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敝姓高,字远山,单名一个崇字。”高崇拱手还礼。
“原来是高大人,失敬失敬。”顾淮笙嘴上附和,实际上脑子里一点印象都没有。
两人一道走出吏部大门,顾淮笙看了眼停靠在对面的马车,正准备给高崇告辞,就被对方先一步拦住了。
“高大人这是?”顾淮笙被拦的一愣,视线顺着高崇的胳膊往上移,落在对方脸上,眉头轻挑。
“顾大人。”高崇左右前后地看看,确定没有旁人,方拿出一封书信塞顾淮笙手里:“这是在下受一贤侄所托,务必亲手转交给顾大人的,你且收好了。”
“不知高大人贤侄是?”顾淮笙看看手上的信,没做犹豫,直接收进了袖子里。
“待顾大人看过之后自然明白。”高崇一句废话也不多说,冲顾淮笙拱手告辞,旋即就径自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顾淮笙目送着高崇走出老远,这才敛起眉间疑惑,掸了掸袖口,穿街上了马车。方坐稳当,就立即拿出信来,却仅是一眼,就面色骤变,蓦地将信纸揉进了掌心。
“去学士府!”顾淮笙深吸口气,转头冲车夫喊道。
车夫闻声没有多问,只应了一声,便听从吩咐,驾着马车直奔学士府而去。
……
“笙少爷,学士府到了。”
闻声,不待车夫将马车停稳,顾淮笙就急忙下了马车,几步冲上台阶,就开始扣环敲门。
门房开门见到顾淮笙还愣了一下,倒也没有拦着,侧身就把人让进了门。
“什么风把顾大人给吹来了?”门房看着顾淮笙脸色,及时止了玩笑:“顾大人这是……遇到什么事儿了?”
顾淮笙没有回应门房,只沉声问道:“秋哥儿,老师可在?”
“在呢。”门房愣了下道。
顾淮笙点了点头,便径自朝姜家主院大步而去。
顾淮笙到的时候,姜正就在院子里,正一身短打在那比划太极,见到顾淮笙进门也没收手,甚至连个眼神都没有。顾淮笙只是姜正的脾气,所以心里虽然着急,但却按捺着心思没有打扰,一直等着姜正打完一整套拳收了手势,这才从丫鬟手里拿过汗巾,上前双手递上。
“来了?”姜正瞥了顾淮笙一眼,顾自擦汗。
“嗯。”顾淮笙颔首:“没打扰到老师吧?”
“没打扰。”姜正将擦过汗的巾帕非常接地气儿的往肩上一甩,就一边放袖子一边朝屋里走:“进屋说吧。”
“是。”顾淮笙应了一声,跟着姜正就进了屋。
姜正进屋后也没让下人伺候换衣,待沏好茶,便将人全给挥退了出去,方才伸手示意顾淮笙坐下。
两人盘膝端坐茶桌前,姜正握拳敲了敲膝盖头才问:“说吧,突然过来什么事儿呢?”
顾淮笙抬手给姜正行了个礼,这才拿出那封揉皱的书信双手递过去:“老师请过目。”
姜正瞥了顾淮笙一眼,这才伸手把信给接了过去。
跟顾淮笙一样,姜正看完信,眉头就皱了起来。
“这信谁给你的?”姜正一目三行的看完,抬起头看向顾淮笙,语气微沉。
“吏部高崇,之前没见过,应该是刚进吏部不久,学生之前一直没有注意,所以对此人无甚印象。”顾淮笙觑着姜正脸色:“信上所书,老师怎么看?”
“信上所言若是属实……”姜正捋着胡须:“此事必当谨慎处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顾淮笙点点头,目光紧锁姜正,静待下文。
“还有那高崇。”姜正看向顾淮笙:“此人是敌是友尚且不分……”
姜正正说着,就被突然响起的敲门声给打断,师徒两对视一眼,自觉打住了话头。
顾淮笙佯装闲适的端起面前的茶杯喝茶,待人进来,才微微侧转过头看去。不请自进的不是别人,正是姜正三子姜恒,而姜恒身后跟着的……
待得看清紧随姜恒身后进来的那人,顾淮笙惊得险些打翻了茶杯,回过神来,便是无语。
没错,这跟着姜恒进门,一身黑衣斗篷的男人,便是早上离开的赵越。
“王爷……”顾淮笙看看姜正,又看看姜恒,不待姜正发言,姜恒就自觉退了出去,并且带上了房门,顾淮笙便是等门关上,这才问道:“王爷怎么又回来了?”要知道,这临城虽然离京城不远,可来回也要小两个时辰,这来来回回的折腾,闲得慌么?
赵越却没有回应顾淮笙,冲他眨了眨眼,就径自走到姜正面前,拱手行礼:“老师。”
“烎王不必多礼,请坐。”姜正打了个手势,待赵越坐下,便准备给沏茶,不过刚伸手就被顾淮笙给抢了先。
“我来我来。”顾淮笙冲两人笑笑,动作麻利地给赵越沏了杯茶,端杯子放到他面前后才又问:“王爷突然这时候回来,可是临城那边出了什么变故?”
赵越摇头,转头看向姜正道:“我是专程回来见老师的。”
顾淮笙纳闷儿地眨了眨眼,跟着转头看向姜正。
便听姜正道:“烎王请讲。”
结果赵越也拿出一封书信递上:“老师请看。”
“信?”顾淮笙跟姜正面面相觑,面色陡然严肃起来,转头问赵越:“王爷这信,是怎么来的?”
“一个乞儿交给部下,再由部下转交到我手上。”赵越敏锐的感觉出两人神色不对,顿了顿才狐疑问道:“信,有何不妥么?”
顾淮笙看了看赵越手上的信,他不确定两封信的内容是否一致,又是否出自同一人之手,但从信封上的朱漆笔迹来看,应该是同一人无误,就连信封左下角那朵六瓣莲都一模一样。
不过没等顾淮笙说话,姜正就将方才顾淮笙递的那封信给拿了起来,端详对比须臾,放回桌面,两指按住,推到赵越面前。
赵越顺着姜正的动作低头,看到信封,眸色便是一凛。
顾淮笙道:“这一封,是下衙之时,有人在吏部门外给我的,看字迹和左下角花样,应是出自一人之手。”
第100章 六瓣莲
三人沉默须臾,顾淮笙方才想到什么,眼神询问地看向姜正。
姜正会意点头。
“内容一致?”顾淮笙问。
“内容一致。”姜正道。
“梁王心宽体胖多年,除了王爵手中并无实权,若信中所言是真,隐藏可真够深的。”顾淮笙手指抠弄着茶杯,旋即屈指弹了个响,力道过重险些掀倒杯子,慌忙给扶住,心虚瞥了姜正一眼才接着道:“梁王一事非同小可,但这密信背后之人,同样不容疏忽。”
闻言,赵越跟姜正皆是点头。
“还有一点。”赵越道:“这人能直接把信送到咱俩手上,一是提醒,二是暗示。”
“嗯。”这一点顾淮笙也有想到:“他洞悉全局,同时,也对王爷行踪了如指掌。”
赵越面色凝重地点点头:“这就是我急着来见老师的原因,只是没想到,你也会收到信。”
顾淮笙蹙眉看了赵越一眼,伸手将信扒拉到面前,手指点戳信封若有所思。
“眼下太子已然不成威胁,三皇子势必会将视线集中在烎王身上,一举一动,肯定都会备受关注,容不得半点差池。”姜正伸手将顾淮笙面前的信抽了过去,与手头那封一起,直接扔进了煮茶的炭盆里,付之一炬:“至于这六瓣莲……”
“老师可是想到了什么?”见姜正忽然顿住,顾淮笙与赵越对视一眼,忙问道。
“很久远的事了。”姜正沉思了好一会儿,才看向两人:“如果没记错,这六瓣莲第一次出现,是元稹帝,也就是烎王祖父登基那日,当时您的父亲送上的一份贺礼。”
“这是我知道了,后来有听人提起过。”赵越蹙眉思索须臾:“祖父一生崇尚佛教,登基之日,父亲以血玉红莲作为祥瑞呈上恭祝佛佑国祚,福泽绵延,并附上亲手雕刻的金册经文,而每一册左下角,均刻有六瓣莲图样。”
“没错。”姜正给两人续茶:“时隔多年,六瓣莲再度重现,却是在这个时候,这背后之人不管是谁,必然都跟当年之事息息相关。”
“那依老师之见?”赵越瞥了眼顾淮笙,握住他的手,安抚地捏了捏,随即便碍于姜正在场,松开了。
姜正目光一扫两人的手,面不改色:“具体的也给不了什么帮助,这样,我这几天多翻翻卷宗,看看能不能找出一点线索,你们也抓紧调查,不过行事当谨慎。”顿了顿又道:“这背后之人非敌非友,不查明白,后患无穷,而且,同时两封密信送到你俩手上,动机看似匪夷所思,实则却是变相告之,你们一切动向,皆在对方监视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