
  又倒一盏清茶,顾晣臣端起不饮,只轻轻嗅着茶香。
  不为压榨出更多价值,他哪有闲心留在这里。
  三十名卫军,五名锦衣卫,一路砍杀出去,王宫守卫根本无力招架。遑论朝鲜君臣苦等朝廷敕封,纵能抵挡,十有八九也不敢还手。
  “朝鲜虽无金银,却丰产稻谷,人参等药材亦是不错。”顾晣臣微垂眼眸,指尖摩挲着杯口,“国内天灾频发,北地多府连年歉收。灾民嗷嗷,府库放粮亦是杯水车薪。”
  话没说完,王忠已领会其意。
  “以朝鲜之粮填补?”
  “对。”
  顾晣臣轻笑,道:“朝鲜一年三贡,多是无用之物,反请赏金银绸缎,何等厚颜!”
  送出两匹驽马,就敢要这要那,更赖在四夷馆不走,混吃混喝,不吃得满嘴流油,绝不启程归国。
  此等现象,换做殿试前的顾晣臣,多不会留意。即使留意,仅会皱眉,不会设法找补。
  偏杨瓒横空出世,挥舞起铁锹,连挖数坑,一个比一个深。
  顾晣臣走路不当心,踉踉跄跄,被坑了一次又一次。浅坑崴脚,遇到深坑,掉进去,短时间爬不上来。
  没有阳明先生的弹跳力,顾榜眼只能另辟蹊径,在坑底挖掘,继续前行。
  被坑了这么多次,继续青松一般正直,可能性无限趋近于零。
  同武学训导打过交道,在弘文馆中讨论时政经济,顾榜眼的世界观开始扭曲,事业观直接被刷成卷帘门,不得不重新规划。
  换做以前的顾晣臣,再不顺眼,也不会暗中策划,推翻一国之君。更不会顺便挖好深坑,趁机压榨。
  现下……
  按照杨探花之言,顾榜眼犹觉力量不够,坑不够深,埋不了几个人。
  为保计划顺利,干脆拉过王忠,共同挥舞铁锹,挖深数米。
  晓以国家大义,说以黎民疾苦,顺便提一提彼此的品级,王忠是石头脑袋,也会被砸出缝隙。
  于是乎,王忠彻底觉悟,这么好的机会,不坑白不坑。
  “司业大才,下官唯司业马首是瞻。”
  “善。“
  顾正使和王副使达成一致,被朝鲜君臣“强行”扣下,留做人质。
  朝鲜新君再次派遣使臣,向明朝纳贡,请求敕封。
  不出意外,贡品收下,奏请二度驳回。
  朝鲜君臣慌了,李怿更是愁得瘦了一圈。
  明朝一天不下敕封,他这个国君便做得不安稳。如果有朝臣摇摆,重新拥戴李隆,他的下场绝不会好。
  最糟糕的,流放到偏远海岛,死得不明不白,连墓碑都不会有。
  “你们倒是想想办法!”
  李怿焦急,拥立他的大臣更急。
  迫于无奈,不得不摆低姿态,向明朝使臣求救。
  两次上门,都被护卫拦住,碰了一鼻子灰。第三次,送上三颗五十年的人参,才见到顾晣臣。
  走进室内,在朝鲜说一不二,呼风唤雨的拥立功臣,差点没哭出来。
  为见顾正使一面,家底都要搬空,他们容易吗!
  一身青色官服,顾晣臣表情严肃,再不见往日和气。
  几名朝鲜大臣心中惴惴,挤出笑脸,小心道明来意。
  足足两刻,顾晣臣没有出声。室内气氛愈发压抑,几人额头滚落汗珠。
  “上使,小臣前番冒犯,实是迫不得已,已经知错。”
  几人姿态摆得更低,为让顾晣臣点头,都是拼出脸面,不要老命。
  以顾晣臣预料,朝廷不会一直抻着朝鲜。毕竟,新君已经握权,压着敕封,并无任何好处。
  见几人汗湿脸颊,年龄大的,嘴唇都开发发白,终于大发慈悲,开口道:“本官也有些为难。”
  难为,即不是不可为?
  几人眼睛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