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霖赶忙跪下领旨。
待回了太医院,内务府又有旨意下来,将谢霖论功拔擢为太医,一时太医院内诸同僚皆叹其运道,也有心怀不忿者去与王、刘二位太医说道,话里话外指摘谢霖抢了两人的差事。
那刘太医日前便因病上了折子请准致仕,且当初这差事还是自己推出去的,倒也不计较,听过后一笑罢了。王太医虽心中不悦,然当初自己是随驾出行的,本也插不上手,如今叫个小辈因此得益,却也无可责备,不过一想到自家子侄亦是医士,这许多年不见拔擢,反倒落于谢霖之后,免不了一时气闷罢了。
待肖余庆晓得了此事,一面欣慰赞叹,一面又忍不住叮嘱谢霖道:「我原是想着让你熬上两年,再叫柳思然寻机提拔,也好少招惹些嫉恨,不想你却这般争气。不过话又说回来,不招人嫉是庸才,可见老夫眼光是好的。倒是你自己,万不可因此便得意张狂,日后行事更是谨慎为妙,莫要叫人抓了把柄去。」
唠叨完,一迭声地吩咐厨下备了一桌好菜,又遣人把肖春和叫来,师徒三人喜滋滋吃了一顿酒。
谢霖这一升了太医,品级俸禄亦随之升了不少,待到这一年年节时,又得了宫中赏赐下来的糕点、绸缎等物,出了宫门,雇了辆车方才拉了回家。
谢苇见他抱着一堆东西回来,不由笑道:「这倒是好东西,正好年下拿来走礼,倒省得再掏钱去买。」
东西太多,堂屋桌子上放不下,谢霖索性堆在炕上,扯出两匹银红色妆花贡缎,道:「你前日还说段镖头嫁女儿,正好拿这两匹缎子去贺喜。」
又打开糕点匣子,拈出一块糕来塞进谢苇嘴里,「宫中御厨的手艺,你尝尝。这里头馅料也不知怎生调的,既有股子玫瑰花的香气,又有点子火腿的咸鲜,外头竟是买不到的。我还是去年中秋节时尝过一块,一直惦记着,不想今年内务府恁般大方,各色点心赏了一整匣子。这里头还有桂花糖蒸栗糕、如意糕、梅花香饼、佛手酥、八珍糕,咱们留着自己吃。」
谢苇咬了一口,嚼过咽下,果觉味道极妙,见谢霖不错眼地盯着自己问「如何,好吃不」,登时促狭心起,身子一倾,叼住了谢霖两片嘴唇吮了吮,又将舌头探过去逗弄一番,撩拨得谢霖双手揽上自己脖颈时,方撤了出来,笑道:「好香的玫瑰花味,果然好滋味,你也尝尝。」
谢霖叫他逗得气都喘不匀了,便想攀在他身上磨蹭,又伸手去扯他腰带。
两人正厮闹着,忽听大门外一阵咚咚咚的砸门声,甚是急促,又有人在外面高声叫道:「谢太医可在家吗?」
两人一愕,对视一眼,谢苇皱眉,「这是谁?急成这样?」
谢霖道:「许是宫中来人,平日里再不见街坊们这般称呼的。」
赶忙整一整衣袍,出去院中开门。
门一打开,只见外面站着个三十许的矮胖太监,身后还停着辆马车,见谢霖出来,急火火道:「谢太医,宸妃娘娘有旨,请您急去勇毅侯府一趟。」
谢霖识得这太监是宸华宫中的管事阮公公,忙问:「可是出了甚事不成?」
阮公公便道:「方才勇毅侯府来禀,府中老太君摔了一跤,转眼便昏迷不醒。往日里老太君看诊素来是请肖掌院去的,如今肖掌院致仕不再出门,娘娘便叫前来寻您。咱家从太医院打听得您府上所在,这便快马加鞭赶来的。」
谢霖心中一凛,当即道:「请公公稍候,我去取药箱来,这便随你去。」
转身进屋,将父亲生前留下的药箱取出。
谢苇跟在他身后,已然听见两人对话,问道:「是蒋晨峰之母?」
谢霖嗯地一声,略一沉吟,道:「老人摔倒昏迷,多是中风之症,此次前去,若能救治得当,说不得便能从此出入蒋府了。」
谢苇点点头,见他要走,忽地拦道:「莫要背这个药箱,换个去。」
谢霖不解,谢苇又道:「莫叔当日便是背的这个去蒋府出诊,虽说事隔多年,也难免被人认出,还是小心些的好。」
谢霖一抚脑门,「说的是。」
赶忙将出诊所需的金针等物自药箱中取出,找块布包了揣在怀里,想了想,又将莫恒留下的通窍牛黄丸带了几枚,迈步出门。
这阮公公不敢怠慢,接上谢霖,便吆喝着车夫打马疾驰,一路风驰电掣进了勇毅侯府。
此时勇毅侯府已然乱成一团,马车一进门,一堆管事仆妇便围上来,问明是宸妃遣来的御医,赶忙领着阮公公并谢霖往内院里走。
这勇毅侯府数代经营,亭台楼阁之富丽堂皇比皇宫内院也不差甚么,不过规制上略小些罢了,只是惶急中,谢霖也顾不上四处赏玩,急匆匆随着管事嬷嬷进了后院老太君所居的荣禧堂,堂门处守着的丫头望见人进来,赶忙打起帘子。
几人进到屋中,便见正中一张罗汉榻上横躺着个插金戴翠的老妇人,双目紧合,嘴角不断流出口涎,一旁侍奉的丫鬟不时用帕子擦拭。榻前围了一圈人,俱是衣锦冠玉,不拘男女,一个个尽皆愁眉苦脸,显是家中各房的主子们了。
此时谢霖进来,一众女眷见是个陌生男子,急忙闪避到屏风之后,只留两名男子在堂。其中一个谢霖自是识得,不是蒋晨峰又是哪个,另一个年岁略长些,面目上与蒋晨峰甚为相似,自然便是袭了爵的兄长蒋晨敏。这兄弟两个一见御医,忙迎上前道:「有劳太医。」
谢霖按捺住一腔仇恨,回以一礼,便快步到了榻前,侧身坐下,按住蒋母手腕诊脉,不过片刻,又去翻看蒋母眼皮、口舌,一番查验下来,问道:「几时发病的?」
一旁丫鬟抽抽搭搭道:「半个时辰前,老太太嚷着头晕,道是昨晚没睡好,要再去歇会子,奴婢们搀了老太太起来,不想还没站稳,便一头栽了下去,扶起来时已是人事不知了。」
蒋晨峰兄弟俱是心焦不已,上前问道:「太医,家母到底如何?」
谢霖回道:「老太君乃是中风。」
时人均知中风一症难以救治,说不得便要就此魂归地府,是以两兄弟面色同是一白。勇毅侯不比弟弟把持得住,腿一软便要摔倒,幸得丫鬟们扶住了,送到椅上坐下。蒋晨峰倒还镇定些,问道:「太医可有救治之法?」
眼下昏迷不醒之人乃仇人之母,谢霖本是万分不想救治,只盼蒋晨峰也尝一尝这椎心之痛,然医者仁心,怎可袖手,且毕竟冤有头债有主,蒋晨峰固然该死,却不可使母偿子过,是以略作思量,便道:「我倒是带了几枚通窍牛黄丸来,乃是家中祖传秘方所配,救治中风可见奇效。只是老太君毕竟年事已高,到底能否救得回,却不敢说有十分把握。」
蒋晨峰一听尚还有救,忙道:「太医只管放手施为,不拘能否救得回,蒋家上下均承此情。」
话说到此,谢霖便也不再推搪,从怀中取出一枚丸药来,道:「取杯温水来。」
待丫鬟端过水来,谢霖捏开蜡封,将丸药化入水中,用银匙搅碎混匀,吩咐道:「扶老太君起来。」
丫鬟们将人扶起,谢霖捏开蒋母下颚,将一碗药水缓缓灌入口中,待尽数咽下,又取出金针,示意除去蒋母外裳,连刺人中、丰隆、三阴交、太冲等穴。屋中众人只见他手起针落,一番动作如行云流水,不由各个屏息凝神,大气也不敢出,生恐惊扰了救治。
如此过得顿饭功夫,忽听蒋母喉间溢出一声低吟,一旁侍立的丫鬟听见了,喜得叫道:「老太君醒了。」
蒋晨峰兄弟二人急急挤上前来,连声唤道:「母亲,母亲。」
蒋母昏迷中似有所闻,眼皮动了动,好半晌,睁开一条小缝,旋即又闭目不醒。
蒋晨敏急忙看向谢霖,「太医,这……」
这屋中烧着地龙,甚是闷热,谢霖忙活这半晌,已然出了一头汗水,此时顾不得擦拭,摁在蒋母寸关之上,过得片时,道:「药已见效,当真是侥天之幸。」
蒋晨敏并蒋晨峰齐齐吁出一口气,屏风后众女眷听闻亦是不住念佛,齐道佛祖保佑。
谢霖将金针一一收回,又自怀中掏出六枚药丸来,道:「明日起,每日用药一丸,此药丸服用时需切成八份,每个时辰含服一份,若老太君在此间醒来,那便有七成活路,届时不论施针抑或吃药,再做计较。若待吃完,还不能醒转,便恕在下无能为力了。」
蒋氏兄弟再三致谢,命丫鬟接过药丸收好,那蒋晨敏又道:「家母安康,全托赖在太医身上,如今虽然稳住了,只到底不曾醒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