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哈佛女孩刘亦婷-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经被我们最为看重的哥伦比亚大学,提供的奖学金比哈佛还要优厚,连假期都不需要为自己的食宿而工作。哥伦比亚大学的哥伦比亚学院录取通知书上写着:
亲爱的亦婷:
祝贺你!哥伦比亚学院的主任奥斯汀·奎格利和招生委员会的全体成员与我一起通知你,你已经被哥伦比亚学院录取了。作为2003级的一名成员,你将以你天赋智力和个人的才能,成为一个学术群体中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我们期待,所有你的这些能力都将能在哥伦比
亚被激发,被充实,被培植。
由于你是在哥伦比亚学院历史上竞争最激烈的申请看之中被录取的,你和你的家人有一切理由感到自豪。今年,哥伦比亚学院为本届的955个名额而收到了13O00件入学申请。
真诚的
埃里克则·J·佛达
本科招生主任
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特快专递内,还有哥伦比亚本科经济资助通知:该校将以奖学金形式,为婷儿支付在未来四年中所需要的全部学费、住宿费、书本费以及其他费用。第一学年的费用即高达354O0美元。
可以说,放弃任何一所学校都让人惋惜到心疼。可是又有哪所大学的吸引力能超过世界顶尖级的哈佛大学呢?
刘亦嫔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正当婷儿为究竟选择哪所大学而四处征求意见的时候,社会上的人们却在反复琢磨哈佛大学看重的“不寻常的优秀素质和综合能力”究竟指的是什么?刘亦婷身上的“优秀素质和综合能力”又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成都商报》为刘亦婷开通的四部热线一下午就接到了近千个电话,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渴望从刘亦婷和我们这儿取得教子成才的“真经”。
读者来信也从全国各地雪片似的飞来。
有年轻的妈妈问“怎样对5个月大的儿子进行早期教育?”
有小学生的家长关心“怎样给孩子缺什么补什么?”
有大学生向婷儿请教怎样学英语?
也有军校教员要和婷儿探讨经济、文化和人生。
有天真的孩子问“为什么刘亦婷姐姐在父母眼里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还有很多想冒尖、想留学的中学生把刘亦婷看作学习的榜样。他们更想知道“怎样利用时间?”“怎样申请留学?”。。。。。。
就连一些悲观失望的青年人,也把刘亦婷看作从“消沉中奋起的动力”,“迷茫中的灯”。。。。。。
深圳有一家公司甚至提前发来了聘书,力邀刘亦婷毕业后加盟他们公司。。。。。。
这些信婷儿和我们都很想回答,却又限于十分紧张的时间,不可能分别作答。我们只能用一本精心写成的书,同时回答所有读者的提问。并向所有来信的人致以我们真诚的谢意和歉意!
那段时间,婷儿实在是太忙了。
除了应按不暇的采访,婷儿还要办理各种手续;还要抓紧时间强化英语;还要按父母的要来去快餐店打工,学习围着别人转,因为在高中阶段经常是父母围着她转;还要看很多很多原计划在中国的大学去看的书,尽可能补充一些民族文化的精华。。。。。。为了这些不做不行的事情,婷儿怀着歉意,谢绝了多家报刊电视台的采访,已经交了钱想学开车考驾照的事,也只好停下来了、连着多少个月,站几每晚只有四五个小时的睡眠,她还得补补觉。。。。。。
1999年8月1日,刘亦婷终于办完一切手续,登上了去美国的飞机,开始了她人生新的奋斗历程。临行前,她亲热地搂着爸爸妈妈说:“我走了,你们就有时间写书了、快把你们培养我的过程写出来,去帮助那些渴望得到指点的父母和孩子吧!”
…………这正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第一章  幸运,在出生前降临
(妈妈刘卫华自述)
怀孕期间,妈妈得到了一本好书
作为生她养她的母亲,我比谁都清楚,刘亦婷能有今天,离不开一条环环相扣的因果链、但使得这一切因素能够起作用的,全靠她生在前所未有的好时代。正是在为“改革开放”大声疾呼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她的父母才接触到了欧美和日本的早期教育理论和方法,也才有可能通过从0岁开始的教育为刘亦婷后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经历过那个时期的人都记得,在国门打开的初期。潮水般地涌进各种新奇的思想和学说。习惯于忧国忧民的中国知识分子们,都在兴奋地寻找和介绍能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在连连出版的外国理论著作中,河北人民出版祉推出了一本功德无量的书…………《早期教育与天才》。这本连译者姓名都没有的小簿册子,在1980年成都举办的早期教育学习班中,引起了我的朋友邱校长的极大兴趣。她共奋得一口气买了好几本,分送给正忙着生儿育女的晚辈朋友们,我也幸运地得到了一本。
那时候,“只生一个好”的独生子女政策刚刚出台,我和婷婷的爸爸经过精心计划已怀上了她。得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刚在医院做过定期的孕期检查。检查结束之前,妇产科的洪医生在我腹部抹了一些润滑剂,又放上一个听筒,打开仪器的开关,“嚓嚓嚓”的噪音中传出一阵急促的“咚咚咚”的声音,就像火车在远处奔驰。洪医生笑着说:“这就是你孩子的心跳,多有力啊!”
这是第一次听到刘亦婷的心跳。也是第一次听到别人对我孩子的夸奖。我又高兴,又得意,暗自庆幸长达三个半月的严重妊娠反应并未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我知道,头三个月是胎儿大脑的形成期,必须避免妊娠反应造成胎儿营养不良。尽管每天下午4点和晚上9点我都会剧烈地呕吐,但中午和晚上两餐饭我都尽量吃多吃好,能吸收多少是多少,惟一不吐的早餐更是每天保证两个鸡蛋,10点多还要加餐喝豆浆。。。。。一句话,自己再难受也要满足胎儿的需要、我想,这大概是所有独生子女母亲的想法&;#0;一只许生一个的现实,已经使政府号召的“优生忧育”变成了我这一代人自发的愿望。
得到《早期教育与天才》之前,我已经看了好几本科学喂养孩子的书,在怎样使孩子健康方面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但怎样把孩子培养成聪明能干的人呢?除了靠遗传,我还没有找到什么办法。
从遗传的角度来说,刘亦婷的父母两方似乎都有一些可夸耀之处。婷儿的爷爷是一个精力充沛、头脑清晰、记忆力过人的老干部,婷儿的姥爷则是一个才华横溢、意志顽强、恃才傲物的老“右派”。婷儿的姥爷言可原名谈济民,据他说,解放前他在家乡看过族谱,族谱上记载着:谈家的祖先是汉代的太史公司马谈。后来司马谈之子司马迁受了宫刑,被认为是家族的奇耻大辱,族人为避辱避祸,遂改姓“谈”。
族谱的记载固然令人兴奋,但毕竟是无法查证的传说,何况克雷洛夫早就在他的寓言《罗马的鹅》里说过:“就算你们的祖先真地是将军,但你们仍然只是罗马的鹅!”
事实上,再好的遗传也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潜质,要想取得社会学意义上的成功,任何人都只能靠后天的努力。
在这种心态下,我得到了邱校长赠送的《早期教育与天才》,可想而知,我有多么兴奋和感激!
打开眼界,造就“天才”不是梦
得到那本《早期教育与天才》之后,我如获至宝,每天从杂志社下班回来都要捧读到深夜。早期教育先行者们的辉煌成就,使我大开眼界。他们的教育思想和培养孩子的具体做法,更是深深地吸引了我。
书中首先介绍的,是19世纪初的德国“神童”卡尔·威特的培养过程。
威特的父亲是一位非常有创造性的乡村牧师,也叫卡尔·威特。还没有孩子的时候,他就提出了必须从幼儿开始教育子女。用他的话来说,“对子女的教育必须同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他确信,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威特牧师的儿子生于1800年7月,小威特出生之后显得比一般的婴儿要傻,邻居们都认为他是个白痴。小威特的妈妈也说:“这样的孩子教育他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只是白费力气。”威特牧师虽然感到沮丧,但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主张。为了儿子十七八岁上大学时不至于落在其他同学后面,他决定仍然按计划进行早期教育的试验。谁也没有想到,试验的结果竟会那样令人吃惊。
威特八九岁时,就能够自如运用德、法、意、英、拉丁和希腊语6种语言,而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威特9岁那年考上了莱比锡大学;不到14岁,就由于提交数学论文而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时又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并受聘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1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