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巧还是不错的。
换到新办公室之后,我们宣传部的主任对小沈的表现是相当满意的。我们公司每天八点上班,他提前一个小时就到公司了,打水、扫地、擦桌子,里里外外都整理干净;看一看资料,考虑一下当天的业务,这样主任布置新任务的时候他都能够提出一些建议,并且以很快的速度完成任务。此外,他对计算机也挺熟,平时办公室遇到机器故障什么的他基本上都能解决,这样就省得再找信息部的人,可以省不少事。小沈平时对于手头的事情都能够认认真真处理,而且经常帮助同事;人缘也还不错,但没事的时候也不和其他人瞎聊天浪费时间。
我们当时交给他的任务也是相当简单,主要就是办好我们那份创刊才半年多的企业报。对一个科班出身的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来说,这项工作实在是小菜一碟。我们的报纸一共就四个版:一、二版是新闻,三、四版是企业文化生活和副刊。每个版面大概也就4000多字,每个月出两期,所以工作量并不是很大。
另外,小沈也不必常出去采访什么的,我们在各个部门和下面的分公司都有专门负责写稿和供稿的助理。小沈的工作实际上就是把各种稿件汇总,然后进行选择,之后进行改写、编辑等等,大体也就是这些工作,因此小沈还是胜任有余的。小沈原来在学校有办学生刊物的经验,并且在正规的报社也实习过,所以做起新闻业务来还是相当不错的,确实很有专业水准。
但是小沈有个让人不痛快的毛病,就是做事太粗心,有时候丢三落四的,今天忘了带钥匙,明天忘了带饭卡的。开始大家只是拿他这个毛病开玩笑,觉得好玩,但次数多了大家就慢慢不能忍受了。小沈自己对此是很不以为然的,认为这些只是生活上的小事情而已,无所谓,并不影响大局,自己只要能很好地完成岗位职责就行了。
我们也就是抽空提提醒,也没想太多。直到后来有一次,小毛病给了小沈一个大大的教训,终于也让他知道“小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了。当时是要在十一假期之前出一期报纸,因为放假之前就要让报纸提前出来,所以时间相当紧张。四个版面的几十篇稿子都已经交到了小沈手头。他的任务就是一篇一篇地审稿,一篇一篇地改稿,改完之后就是编辑版面,之后再送到印刷厂去付印。结果那天他下班的时候,工作还没有做完,于是他就想把稿子带回家改,第二天再带过来。没想到路上竟然把稿子全给弄丢了。
第17节:善做人者善做事
原来那天他为了节省时间,就到肯德基去吃快餐。顺手就把放着稿子的包放在了桌子上,只顾埋头吃饭;等他吃完之后抬头的时候,带来的包已不知去向了,旁边用餐的人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报警了,但也没能把包找回来。没有一点线索,警察也没辙。其实换个有点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像这些公务用的东西怎么能随身携带呢?就算是随身携带也得一刻不离身啊!尤其在公共场合更是要打醒十二分精神提防小偷。
稿子丢了,报纸不能不出。最后没有办法,只能让底下的助理们重新提供稿件,找不到原稿的只能重新选稿。结果,国庆节期间大家都放假了,小沈还在那里加班。加班完成了任务也只算是补过,也没给同事留下好印象。
这件事情对小沈的打击确实是很大的。
我想这毛病与现在大学教育是分不开的。大学生在校园里多半自由散漫而且缺乏组织纪律性,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生活一点规律都没有。学校还只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缺乏必要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素质。长年的理论化教育和课本灌输,使得学生们在头脑中只注重大而泛的所谓宏观,却不注意生活中细枝末节。一心想做大事,却忽视了任何大事的完成都是建立在每一个小事的基础之上的。要补上人生这一课,看来只能经过社会的历练了。我们公司从某种意义上讲,还是一个“实践培训基地”。
关于这件事情,我对小沈提出了极其严厉地批评。当时小沈态度也十分诚恳,一个劲儿地跟我说以后一定注意,保证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当然这次的事情也并没有严重到要把他辞退的地步,毕竟年轻人犯点错误是难免的,能够知错就改就还是好同志。我主要是怕他以后再这样会给公司带来更大的损失。令我欣慰的是之后小沈的表现也确实不错,比以前好多了。
小沈的事又给了我一点教训:要把工作做好,专业的知识和业务能力固然很重要,但是与工作看起来不太相关的“小节”,也会成为决定工作能否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有时候一点点的不小心也会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这以后再招人,我得注意这方面也得加以考察。
善做人者善做事
应届大学毕业生也有不错的,关键就是对自己的认知有区别,能够正确对待自己和工作的关系。去年下半年的时候,本地一所高校的几个营销专业毕业生来我们公司实习。实习结束时,我们把一个叫王辉的同学留在了公司。为什么独独把他留下来呢?其实就是这个小伙子几个特别的细节之处打动了销售部经理的心。
正式实习的那一天,部门主管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下部门的成员和分工。其中老陈是公司的资深业务员,年龄偏大。其他同学都跟着员工喊他“老陈”,而小王一直尊称他为“陈老师”。不像其他同学那样仅仅以完成手头的工作就几个人聚一起在那儿闲聊,小王还自己主动找事做,哪儿需要帮忙他就去哪儿:帮着秘书整理文件,跟着同事跑银行和商检去交单,即使在大热天乘公共汽车去也毫无怨言。他说:“我多跑一个地方,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交接单过程,也是让我熟悉这个工作环节的机会。有些是不懂,可以问,可以看,可以学。”显然小王并不把任何工作看简单,而是珍惜每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这和很多年轻人的浮而不实比起来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亮点了。
有好几次,老陈接国际长途的时候,小王就默默地坐在一边“旁听”,细心地揣摩他如何同外商交谈并且做笔记。有时则悄悄地给老陈递一支笔、一张纸,或帮忙记录一些数据。后来甚至遇到老陈不太清楚的数据小王马上能提醒他。这些细小之处,给老陈带来了工作上的便利,也表现出小王对前辈的尊重,属于他实习的重要成果。所有这些,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都对小王产生了好感。小王刚一毕业,部门主管就委托公司人事部为他办好了手续,从而使他顺利地完成了实习……毕业……求职的“三级跳”。
这就是细节的魅力。有人说过,现在的竞争就是细节的竞争。细节影响品质,细节显示差异,细节决定成败。在这个讲求精细化的时代,细节往往能突出你内在的素质。
说到细节,我还想到一个故事,就是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的故事。其实当初从心理素质、业务水平、经验乃至军衔来讲的话,加加林未必是最出色、最有资格的,因为当时可能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20多名候选人都是苏联空军最出色的飞行员。为什么最终加加林能从众多的宇航员中脱颖而出呢?除了他自己的努力之外还因为他很注意跟驾驶太空飞船完全不相关的“小节”。当时是在确定人选前的一个星期,航天飞船的主设计师带领大家去进入飞船实地考察的时候,只有加加林一个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样一个既不表现宇航员心理素质也不体现业务水平的举动,一下子赢得了总设计师的好感,所以后来最后决定谁上太空的时候,设计师自然给加加林投票了……加加林也就此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名太空英雄。
一谈起工作和事业,很多大学生就免不了有浮躁的情绪,常常抱怨自己的“文韬武略”无从施展,抱怨没有善于识才的伯乐。其实论智慧和勤奋许多人也都具备,但往往最缺的是做细节的精神,缺乏做事的严谨性。做事不贪大,做人要计小,才能“积小胜成大胜”。许多事不都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吗?像我们公司核心的业务是做服装,服装就是一针一线地缝制出来的,出现了一点点针脚方面的问题顾客都是能翻检到的。服装的品位就是体现在细节之中。就拿高级服装和普通服装来说吧,其实这两者在材料上的区别并不是最大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对细节的处理,一个袖口一个领线就体现了你的产品的档次。
第18节:书本上根本学不
因此我们公司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一再强调细节的重要性。我也希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