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永锡16岁便中秀才,为人正直,具有进步思想。平时又喜欢新的科学技术,对子女也十分注意用新学来教育。茅盾小时候就读了一些当时人称为“洋书”的新书籍。茅盾8岁时,父亲把他送进新式小学读书。在学校里,他很喜欢看小说,父亲不但不责备他,而且还鼓励他看。后来,父亲病重时,又将其所藏书刊全部交给茅盾,叫他好好收藏,将来不可不看。
茅盾10岁时,父亲去世,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责任全部落在母亲陈爱珠一个人的身上。母亲是一位性格坚强而有远见、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子,她毅然决然地独自一人担起了养家教子的重担。她在丈夫灵前用楷书工整地写下了一副挽联:
的诵孔孟之言,长学声光化电,忧国忧家,斯人斯疾,奈何长才未展,死不瞑目;
良人亦即良师,十年互勉互励,雹碎春红,百良莫赎,从今誓宁遗言,管教双雏!
这副挽联表达了陈爱珠立志将“双雏”哺育成才的决心。
父亲去世时,茅盾只有10岁,泽民年仅6岁。陈爱珠勤俭持家,含辛茹苦,把父亲遗留下的微薄积蓄全部用来供茅盾兄弟俩求学受教育上,使茅盾兄弟后来都进入了浙江省立三中读书。在校时,茅盾的国文成绩出类拔萃,泽民的数理化名列前茅。兄弟俩喜欢看书,寒暑假中,他俩爱看《三国演义》、《水浒全传》。《西游记》等古典名著。有些爱管事的长辈对陈爱珠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这些图书少看为妙。”陈爱珠却说:“看这些书没坏处,至少可长进国文知识,还可以晓得社会上的事。”
茅盾中学毕业后,报考了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就是文法高三科,这是茅盾向往的志愿,可是这个志愿与父亲的遗嘱有悖。原来沈永锡逝世前,立下遗嘱,要两个儿子将来学理工科,理由是:第一,国家要振兴实业,需要理工人才;第二,万一亡国,有了理工这个本领,到国外也能谋生。而如今,茅盾违背了父亲的遗愿,怎么办呢?他思前想后心里十分矛盾。最后鼓足勇气,把报考文科的想法如实地告诉了母亲。
陈爱珠听后,缓缓地说:“你父亲要你学理工,是为了振兴国家,今天你要学文,也是为了振兴国家,目的是一样的,不能重理轻文。你考文科,我支持你。”母亲的支持,终于使茅盾走上了学习“文科”的道路。
茅盾考进北京大学文科仅几年,弟弟沈泽民就考上了河海工程专门学校。陈爱珠闻讯,十分高兴。那天,她与茅盾一起,送沈泽民到南京上学,路经上海时,她特地跑到书店,给两个儿子各买一套《西史纪要》、《东洋史要》等历史书,谆谆嘱咐他们:“要干一番事业,不能不懂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
1920年,沈泽民准备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辍学,同张闻天一起,东渡日本人东京帝国大学半工半读,一边学习一边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陈爱珠见小儿子中途辍学,很不高兴。茅盾兄弟俩说:父亲在遗嘱中不是说,中国大势,除非有第二次变法维新,否则便要被列强瓜分么?泽民中途退学正是去日本留学,探求救亡之道,以迎接“第二次变法维新”呀……母亲听后,觉得在理,便决定支持儿子的行为。
沈泽民临出国前,母亲陈爱珠从自己的箱子里,颤巍巍地拿出一个布包,慢慢打开,原来里面是一千元大洋。她对儿子说:“这原来是我准备为你结婚用的,现在给你用作出国的学费吧。”
1921年春天,沈泽民从日本归来,由茅盾介绍,参加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当时陈爱珠已从乡下搬到上海,与儿子们生活在一起。她深知儿子们在干“大事”,因此每当茅盾出去工作时,她就搬了张椅子,坐在门口守候,不管多晚,她都守着,锅里给他们留着热饭菜。
1938年8月13日,日本侵略者大举进犯上海,茅盾要转移到大后方去,儿子希望母亲一道走。陈爱珠却冷静地对儿子说:“我这把年纪了,你们这一去千山万水,我会拖累你们的。你们别管我,只管放心去吧!”送儿子上了轮船后不久,她自己就回到了故乡乌镇。1940年4月7日,这位慈爱而又坚强的母亲因病去世,终年66岁。
母亲贤明可敬的品德,给茅盾兄弟俩很深的印象和有力的鼓舞。茅盾常说:“我的母亲还是我的老师”,并经常写诗赞扬母亲。
勤俭持家为上策,教子千方莫若勤。
——谚语
使儿女养成勤勉的习惯,胜过送给他们一笔财产。
——谚语
粒粒皆辛苦——董必武教育子女艰苦奋斗
董必武(1885…1975)这位饱经风霜的革命老人,当过上了和平日子之后,仍不忘那食不饱腹的艰苦日子,经常教育子女:生活好了,不能忘记过去。
一次,董必武大病初愈,家里人为他准备了一桌可口的饭菜。全家人团团围着桌子,正要举筷时,却见董老神态严肃地扫视了一下在座的儿女们。然后,他拿起筷子缓缓地拨动碗中的米饭,口中吟诵起唐代诗人李绅那首著名的《们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尤其吟到“粒粒皆辛苦”一句时,那浓重的湖北口音抑扬顿挫,更是感人肺腑。
董老吟完全诗,冲着孩子们说:“'粒粒皆辛苦',你们懂不懂?从耕到种,除草、施肥、灌溉,如果风调雨顺,没有虫害,春种才能秋收!”董老看见孩子们会意地点着头,又以平和的口气对小女儿楚清说:“这首诗只有四句,很好背,我教你好不好?”他生怕女儿没有引起重视,又加重语气说:“吃了饭就到办公室来,我教你!”
从这以后,董老在饭桌上当着孩子们的面,多次提起这首诗,几乎成了他的“传统节目”。
有一天,董老的孩子吃完最后一口饭,丢下饭碗刚要离开饭桌时,突然被董老叫住了:“你看,你看。”等孩子回过头来,董老面带笑容,语调不无严肃地说:“碗里、桌子上有多少饭粒?粒粒皆辛苦,粒粒不能丢啊!”直到孩子把剩下来的饭粒都一粒粒地抬起来吃了,董老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粗服淡饭足矣——江姐教子的故事
江竹筠(即江姐)和爱人彭咏梧是一对英雄夫妻,在革命斗争异常复杂、生活异常艰苦的境况下,他们并没有忘记教育自己的孩子。
1947年的重庆,特务遍地。他们拦截行人,跟踪盯梢,到处笼罩着一片白色恐怖。一批批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迫于形势,都转移到华蓥山一带去搞武装斗争。
根据斗争的需要,江竹筠和彭咏梧也准备上华蓥山。可是,他们身边有个刚满两岁的孩子云儿,怎么办?
“我们上华蓥山是为了千千万万的孩子,不只是为了一个云儿。”江姐对老彭说。
“如果交给这儿的党组织,你能放心吗?”老彭问江姐。
“把孩子交给党,放心是放心,只是孩子是娘身上的心头肉,一时又有些舍不得。”
“带走!”
“不行。革命不能受儿女情的连累,吃些苦倒没什么,只要孩子能活下来,他一定能看到革命的胜利。到那时,他对爸爸妈妈是不会责怪的。”
形势不允许江姐和老彭再考虑别的什么,他们把云儿留下,一齐上了华蓥山。
一天夜里,云儿已经熟睡了,一个“少奶奶”打扮的人来到云儿身边。她看到孩子甜甜地睡了,生怕把他惊醒,只是轻轻地吻了吻他那红彤彤的小脸蛋。临走时,她亲切地嘱咐带着云儿的吴维元说:“对云儿不要娇惯溺爱,只要粗服淡饭就行。”她是江姐,是顺便路过这儿的。
第二年春天,江姐进城汇报工作又顺路来看望云儿。这次,她忍不住抱住云儿痛哭起来。原来,她的丈夫、云儿的父亲老彭牺牲了。
之后,江姐又坚强地返回了华蓥山。
1949年底,江姐牺牲了,她再也看不到她心爱的云儿了。牺牲前,她特地给云儿的舅舅谭竹安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你了。盼云儿踏着父母的足迹以建立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信中又说,“对孩子不要娇养,粗服淡饭足矣。”
云儿没有忘记母亲的遗训,他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一直战斗在科技战线上。1978年,他考上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为伟大事业献身的人,永远不会被人们遗忘。
——谚语
名标青吏,万古流芳。
——纪君祥
浩气长存宇宙间,耿耿丹心照日月。
——朱也赤
他是一位科长的儿子
——老将军罗舜初从严教子的故事
罗舜初是沈阳部队顾问组组长。
这位在战场上杀出来的老红军、老将军,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