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父母只做三件事-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母只做三件事》
作者:佚名
第1节:前言
家庭教育谨防邯郸学步
苏敏
青年学者林格提醒年轻的父母们,在教育孩子上不要再次步入误区。他认为,目前许多父母存在着盲信盲从的现象,有的甚至痴迷于所谓成功孩子的家教经验,而实际上,这些经验往往听着容易,做起来难。有些父母由于邯郸学步,结果适得其反。
正当而立之年的林格,在中央某部委工作的这几年里,一直致力于教育研究。他和20多位知名教育专家一起,探索出一套素质家教的操作系统,并出版了《新家教》、《好父母》、《激励孩子好好学习》等操作实用性强的书籍。这些书问世后,受到许多年轻父母的喜爱,特别是《新家教》系列,发行量已超过几十万套,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案头参考书。
谈到家教操作系统的重要性时,林格说,人类到目前为止的各种思想理论,实际上分两种,一种是理论本身,一种是如何实践某一理论的理论。比如说诚实做人是一个理论,要使这一理论变成现实,就必须有一套怎样使人诚实的理论,否则人们很可能会陷入美妙的空谈。人类思想的丰富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后一种理论的探索与丰富。
他认为,目前社会上流行的一些家教方面的书籍,大多是“描述性”的,也就是举一个案例,或者援引一个故事,让人们懂得一个道理。对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父母来说,这些道理并不深奥,他们自己也心知肚明。可实际上,他们中有不少人往往没有教育好子女;而一些文化程度并不高的父母,教育子女却比较成功。林格认为,要把好观念落实到教育自己的孩子身上并不容易,懂了,但不会做,是当前特别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
林格建议年轻的父母们看一种观念或理论,首先要注意其有无“可转移性”。他举例说,有一次,一位母亲听一场专家报告会时很感动,还向主讲专家请教了一个具体问题:“我的孩子喜欢撒谎,怎么办?”这位专家说:“孩子撒谎是由于思想压力所致,只要父母与孩子交朋友,他就会向你说心里话,孩子自然就不会撒谎了。”这位母亲听完后,觉得是这么回事,但回家一想,怎么缓解孩子的思想压力?怎样算交朋友?头脑又是一片空白。
林格认为,作为教育研究者,他们所做的工作就是在转变父母观念的基础上,加强理性认识的可转移性研究,抽象出一般解决方案或解决原则,并使之成为父母自己的技术。
林格还认为,对于父母亲来说,要将好观念转化成好技术,就要注意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选择和思考,做聪明的父母。要善于把最有用的真东西提炼出来。所谓真东西,就是那些“能说出一个一二三,又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理解的有效建议”,如果只是一味地克隆、模仿,很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所以,接受理念与方法一定要谨慎。
第一件事
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培育良好的亲子关系或者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真谛。
要培植良好的亲子关系,就要从自身出发,改变观念,调整位置。
学会做孩子的律师
千万不可做孩子的“法官”。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对孩子施加影响与教育,不了解其内心世界是无从谈起的。而要了解孩子,第一要诀就是要呵护孩子的自尊,维护孩子的权利,成为孩子值得信赖与尊敬的朋友。
优秀的“律师”总是能从自己的当事人角度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为惟一宗旨,这样才能打好“官司”。所以,要积极影响孩子,就要先当孩子的“律师”。
1.如何真正尊重了解孩子?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尊重”的含义包括“尊”和“重”两个方面,“尊”是指把孩子当作平等的、独立的人看待,“重”是指对孩子的一切……思想、情感、愿望、喜好加以重视和认真对待。
第2节:想得细一点
(1)想得细一点
父母是和孩子最亲密的人,但是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呢?曾经有人做过调查,给父母出了一份考卷,上面列了几十道题:
你的孩子最崇拜谁?
你的孩子感觉最兴奋的一件事是什么?
从小到大,哪一件事对孩子打击最大?
孩子最感兴趣的一次活动是什么?
……
当然,这些父母的孩子也得到了同样一份问卷。把父母与孩子的答案两相对照,人们惊奇地发现,没有一位父母能答对一半以上的问题!这些父母可能熟悉孩子身上最微小的一颗痣长在什么地方,却怎么也弄不清楚孩子崇拜的偶像是叫迈克尔·乔丹还是叫迈克尔·杰克逊。
为了实现“想得细一些”,从而知道孩子需要的是什么,建议父母准备一个孩子成长笔记本,时不时记下点什么,比如你的孩子今天高兴了,他为什么事高兴,他今天和你谈话时透露了什么信息……不用太长时间,你就会有收获。
(2)想得开一点
父母与孩子的许多矛盾往往是因为父母“想不开”。比如,让孩子学钢琴,孩子就是不想学,父母就容易“想不开”了:一是我花这么多钱给你买钢琴、请老师,你还“狗咬吕洞宾”?二是别的孩子都在学,你不学,以后万一升学有“加分”,你岂不是吃亏?三是都说学钢琴提高智力什么的,还能陶冶气质,反正学总比不学好。这么一说,孩子当然得跟父母急。
像这种时候,父母就得“想开一点”,来点“阿Q精神”也无妨,不妨这样想:一是我已经花了不少钱是不假,但如果孩子真不想学,他也学不好,这么下去费的钱更多,每个月上课就得好几百呢!二是孩子要学不好,以后就算升学有“加分”,恐怕也没他的份,再说学钢琴的那么多,竞争也激烈着呢!三是不管学钢琴有什么好处,孩子如果不喜欢,他也觉不出好来,提高智力的法子也多,找点其他孩子喜欢的吧。
在遇到与孩子意见有分歧的时候,父母不妨依照下面三步曲:
A.先考虑一下孩子的意见,看是否有道理。
B.与孩子一起讨论商量,可以相互妥协,各让一步。比如对孩子说:“我同意你放学回来先看一会儿电视,但是,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定要在晚上八点前写完作业。”
C.如果双方意见统一了,就要制定计划照着做。如果意见还是统一不了,先搁搁再说。在等待的时间里,父母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诱引”孩子“上钩”,比如,真想让孩子学钢琴,不妨在这段时间带孩子听听音乐会,或者请个懂音乐的朋友到家里弹弹那台钢琴。
(3)想得少一点
一位教育家说:“母亲最好只有一只手。”也就是说,对孩子要放开另一只手。
有些父母也想让孩子多做事,多实践,但真到做的时候,不是怕孩子做错,就是怕孩子出乱子:“算了算了,还是我自己来吧。”这样一来,孩子的许多权利就被剥夺了。
父母可以在孩子做事前先想想,孩子如果失败,最大的害处是什么?如果不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损害,就不用管了。
这样想问题:
A.你所担心的事情大部分不会发生。
B.即使发生了,很快也会过去。
C.利用潜意识的力量暗示自己。在头脑里设想一幅“图画”:孩子成功后的笑脸;你还可以为图画加上声音,孩子兴高釆烈地对你说话;然后再加上触觉,你高兴地抚摸着孩子的脸……
D.保持忙碌。
(4)想得通一些
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秘密是孩子成长最好的营养品。
人们都知道,走向独立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之一,而拥有个人秘密并能恰当处置是走向独立的前提。对于个人来说,秘密往往与责任紧密相连,并且要独立承担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秘密的“水晶人”是永远长不大的。
A.允许孩子有秘密。父母应该做到几点:不偷看孩子的日记和信件,不偷听孩子的电话,不强迫孩子说出不想公开的秘密。这是有一定难度的。而要做到这些,主要依靠自律。如果信不过自己,可以先给自己设置一些“困难”,比如让孩子给抽屉上锁,自己不留“备份钥匙”;有条件给孩子的房间单独装电话(不是分机)等等。
第3节:诚实守信
B.教会孩子辨别危险。父母可以在平时多与孩子交谈,让他们学会识别危险。比如,私下与网友见面可能有哪些危害,与男生单独呆在一个房间可能遇到的情况。让孩子明白哪些“秘密”是有害的。注意,在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