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氏兄弟再三致谢,命丫鬟接过药丸收好,那蒋晨敏又道:「家母安康,全托赖在太医身上,如今虽然稳住了,只到底不曾醒来,家中诸人不得安心,还请太医在府中住上几日,也好就近照应一二。否则一旦有变,可叫我等如何是好。」
蒋晨峰亦道:「正是,还请太医多多费心。」
说罢深深行下一礼。
谢霖不过小小御医,如何能受这二品将军一礼,赶忙侧身避开,道一声,「不敢当。」略一沉吟,又道:「既如此,我先回家取些换洗衣物来。」
蒋晨敏赶忙命人备车,道:「好生送太医回家,再接回来。」
谢霖出得蒋府大门,正要上车,便见谢苇负手而立,等在门前。此时天色已然暗了下来,街上寒风习习,又飘起雪来,也不知他站了多久,两肩已然落了薄薄一层雪花。
谢霖赶忙上前,问道:「你怎的来了?」
谢苇见他出来,露出一抹微笑,「放心不下,过来看看。」
这不放心的是甚么,两人自然心知肚明,却不便在这当口多说。
谢霖一拽他手,道:「上车,回家再与你细说。」
两人上了马车,车夫得了主子吩咐,一路疾驰回去。
待到了家,谢霖细述一遍,说起蒋府所托,又道:「我且去住上几日,你莫要担心就是。」
谢苇一点头,「我晓得。」
帮着谢霖收拾出几件换洗衣物,送他出门上车。
那蒋府上下俱将谢霖当成救命的菩萨,特意安置在蒋母所住院子的厢房之中,便于施救,一应器物也均是捡上好的送来,不敢有丝毫怠慢。
好在此时已是年关,不必日日去太医院当值,谢霖便安心住着,每日与蒋母施针,喂药,如此到得第四日上,蒋母终于醒了过来。蒋氏兄弟并各自的夫人、儿孙一窝蜂似涌到荣禧堂中,有只顾着喜极而泣的,亦有忙着烧香念佛叩谢菩萨的,一时乱成一锅粥般。
那蒋母虽已醒了,无奈左半边身子却是瘫了,半丝知觉也无,说话也是含含糊糊的,不复往日模样,蒋氏兄弟看得又是难过又是心焦,向谢霖问道:「太医,家母日后便只能这般了不成?可还有救治之法?」
谢霖给蒋母诊完了脉,自去桌上挥毫书就一张方子,待蒋氏兄弟来问,回道:「老太君能得回魂,已是万幸,偏瘫之症,却是在所难免,唯有日后慢慢医治罢了。我这儿有付方子,且先吃着,每三日我再来府上针灸一回,虽则见效缓慢,倒也不是全无希望。」
蒋府上下自是千恩万谢,除诊金外,又备下一份重礼,将谢霖礼送回家。宫中蒋宸妃处亦得了讯息,晓得祖母救了回来,又赏了一回。
谢霖得了这些厚礼,却是无论如何也欢喜不起来,长叹一声,便一股脑将东西拿去肖余庆并肖春和处拜年走礼,吃得醉醺醺回来,滚在谢苇怀中好生缠闹了一宿,方才泄出满腹郁气,重又精神起来。
又过三日,那蒋府谨遵医嘱,不等天亮便派了马车来接谢霖与蒋母施针,如此一来二去,谢霖自然便成蒋府常客,上上下下无不待之礼敬有加。
待得半年过去,蒋母已然能够站立行走,口齿亦清楚许多,虽则还需人搀扶,却无关大碍,唯余左手仍旧麻木不堪,不见起色,亦是强求不得了。
这一日晌午时分,谢霖自太医院散值,出得宫门时,便见蒋府马车在宫外候着,车夫并随车的小厮俱是惯常前来接送的,一见谢霖,忙上前行礼,将人接回府中。
蒋母素来有歇午的习惯,往日里这时辰已然起身,今日却不知怎的迟了些,谢霖到府时,蒋母尚未睡醒,荣禧堂里的大丫鬟金荷只得将人请去厢房奉茶。
蒋家侯门贵第,府中得在老太君身边侍奉的大丫鬟自然是精心调教出来的,不论人品相貌,俱是上乘之选,便比之六七品小宦家中的小姐也不差甚么。这金荷是蒋母身边第一得用的,更是出挑,又因久在主子身边服侍,眼界亦是不窄,眼看到了婚配之年,对府中适龄的小厮管事俱是看不入眼,便不曾配人,如此拖来拖去,花信之期将过,心中也自焦急,不想见着了谢霖,这半年来不说日日在一处,却也是时时见面,言来语去间,便将一颗芳心许在这既斯文和气又俊俏有本事的御医身上,每到夜深人静之时,不由暗忖,自己虽只是个丫鬟,然伺候老太君有功,日后求个恩典便可赎身出去,说不得老太君还有嫁妆赏下来,这般出身,当真去做官家太太自是不能,可御医却并非朝官,听闻这谢太医也非世家大族,如此一来便是两相匹配,谁也不曾辱没了谁,想那小小医官若能娶了自己,便同侯府攀上了关系,自然也没有不乐意的。
她这般想着,行止上自然带出来,举凡款待谢霖之事,并不假他人之手,亲自捧了香茗过来,道:「我们老太君身子一日好过一日,全赖太医之福。我家老爷太太昨日说起来,还赞不绝口。」言语温柔,眉目含笑,观之可亲。
谢霖这几年出入官宦高门之家日久,晓得这等丫鬟在主子跟前也是有体面的,并不敢看轻了去,欠身笑回道:「不敢当。」
金荷见谢霖彬彬有礼,并不因自己殷勤相待便言行轻浮,愈加欢喜,只想着需寻个时机挑明了这一番心事才好,正思量间,屋外隔着帘子传来个女子声音,问道:「金荷姐姐,谢太医可在这儿?」
金荷一怔,过去掀了帘子,便见外头站着个身穿藕荷色比甲的丫头,唤做翠露的,正在门口向内张望,不由皱了眉,道:「你不在院子里好好呆着,跑来这里做甚?又问谢太医做甚么?」
那翠露不过十五六岁,见了金荷这大丫鬟也不见半分怯色,笑吟吟道:「姐姐不知,我家姨娘这几日身上不好,正想请太医瞧瞧,便遣我来问问,若是老太君这里无事了,还请谢太医往我们玉菡阁走一遭才是。」
金荷听到这话,已是沉了脸色,斥道:「既是玉姨娘身上不好,便该禀过二太太,再去请了大夫来看,哪里有到老太君院里来径直要人的,好没规矩。」
翠露挨了这顿骂,也不见愠恼,依旧笑嘻嘻的,「姐姐说的原是这个理,不过我家姨娘想着再从外头请大夫岂不麻烦,又要劳烦二太太,左右谢太医也是常来咱家的,待老太君看完了,趁便与我家姨娘看看,岂不省事。只是姐姐既这样说,妹妹也晓得了,这便回去与姨娘说,再去外头请人就是了。」
说罢掉头走了。
金荷被她憋了一肚子气,脸色一时便回不过来,讪讪地过来与谢霖道:「小丫头不懂规矩,叫太医见笑了。」
方才两人一番对话,谢霖已尽数听见,见两人言谈间提到二太太,便知是指蒋晨峰之妻,这玉姨娘想必便是蒋晨峰宠妾了,一面温言安抚,「不妨事。」一面又装作不经意地打听,「不知这玉姨娘是贵府哪位主子?若着实身子不适,待看过了老太君,我过去诊一诊脉,倒也不费甚事。」
金荷于那玉菡阁中一起子人本就看不大上,只是碍于身份,不好背后说主家的是非,但见谢霖问起,却也不好不答,略一思忖,道:「这位玉姨娘我家二老爷新纳进门的,才貌双全,极得二老爷喜欢,只是略年轻了些,进府日子又短,尚不大晓得规矩,行事不免略有唐突。」
正说着,蒋母醒了,遣了小丫头过来,金荷便住了口,请谢霖移步到堂屋去。
第十七章
蒋母本已是古稀之年,因平日里安享尊荣,保养得甚好,倒也不显甚么,经这一场大病,方露出苍老之态,此时被丫鬟们服侍着梳洗整齐,在榻上坐着,见了谢霖进来,笑道:「老婆子睡过了头,倒叫太医久候。」
谢霖忙道:「不敢当,不敢当。」又问,「老太君这几日觉得可好?」
蒋母道:「好得很,前日还去后花园坐了坐,来回走了一圈,也不曾觉得累。」
谢霖遂道:「如此甚好,便需来回多走动,方能好得快些。」
说罢已有丫鬟端来了水盆,谢霖净过手,打开针包,拈起根金针,道:「今日需换几个穴位来扎,许是有些疼,老太君且忍一忍。」
蒋母忍不住笑道,「些许疼痛,有甚么忍不得的,太医这是拿老婆子当孩子哄了。」
众人跟着俱是一乐。
谢霖行针甚快,不多时已然落针在肩俞、曲池、外关、合谷、环跳等处,待醒针之后,又一一拔出,一面收拾针包,一面问道:「老太君觉得如何?」
蒋母道:「只觉方才手肘处有些发胀,竟是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