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安郡王见闻录-第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有八九便是他。既然证据确凿,便早日公告天下罢。趁着他尚未回到胜州,立即派兵长途奔袭,将此城拿下!!免得夜长梦多,教他逃回了老巢,再出来兴风作浪!!”
  “是否有可能在他回胜州的路途中,屡屡设伏将他击杀?一路分兵去胜州,一路在胜州之外布下天罗地网,将他与老巢隔绝,分别击破!”吴国公秦安也道,“没有胜州兵力支援,就算能差遣一千余马贼,逆王也不过是无根飘萍,对边疆毫无威胁!!而没有领兵之将,胜州再兵强马壮,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圣人微微颔首,似是对两位老臣之言颇为赞同。
  永安郡王抚了抚长须,拧眉接道:“老夫担心,逆王早已经派人给胜州送信,让他们看准时机倾巢而出,立即掀起叛乱。如今正是年节下,他们趁机妄动,周围数州毫无防备,必将危矣。突厥部落与铁勒部落多年受他蛊惑,又苦无过冬粮草,说不得只要一煽动,便举族附逆了!”
  “族叔父说得有道理,朕年前的那一纸诏令,彻底打乱了他的布局。”圣人道,“他如此谨慎小心,想来尚未准备万全,所以才不敢轻举妄动。如今阴谋被戳破,便不得不立即行事了。眼下正是三九寒冬,既不是谋逆的时机,也并非平叛的时机。既然双方皆无天时,便须得尽快抢夺地利与人和了。”
  明发敕旨在即,中书舍人却并不在场,还须得传唤入宫。圣人看向殿中监,又瞥了瞥旁边两个端坐如钟的少年郎:“王爱卿拟旨。”
  王子献微怔,垂首遵命,坐在一旁执笔便写了起来。便是从未拟过圣旨,他亦仿佛胸有成竹,下笔之时毫无犹豫,不过片刻便拟了数张文辞出众的旨意——
  其一,为明发敕旨,怒斥河间郡王谋逆,不轨之心昭昭可见,宣告天下;其二,为发往胜州的急旨,命胜州众官弃暗投明,胜州刺史即刻控制府兵,把握大局;其三为抚慰突厥、铁勒部落的急旨;其四为命附近丰州、夏州、朔州等地点兵待发的急旨;其五则为继续沿途袭杀逆王的急旨。
  密旨只需玺印即可,立即八百里加急送往诸州。其中,去胜州宣旨者,圣人慎之又慎地选择了先前曾前去巡查并所获众多的御史程惟;去丰州、夏州、朔州等地宣旨者,则分别派出了他在御史台中的亲信。
  至此,平定河间郡王叛乱一事,风云骤起。
  
  第312章 明潮暗涌
  
  正月十六清晨,辉煌且旖旎的灯光尚未散尽,大街小巷中仍旧挤满了上元观灯的人群。京城内外依然是一派欢庆热闹,与往年似是毫无二致。然而,待到朝议结束的时候,朝廷明发的一封敕旨,却令整座长安城都为之震动。仿佛瞬间便从充满欢声笑语的美梦中彻底惊醒过来,不得不面对意料之外的现实。
  敕旨中怒斥河间郡王欺君罔上,怀不轨之心。不仅以假王代真,私自连夜离开长安,还杀尽了圣人派出“请他回京”的密使。如此蔑视君王的恶行,若不加以惩治,简直天理不容。自然,这等逆王便应该判死罪,他的家眷子女也一并废为庶人。
  旨意传遍长安城后,许多高官世家顿时大惊失色。正月十四那一天,谁不曾受邀去过河间郡王府的宴饮?即便众人并不知河间郡王的打算,只不过看在他是实权在握的宗室郡王,才无法推却邀请,去露了露脸——就算仅仅如此,那也是成了他所利用的幌子,在圣人眼里留下了“过从甚密”的印象!!
  于是乎,为了自证清白,世家贵族们真是费尽了心思。兢兢业业忙于公务者有之;与逆王断绝亲戚关系者有之;立即振臂造势必须平定逆王者有之;主动请战者亦有之。当然,更有不少想起自家仿佛有个即将出五服的族人在胜州当官的,顿时心下惶惶然,忙不迭写了言辞恳切声情并茂的信件送了出去。
  这一厢一众人等刚手忙脚乱起来,另一厢李徽等人亦终于得了空闲归家歇息。李徽将几位长辈送离之后,才与王子献一同坐上新安郡王府的马车。幸而白昼无人观灯,街道宽敞,轻便的马车很快就辚辚驶离了大明宫。
  “子献,是否该让江夏郡王与李仁见一面?总觉得或许能试探出甚么来。江夏郡王此人,看起来柔弱无害,不经意间却用了不少手段。我不相信,他会甘于一生都困在长安城之中,庸庸碌碌地度过数十年。”
  “子献?”等了片刻,倚靠在他身上的人迟迟不应。李徽不由得垂眼看去,讶然发现,王子献竟然已经睡着了。仔细一想,他追击河间郡王受伤,又整整两日两夜不曾合眼,定然早便疲惫不堪了。昨夜不过是因身在御前,才不得不作出精神百倍的模样来。而他竟也险些忘了,应该让他好好歇息才是。
  斜倚着睡难免有些不安稳,于是李徽便帮他换了个姿势,让他伏在自己膝上安眠。角落中还放着防寒的狐裘,也一并拿来与他盖上。火盆的位置亦稍稍挪近了些,顿时两人周身的暖意更浓了几分。
  而后,李徽便低头看着他沉睡的侧脸。这张容颜与初见时相较,已经硬朗了许多。三分变化,七分仍是记忆中的模样。而且,分明已经是端详过无数次的面容,此刻瞧来却依旧俊美出众,轮廓的一勾一画都最合他的心意,令他不由得心神沉醉。
  仿佛不过是一瞬,又仿佛已经过了许久,马车倏然停了下来。李徽掀开车帘往外一瞧,果然已经回到府中了。不过,他并不舍得唤醒王子献,便着人抬来了肩舆。当他亲自将王子献从马车中抱出来时,眼角余光随意一瞥,却望见了正静静立在不远处的李欣。
  这一刹那,李徽浑身不由自主地僵了僵,内心风起云涌。然而,他面上却依旧淡定如常,不仅小心翼翼地将王子献放到肩舆上,还不忘叮嘱管事去请太医来给他看诊。待众仆从无声无息地抬走肩舆后,他方转身微微一笑:“阿兄。”
  李欣莫测高深地望着他,又瞥了一眼肩舆消失的方向——那是王府寝殿。当然,或许某人会辩解,他们挚友情深,抵足同眠多年,如今王子献似乎生了病,在陈设布置最为舒适的寝殿中养病亦是理所应当。不过,他已经不想听这种虚假的辩解了。
  “阿兄怎么来了?担心昨夜之事么?”李徽笑容依旧,上前数步之后,倏然停了下来。
  因为,李欣已经缓缓地将他身后的杨慎推了出来,慢条斯理地道:“听说,他是王子献的弟子。同时,也是你的弟子?”
  懵懂无知的阿桃小少年满面迷茫地望着自家另一位先生,本能地觉得,自己此时此刻应该始终保持沉默。或者,该去寝殿中照顾先生?毕竟,生病可不是甚么小事,他作为弟子理应孝顺先生才是。可是,眼下他该如何开口?总觉得自己快被一阵强过一阵的寒风冻得完全僵硬了。
  “是。”李徽冷静地回道。
  李欣淡淡地望着他,目光锐利:“玄祺,我很失望。”
  他早已察觉这二人的举止似乎有些过于亲密,也曾怀疑过他们之间的关系。然而,自家阿弟顺利大婚,一切看似没有任何异样,于是他便以为自己想得太多了。只是,怀疑仍然潜藏在心底,因某些细枝末节而不断生发,最终由于李璟一语道破而恍然大悟。
  这天底下,哪有一个弟子同时拜两位先生的道理?成为甲第状头王子献的弟子之后,又何须另拜其他人为师?!这天底下,又何曾有新婚夫妇便分居的道理?郡王妃不入住寝殿,每天与挚友“抵足同眠”?若是传出去,谁会不知其中的缘故?!
  “阿桃,去照顾先生罢。”李徽温声将小家伙遣开之后,方接道:“阿兄,我确实与子献情投意合。娶了杜娘子,也不过是因祖父遗命罢了。我们也已经商量好了,只做有名无实的夫妇。”
  他神态从容,淡定如常,似乎早已准备好如何面对如今的场景——事实上,也许因曾经许多次想象过阿兄大发雷霆,又无数次设想过该如何应对,事到临头,他反倒隐约觉得轻松了些。毕竟,日后再也不必千方百计地欺瞒兄长,也不必因刻意回避他而不敢让王子献住在王府中了。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放下所有多余的顾虑,或许便是他眼下的心态罢。
  李欣见他毫无愧疚之意,再也抑制不住滔滔怒火,双目竟气得微微发红:“荒唐!!堂堂大唐宗室郡王,太宗皇帝的子孙,居然做出这等事来!你可对得起祖父与祖母的教诲?!可对得起母亲的抚育与慈爱?!你可对得起列祖列宗?对得起陇西李氏传承千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