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破罐子破摔_非天夜翔-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斗登时蹙眉道:“难怪分钱不剩……一个人养这么多……”
    在场众人一听之下,俱是脸色大变,有人插嘴道:“主公明鉴!赵将军绝无任何私心,平素着我们只听令于主公,主公在先,赵将军在后……”
    阿斗不是笨人,知那士兵恐怕柒拾叁所言触了忌讳,遂笑道:“知道,我也是他养大的,从来没疑过他。”
    众士兵这才松了口气,纷纷朝柒拾叁投去责备的目光,柒拾叁吓得不敢再说话。
    阿斗想了一会,又道:“他平时……教你们都教多久?”
    这问题难以回答,阿斗又换了个方式道:“师父在军营里住的时候,一天睡几个时辰?”
    过了一会,柒拾叁才小心翼翼答道:“一个半时辰。”
    每天只睡三小时?阿斗好奇道:“这么忙?都训练你们做啥了?别怕,我不是多疑的主公。”
    墙角另一士兵冷冷道:“将军带我们出去杀人。”
    阿斗吸了口气,道:“杀什么人?”
    那士兵答道;“随便什么人,有时是败兵,流寇,有时是打劫百姓的贼匪。”
    阿斗问道:“经常出去杀人?”
    士兵答道:“一月多则十次,少则五次。”
    阿斗摇头道:“从来没发现过,师父每次抱我,身上都闻不到……血腥气。”
    他不再出声,坐着呆呆想了许久,脑中浮现赵云回到军帐中冲洗数次,再换上那身干净武士服,笑着匆匆来找自己的画面。
    难怪每次与赵云一起,他都紧紧搂着自己,睡得甚沉,唯没想到他上一刻还在浴血冲杀,回来后竟是只言不提,仿佛是怕身上的杀孽传染给这个懦弱的小徒弟。
    “赵将军是真正的男人。”柒拾叁道:“他对家人,部属有情有义,对敌人从不手软。”
    阿斗陷在遐想中,“嗯”了一声。
    机关门悄然洞开,把他从思考里猛地扯了出来,众士兵如临大敌,各自抽刀,挡于阿斗身前。
    一缕火光从缚虎牢的长廊末端投进秘道的入口处,外面传来慌乱的呐喊,阿斗认出背光的高大身影,道:“我靠,你别老吓人成不,哑巴!”
    “没事,自己人。”阿斗排开士兵,挤到吕布面前道:“师父暗杀成了?”
    然而他还未得到答案,脖上已是一紧,气息被扼在喉中,身子被提离了地面,他难以置信地睁大了双眼,以为这只是一场玩笑,他的耳畔传来临死的喊杀声。
    阿斗与吕布对视片刻,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半个时辰后,赵云的银色铠甲上浸满鲜血,疲惫不堪地推开秘道门,道:“阿斗,你们先……”
    赵云站在满地横七竖八的尸体前,闭上双眼,狠狠一拳击在洞壁上。
    二更时分,西城尽数入睡,长街内民居三三两两熄了灯火,唯剩零星几盏昏黄油灯透过窗纸亮着。
    打更之声回荡于空旷长街中央,巡夜人像是听到一声轻响,怀疑地朝巷内望去。
    他猛地吓了一跳,连人带灯笼朝后仰倒,摔在地上,继而慌慌张张朝后退去。
    “杀……”
    话还未出口,手弩机括响动,一根带毒袖箭准确地钉上了他的喉咙。
    站在巷内的黑衣士兵不再看他,俯下身去,从躺在脚边的死人身上搜出火折子,微微一晃,亮了。
    黑衣士兵从怀中摸出一个油纸包,小心打开,取出一叠薄薄的白纸,轻手轻脚地朝下一抖。形成一个方方正正的纸笼。
    他提着薄纸笼的顶端,把火折凑到纸笼之下,点燃了一小团蜡芯。
    与此同时,洛阳城东。
    民宅内点着数盏灯,夏风把纱帘吹起。宅邸内传来女人的娇喘与男人满意的笑声。
    “唷,别在这混闹,快下去,二更了,换班守城门。”
    “迟些去也……本将军安排……儿郎停当。”
    “将军……”
    媚笑声不绝,打情骂俏在这轻柔微风中传得老远,窗外梧桐树上沙沙作响,树叶的清香飘入房中,继而“咔”的一声,女子尖叫,男人闷哼。
    淬毒利箭闪着蓝光,穿过男人背脊,钉进女子胸口。
    树桠上抖出一个蝉翼纸制的方灯笼,一星火光亮起,凑到那灯笼下方。
    第一盏灯笼轻飘飘地越过漆黑的屋顶,飞向夜空。
    紧接着,第二盏,第三盏……纸灯离地而起,随着清风缓缓上浮。
    完成了任务的黑衣军士兵同时掉头,掏出利匕,疾速奔跑,在街口转角处汇合,人越来越多,不作交谈,向着洛阳城东门掩去。
    纸灯三三两两地从洛阳的每一个角落飘出,城东,城西,甚至皇城的数个偏僻角落,火光在薄如蝉翼的白纸内跳跃,仿佛地面释出了飞旋的星辰,把它们温柔地送往漆黑的天幕。
    太和殿楼台。
    甄宓倚着栏杆,朝外望去。
    侍婢柔声道:“娘娘,二更了。”
    甄宓望着远方升向天际的数百盏浮灯,喃喃道:“这灯真美,今儿是谁的忌辰?城里都放灯儿呢。”
    “皇上呢?”
    侍婢不敢应声。
    坐在角落里拨着熏炉的老嬷嬷朝外看了一眼,便自顾自道:“娘娘未见过?”
    那老嬷嬷乃是袁绍家中老仆,当年甄宓改嫁予曹植时把她带到洛阳,辈份甚高,瓮声瓮气道:“娘娘没去过江东,老奴倒是记得几十年前的一些事儿……”
    甄宓头也不回,笑道:“啥事儿?”她的双眼映出如繁星般的浮灯,以及深黯的夜空。
    “当年曹丞相赢了官渡之战……”老嬷嬷笑着抬手打了自己一耳光,自嘲道:“老了,忘事儿了!该唤‘先帝’,瞧我这嘴。”
    甄宓笑道:“这改朝换代的事儿太多,连我也记不住,原怪不得嬷嬷。”
    嬷嬷又道:“那年袁本初太尉兵败,老奴跟孙坚一家逃到江东,过了几年,先帝便带着八十万大军亲征……到了赤壁。”
    甄宓答道:“不就是火烧赤壁么,又与这灯儿什么相干了。”
    嬷嬷笑道:“火烧赤壁,孔明借东风,老奴恰巧就在赤壁,娘娘那时还是个小女娃,自没看到,漫江的大火……老了,说忘正事儿了,借东风前那一夜,满江上都是这灯儿。”
    甄宓仿佛察觉到一丝不妥,道:“赤壁之战时也有这灯儿?”
    嬷嬷取了根铜签,拨了拨熏香炉,把它笼上,继而起身,颤巍巍地走到栏旁,甄宓忙把她扶着,二人一同望向城外飘起的无数浮灯。
    “那时是七月十二。”老嬷嬷喃喃道:“孔明借东风,布了个呼风唤雨的阵……老奴也不懂,刘备的夫人,唤啥来着?”
    “甘倩。”甄宓低声道。
    老嬷嬷点了点头,道:“百姓都说,孔明祭天,甘夫人祭水,那夜看的人多得是成山成海,江边挤满了人,东吴军放了灯儿,高高低低上万盏,都飘在江上,甘夫人走上水去,站在江上,江浪翻涌,她一拂袖,江边旗子,船,水都停了。”
    甄宓难以置信般地吸了口气。
    老嬷嬷眯着眼,又道:“神女临江……满江都是银光,白茫茫的。”
    “她就像娘娘这般美,两手挽着丝袍袖子,随手向西边一指,江边几万面旗子,齐刷刷就飘了起来。”
    “诸葛亮的孔明灯,就都向西边摇摇晃晃地飞去,像银河一般……”老嬷嬷道:“听说甘夫人也是道家仙女,与娘娘一般,娘娘见过她?”
    “这就是孔明灯?”甄宓脸色变得煞白。
    黄月英笑吟吟道:“这就是你先生的孔明灯,共七百七十四盏。”
    姜维仰头眺望,远处洛阳内升起数百点温柔黄光,喃喃道:“真漂亮。”
    黄月英又道:“赤壁那会,满江飘灯,阿斗他娘跟仙女一般,那才叫美,今儿这景象,顶多就是个小把戏。”她拍了拍马,道:“走罢,赵子龙该在城里等得不耐烦了。”
    远处洛阳城仍是大门紧闭。
    姜维,黄月英翻身上马,姜维集结部队,道:“师娘你……还是别去了成不。”
    月英斥道:“没罚你呢,有啥事儿师娘担了,你先生一把老骨头,你还敢让他去找左慈的麻烦不成?”
    自诸葛亮发兵那日起,黄月英竟是一身男装,混进了征讨洛阳的大军中,月英又道:“赶紧的,别让你先生见着了。”
    姜维无可奈何,只得纵马奔至平原上,朝远处按兵等待的孙亮吹了个唿哨。
    孙亮调转马头,紧张地望向姜维。
    月英笑道:“怎么,俩猴儿见了这大场面,哆嗦了?”
    姜维笑答道:“师娘见的大场面多,我俩可没见过赤壁那会儿的大阵仗。”
    月英啐道:“别说赤壁,更大的场面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